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225|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代蜀华 发表于: 2008-5-30 09:57:29|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对于加油,我们必须理智对待

  5·12大地震以后,我们随处可见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遭遇大地震以后,我们要重建,重建要加油,加油是重建的动力。可是,具体到某个地方某种事物的时候,我们要为他加油,那就要冷静思考了。
  具体到汶川,我们就有必要对“汶川加油”冷静思考。为什么?
  一、汶川大地震以后需要重建,需要建设得更好。问题是,汶川是不是一个地震多发带,如果不是地震多发带,以后五六十年或者一百年内都没有地震灾害,那么,我们加油汶川,为汶川加油或许很值得。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地震多发带,我们加油越多,地震一来,我们岂不是损失越大?对于今天的加油,子孙后代以后会不会对我们产生怀疑和误解?尤其是,对于口号能改变中国命运的现实,如果因为为“汶川加油”而被误导,让我们并不了解汶川是否多发地震带的情况下盲目加油,是否利大于弊?
  二、我们在后重建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安居乐业,如果目标不清,盲目加油是否有悖于初衷?从省城成都到汶川,重建的城市、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其庞大投资是否投入在不是多发地震带的新汶川建设上,我们论证过没有?如果还没有论证,我们有没有论证的必要?
  三、为四川加油,为中国加油,这样的口号才是正确的口号。因为四川很大,汶川大地震以后,很多东西都震出来了。包括地震带人民的生存环境和过去总投入的交通建设、城市建设等等,这些年来是否在大地震中经受考验,如果没有,如果汶川还是一个地震多发带,我们还有必要在原地职位汶川加油吗?因此,我们的加油,是在四川或者国家其他地方加油,为地震多发地区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换一个地方加油,这不更好吗?
  四、在为汶川加油的同时,这个加油包括了被传、青川和其他很多受灾严重的地区,为了给他们加油,给他们重建,我们的地震工作者首先站在地震前沿为他们论证了吗?论证了为这些地方加油重建的原址不会在短时间内──也就是五六十年或者一百年内不会再发生毁灭性地震了吗?论证了这些急需要重建的地方不是多发地震带了吗?
  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我们的地震工作者更要加油!你们要加油论证我们需要重建的地方安全无虞,你们要加油论证我们受灾地区重建的生存环境不会是地震多发带!否则,你们会有一次失去诚信。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30 12:59:10|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转帖]四川龙门山脉磷矿过度开发成地震重创源头之一?

2008年05月30日 08:12

21世纪经济报道【大 中 小】 【打印】

“什邡市红白镇金河磷矿,绵竹市金花、天池、清平等重点磷矿开采区,很多矿井口都发生了塌埋,至今还有很多井下作业的矿工仍深埋下面,无法估计实际死亡人数。”5月28日,提及汶川大地震对于当地磷矿开采企业的毁灭性破坏,德阳市国资委一位工作人员一脸悲怆。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板块的互相剧烈的撞击下,昔日苍翠幽静的龙门山,给人们带来了今生最为惨痛的记忆。

龙门山大断点、龙门山后断裂、龙门山主断裂、龙门山边缘断裂。这几条断裂带是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和达7000次余震的策源地。

这条断裂带,是四川的“富矿区”,遍地磷矿。凭着这独具的优势,这里聚集了四川大大小小数百家矿产企业,以及附着在矿山资源链条上的不计其数的上下游企业。

龙门山磷矿带有三大磷矿:金河、清平、天池,总产量占中国磷矿石总产量的1/10。其中,金河、清平地区就在德阳管辖的什邡市和绵竹市附近,而该地区磷矿山的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95%以上。 据熟悉当地磷矿开采的相关人士介绍,由于矿源丰富,该地区的大小矿井有百余个,从业人员达2-3万人。

龙门山脉的磷矿,大多被大大小小的化工厂加工为磷酸氢钙,这是农药、化肥的上游产品。

而在四川的经济版图中,成德绵经济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这3个城市占四川GDP 45%左右。显然,强震之后,四川的整个产业布局,将面临一轮深刻调整。

而从全国层面来看,作为继湖北、云南、贵州之后中国的第四大磷矿石产区,四川磷矿产业在国内市场亦占据重要一席。2007年四川磷矿石产量511万吨,占全国产量11.3%。

可以判断,龙门山脉的磷矿资源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也将对相关产业链条产生巨大的影响。

那些曾经坚实的矿山,在地震面前是如此的脆弱。那个一度支撑地方经济的以矿山为中心的产业生态链,也将面临艰难的重构。

在龙门山这一地震多发地带,围绕矿业财富的争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清平样本

“全没了。”

在位于绵竹郊区的清平乡灾民安置点,在本报记者面前,杨富才蹲在那里,掩面而泣。

杨是清平乡杨家沟村民。这场大地震不仅使他失去了父母和妻儿,还令他的造价近60万的别墅变成了一片瓦砾。

掩藏在大山深处的清平乡是国内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年产磷矿石超过200万吨。清平乡另外一位逃生出来的村民告诉记者,那里有近20个磷矿,“遍山都是矿井”,有上万名矿工,地震发生后矿区所在地“两个山峰都撞到了一起”。

一位自称了解不少内情的人士主动对记者透露,挖掘清平乡磷矿的企业很多,“里边的关系错综复杂”。

他进一步表示,清平乡磷矿的企业分这样几个层次:大型国有企业、乡办企业、村办企业、私人企业。另外还有中外合资企业在这里挖掘磷矿。

“他们在这里都厉害着呢!”该人士表示,“有时候为争夺矿井,还发生大的冲突。”

大型央企──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昊华集团”)在这里就有一个“清平磷矿”。在这次大地震中,昊华集团的磷矿遭遇重创。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5月20日发出的《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抗震救灾恢复生产建设新型矿区实施方案》,从侧面说明了昊华集团在清平的实力。

“拟恢复100万t/a磷矿采矿、60万t/a磷矿选矿、30万t/a硫酸及12万t/a磷酸工程,在山下新建年产20万吨磷铵项目。”该方案显示。

本报记者获悉,昊华集团在清平有17个矿井,大多发生塌埋。

另外一个在清平开发磷矿的隶属于绵竹的大型国企──龙蟒集团的损失更为惨重。该集团矿山40多公里道路、22口矿井全部被摧毁。

该集团现已确认死亡职工21人,伤残200多人,失踪100多人;房屋倒塌3000多套。集团所属20多家企业因地震全部瘫痪,8000余名职工无法正常生活工作,企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多亿元。

而清平乡政府还在这里设有两个专门挖掘磷矿的公司:清平乡磷矿和川龙磷矿。“不少矿井都属于这两个企业的。”

而村级层面的磷矿公司同样在清平乡占据一席之地。知情人士透露,清平乡的5个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磷矿公司。其中规模最大的两个是盐井村的盐井磷矿,棋盘村的甘沟磷矿。

“村办企业,在清平牛得很,势力范围也比较大。”知情人士说。

在这里淘矿的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利益群体是私人磷矿。该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由于私人办矿很难搞到采矿证,所以他们就通过关系去承包其它公司的矿井。“有的大型国有企业,干脆也把一些矿井承包给私人,然后这些国有企业收取差价。”

这位知情人士还提醒,在磷矿石价格高企的前几年,矿井一时间成为稀缺资源,于是关于矿井采矿权转让的二级市场、三级市场、四级市场等也纷纷产生了。即采矿权被层层转包,价格也越抬越高。

而一些私人矿业公司干脆通过这种方式承包了大量的矿井,“搞垄断,当地人也买不到矿石,于是就经常发生大的争执”。

可以说,磷矿成就了清平人。“地震发生前,我们那里到处都是别墅。”杨富才摸摸眼泪介绍,这里有的人承包了几口井,有的人在矿里打工,“光打工的一年工资就有四五万”。不仅如此,村民们还能从村办矿山企业中每年都分到红利。“我们出去旅游,都是坐飞机。”

但现在,“不少人不仅失去了亲人,还都成了穷光蛋”。另一位村民凑上来说。

天池集团资源争夺战

位于绵竹县汉旺镇的另外一个大型矿业公司──德阳市天池集团公司(下称“天池集团”),则另外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5月25日,本报记者在位于汉旺镇天河街22号的天池集团总部看到,这里的办公大楼全部成为废墟。

汉旺镇是绵竹县第一位的经济强镇。传说中汉旺镇是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流寓于此而得名。但这场地震,摧毁了汉旺镇。

“没有一间房子是好的。”天池集团一位女职工哭着说,大约有10个人同时死在废墟下。

天池集团的办公大楼为何如此不堪一击?“我们公司成立比较早,办公大楼建的时间都比较长了。”天池集团另一位幸免于难的职工心有余悸地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30 13:02:04|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转帖]陈晓楠的采访是我见到的最好的震灾现埸采访

在汶川地震的电视报道中,见惯了各路记者现埸采访的画面,大都是一些刻意而做作的不近人情的方式。

尤其是对幸存者的采访,有的不顾采访对象正处在失去亲人的极度悲痛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逼问那些不堪回首的惨烈埸面和情节,表现出对人的内心感受的不屑。

有的不顾采访对象被埋在废墟中濒于死亡的境地,粗暴地打断正在进行的抢险救援工作,不断地向说话都很困难的对方提问,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冷漠。

还有的募捐义演的节目主持人,面对痛不欲生的受访者,既不劝慰,也不安抚,任凭其长时间悲鸣,完全是一种把别人的痛苦撕裂给人看的残忍。

与此种冷血做法不同,前几天凤凰卫视记者陈晓楠采访北川中学几位老师的电视报道,让人感受到难得的温情。

那是在北川中学幸存者的临时安置处长虹厂区的一块草地上,陈晓楠与作为受访者的北川中学三位老师一起席地而坐。采访是一个一个进行的,受访者都表情凝重,目光朝向着远方,边沉思,边述说。而作为记者的陈晓楠,一脸的真诚,专注而耐心地倾听着,既不诱导,也不打断,偶尔插一两句话,也都是轻声的附合。双方的表情和神态,极自然也极诚恳,像亲人,像朋友。在这样的氛围中,双方的内心情感产生了共震,记者的情绪随着受访者的变化而变化,说到悲伤处,受访者流泪,记者也跟着潸然泪下;说到宽慰处,受访者释然,记者也跟着放松心情。

有一个老师,自己在北川中学任教,上高三的女儿也在北川中学读书。地震中,这位老师为了组织所在班的学生们安全撤离,没能顾得上到另一个教室去救自己的女儿。只是在后来到女儿遇难的现埸去找回了女儿唯一的遗物──一个手机。

采访中,位老师拿出手机让陈晓楠看,屏幕上就是女儿的照片,长得很漂亮,而且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是学校的尖子生,具有报考全国一流重点大学的实力。当陈晓楠问其女儿是否准备考北大或清华时,这位老师说,我和女儿商定要考香港中文大学,而且我告诉她,一旦考上就永远不要再回来。说到这,这位老师不再说话,眼晴含着泪水,陈晓楠也不说话,眼清也含着泪水。他们彼此都明白,对方想说的是什么。

接着,这位老师望了陈晓楠一眼,露出难得的一丝微笑,很真诚地悠悠地说,我女儿看过你的节目,她很喜欢你。只这一句,陈晓楠的泪水就夺眶而出。而此时的我也是泪流满面。

还要说更多的吗?还要问更多的吗?完全没有必要了。这种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已经把什么都表达清楚了。而恰恰是这种看似无声的采访,却对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愿所有的记者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震灾的报道中,都学学陈晓楠,放下你那人五人六的作态,最成功有采访报道就会出现。
 青莲 发表于: 2008-5-30 13:45:23|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四川盆地失去“地震屏障”后怎么办?

“希望四川省领导和有关部门从今以后,居安思危,具强烈的忧患意识,密切监测四川盆地内部上述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同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并严格把好建筑质量关。”
这才是最重要的!文章说得很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30 13:51:31|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灾区新问题:个别病员不愿离开医院

四川地震导致500万人无家可归,对于一些人来说,医院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场所。

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来,四川各家医院人满为患,如今它们又面临一个新问题:无家可归的病人不愿出院。

按照中国医疗系统的惯常做法,病人入院治疗前一般需预付治疗费。而此次地震过后,很多伤员在医院接受了免费治疗。不过如今一些伤员却表示,医院现在强迫他们在完全康复前出院或者转到其他地方去。而按照医院方面的说法,一些已经康复的人不愿出院为需要救治的病人腾出病房。

9岁的周天娜在地震中腿部骨折,她在茂县的家也被震塌。眼前的周天娜正在纸上画着梦想中的家园,她的妈妈程慧茹焦急地陪伴在一旁。

程慧茹说,成都华西医院的医生已经建议她把天娜转移到北京或上海的医院,在那里她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但她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她害怕转过去后要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而到目前为止,华西医院没有收她一分钱。

程慧茹说,医院周一停止了对天娜的治疗,并不再给她发药,程慧茹认为医院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强迫他们离开。她说,我不能回去,我家房子塌了,邻居们现在都住在临时帐篷里面。

四川地震给医疗机构带来了繁重的救治任务。中国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医院接治的伤员人数超过85,000人,目前仍有逾15,000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截至发稿时,四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数达到68,000人。

政府部门仍在继续关注地震和余震过后形成的各种灾害。因受上游堰塞湖的威胁,绵阳市周三转移了超过150,000人,同时水利专家正在监测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情况,时刻提防溃坝。据新华社称,政府正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溃坝危险,将需要转移130万人。

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确定如何偿付伤员和住院病人的治疗费用。据新华社报导称,卫生部官员陈贤义周二向记者表示,对于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费用情况,财政部、卫生部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上报国务院后将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他表示,总的原则是,不要因为费用问题耽误任何一个伤员或病人的救治。

新华社称,为了减轻四川医院的压力,至本月底,政府已经安排转移了约8,000名病人到其他18个省市接受治疗。
但许多病人担心,这是一种让他们离开现在医院的策略,对于不少人来说,医院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家。

丁娅接受剖腹产手术四天后,成都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就催她出院。她说,我跟他们讲我的伤口还很疼,现在也不能走动,求他们再让我多住一天。

志愿者马强说,他最近送一位腿部受伤的患者出院回都江堰老家。我们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真不好走。终于到了,却发现房子毁了,家没了。他说,最后他们只能用几根木头搭了个简易的顶棚栖身。

一些病人家属也表示,他们被告知免费治疗是有一定限度的。焊接工人李然称,华西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他,他10岁儿子的治疗费用中,政府将负责3,000元,其余部分需要他自己支付。

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廖志林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一些病人的治疗费用已经达到了10万元。现在是医院在垫付这些钱,但廖志林表示,相信政府最终会为这些治疗费用买单的。

廖志林承认,医院确实在劝说一些痊愈的伤员出院,但有人不愿走,是因为医院有吃有喝,环境也好。但医院并不是灾民的避难所,他说。

廖志林说,为了救治伤员,华西医院的医生超负荷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介绍说,自从地震发生以来,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医院骨科手术量超过1,000台,而正常情况下,一个月也只有400台左右。华西医院已经接治地震受伤人员超过2,500人,并转移了300多名病人到其他省市医院。

成都军区总医院的田华表示,目前医院为病人、病人家属以及志愿者提供的治疗、药品、食品均是免费的。到目前为止,这些费用支出都由医院负担。这是很大一笔钱。

四川地震导致500万人无家可归,对于一些人来说,医院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场所。农民孔夏明就是其中之一。当地震来袭时,他匆忙逃出摇摇欲坠的房屋,口袋里只有30块钱。现在,他晚上就睡在女儿孔爱玲在华西医院的病床旁。12岁的爱玲腿部受了伤。

本周三,一群扮成熊猫和小鸡模样的志愿者围在爱玲的床边,让她从满满一筐玩具里面挑一个。孔夏明说,我们不想离开。

(编者注:本文为记者5月29日发自四川成都,文中数据均截至记者发稿时。)
 爱四川 发表于: 2008-5-30 14:19:42|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卫生厅官员殴打志愿者事件追踪

  新快报讯(记者 陈杨)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卫生厅官员打人是谣言晚上再次开会表示已处罚当事人。堂堂政府机关转变如此之大,网友的力量不言而喻。
  从5月24日开始,不少网友的QQ群上静静地冒出了一个帖子,讲述了四川卫生厅官员殴打志愿者一事,帖子称:5月20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来人到江油市长钢医院检查工作时,医院防疫部门正组织志愿者进行消毒。因喷雾器故障,一些志愿者就将消毒水装在桶里用勺往外浇。其中一勺消毒水不小心浇进官员坐的车里,车内的官员下车抓起志愿者,狠狠抽了一耳光。帖子表示:“我们的志愿者为灾区吃苦受累无私奉献,但我们不能让志愿者流血流汗又流泪。”号召网友启动人肉搜索,找出打人官员,并将该官员乘坐的车辆型号及车牌都贴了出来。
  5月26日,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在四川省抗震救灾的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出面辟谣,称该传言纯属谣言。事情本该在政府出面后停止,然而部分网友仍不放弃,继续发帖表示要查个水落石出。还没等网友发威,事情在当天深夜(26日)急转直下,据新华社消息,四川省卫生厅26日深夜向记者通报:经调查确有此事,而且当晚该工作人员张建新已公开写出了“检讨并致歉书”。

张建新前往江油市长钢医院检查工作时所乘坐的车辆/王华平 摄张建新前往江油市长钢医院检查工作时所乘坐的车辆/王华平 摄

张建新前往江油市长钢医院检查工作时所乘坐的车辆。 王华平摄

目击者:“先是一拳,随后又扇两耳光”
  新快报讯(特派记者 王华平)昨天记者前往江油市就四川卫生厅官员“耳光门”事件展开调查。记者分别来到江油市卫生局及江油市长钢医院采访,但都遭到了拒绝。江油市卫生局局长卢先君两次表示“我不接受采访。”曾与张建新同去检查工作的官员认为,“打人是不应该的,何况对方还是一个志愿者,一个小孩。”而众多知情者和目击者则向记者表示,“那男人当时打人实在太狠了”,“打人的身高至少有1.8米,而志愿者却只有1.5米,”“先是一拳朝志愿者脸部打去,随后又用手连扇了那小孩两巴掌!太可怕了!”他们希望打人者尽快向被打的志愿者当面道歉。

江油卫生系统遭“封口”
  “你想,这件事是卫生系统的耻辱,谁接受你采访肯定丢饭碗!”
  昨天下午1时,记者来到事发的绵阳江油市长钢医院。门口的门卫胡先生(化名)在得知记者来意后对记者说:“这事太不像话了,我们医院的人都知道这事。”随后,在胡先生的带领下,记者很快来到该院的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在这里,一名值班女子得知记者来意后,立即欲与领导联系时,却遭到一旁两名医院主任的阻止。
  “我们领导都不在,这事你以后再来采访吧。”一旁一名自称是该院内科主任的男子立即阻止记者,该男子告诉记者,其实这事所有人都知道,“但现在肯定是不会接受采访的。”当记者问是什么原因时,该男子则直言道:“你想想,这件事是卫生系统的耻辱,谁接受你采访肯定丢饭碗!”
  而在医院办公楼旁边的急救中心,10多名医生护士则在一边谈论此事。其中一年轻护士对记者称,他们医院中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幕,“之前网上传得很凶,但现在上面(卫生厅)却说没有,这明摆着就是睁眼说瞎话。”说着,该护士指着手机短信让记者看,神情十分气愤。而此时他们还不知四川省卫生厅前晚深夜已对此事做了新的说明。
  随后,记者在对该医院10多名医生护士采访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知道这件事情:“我是听同事说的,但他们都是亲眼所见呀!”一名男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希望打人者能尽快有个说法。”
  昨天下午,记者两次来到江油市卫生局采访此事,但都遭到了拒绝。江油市卫生局局长卢先君在电话里得知记者身份后,两次表示“对于这事,我不接受你们的采访。”而江油市长钢医院医院院长杨晓宏则二话没说就挂断电话。对于这情况,该市宣传部的一名领导也表示不理解,“我很支持你们采访,但采访对象不配合,我们也没有办法。”而该市宣传部门另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也许是因为这事闹得太大了,他们怕担责任的原因吧。”

同行官员 打人着实不应该
  张建新把眼睛清洗得差不多后,当即表示“不检查了”,“你们医院搞球啥子”
  昨日下午2时30分,一辆车牌为川B26931的本田雅格2.0轿车在江油市卫生局门前停下,从驾驶室出来的中年男子姓谭。谭先生告诉记者,这辆车是江油市卫生局局长卢先君的车,事发时卢先君局长和该市人大副主任白占勇也坐在车上。而该车也就是网络上“通缉”的那辆车。
  “发生打人的时间是21日下午2时10分,但我也没想到那人会这么打人,而且还会把事情闹得这么大。”谭先生将记者请到了车内,当记者向其确认打人的是不是省卫生厅工作人员张建新时,他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历:“他打人时,我没有完全看清,我也不认识他,更不知他是省卫生厅的领导张建新。”而张建新当时坐在后排的右边,白占勇则坐在驾驶员后面。
  谭先生称,一切都是因为那名志愿者把消毒水不小心泼到了张建新身上引起的。事发前,他开车与卢局长等三人先后去了该市人民医院、九0三医院检查工作,下午2时10分,他刚把车开进长钢医院大门约4米处时,两名男志愿者立即向前,给车喷洒消毒液。但就在这时,坐在后面的张建新突然大叫了一声。
  “但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他就已经打开车门出去了。”谭先生称,很快他看到张建新冲向一之前喷洒消毒液的男孩,“等我把车停好下车后,我才知道他被消毒液伤到了眼睛。”此时的张建新从一旁已拿了一瓶矿泉水正在冲洗眼睛,随后又有多人拿来了水给他。而谭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停车花了有一分钟时间,“我当时根本没有在意后门的车窗玻璃没有关上,至于他是怎么打的对方,我就不清楚了。”
  而当时坐在张建新一旁的江油市人大副主任白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时那志愿者男孩确实是因操作不当,把消毒液喷到了车内。
  “消毒液还喷到了我的身上,就在我擦身上的消毒水时,张建新已大叫着冲了出去。”白占勇告诉记者,当他看到张建新眼睛被洒上消毒液后,当即递给了他一瓶水,随后又立即从车上拿出两瓶水帮他冲洗,但他一直在车外大声吼叫,“事后他的右眼很红,但不管怎么样,打人是不应该的,何况对方还是一个志愿者,一个小孩。”
  白占勇告诉记者,张建新把眼睛清洗得差不多后,当即表示“不检查了”,随后大家都上班了。“在车上,张建新气愤地对着坐在前面的卢局长说了两句话:‘你们医院搞球啥子!’、‘没得整了!’”白占勇向记者称,但那时他也不知这人是谁,只知道他是成都铁路转运伤员小组的成员,因为当时他们正在检测各医院伤员的转运情况,但他却感觉对方的“脾气着实有点暴躁!”

目击者 那男的打人太狠了!
  “小男孩的左眼及脸上已经红肿,眼镜也飞到一米外的地上,镜片已碎了。”
  在医院,众多医护人员对于张建新打人表示了很大的不满,两名该院的医生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目击张建新打人的全过程。
  胡医生(化名)告诉记者,当时张建新殴打那志愿者时,她就距离他们3米远。
  “我当时看到车上冲下一高大男子,先是一拳朝一旁我们的志愿者脸部打去,随后又用手连扇了那小孩两巴掌!”胡医生气愤地对记者说,“打人的身高至少有1.8米,而我们的志愿者却只有1.5米,太可怕了!”胡医生告诉记者,当时在场的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恐怖的一幕,当时很多人包括病人都大叫起来:“不要打人,你是谁呀?”并有多人冲上去一边阻止打人者,一边把那志愿者拼命拉开。当时在场的人,可能因打人男子是从卫生局局长的车上下来的,而没人去问太多。但大家很快就知道,原来是这名志愿者不小心把消毒液洒到了这名男子的眼睛里。
  “整个打人过程也就几秒中,但那小男孩已蹲在一边捂住眼睛哭起来了。”胡医生痛心地说,当时大家都围住被打的小男孩,拼命安慰他,此时小男孩的左眼及脸上已经红肿,其眼镜也飞到一米外的地上,镜片已碎了。
  对于这一切,另一男医生则更为气愤。他告诉记者,让人不解的是,就在这小男孩被打成那样的情况下,那名高大的40多岁的打人者却连一声“对不起”都没说,若无其事地在把自己的眼睛擦好后,丢下一句“不搞了,不查了”就上车离开医院了。该医生告诉记者,那志愿者至于是哪里人,在场人都不知道,他只告诉大家自己姓林,17岁。而这医生也向记者证实:“在地震发生后,至少已有3天看到这个男孩在医院做志愿者。”
  “因为志愿者很多,我们根本认不全。”该男医生伤心地说,“看到男孩被打成这样,很多护士都主动帮他擦药,有一名护士还哭了。”该男医生则告诉记者,不知为何,在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这名志愿者了,“听说医院给他重新配了一眼镜,还表示了慰问。”但对于被殴打,男医生则一再表示,“这对于这名可爱的志愿者来说,可能是一生难以抹去的伤痛。”

市民 期待尽快处理打人者
  “不仅打人者本人要向小林道歉,所有相关人员甚至是江油人民都要向他道歉!”
  昨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被打的志愿者小林,可能已经离开绵阳了。而就在昨天上午和晚上,当时和打人者张建新乘同一辆车的司机、江油卫生局局长卢先君、人大副主任白占勇先后被江油市纪委叫去了解情况。卢先君告诉记者,他是在前天晚上8时应江油市纪委要求去说明相关情况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地很多市民也都在议论此事,他们均向记者表示,希望政府能好好处理这事。“不要让这事给四川人民丢脸,而应该尽快找到这名志愿者,不仅打人者本人要向他道歉,所有相关人员甚至是江油人民都要向他道歉!”长钢学校一教师对记者痛心地说。
  昨天记者采访中一度得知该男孩可能是在江油读书的学生,随后记者先后来到江油中学、长钢职业学校寻找小林,但最终无功而返。一名长钢职业学校的老师对记者说,这事该校前天就知道了,“我们在全校所有去过长钢医院做志愿者的学生中排查,发现被打的小林并不是我们学校的。”该老师对记者说,如果被打的是该校学生,他们一定会为这学生讨说法,“这次地震灾害,全国人民都来帮四川,我们不能有任何事情对不起他们,我们应该一辈子感激所有帮助我们的好心人。”
  绵阳市出租车司机陈有俊则对记者说:“想到这事,真的很痛心,作为一名公务员,对人如此野蛮,实在是不应该。”对于之前四川省卫生厅“辟谣”的做法,陈有俊则称“那是明显不负责的说法,因为一切至少应该是先调查才有发言权。”

源自:http://news.sina_com_cn/c/2008-05-28/013115630503.shtml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爱四川 发表于: 2008-5-30 14:32:36|显示全部楼层
绝口不提豆腐渣
 爱四川 发表于: 2008-5-30 14:34:04|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卫生厅:打人干部已被停职“谣言”原帖内容基本属实
    2008-05-28 10:36:3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刘黎霞 王莹 许黎娜

  承认确有一位张姓副处长打了志愿者,并称当事双方已经达成和解  
  
  5月26日下午5时许,四川省卫生厅厅长就“卫生厅干部打志愿者”一事公开辟谣,理由是传言中涉及的马姓干部当时不在现场。一些些评论家们开始发出网络谣言可怕、需严厉打击的文章。6个多小时后,卫生厅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了一条新闻,承认了是有卫生厅工作人员打了志愿者,但不姓马,而是姓张。27日下午5时许,卫生厅发言人宣布打人者已被停职察看。  
  
  在四川省卫生厅厅长就“卫生厅干部打志愿者”一事公开辟谣24小时之后,该厅新闻发言人宣布打人的工作人员(事件发生至今,卫生厅在所有场合对这位副处长的称谓都是“工作人员”,没用过“干部”一词)已被停职,而且打人者和被打者“双方进行了拥抱”。
  在采访中,卫生厅方面坚持认为此前一天的辟谣并无不妥。至于两天发布会之间的矛盾,是由于调查存在“时间差”所致。
  
  “双方进行了拥抱”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近日网上受到关注的干部打志愿者一事,四川省卫生厅新闻发言人杜波表示,卫生厅已经责令涉事的退休管理处副处长张建新作出检讨和深刻反省,当晚,张建新已经写出了公开的《检讨并致歉书》,连同处理意见挂到了四川省卫生厅网站上。
  杜波表示,“汶川大地震以来,包括许多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帮助,让四川灾区群众深深体会到了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友爱精神。然而,在抗震救灾中,该厅的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了打人的不文明行为,四川省卫生厅‘对此深感痛心’。”他表示,四川省卫生厅党组已研究决定,首先责令张建新立即作出检讨和深刻反省,已经对张建新进行了停职察看的处理。
  杜波同时向媒体通报表示,27日下午四点左右,张建新已经赶到江油长钢医院,和被打的志愿者林某见了面,并且当面进行了道歉,送去了慰问品。据杜波说,当事学生已经表示接受张建新的道歉,并原谅其打人行为,“他们双方进行了拥抱,这位学生表示,网上网民是能够正确对待这件事情的,共同齐心协力为抗震救灾出力。”杜波说。
  
  调查存在时间差
  按照四川省卫生厅的解释,前日上午,在听说网上流传关于四川省卫生厅干部在江油市长钢医院打志愿者的事件后,四川省卫生厅当即对网上盛传的该厅“马步钢处长打人一事”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事件发生时,马步钢正在广元青川检查辅导灾后防疫工作,并不存在打人事件,因此在前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沈骥厅长为该处长澄清了事实。
  杜波表示,澄清事件后,该厅对这一事件高度重视,继续组织力量,对长钢医院打人事件作进一步深刻调查。调查表明,5月21日11时左右,省卫生厅工作人员张建新乘车到江油市长钢医院开展工作时,被来自四川某技校的一位志愿者林某将一勺消毒水浇到头部和面部,因药水刺激眼睛,剧痛难忍,发生了出手打人的不当行为。
  对于前日辟谣不存在打人事件,到昨日公开致歉,四川省卫生厅对于前日的辟谣举动是否存在问题给予了否认,杜波表示,出现上述事件,是因为在调查和结果的落实上,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当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调查结果时,对张建新打人事件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当天下午卫生厅其他官员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厅长前一天的发言并无不妥,“你可以去看厅长原话嘛。”  
  
  目击者说  
  5月20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来人到江油市长钢总医院检查工作时,医院防疫部门正组织志愿者在进行消毒工作。因为喷雾器故障,一些志愿者就将消毒水装在桶里用勺往外浇。这个过程中检查工作的车辆驶来,其中一勺消毒水就通过打开的车窗玻璃浇了进去,这时让所有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车内的那个官员下车,抓起那个志愿者,狠狠地抽了一个耳光,同时骂道:你们医院瞎球搞,等等等等。接着用矿泉水冲洗消毒水后,坐上车匆匆离去,工作也没接着检查了。  
  
  打人者说  
  5月21日上午11时左右,我和几名转运伤员的同志赴江油,来到长钢医院查看伤员转运的准备工作。刚进医院大门,突然一股强烈刺激的液体从车窗外泼进来,泼进了我的双眼、口、鼻及上躯,当时反应非常痛苦,特别是眼睛被消毒液腐蚀,疼痛难忍,视野不清,即下车挥手打了当事人。接着很多人围上来对泼水者不规范实施消毒进行指责,我则立即被大家用清水冲洗双眼。直至今日,我的右眼依然视力模糊,产生重影。  
  
  ■ 事件始末  
  “谣言”原帖内容基本属实  
  
  1、5月24日,网友发帖披露卫生厅干部扇志愿者耳光,原帖内容基本属实
  帖子描述了干部打志愿者的过程。并称:
  这个被打的志愿者只有17岁,白净,瘦弱,而且是从安徽来支援四川救灾的一位志愿者。事后经医院五官科医生检查,这个男生耳膜充血,出水,这是要多大的力量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呀!在检查台上,这个男生哭着说:我做得再错他也不该打人啊……
  此打人男子当时坐一辆车牌号为川B26931绿色的丰田佳美车,一行陪同的有绵阳市卫生局秦局长。
  回头看去,四川省卫生厅干部打志愿者一事,网上帖子的描述基本属实,只是后来有网友在人肉搜索中错误指控“姓马的干部”,这才出现大的偏差。
  在5月24日发出、后来被广泛传播的这个帖子中,根本没有说过打人者姓马,但是提供了车牌号“川B26931”、“一行陪同的有绵阳市卫生局秦局长”等重要信息,让事件看起来很容易被调查清楚。
  昨天,记者致电江油市卫生局,该局工作人员承认“川B26931”是局里的车,曾被用于上级领导视察工作。只不过,该车不是帖子里说的丰田佳美,而是本田雅阁。
  现在看,该帖失实的地方目前有3处:1、不是20日,是21日;2、不是安徽志愿者,是本地的;3、车型搞错了。但事情基本情况已得到四川省卫生厅证实。
  
  2、5月25日,网上迅速传播,有网友称打人者姓马
  有网友开始把矛头指向四川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马步钢。在转载原帖时,网友也开始把这一猜测加进去,导致一个基本符合事实的帖子,开始掺进巨大硬伤。
  甚至有网友找到了马步钢的手机号码,用电话、短信进行谩骂攻击。马步钢向卫生厅报告了此事。
  3、5月26日下午,卫生厅公开辟谣
  人民网17时25分发出消息《四川省卫生厅:干部灾区殴打志愿者传闻纯属谣言》。四川卫生厅厅长沈骥在新闻发布会上,非常痛心地向相关网站发出呼吁,这几天在网上疯传四川省卫生厅干部在灾区殴打志愿者的传闻,纯属谣言。
  沈骥说,灾情发生后,四川省卫生厅组建的六支干部队伍,已经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救灾前线,他们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经了解,网上疯传的四川省卫生厅那位姓马的干部,根本就不在江油,而是在绵阳奋战救灾。沈厅长呼吁相关媒体和网站,不要再做伤害前线医护人员和救灾干部的事情。
  
  4、5月26日深夜,卫生厅发布致歉信息
  23:41,事情发生重大转折,四川省卫生厅网站上发出消息,“经核实,5月21日11时许,四川省卫生厅工作人员张建新乘车到江油市长钢总医院开展工作时,被正在给车消毒的志愿者林××将一勺消毒水浇到头部和面部,因药水刺激眼睛,剧痛难忍,发生了出手打人的不当行为。”在这条信息中,对张建新的处理是“责令张建新同志立即作出检讨和深刻反省”。
  同时,该网站贴出张建新的《检讨并致歉书》,其中回顾了当天事件的过程,并“诚挚地希望对方能够接受我的道歉和检讨,愿意在今后的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并肩战斗,共同为抗震救灾做出新的贡献。”
  
  5、5月27日,事件成为网络热点
  在新华网等媒体转载卫生厅信息并报道后,引发强烈反响,网友提出疑问:如果没有这个“网络谣言”,事情会有人处理吗?志愿者是不是就被白打了?如果没有这个致歉信息,是不是又要抓“造谣的网友”了?对于四川省卫生厅“不顾面子,及时承认错误”,网友也提出了赞赏。
  
  6、27日下午,宣布打人者被停职  
  
  ■当事人说  
  “网友向我发来短信道歉”  
  被冤枉打人的马步钢说曾遭谩骂,此事很可悲  
  
  昨日下午,仍身处广元市青川县一线抗灾的四川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处长马步钢接受记者电话采访表示,这几天莫名其妙的网友谩骂让自己承受了很大压力,幸好事情终于得到澄清,他表示,对此事件觉得很可悲。
  马步钢说,自己是在25日下午接到网友的电话,质问为何随意打志愿者,当时自己一头雾水,后来才了解清楚打人事件的发生,他也搞不清楚网友是怎么拿到自己的联系方式的。当天他便向卫生厅领导汇报此事。
  在电话一头,马步钢一直语气沉重。他说,这几天谩骂的电话、信息接踵而来,有些言语不堪入耳,在抗灾一线的他又不能关掉手机,只能不厌其烦地接听。但前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澄清他未打人的事实后,已有网友发来短信息道歉。马步钢还给记者转发来道歉的信息。记者看到,网友在信息中写道:“马处长,今天看到贵厅的告示,知道打人者另有其人,在此为我对您怀疑深感歉意。祝您工作愉快!”
  马步钢说,对网友的行为表示不可理解,整个事件很可悲。对于他的同事张建新打伤志愿者的行为,他表示不作评价,只是说“每个人素养不一样,行为处事各有差异。”
  昨日下午记者找到张建新的联系方式,但对方听闻是媒体记者采访便挂掉电话,记者昨晚再次拨打,一位女性接听电话,她说,张建新人在江油,身上没有带手机。  
  
  卫生厅澄清关键点  
  
  1、时间:事情发生在5月21日11时左右,并非网友说的5月20日下午

  2、打人者:扇志愿者耳光的是张建新,而非传言中的马步钢
  3、被打者:是江油本地志愿者,并非来自安徽的志愿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爱四川 发表于: 2008-5-30 14:34:47|显示全部楼层
停职察看?

──请问各位“国家主人”:“我们还需要这样的官员吗?!”
 爱四川 发表于: 2008-5-30 14:35:02|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处长马步钢对于他的同事张建新打伤志愿者的行为,他表示不作评价
──
但,我评价你,是非不分,对错不辨,下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01:44,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