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懋辛(1884—1965),字怒刚,荣县复兴乡方家冲人。
自幼在其家自办的但氏私塾读书。1898年,熊克武从井研转但氏私堑就读。两人情投意台,结成终生好友。在私塾先生吴蜀筹的启迪下,逐渐蒙发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1903年,但懋辛、熊克武同去日本东京东文学堂求学。
1905年,遇到孙中山,亲聆教诲,懂得了救国就必须“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道理。
8月19日,由孙中山、黄兴介绍加人中国同盟会。20日,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被选为评议会评议员。
1906年,但懋辛被派回上海同盟会支部工作。
1908年,任教于中国公学。
1910年1月,同熊克武、吴玉章、喻培伦等去香港学制炸药。
1911年1月、同熊克武、喻培伦、蔡体平等再往香港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2月中旬,秘密运枪弹到香港,转运广州。
4月27日(旧历三月二十九日)参加广州起义,在黄兴指挥下,同熊克武、喻培伦等16人组成小分队攻打总督署后门,遇清兵阻击,小分队被冲散受伤被俘。后被押解回川。时重庆已独立,但获释,任蜀军政府参谋部长。
1912年,蜀军政府编蜀军为第一师,熊克武任师长,但懋辛任参谋长、中路总指挥、川南总司令。
3月,重庆、成都两地军政府合并,称四川军政府。原重庆军政府改为重庆镇抚府。蜀军第一师编为第五师。熊仍为师长,但懋辛任成都府知事兼四川团务总办。 1913年,袁世凯窃国,孙中山、黄兴通电讨定,四川国民党人在重庆集会响应。
8月4日,成立讨袁军,推选克武为讨袁军总司令,但懋辛任副参谋长兼第一支队前敌指挥官.率部在永川和沪州之间的寒坡、立石一带,重创敌张鹏舞旅,并挥师进逼泸州。 讨袁失败后,熊、但东去日本。
1915年,熊在新加坡活动,得知袁世凯准备称帝,先派但懋辛回国,
11月熊亦携款回国。
l2月初,熊、但和李烈钧、李根源、方声涛等抵昆明,向云南富滇银行借款10万元,熊、但旧部将领也陆续到云南。
1916年1月,蔡谔任命熊克武为四川招讨军总司令,率众5000余人与滇军并肩作 战。进占江安,成立护国川军总司令部,熊任总司令,但任参谋长。
原蜀军、川军五师旧部纷纷归来,部队扩大到1个师,向北攻击前进。
6月,袁世凯病死,拥袁川军退成都集结。熊部奉命攻击隆昌,连克内江、资中,进抵简阳。滇军占领成都,蔡锷入成都路经简阳,熊、但出城欢迎,互致问候。
蔡电请唐继尧任命熊克武为重庆镇守使,但任参谋长。
8月,到重庆就职。 ,
19l7年,段其瑞、冯国彰废除临时约法,国会议员纷纷南下。
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通电护法讨段,熊克武响应。但懋辛同熊克武参加孙中山发动的护法战争。
1918年1月,熊克武在重庆就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但任靖国军北路第一军司令官。熊军与滇、黔军联合攻击拥段川军刘存厚。
占领成都后,熊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兼摄四川军民两政。
1920年至1925年,任第一军军长。
1924年1月,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
11月,孙中山北上讨论南北统一大计,但随同前往。临行时,孙用英文写了密信交熊,嘱其“将所部集中武汉一带,相机行动”。但随孙北上,以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的代表身份参加善后会议。
后因会议为段其瑞把持,但根据孙中山指示,毅然退出会议。
但以熊克武全权代表的身份,再往开封,与河南督军胡景翼商讨联合攻取武汉的具体部署。熊积极扩军到4万,不料孙中山病逝于北京,进攻武汉未能实现。
后熊、但率军抵广州,参加北伐/被汪精卫、蒋介石扣捕,被囚于虎门,
但走避香港.部队被整编遣散。
1927年,蒋介石被迫放熊,但迎熊出狱。
抗日战争时期,但先后任南京军事委员会参议和重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动员和团结四川各方面的力量支持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任四川第一行政区立法委员时,在重庆创办中国公学,联络民主人士反对内战,对进步的、革命的人士给予照顾和帮助。
成都解放前夕,积极参与熊克武策划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起义工作。
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3年9月,又任命他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长。
1954年后,他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省人民代表和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
1956年,但懋辛当选为“民革”中央常委,并先后担任四川“民革”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他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多次敦促台湾国民党当局和在台亲朋故旧,以国家民族为重,及早实现祖国统一。
1965年11月7日,在成都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