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巨人较劲,谁是最后的赢家
──把真实的历史披露出来,肯定会让今天的中国人忍俊不住,啼笑皆非。因为故意扭曲这一段历史的动机,竟然是因为当时的中央领导人缺乏基本的经济观念所致。
沈志华有理由认为,还有两个问题,过去的史书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实之处。 其一,就是中苏友好条约补充条款里的所谓“第三国势力”问题。 附加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面的补充条款是因为1950年2月6日,国民党飞机突然对上海进行的一场大轰炸而产生出来的结果。 经常对东南沿海城市广州、福州、杭州、南京、徐州,特别是上海的军事和经济目标进行狂轰滥炸,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2月就空袭了26次。可以这么说,虽然整个中国大陆的地面被共产党占领了,但天空却依然还是国民党的,它的空军可以旁若无人地在大陆的天空进进出出,想炸哪儿就丢几个炸弹下去。最远能飞到四川成都上空撒传单,时不时还往你重要的地方空投几个特务下来。 1950年2月6日这天对上海的空袭最为严重。国民党空军出动B-25轰炸机和P-51、P-38战斗机共17架,轰炸和扫射上海,造成军人和老百姓死伤1400多人,炸毁民房2000多间。空袭的重点目标是杨树浦发电厂(发电量17万千瓦)。这次轰炸导致上海生产停顿,而且使全国物价上涨的风更利害了,本来就瘫痪了的经济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苏联驻上海的总领事弗拉基米罗夫向莫斯科通报了这次轰炸所造成的后果:“17架重型歼击机在同一时间对上海市的所有电站进行了打击,轰炸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以前曾属于美国人的一个功率最强的发电站,已经完全瘫痪。还有其他的发电站也部分地受到损坏。所有的工厂都停产了,电车停运,供水也中断了,公共部门及其附属企业也都中断了自己的工作。尽管投入了全部现有力量来修复美国人的这个发电站,也要经过10天之后,而且才能恢复20%的功率。持续的修复工作还遭到电站的美国主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阻碍电站的修复工作”。 根据一系列资料,弗拉基米罗夫得出结论说:“是美国人实施的这次轰炸”。这位总领事还指出,“目前上海的居民,尤其是在政府和党的范围内,人们的情绪非常沮丧。所有的人都担心再度出现新的轰炸。已经做出决定,将工业企业基地转移到内地”。 这位领事的真名叫弗拉索夫,也就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延安总部工作多年的苏联情报员彼得·弗拉基米罗夫(中国名字叫孙平),后来他的儿子弗拉索夫,根据其父在延安的日记整理和出版了著名的《中国的特区》(又译《延安日记》)一书。继上海的工作之后,弗拉基米罗夫被任命为苏联驻缅甸大使。 接着,莫斯科又通过其它渠道接到报告,蒋介石对1950年2月6日空袭上海的结果十分满意,欢欣鼓舞地召集了高级将领会议,要求扩大轰炸,并批准将轰炸行动扩展到北京、天津、汉口、南京、青岛、广州以及其他一些城市。为协助这个行动,美国人还帮助国民党加紧修复舟山群岛上的重要机场。 面对国民党的轰炸,新中国仅有的一点空军力量根本无能为力。当时中共只有接收、缴获和起义的国民党军队飞机113架可以升空,其中还包括运输机、通讯机和教练机,就作战能力来说,只能将就着保卫北京。所以,在接到上海市长陈毅的紧急报告后,刘少奇立即致电正在莫斯科谈判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请求苏联给予帮助。 据中国史书记载,当时斯大林答应苏方派空军提供保护,但提出苏中要签一个秘密的《补充协定》,规定在苏联的远东和中亚地区以及中国的东北和新疆,“不给予外国人以租让权利,并不准许第三国的资本或其公民以直接或间接形式所参加之工业的、财政的、商业的及其他的企业、机关、会社与团体的活动”。为了照顾中苏团结的大局,毛泽东只好让步。不过,书中没有提供材料的来源,其他历史文献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无论如何,苏联方面立即向中国派来了第一支空军部队。当然,1945年苏联在旅顺海军基地就驻有空军,但那不是为中国派出的。 上海市长陈毅赶紧打电报给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说让国民党的飞机这么猖狂,怎么得了,必须马上请求苏联空军帮忙。刘少奇立即致电莫斯科的毛泽东和周恩来,让他俩出面请求苏联给予紧急援助。 毛泽东和周恩来马上向苏联方面提出援助。苏联人立即加码,提出增加补充条款的问题。葛罗米柯拿出的补充条款主要强调,在中国东北和新疆,不得有第三国势力存在。根据这一协定,苏联事实上独家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和新疆的‘特殊的势力范围’,也就是沙皇俄国当年企图并吞到自己利益范围的那些地方。这样一来,即便中苏结成了同盟,中国实际上也只能处于‘小伙伴’的地位。 没有资料证明毛泽东对此提出过反对意见。 周恩来仔细一些,考虑到在东北的朝鲜人可不是个小数目,问了一句:“朝鲜人算不算?” 葛罗米柯回答:“朝鲜人没事,我们主要是指美国人。另外,你们尽快把日本人全部赶走。” 双方在“第三国势力”问题上没有发生任何一点争执。 斯大林也信守诺,1950年3月13日,派巴季茨基中将率领混合航空兵集团进驻华东的上海、徐州等地机场,协助中国进行空防。这支防空部队包括两个驱逐机团、一个混合航空兵团、一个探照灯团和一个雷达营,共有战机120架、雷达12部、探照灯72部。从3月20日到5月11日,以徐州机场为基地的苏联米格-15战斗机四次起飞迎击国民党空军,共击落6架轰炸机,一举解除了对上海的空袭威胁,还不断飞越海峡,对台湾进行报复性轰炸。 195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4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先后进驻徐州、上海机场,并在苏联空军的帮助下,进行换装带飞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