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建溪茗香|查看: 61145|回复: 71
[--茶] 

武夷山茶农茶山垦复忙

 [复制链接]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1-19 14:47:51|显示全部楼层

饮茶会不会影响牙齿洁白

  喝茶,特别是长期喝浓茶,茶叶中的多酚类氧化物附着于牙齿表面,如果不刷牙,确实会使牙齿逐渐变黄,就像茶壶、茶杯长期不清洗,表面积有一层“茶锈”一样。如果爱喝浓茶,加上有吸烟习惯,就会加剧牙齿的黄化,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然而,一般饮茶者,只要不抽烟,注意早、晚两次刷牙,而且经常适当吃些水果等食物,牙齿是不会因喝茶变黄的。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1-21 15:32:2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喝茶应注意些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欧共体 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 饮茶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14条: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13)饮茶能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茶水能在提内迅速被吸收和氧化,产生浓度较高的碱性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

(14)防暑降温。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而饮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

再说一说茶水。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但很多人都离不了它。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饮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现已知茶叶中含有350多种化学物质,如鞣酸,VA、VC、VB等。饮茶可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经研究表明,饮茶可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减少毛细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有抗衰老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多喝茶水可使人兴奋,有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长期喝茶水,能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

营养免疫学”目的就是研究如何通过饮食提高人体的健康,从而避免得到癌症。“很多人知道咖啡含有咖啡因,也知道这种物质致癌,实际上,就算无咖啡因的咖啡一样对人体有害。但是长期喝茶的朋友也不要窃喜,就连一般的乌龙茶里所含的咖啡因都比咖啡里面高。”这个结论让在座许多人提高了警惕。陈昭妃博士提醒说,大家更应该多引用新鲜蔬菜汁、果汁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她总结说:“咖啡因加烟就等于慢性自杀。”

最近的1份研究报告指出,长期喝茶的人,腰围与臀围可以各少2cm,而且身体脂肪含量比例还会少20%! 如果你还为胖胖的屁股、突出的腹部烦恼着,请将手上的含糖饮料丢掉……开始喝茶吧!

在国际医界上备受瞩目、讨论多时的重大疾病“代谢症候群”,也是腹部肥胖者容易罹患的毛病。“代谢症候群”是一种统称,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这类的疾病共占台湾10大死因的27.6%,远超过第1名的癌症!

茶要喝得长长久久,解决中广与下半身肥胖,似乎是人心所向,同时在维系健康的水平上,也有其必要性! 日前发表的“长期饮茶对身体脂肪含量比例与分布的影响”就为许多苦于摆脱腰腹赘肉的人,指出了一线曙光。 吴至行医师在研究中指出,茶叶萃取物可能会加强热能产生,促进脂肪氧化及24小时的热量耗损率,刺激脂肪水解并抑制胰脏脂解酵素的活性等功用,因而会影响人体内的脂肪量。

研究结果显示,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每周至少喝茶1次达半年以上时间),身体脂肪含量的比例会明显地比未喝茶的人要少,同时腹部脂肪也较少。 而且随着喝茶习惯时间愈长,燃脂效果愈是明显。尤其是喝茶达10年以上比未喝茶的人,体脂肪比例上减少约20%,腹部脂肪减少约2.1%;女性更显著:分别下降达30%及5%。 所以,如果你还没养成喝茶习惯,现在马上开始吧! 没事,多喝茶!

“我又不想减肥,还需要多喝茶吗?”那是当然的啰! 一般人都知道茶里面的儿茶素具抗氧化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老化,但你知道茶里面的氟化物,还能预防蛀牙吗?因为茶可以维持口中的正常菌数,所以能改善口臭预防牙周病及扁桃腺炎,同时儿茶素也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预防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

如果你的家人有心血管疾病者,也别错过茶这个好东西!因为有许多的研究已证实,长期饮用茶叶中所含有的数以千计的化学成份,可能影响心脏血管疾病、癌症、脑中风、血脂异常及其它疾病的罹病率。 吴至行医师提到,肥胖引起的健康疾病相当广泛,而且可能还在持续增加当中。看了那么多喝茶的好处,你是不是也该来杯茶了?

记得,除了将喝茶视为生活中的一部份外,最重要的是继续保持这个好习惯!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2-2 09:50:36|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转]泡茶的艺术

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法,并非易事。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选择的茶具有优劣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效果就会不同,且差异非常明显。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沏茶)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唐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就总结了煮茶用水的经验:"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茶、南方嘉木,日用之不可少者,品固有微恶,若不得其水,且煮之不得其宜,虽佳弗佳也。"可见,要泡好茶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
  在泡一种茶叶之前,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这种茶叶品种的特点,始能依其特性,给予最适当的滋润,以发挥最佳的茶质。各类茶叶深受天、地、人各项因素的影响,甚而相同产地、相同茶师傅与相同时间制造出的茶,在品质上也略有差异,这就是茶能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如果能掌握到各种茶叶的特性,而泡好该种茶,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既有饮用价值,又有品尝情趣,真令人有"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
  其次要掌握好茶叶用量。茶叶的用量,以能适应茶性及个人品茗的习惯而斟酌置入为原则。一般而言,所谓的标准量(即茶师品茶标准)是以三公克茶叶对一百五十毫升开水,冲泡五分钟为准,相当于个人品茗用的中型盖杯。不发酵的绿茶及全发酵的红茶,经发酵白茶以及花茶,习惯上使用盖杯品饮。半发酵的乌龙茶,使用紫砂茶壶,其用量:生茶置入壶的三分二的茶量;半熟茶置入茶壶二分一至三分二的茶量;熟茶置入茶壶三分一至二分一的茶量。以上置茶量乃一般性标准,品茗时,则依个人习惯有如下原则供参考;
  ①习惯品浓茶者用量稍加,反之稍减;

  ②上选品质茶叶用量稍减;

  ③用茶量多,浸泡时间相对缩短,而增加冲泡次数。

  水和茶的用量与茶叶和饮用方法有关。通常名茶或高档茶为五十比一,普通红、绿、白茶、花茶为七十五比一。红碎茶因饮用时加奶,冰茶要加冰块,则茶汁需较浓,亦用五十比一。乌龙茶的冲泡用二十五比一,由于浓度高,宜用小杯细啜。

来源: 成都绿色茶乡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2-3 14:59:23|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②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③唐代茶文化的形式

  ④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⑤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⑥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生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山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湖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3-23 09:26:27|显示全部楼层

[转]茶叶也有保质期 保存不好会变质

据了解,一般袋装茶叶根据茶叶品种不同、生长条件不同等,保质期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

茶叶被国家列入食品种类,要求必须具有保质期,不同的茶叶保质期也不一样。目前,国家已经以食品卫生标准为准制定了茶叶标准,对保质期也作出了限定,但对普洱茶没有制定标准,因为它是发酵产品,很难制定保质期标准。

一般来说,绿茶的保质期不超过一年半,但如果保存不当,受潮引起含水量超标的话可能两个月就过期了。而像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越陈越香,保质期可达10—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看是不是发霉或出现陈味;绿茶是不是变红,汤色变褐、暗;滋味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下降,此外看它包装上的保质期,另外如果是散装茶叶,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冲饮。

过了保质期或者存放不适当,茶叶会霉变,茶叶就失去了自身的品质和韵味,如果受潮发霉还对人体有害。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3-26 10:03:36|显示全部楼层

[转]最适合减腹部脂肪的五种茶

饮茶不是一件纯粹休闲的事情,关键看你喝什么样的茶。一边随意聊天,一边轻松地减肥,唔,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最近在日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有一些茶可有效防止肥胖。茶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而食物纤维不能被消化,停留在腹中的时间长了,就会有饱饱的感觉。(支招:举重锻炼让女士的腹部更苗条!)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燃烧脂肪,这一作用的关键在于维生素B1。茶中富含的维生素B1,是能将脂肪充分燃烧并转化为热能的必要物质。


  
  1、黑茶:

  可抑制小腹脂肪堆积。一说起肥胖,人们马上会想到腹部脂肪,而黑茶如普洱茶对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显的效果。黑茶是由黑曲菌发酵制成,顾名思义,是黑色。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种普诺尔成分,从而起到了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想用黑茶来减肥,最好是喝刚泡好的浓茶。另外,应保持一天喝1.5升,在饭前饭后各饮一杯,长期坚持下去。黑茶在我国生产历史十分悠久,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黑茶可直接冲泡饮用,也可以压制成紧压茶(如各种砖茶)。它们的汤色近于深红,叶底匀展乌亮。
 

  2、吉姆奈玛茶:

  有效抑制糖分吸收。印度医学中,频繁出现的就是这种吉姆奈玛茶。吉姆奈玛的绰号又叫“糖杀死”,嚼过它的叶以后再吃糖,口里不会有甜的感觉,摄取量自然大减,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量降低,因而转化成脂肪量也就相对减少。吉姆奈玛茶不仅对防治和改善肥胖有效,还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荷叶茶:

  古代减肥秘药。一种用荷花的花、叶及果实制成的饮料,不仅能令人神轻气爽,还有改善面色、减肥的作用。充分利用荷叶茶来减肥,需要一些小窍门。首先必须是浓茶,第二泡的效果不好。其次是一天分6次喝,有便秘迹象的人一天可喝4包,分4次喝完,使大便畅通,对减肥更有利。第三最好是在空腹时饮用。其好处在于不必节食,荷叶茶饮用一段时间后,对食物的爱好就会自然发生变化,变得不爱吃油腻的食物了

   4、杜仲茶:

  可降低中性脂肪。因为杜仲所含成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而使体重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强身健体的作用。
 

  5、乌龙茶

  可燃烧体内脂肪。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几乎不含维他命C,却富含铁、钙等矿物质,含有促进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饭前、饭后喝一杯乌龙茶,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体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防止因脂肪摄取过多而引发的肥胖。
(文章源自:人民网)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4-24 09:58:21|显示全部楼层

大红袍:上海茶文化节唱“主角”

品茶,品茶,嘿嘿……沏上一壶武夷茶,嘿哎依哟……”4月19日上午,上海大宁国际茶城三楼歌声缭绕,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区正在这里展示他们的茶文化,其中来自我省武夷山演绎的大红袍茶艺茶歌舞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成为其间最引人注目的内容。

  4月18日至22日,第14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上海大宁国际茶城隆重举行。武夷山“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主题活动借助这个舞台,展开独具武夷特色的茶旅推介,全方位地向广大上海市民展示“国茶”大红袍品牌和“世界双遗产”的魅力。一时间,武夷山大红袍成了热门话题,在此次国际茶文化节中唱起“主角”。

  本届茶文化节,武夷山大红袍展馆设在茶城中心的“黄金地点”,面积达460平方米,为各参展茶区之最。馆内古朴典雅的品茗台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茶客,大家一边品饮大红袍佳茗,一边欣赏精彩的武夷茶歌舞,武夷山茶企业代表一边表演茶艺,一边讲解武夷茶文化。展厅四周悬挂着武夷山水茶巨幅图片,展示双世遗地山水景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武夷茶艺茶歌舞表演穿插其间。活动中还推出旅游咨询、旅游知识问答、旅游人文风光有奖猜谜等市民互动节目,首批6家上海“武夷山大红袍诚信店”同时授牌成立。上海市民刘先生说,武夷山这种茶旅结合推介形式,在上海这么多展会中还是第一次,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五一”我会带全家人去游武夷山,喝大红袍。

  据了解,2005年第12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在武夷山举行,此次武夷山再次参加国际茶文化节,就是要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借助上海这一国际大舞台,做足山水茶文章,开展对接武夷山主导产业旅游和茶业的营销活动。此前,武夷山“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联合推介活动已先后在福州、北京、广州、香港、晋江等地成功举办。(周文杰  林飞)

 

  刊载于4月19日《闽北日报》头版、4月20日《福建日报》4版;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等网络媒体转载。  ──源自:新闻中心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4-24 10:33:51|显示全部楼层

武夷茶: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夺十金

 4月21日,正在上海举行的2007第14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举行了名茶评比,武夷茶共夺得10个金奖与16个银奖,成为获奖最多的茶类。

  本届茶文化节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家茶企参加,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云南普洱等千余种名茶集中亮相,名茶评比竞争十分激烈。此次评比设金奖、银奖、优质奖3个奖项,由5位资深专家担任评委。武夷山选送的茶样因色香味形俱佳,赢得评委青睐,经严格公正评选,武夷山市九龙袍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等茶企选送的10个茶样获得金奖,武夷山市祥岩岩茶厂等茶企选送的16个茶样获得银奖。(周文杰  余瑞贵)


  刊载于4月21日《福建日报》头版、《闽北日报》头版
── 源自:新闻中心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5-11 10:35:33|显示全部楼层

[转]茶在冲泡中的变化

1、茶汤色泽的变化
  茶汤色泽是茶叶中有色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茶叶的有色物质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和茶多酚的氧化物等。其中有些并不溶于水,因而对茶汤色泽影响不大。平时,我们在喝绿茶时,用开水冲泡后,开始茶汤是绿中透黄,随着时间延长,茶汤颜色慢慢变成黄绿色,进而变成黄褐色,如果将茶汤再搁上1天~2天,茶汤颜色就变为红黄色了。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叶绿素的关系,其实不然。从化学性质看,叶绿素并不溶于水,只是在幼嫩组织中有少量叶绿素渗入茶汤。绿茶茶汤色泽变深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黄酮类及其糖甙物的氧化。喝完茶后,茶渣呈黄绿色,与鲜叶不同,这是由于茶叶中叶绿素在绿茶杀青时,遇到高温,破坏了酶的活性,叶绿素在水蒸气和高温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化学结构中的金属镁离子脱去,变成脱镁叶绿素,并与蛋白质结合固定下来,呈黄绿色叶底颜色。红茶色泽的变化,要比绿茶复杂得多。据研究证明,红茶色泽主要是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参与下(称酶性氧化),经氧化产生了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称为茶黄素(TF)、茶红素(TR)。茶黄素对红茶茶汤明亮度有主要影响;而茶红素是茶汤红艳度的主要物质。这两种有色物质的含量、比例大小对红茶汤色产生明显的影响。一些低档红茶或陈红茶在冲泡以后,茶汤特别深红,这是因为茶黄素、茶红素的继续氧化,形成茶褐素。红茶加工过程中发酵过度,茶黄素、茶红素氧化减少,茶褐素形成量多,会使茶汤发暗,颜色加深。一些高档红茶,如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和我国云南、海南、广东生产的优质红茶,冲泡后的茶汤在杯边会出现金黄色的“金边”,这也与茶黄素含量高有关。另外,高级红茶茶汤冷后会出现浑浊现象(呈黄酱色),似加入了少量的牛奶状。这种现象称为“冷后浑”,其原因是红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汤中的咖啡碱相互作用后发生的,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变成不溶物质,呈浑浊现象,如果将茶加温,这种物质又开始溶解,茶汤又转为红艳明亮的汤色。

 楼主|建溪茗香 发表于: 2007-5-11 10:37:12|显示全部楼层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在轻度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氧化损失少,茶黄素、茶红素含量低。因此,冲泡后的茶汤呈黄红色。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汤色也由于茶多酚、茶黄素和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而加深色泽。
  黑茶类品种很多,但都是用粗老的鲜叶为原料,经发酵后制成的。初泡时,茶汤为棕红色。这种色泽的形成是由于叶绿素被破坏后,原有黄色物质、叶黄素、花黄素、胡萝卜素等显露以及茶多酚的氧化结果所致。茶汤的色泽反映主要是由于茶多酚在黑茶制造过程中的长时间渥堆而大量氧化,使之茶汤色泽棕红,像酱油汤一样,这也是黑茶类一大特色。
  黄茶类顾名思义,以黄为特色,要求干茶外形微黄色,茶汤色泽黄色,叶底黄色。这种特征对绿茶来说是品质上的缺点,而对黄茶而言,则要创造条件,促进变黄。形成黄茶的主导因素,是一种热化作用,工艺技术是闷黄技术,在这种热化作用下,引起了品质成分的一系列变化。茶多酚的自动氧化,糖类物质、蛋白质等水解,叶绿素在闷黄时大量破坏、分解,叶黄素显露,所以反映茶汤黄色更为突出。
  白茶在制造工艺上属轻度发酵,茶多酚在未经氧化的条件下属无色,而稍有氧化就变成黄白色,其他有色物质特别是叶绿素、胡萝卜素被破坏而分解,因此白茶的汤色黄白而明亮。
  花茶在窨制过程中,由于鲜花含水分较高,素坯受潮后,茶多酚轻度氧化,因此花茶的汤色黄绿而明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9:56,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