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lylq|查看: 90598|回复: 212
[城市] 

自贡

 [复制链接3熊猫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1:17:18|显示全部楼层
 廖  泽  宽

  廖  泽  宽(1870一1923年),廖绪初,富顺县三多寨人(今届自贡市大安区)
秉性严正,语言淳朴。

青年时期,他从师自流井炳文书院(东兴寺)卢庆家山长。光绪十九年(1903年)中举。

科举废停,叙府各县赴省城求学者甚多,苦无学堂可进。他与四川高等学堂学生隆昌张列五、富顺李宗吾、宜宾钟习之、南溪胡仁俊、兴文谢笛溪等十余人商议,在成都创办叙属联立中免被公推为监学。

因经费缺乏,倡办人义务任教。次年,廖泽宽、张列五等到叙属各县筹集资金,学校始有希望。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参加同盟会。  他年龄较大,学识渊博,行止端正,在党人中威信极高,被尊称为“摩圣人”。  同年他参加熊克武、谢持等召开的成都起义会,负责发动新军及学界。起义失败后,他潜回自流井秘密发展党人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廖泽宽任富顺县劝学员,极力整顿教育,杜绝流弊,重视节减开支,纠正浮支滥用,为人敬服。

宣统三年(1911车)秋,四川保路同志军兴,他奉命奔走川南各民组织武装起义。

10月,东路同志军两次攻自流井不下,廖为同志军代表与清军徐统领谈判,达成反正协议,使自贡盐场免遭战祸。

自流井独立后,成立自员地方议事会,廖泽宽为审查长。

  民国2年(1913年),廖译宽当选四川省议会议员,秋,参加熊克武武装
讨袁。

二次革命反袁失败,他被通缉在案,被迫离县。

通缉稍寝,他始任救于富顺县立中学,仍继续进行反袁活动。

  民国7年(1918年),廖泽宽任省长公署教育科长。

民国9年(1920年)辞职回三多寨养病,两年后病逝于家中,终年52岁。死后无一产业,住房亦佃居。
  ──《自贡教育志》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1:34:33|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廖秋华.又名校琼(?一1913),富顺县人。

出身书香世家。家贫,中秀才以致读为生。
生性梗介,耻于与人谋私。

光绪三十三年(1907)经谢持介绍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时期与同志秘谋响应。

民国元年,郭武勋为富顺县知事,聘廖秋华主任文牍,尽心职守.案无积压.人无冤抑。

民国2年,熊克武起兵讨袁,荣县王天杰响应,富顺县在郭武勋、廖秋华、刘学
芹带动下,宣布独立附义,并供应军需。

此时他又任国民党文牍,得参与机要。

月余后,二次革命失败,县人刘绍祖、谢恰辛向驻泸州川军一师师长周骏和永宁道观察使裴钢密告廖秋华等“附逆”,郭武勋、刘学芹、刁光手、廖秋华被捕解泸。

郭、刘、刁富有,各以重金赎命,廖秋华被杀害于沪州。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05:2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李经权
  李经权,成都人。民国4年(1915)任垫江县知事。后为滇军罗佩金部军法课课员。

民国6年3月派任富顺县知事。

时罗观山匪首王伦(绰号老胎)打家劫舍,为害地方.遂请驻县滇军往剿,仰攻不利,伤亡甚众撤回。

县民又控告隆昌矮店子巨匪刘方廷聚众抢劫,扰害乡里,李经权又调集上、下东路团练,亲率县署警备队由回龙场进剿,因侦察不确,遭匪伏击,中弹伤腿。刘匪知其为县知事未敢加害,仅浮去警备队长。

是年10月18日,刘方廷纠集匪众干余,潜至城北丁海坝,匿于民居中。准备攻城,事先刘匪已派人联络县监内匪犯,约定放炮为号,越狱攻城同时进行。

幸得丁海民团教练华少楷赶来县城报告,李经权立即动员全城兵民登城防守。入夜,守炮台兵丁吸烟不慎,落火星于火药晒引起爆炸,监内匪犯以为攻城得手,破监冲出,被守监法警打死部分,余均抓获。

刘匪闻爆炸声,认为越狱成功,立率匪众攻城,被击毙城下,余匪逃走,县城得以保全。

第三天,川军入城,以李经权系滇军委派,予以撤换,县人多为之惋惜。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09:34|显示全部楼层
李敬素(1903一1951)

  李敬素,自流井双牌坊人。出生于工商业兼地主家庭,其父李子君,世代经营井灶业务。

8岁时,延聘塾师在家课读,17岁入自贡私立初级中学就读两年,转成都锦江公学读完高中,考进四川美专高师科。

毕业后返回自流井,在多所公私立小学担任教导主任及校长职务。

  30年代开始,转入政治活动。曾在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26期毕业;

民国23年(1934年),参加别动队主办的自贡国民军事训练班训练。次年在井神庙小学由校长陈志远介绍加入国民党复兴社外围组织忠义救国会,

民国28年,经魏进轩介绍加入三青团,因活动有功,由小组长、分队长、区队长升为自贡分团于事会干事,兼三青团外围组织青年服务队的社宣干事,后任总干事,

民国32年.任国家总动员会议第三经济检查大队支队副,

民国36年1I月党团合并,改任国民党自贡市第一区第三区分部书记、市党部委员兼秘书。
 

  在不断增加政治能量的情况下,他跨进了政权机构。

民国29年至38年的10年中,先后担任市田赋粮食管理处三镇(自井、长丘、小溪)联合办事处主任、长丘镇镇长、第二区区长、市参议员等职。

  他在集国民党党、团、政、特于一身的各项职务中,借势逞霸,无恶不作,曾经开枪打伤民妇,下令估拉农民当壮丁,在征粮征兵中贪赃枉法,与军统特务李香远密查昌平小学黄孝昆携带《毛泽东传》一书,迫害少年学生,纵容兄弟子侄仗势携枪横行乡里;

临近解放时,参加国民党、民社党、青年党三党联络会议,阴谋布置潜伏力量,企图破坏革命事业,种种行为,为人民所深恶和痛恨。
 

  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其长期从事反动的政治活动,以及在长丘镇地区独霸一方,恶迹昭著,1950年12月6日予以逮捕,经市人民法院1951年4月16日审讯结案,依法判处死刑。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10:29|显示全部楼层
李冕,富顺监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进士。富顺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
官朝奉大夫、太子中书舍人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40:54|显示全部楼层
 李文渊
  李文渊,富顺监人。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历官宣德郎、朝议大夫。才学渊博,正直不苟。权臣蔡京喜其才能欲加重用,李文渊不愿与之同流,进以病为由,辞官回乡,教书为生。晚年,他创办了柳沟书院(位置于现在的读易峒处),这是富顺县第一所私立学校。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43:40|显示全部楼层
 李真,字子诚,陕西咸宁人,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由XX大使荐富顺知县.为官勤慎,曾奏请免除本府税外军需及革汰边粮与部运储弊,使县中士民减少苛赋杂役的困扰;

主持修缮学宫(文庙)及两厢,建明伦堂前抱厅,在敦门外浮池上架石桥,重修雁塔,使教化大行;

主修明代第一部《富顺县志》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47:48|显示全部楼层
 李芝,字瑞五,号吉山,富顺县人。

清干隆三年(1738)乡试第二名;十三年(1748)会试中会魁,殿试中第九名进士。

历任湖北宜都知县等,廉洁自律,两袖清风,辞官回乡以教读为业。

由于他的许多学生名登科甲而受到县人的敬重。

干隆四十年(1775).著名学者段玉裁署富顺知县,持聘李芝为学易书院山长。

不久,又邀李芝入署共修《富顺县志》。

段玉裁发凡起例,李芝主纂,费时五月书成.由于体例精审,文采绚丽,成为全国著名的县志之一。

李芝工诗文,其诗意境平谈清远,渐近自然,著作有《候秋吟诗》、《鸿爪集诗》、《贤已堂文集》等。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49:26|显示全部楼层
 廖正华(1842—1921年),字鹿萍,富顺县赵化乡人。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光绪三年418774),中进士,历官翰林院检讨,湖北候补道,德安、武昌知府。

他学行纯笃,识见高远,与刘光弟、杨锐至交。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视广总督张之洞荐赴日留学考察。

他回国后;极力推祟日本重视国民教育自强立国的经验,写回《劝同乡父老令子给游学书》,广为散发,由是富顺知识分子留日者甚众。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愤然辞官回乡,从事教育事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被聘为富顺县立中学堂首任监督(校长)是富顺县第一个推行新学的教育家,深为县人敬重。

民国10年(1921年)病逝,享年79岁。 
 夫子 发表于: 2006-7-31 22:53:07|显示全部楼层
林悦葱

  林悦葱(1880-1967),荣县人,后迁住贡井南华官。林秉性正直,聪颖好学。6岁同吴玉章就读于清举人李春霈塾所。李接掌旭川书院山长后,林同吴玉章一起转入旭川书院就读。16岁丧父,以教书所得薪金,维持全家七口生计。

  1902年,林赴嘉定府应试,中秀才。同学吴玉章曾邀东渡日本求学,林因家庭所系,滞留成都读嘉属小学师范班。他认为小学教育乃教育基础,要救国救民,首先必须自救,人民觉悟起来力量才能强大,要人民觉悟,必须提高知识,必须进行教育。故于1906年自嘉属中学师范班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达29年之久。先后受聘于贡井两级小学、荣县农业小学、自流井王园女子师范学校、荣县县立中学、贡井堂湾私塾、贡井乡立小学,分别任国文、史地教员、管理员和小学校长等职。在贡井担任教员和校长达24年之久,曾为学校办学多方选择校址和筹集经费,如将私人把持的庙会公产充实学款、收七大旗所盘据的文昌宫作校舍等等。同封建势力与地方劣绅进行斗争,井取得胜利,为贡井小学教育作出了贡献。
 

  林教育有方,因人施教,循循善诱,启迪英才。自贡知名人土刘极常、侯性涵等均曾受其教诲。学生中知识界、工商界知名人土也不乏共人。
 

  除教育工作外,林鉴于当时地方知识分子对新知识求知欲要求迫切,1926年,曾同何得芳、聂绍韩、刘梓青等,租新松亭店房一间作为地址,创办“丙寅书社”,订阅国内、省内多种报刊杂志,供人阅读,传播新文化、新知识。同时,对于改变社会风气,如女于放足、剪发等均大力支持。

  悦葱青少年时同吴玉章、李筱亭、谷醒华等交好。民主思想极浓,倾向革命。辛亥革命前,吴玉章自日本回荣县组织保路同志会,林积极支持。

1911年秋,荣县保路同志会起义,各路起义军由荣县、成远汇集自贡,消灭清巡防军后,荣县秦省三部首达贡井。该部参谋傅鲁唯约请林悦葱至自流井,召集富、荣两场地方代表人士开;宣布自贡脱离清廷,建立自贡地方议事会,维持地方治安,林任议事会议员。

1913年地方议事会改选,林继续当选,困不满当权者所为,拒绝接受当选证书。

  1924年,熊克武邀请林去成都任国民党省党部理事委员,林推却而不往。

  1934年,国民党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对革命力量进行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同时,派谊中央军进入四川,反动势力猖溉。林不满当时现实,愤然解去多处延聘,离开教育界,凡国民党政界之事均不染指,以原有积蓄购土地20亩出租。此后闲赋于家,或外出遇亲友,或在茶房酒肆,常指时局之弊,捶骂贪官污交,责国民党政府之黑暗腐败,虽特警遍布亦无所畏惧。
 

  解放后,林为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而欢协积极拥护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自
觉按照政策率先完清减租退押任务。

  1953年,根据林说葱“愿在图书之府,文史之渊做些研究工作”的意愿,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相继当选为省政协第一届常委、第二届委员;自贡市政协一、二届常委,三、四、五届委员、副主席,自贡市人大第三、四、五届入民代表。

  1967年12j1日,先生因病在自流井逝世,终年87岁。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悼念林悦葱,市政协组成治丧小组,由张哥主持,
1979年12月15日为林悦葱召开了追悼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2:13,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