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lylq|查看: 90593|回复: 212
[城市] 

自贡

 [复制链接3熊猫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9-27 12:15:51|显示全部楼层

胡孚琛教授在海峡两岸唯道论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宫哲兵:当代道家的兴起宫哲兵:当代道家的兴起

图片:胡孚琛教授在海峡两岸唯道论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时间:2006年7月30日

地点:新海天大酒店-武汉-湖北-中国

摄影:魏明生
 szccw 发表于: 2006-10-7 09:29:53|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自贡盐业世家王三畏堂、李陶淑堂举行家族聚会

 


  10月4日,在同兴路南国宴,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家族聚会。到会人员共两百多人,主要是自贡盐业世家王三畏堂、李陶淑堂的后人。另外邀请了二十来位嘉宾(其中有的也是这两个家族的后人),他们中有:自贡市政协副主席倪文渊、原自流井区副区长李达元、原大安区人大副主任王德良、著名红学家邓遂夫、著名盐史学家宋良羲、自贡市档案馆馆长许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黄建、盐业历史编辑室主任黄治本、自贡文联原主席邓科、自贡文联副主席暨作协主席李华、自贡市诗词学会会长朱承义、自贡作协副主席王发庆、著名作家廖时香、陈思逊、自贡日报著名老记者李良忠、《汉诗》编辑部主任巴骄……自贡盐业世家“新四大家族”之一的原自贡副市长侯策名的女儿侯乐康也应邀出席。中国当代出版社编辑李建平专程从北京赶来,著名“左联”作家王余杞的两位侄儿专程从上海赶来,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一盛会。自贡电视台、自贡日报、今日晚报都有记者参加。

 

 
  这次聚会是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群华女士夫妇发起、主办,由王三畏堂的后人王明全等人联络、组织的。现居武汉的王群华夫妇,都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王群华女士是自贡盐业世家中“老四大家族”之一王三畏堂的后人,是长房王德谦胞侄王则先的孙女;她又是自贡盐业世家李陶淑堂的后人,是思永堂十三房李绍堂的外孙女。她见到自贡市政协编辑出版的《自流井盐业世家》后,进一步认识到盐业世家在自贡盐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她下决心续修族谱,现已完成初稿。她特别希望得到各级领导、各位族人、知情者提供帮助,使这项工作能顺利完成。


  来宾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说,对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应当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盐史专家宋良羲介绍了中国著名史学家、一些中央领导人对自贡盐业资本历史的重视,认为要研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的兴衰史,就必须研究自贡盐业世家的历史。来宾们发言说,我们讲自贡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内涵主要就是指的盐文化。自贡盐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后勤支援,做出了突出贡献;自贡盐业奠定了比较先进的教育、奠定了以川剧为代表的文化艺术;盐业资本具有与封建专制作斗争的光辉史实……。专家、学者们指出,应当发动这些世家的后人,特别是老人,留下真实的史实,丰富盐文化的内容,为使自贡盐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聚会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它必然推动人们关心自贡盐业的发展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盐文化在新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振兴。

  这次聚会是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群华女士夫妇发起、主办,由王三畏堂的后人王明全等人联络、组织的。现居武汉的王群华夫妇,都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王群华女士是自贡盐业世家中“老四大家族”之一王三畏堂的后人,是长房王德谦胞侄王则先的孙女;她又是自贡盐业世家李陶淑堂的后人,是思永堂十三房李绍堂的外孙女。她见到自贡市政协编辑出版的《自流井盐业世家》后,进一步认识到盐业世家在自贡盐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她下决心续修族谱,现已完成初稿。她特别希望得到各级领导、各位族人、知情者提供帮助,使这项工作能顺利完成。


  来宾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说,对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应当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盐史专家宋良羲介绍了中国著名史学家、一些中央领导人对自贡盐业资本历史的重视,认为要研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的兴衰史,就必须研究自贡盐业世家的历史。来宾们发言说,我们讲自贡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内涵主要就是指的盐文化。自贡盐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后勤支援,做出了突出贡献;自贡盐业奠定了比较先进的教育、奠定了以川剧为代表的文化艺术;盐业资本具有与封建专制作斗争的光辉史实……。专家、学者们指出,应当发动这些世家的后人,特别是老人,留下真实的史实,丰富盐文化的内容,为使自贡盐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聚会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它必然推动人们关心自贡盐业的发展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盐文化在新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振兴。
 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0-8 17:47:27|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观点有些偏颇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0-17 18:38:10|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耿纪朋在2006-10-8 17:47:27的发言:
观点有些偏颇

这是一个转帖,也是近年提出的新观点、新思想,难免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受作者委托征求意见。谢谢耿兄,能把你的看法表述出来吗?
 szccw 发表于: 2006-10-22 08:48:48|显示全部楼层

问问她行不行

以下是引用li8152000在2006-10-21 22:05:50的发言:
请问该李氏族人有决定修族谱牵头人吗,能在网上联络吗?本人想了解了解相关线索,若有,请代为联系。

QQ:14033323

清华学子回乡寻根影像网

  我是四川自流井大安寨王三畏堂长房王德谦的胞侄王则先的三孙女,也是三多寨李陶淑堂李振修之孙李绍常的外孙女。一九五九年我于自流井蜀光中学毕业,在苏维埃政权加上电气化等于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下,我报考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并被录取,一九六五年毕业后分配到武汉水利电力部中南电力设计院工作。四十年来一致从事大型火力发电厂、超高压变电站的电气设计和百万千瓦机组的核电站建设工作。近期从《自流井盐业世家》一书中知道了自贡的发展史与这两个井盐世家的创业史密切相关,本人甚感兴趣,正在编写我的祖辈们的创业历史和家族人物表,并将这两个家族的家族史合编于同一本书,拟正式出版并带彩照页,赠给亲属们共阅永存。为使这份史料尽量真实完整,特别想要补充五十多年来我的亲属们在祖国各个领域中所作出的贡献,诚请我尚未联系上的这两个王、李家族的后辈亲属们,尽快与我联系。对有条件的亲属最好用电子文件方式,连同你们的家人们在两个古寨上的老房子照的数码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我的邮箱,甚感谢意!

  另外还将于今年十月在自流井举行这两个家族的庆寿、诞聚会,规模有限,请亲属们尽早与我联系和相互转告,以便作到较好安排。

联系电话:0813-5531252(宅)  手机:13700954619(自贡)

027-67816269(武汉宅)  13986171540(武汉)

电子邮箱:wqh510@163_com  或  QQ:  512975648

王三小姐  2006.07.10于武汉
 蜀泉 发表于: 2006-10-31 13:53:10|显示全部楼层
赵熙,肯定要算一个的哟!!!!
 long4978 发表于: 2006-11-22 19:12:12|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知道自贡历年的公务员考试在哪里考啊??

 我对自贡一点都不熟悉

望有熟悉的朋友提供一点自贡的消息

住宿呢,赶车呢,吃饭呢

等等之类的
 魏明生 发表于: 2006-12-12 01:13:13|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中华九鼎”光临中华道源养生网!
 自由如风 发表于: 2008-5-26 21:14:34|显示全部楼层

小脚并大脚,糖盐味绵长

──自贡古镇·庙坝游记(2008-5-24 群徒步自贡庙坝大脚仙游记)
⊙ 如风/文

前言
  “四川5·12汶川8级大地震”震惊了我们每个人,虽然远离震中的我们没有经历死与生的选择,却也让每个人的精神与生活都因为这场地震而改变了。“逝者如斯,生者仍续”,生者悼念离去者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继续前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怎样将群徒步活动与对地震死难者的哀悼结合起来一直困绕着我们群一帮管理员。在“生活依然要继续,徒步依然要继续”理念的支撑下,2008年5月24日,内江行者无疆徒步群一行35人依然选择徒步前行,借助九曲十八湾的沱江水,点红烛放河灯,让涛涛江水带去我们的祝福与祈祷。

一、心系汶川,烛光点点

  自贡大脚仙因与内江小脚仙齐名,从去年12月徒步龙门镇后就一直心存愿望,几度组织皆因各种原因流产,二度登临内江小脚仙后,为了却心愿再次组织登高大脚仙。晚上睡觉前心寄上天,赐予我们徒步群一个好的天气,让我们踏上一衣带水的大脚仙境,圆一次真正的道家仙风之旅。经珍珠同意,本群徒步活动的组织引入轮办机制,将由徒步群3个分群轮流组办,包括线路的选择与行走领队、安全保障及通讯联络、伙食的联系与安排、费用的收退、图文游记。受限于5·12大地震期间,对参加本次徒步活动的人员数量上做了一定的限制,但还是挡不住群友们那一团团对生命的火热之情与徒步的痴狂之心,最终成行35人,包括老人26人:珍珠、如风、黑琼浆、秀姑、梦、云中彩虹、英子、邹静、背影、老济、妞妞、风起的日子、鱼儿、情感98、依然、阿梦、海子、沥米范、无悔苍生、三点水、叶子、英迪、刘春宁、雪山里、雪山中、明天不喝酒,新人9人:戈壁树、回首五百年、依然的依然、随心、蜗牛的旅行、紫云芳草、梦里花落、苍生的朋友、紫琪。7点20分甘泉寺公交车站旁,各路英雄豪杰路线抵达集合点,总群珍珠为参加本次活动的群友们一一递上群帽,红艳艳的群帽格外醒目,远远地看去就像一团火,将我们的对生活激情再次点然。“行者无疆,徒步健康”将指引我们走向更多的田间荒野,去领略更多的人文风景。乘上去沱江乡的班车,新朋老友齐聚一堂,共同感叹地震的无情,彼此感慨群友间的患难真情。过白马、经茅蓬,一路驶向徒步出发点:千里沱江龙门镇。
  早上8、9点钟的龙门古镇,天空早已放晴,那棵百年的黄角兰依然耸立于沱江边,迎着太阳的光芒,片片兰叶光亮翠绿;那时浑时清的沱江水时回时跳,在深情地凝望着古镇、古树后再次默默地流通而过,投入极大的热情去拥抱5里之外的葛仙山。为缅怀地震中的死难者,生者对死者的纪念,本次徒步活动前,增加了一个集体默哀、齐唱歌曲、燃烛放灯的环节。幽静古镇、幽幽古树、悠然江水为我们见证,面朝北方,手捧河灯,头颅低垂,默默祈祷,短短的三分钟,让我们的思绪与念想顷刻间就飞向了几百里外的秀丽山川,北川、青川、汶川,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地名;总书记总理、子弟兵、白衣战士、武警公安、自愿者、搜救队,一个个普通而又伟大的团体;死时仍以保护状态而捐躯的教师、向解放军叔叔行队礼的3岁被救孩童、在中央电视台5.20大型赈灾晚会上放声大哭的那位四川灾区女孩,一幅幅感天泣地惊鬼神的动人画面,让我们经历一次人生难得的集体洗礼。在群旗下,默哀中,我们又找回了那种精神与力量。在如风的领唱下,《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飘向了山野林间,游荡在浪尖水漩,“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你不再孤单,我们同患难,我们共追求,我们拥有共同的期待…….。”虽然没有动听的声音,却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愿,宁静的江边码头上,此时的声音却是那样的不同,山峦低垂,大地哀鸣。那顺江而下的只只红烛为心白纸为帆的河灯,寄托着每个参与者的爱心,河灯越飘越远,在那起伏跌荡的江水中藐小而刺眼;若是在夜晚放灯,涛涛江水似天幕,空旷宇宙挂星点,我相信:灿烂星辰里一定有我们的离歌逝者。


二、小脚连大脚,糖盐味悠长

  大脚仙山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原属富顺县)临沱江边,与江北的内江龙门镇遥相呼应。在历史上,内江县、富顺县均属于古汉安县的地盘。汉安县于东汉年间从江阳县(今泸州市)分置出来,单独建置为汉安县,其领地大体相当于今日的内江、自贡、荣县、富顺、隆昌等大片地区。这个汉安县,只存在了几百年,晋代时四川出现了一个地方政权,吞没州郡,县城被僚人攻占后重建汉安县,治所就不再设在今日的内江,而改置在今日泸州市东边的佘蛮城,即今日宜宾市江安县的前身。原来的汉安县,六朝时建置了汉发戍,旋改为中江县(意为沱江的中段),又避晦改名为内江县。自古内富一家亲,富顺文风浩盛,教育事业发达,在明代一年间,赴京会试中进士者达139人,当年四川进士总数的十分有一,因而获得"才子甲西蜀",“巴国将军蜀国相,富顺才子内江官"的美誉蜚声巴渝两地。富顺东出巴渝胜地,南食长江河鲜,西饮五粮玉液,北尝甜城蜜饯。地理位置独特,与内江共饮一江水。东汉时就发现盐巴,在南北朝时以盐设县,成为一方富庶之地。庙坝镇最辉煌时庙宇成群,以庙兴镇,曾经辉煌一时,现岑寂已久,如今江边默默守立的葛仙山大脚仙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好注解。
  在艄公的吆喝中,能载重50多人的现代铁船摇摇摆摆中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水绵绵风景还。5里的水路过后我们抵达对岸江阳──自贡市庙坝镇境内。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江水,虽然已经踏上自贡的领地,我们的心感觉还依然在内江的土地上跳动,是一江春水将我们紧紧地相拥,纵使离开了内江的土地,却依然走不出母亲河的胸怀。一路走沿江小路南行,看对岸家乡的土地上,也曾是沃野万顷良田,一样的那片土地,不一样的视觉。三点水前面引路,珍珠、如风殿后,没有向导,就跟着感觉走,行走约30多分钟后一不小心就来到了葛仙山下,随着山势的向上,不经意中我们的脚步就由走路变成了登高,前面是队友,后面也是兄弟姊妹,人夹在狭长的空间里,只好依次盘旋而上,峰回路转间,山石中已呈现人文痕迹,各种类型的摩崖石刻虽侵蚀风化,也还能依稀辨认。登上上百级台阶后,赫然开朗,纵目四观,沱江如带,洲坝如船,田野碧波,林间云烟,锦绣画屏,尽收眼前。美哉,乐哉,站立此处犹如西林观景,看大洲小洲落江边;似乎小脚远眺,望滩头水坝野禽安详。葛仙山果然名不虚传。
  迎徐徐河风,一风化岩石耸立眼前,悬崖绝壁处莫非就是葛仙山著名的自然景观“人石大仙”,千年风蚀中,将一块大石打磨成一尊天然石佛,此刻间,石佛安祥地矗立在悬崖边,头也不回地目视着从内江龙门镇顺水而下的船只,庇护着子民,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换。经老济指点,传说中的大脚仙印就在人石大仙旁,一堆天然的大石屹立悬崖边,大石顶上却是一块几乎近似水平的石坝,在石坝中间至今还有一个深深的脚印,只是眼前看到的神奇脚印已经被一块飞石遮挡,不见其具体摸样,多想借助上天之神力,掀起巨石,探究下大脚的尺寸,将它与内江的小脚仙的小脚比一比,看是否就是一双脚,也让我等凡夫俗子也粘粘仙气,做一仙骨人气之人。继续前行,已抵山顶,一庙一亭,一树一景,远眺江水静流,近观山崖绝壁,那不知名的庙前石亭,似锁千里狂澜;那一铢青翠的古树也在一米阳光撒播下洋溢着傲然的生机。向庙里非道非佛之徒打听,此处名千佛岩,富顺县政府1988年就将此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实乃幸事。
  山顶行走,入地登天。坝顶上庙宇林立,松林密布,石头小屋,木制小楼,游走于此处你会发思古之幽情,摅怀旧之蓄念。闻名的葛仙山大脚仙庙就在眼前,走进正在维护中的小庙道观,虽庙小但神仙,那一幅幅浓缩的经典敬语,那一联联永隽的动人心言,一定会让你再次洗涤心灵,顿悟感慨。经一群友发现,葛仙山神奇之二惊现,葛仙山一葛二角三脚,四川话都是GE的发音,不知本就偶然,还是葛仙山、大角仙、大脚仙有不同的注解,山上住仙,人在山就为仙;一人姓葛,头上有长角,下生一双大脚,为我等后人描绘出一幅大仙的摸样。登高葛仙山,感悟:世上本无仙,占山修道自为仙。走在这满山的松林里,阳光或撒或掩,河风或临或散,想遥远年代,我等先民,狩猎山野林间,掘地为井,煎卤成盐;千帆待发,过牛佛镇到邓关,一味盐巴成就千秋伟业。穿林过坎,走出仙山,仙气中似乎裹杂着糖盐的味道,内江的糖、自贡的盐,千里沱江两串味;内江的脚,自贡的角,小脚大脚双双飞。自贡与内江的天然联系源远流长,从高坝到水心坝,江家坝到葛仙山,从牛佛到邓关,一江水哺养两地人。
 自由如风 发表于: 2008-5-26 21:15:16|显示全部楼层
三:“牛”的故事

  离开葛仙山,一路泥泞的机耕道,队伍只能一人竖走,一条游龙摇摆行进在自贡的山水之间。速度很快,心却异样。一路追赶而来的女群友随心让我们很是担心。这一路的乘车渡舟坎坷道路,她是否能安全地追赶上来?加群很久但一直没参加徒步活动的随心本次是早早地报名,可清晨无“的士“窘况让其与大部队失之交臂。后来听其述说其”悲惨故事“让我们心生怜爱。这个倔强的重庆妹儿其一路追随,刚抵达甘泉寺车站,我们刚刚驶离10分钟。好不容易乘车奔驰而来,我们大队伍刚刚祈祷完毕乘舟而去,其站在江边眼巴巴地看着我们消失在视野中。其一路打听一打听一路踏迹,一人登高葛仙山,独自穿越松果林。与大部队一直保持30分钟的距离,当临近12点时在庙坝镇场口与大部队会师,远远地看见她飒飒英姿,一个文静秀丽的美女子就像一团火焰,再次将我们的感动与喝彩点燃。好样的!随心。徒步的决心不随心,徒步的步伐不随心,其孤军奋战的身影里,牛一般的倔强中,依然有着行者无疆徒步群好的传统与品质。自我鼓励,感染他人。
  抵达庙坝已是中午12点,珍珠与阿梦按照事先计划在镇上寻找牛肉馆。如风的招集帖子上载明:自贡庙坝镇为川南最大的牛犊交易市场,在产牛的地方不吃牛肉有点生憾的感觉。自贡因盐而生牛,在自贡上千年的产盐史上,牛一直伴随着这种辉煌走到20世纪而退步历史舞台。盐井开采用牛拉,牛大量云集产盐区,吃的也是老牛肉,牛不能使力了就宰杀而食,川菜极品──水煮肉片就是自贡的发明。闻名的自贡火边子牛肉也是盐与牛的故事的饿延续。带着这些美好的遐想,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吃出不一样的牛味道来。35人分成5桌而坐,简陋的菜具不一样的蘸碟,黄色的牛肉汤,滚烫的汤水,拌着嫩、绵、白、香的“富顺豆花”,牛肉虽然吃得有点费劲,但那股牛筋的嚼头却与内江的牛肉却实不一样。也许是疲乏饥饿的缘故,馆子里的菜肴全部都被我们倒入锅中翻江腾海,我们都一一笑纳。不大大小的饭厅里全是牛味冲入天,热浪滚滚来。闷热的天气、发烫的身体、有味有嚼的自贡牛肉汤,牛的历史、牛的味道、牛的精神都在2008年5月初夏的这个时候定格,化着永恒的回忆。


后记
  下午1点40分从庙坝镇兵分两路,大部队仍选择徒步回家,从自贡庙坝到内江中山,12公里的路程我们1小时20分就抵达。5月8日世界徒步日的凶悍感觉又曾重现。经过庙坝镇九房村可见对面的内江梁坝,拜中山新观音庙再行虔诚,最后北上中山乡黄栅坳止步,我们在急行军中体验飞的感觉,晒红的鼻子,发烫的脸颊,发软的腿已经证明了这一切。
  心慈脚坚的内江行者无疆徒步群的朋友们,你们用自己的行动宣告:我们是打不垮的一帮人,徒步是我们毕生的选择,为爱付出,我们无怨无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0:23,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