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263|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15 19:05:16|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日军10架直升机迅速投入救灾,发挥巨大作用

日本防衛省在6月14日地震发生后7分钟,即午前8時50分就设立了災害連絡室,随时做好准备抗震救灾。午前10時50分,岩手、宮城両県知事向自卫队提出了災害派遣要請,自卫队立即出动开始救援活動。

 総務省消防庁在地震发生的一分钟,即同8時43分成立了災害対策本部。根据岩手県和宮城県的请求,根据消防组织法,要求青森等9都県与札幌、仙台等6直辖市的出动緊急消防援助隊。

14日正午,陸上自卫队137部队出动直升机10架奔赴灾区救援。

 厚生労働省設置災害対策本部,于午前11時40分在周辺和首都圏11病院派出11个DMAT
(災害医療支援队)。他们乘坐医生专用直升机前往岩手、宮城県医療機関支援。

(読売新聞)

 http://www.yomiuri.co.jp/national/news/20080614-OYT1T00434.htm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15 19:05:3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文章提交者:今夜未眠   

本朝航空兵是几十个小时后才抵达震中核心区的。小日本这么快,比天朝好5倍还不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15 19:06:1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文章提交者:今夜未眠   

中国空降军部队告诉我们:凡敢犯我天朝者,白天,天晴,没风,没雾,没雨,没雷电,没电磁,没人焚烧秸秆,地要平,没危险,有通讯,有地面导航,虽远必诛!!!!!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6-15 19:51:41|显示全部楼层

从汶川大地震到大型强子对撞机

从汶川大地震到大型强子对撞机

习强  金鑫  刘文传
(四川省绵阳市)

摘要:可以预见,未来即使目前先进的预测地震仪及地震学,能捕捉到大地震的蛛丝马迹,但也不能在临震前将地震战争、地震武器“捉拿归案”。地面的物质运动能产生出人,地下物质运动也能产生出类似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和研究能探测类似大型强子对撞机及其自然冷核魂裂变的预测地震仪与地震学,才是希望所在。
关键词:震源 地震武器 大型强子对撞机
1、震源物理
1)、日本有科学家说,四川大地震类似向中国投放了125颗原子弹。那么把大地震类似看成一场战争、看成一种武器,也可类似称为是地震战争、地震武器。
地震战争是没有敌国、敌人的一场世界大战。地震武器是“看不见的世界”使用的武器。有人说,地震多发区每次地震发生后需要积蓄成千年地壳运动的能量,才能发生下一次地震。其实不是积蓄地壳运动的能量,而是地震发生后,地壳断裂使其底部的铀凝聚层倾斜的角度增大;甚至接近垂直,或者是地壳运动使铀凝聚层的倾斜角度变得更垂直。使衰变积热的热量更加集中,这时若有足够的热量加热铀凝聚层,熔化分异可以集中较大面积的铀,使其达到裂变质量。成千年的周期是铀凝聚层角度变化、热量传递.铀衰变积热和熔化分异的过程。从理论上讲预防地震灾害是能做到的,这需要进一步的弄清地壳下部金属铀凝聚层的形成、分布详细情况。我们认为此说在震源物理学方面是找对了大概方向──如原子弹爆炸;也不是自然的冷核裂变──放射元素的蜕变,如铀裂变;而类似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自然冷核魂裂变。这里与自然冷核魂裂变相对的是人工热核魂裂变──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做的基本粒子的撕裂。LHC对撞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气泡,能量达到103TeV以上,是一种超炽热、极致密的东西,由一些被称为夸克和胶子的粒子组成,人们把这种混合物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这里我们说的“核魂”,是类比指原子核层次上的核可分,延伸到基本粒子层次上的可分问题。
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美高能物理未来合作研讨会上,就讨论了夸克—胶子等离子问题,李政道的报告认为,通过把重原子核对撞在一起,能创造出短暂释放夸克和胶子的微型大爆炸。这类似一种时空撕裂,也许能观察到从质子和原子中释放出来的夸克和胶子。目前发现这种奇异物质的行为,类似一种液体,它们处于一种集体的准自由态,类似宇宙最初几微秒内的物质一样。从最初的夸克—胶子混合物转变成平凡的质子和中子,原初那片粒子海洋遗留下来的“水滴”,就是今天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一个原子核。而这也许就是下一次核战争延伸到核魂战争”的基础。由于类似时空撕裂的核魂实验”不便控制,也威胁人类的安全,据说美国总统有令禁止随便做这类实验。
实际类似时空撕裂的方程式,就是物质族质量谱公式:′

M=Gtgn
θ+H
(1)

m
上=BHcosθ/(cosθ+1)
(2)


m
下=B-m上 (或B=m上+m下)
(3)

B=K
-Q
(或K=Q+B)
(4)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6-15 19:52:48|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学家也恐怕难以自圆其说

而类似时空撕裂的宏观或大尺度模型,就是大地震。即大地震类似一种“膺大型强子对撞机”。·12四川大地震前不久新闻报道说有两位美国公民,把完工正待启动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告上了法庭,就是指LHC对撞的类似时空撕裂实验威胁人类的安全。如果说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还没有投产,那么亚洲的“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却在四川盆地的映秀启动了。即“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地球内部地应力积累和释放的自然物理过程的一种结果。应对这种映秀发生的自然冷核魂裂变的不幸,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众志成城。多难兴邦,有人说,坏事变好事,震出一个崭新的中国。
2)、《震源物理学》一般是基于震源悖论工作的。例如基于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先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而定义地震震源发源于地下某一点,称该点为震源这是震源点论-。但它又隐含有震源线论的悖论。例如它说地震震源一般在几十上百公里的地下。引发地震所需的能量和规模大大超出人类的日常活动,于是有什么“断层说”、“岩浆冲击说”、“岩层相变说”等等,但如何完满自洽地回答清楚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即震源机制问题的呢?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还是以大陆飘移、海底扩张和地壳板块结构三大学说为基础取得核心地位的现代地质学理论,加之历来发生的地震有90% 以上属于构造地震这一事实,以及全球三大地震带都发生在“地壳”大断裂带和海岭附近的事实,使得现代地震学对于震源机制的认识基本上趋于依据“断层说”推演出来的震源点论。但这实际是震源线论的悖论──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地震带是构造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地震发生的震源机制是地球内部地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物理过程──前两者是又不是震源。
当然这三者各都没有错,但震源点论并不等于震源线论,特大地震并等于一般地震。我们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或自然冷核魂裂变的大地震震源论,是坚持震源点论的。它既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也是大地构造地震的原因──它并不反对地壳板块的相互碰撞和挤压形成了岩石的错动和断裂地震──这只是它的“时空撕裂”的宏观效应的自然结果。因为地壳板块为什么会相互碰撞和断裂分离?其巨大的动力源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震源机制果真是地球内部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物理过程吗?那地应力为什么一定要集中呢?因地表层100公里以内的岩石,密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具有含水性能,是电导体,又是散热体,在高温、高压下又具有物质粒子的相变性能,它可以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再何况旧的断层又是开放的,一个大陆板块在一年之内相对运动15厘米所形成的整体应变能,包括动能、热能、化学能。所以在一年的长时间里。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岩石的电导性、散热性、相变性,以及断层的缝隙空间缓慢地疏散开来,却一定要按照类似大型强子对撞机或自然冷核魂裂变的震源点论想象的那样,非要朝着一个很小的震中点上去集中呢?
可以说不搞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核魂裂变的科普,按照现在人们对“时空撕裂”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这个问题不仅地震学家回答不清楚,就连创立地质学三大理论支柱的地质学家也恐怕难以自圆其说。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6-15 19:53:47|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与伪科学

2、地震与伪科学
200712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斯蒂芬·韦伯的《看不见的世界》一书,是目前在中国最新、最全面介绍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主流科学们,研究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时空撕裂” 核魂自然规律等成果的科普书。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天地,它介绍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的艰难进展。自1968年国际弦论发表以来,40年间现代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书虽没有涉及半点大地震的内容,但从汶川大地震映秀地下的震源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它们涉及“时空撕裂”的能量自然就有了联系。汶川大地震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在十万平方公里以近十万人的生命作代价的地震战争,是任何一种原子弹的核层次反应的能量不能比拟的,只有核魂层次裂变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可窥视。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这一领域的研究,2002年和2006年在北京支持国内外的部分著名华人科学家倡导和组织了两次国际科学大会,连研究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国际著名科学家霍金、威滕等人都应邀到会。但我国的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研究还不如亚洲的日本和印度。但这仅是汉语文化圈与英语文化圈科学传统上的差别。印度国内能培养获诺贝尔科学奖者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日本国内能培养获诺贝尔科学奖者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而我国还处于零的位置,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就没有研究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社会动力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在试运行中就发生了一处小爆炸,我们当时在网上发文就提到不能排除“时空撕裂”,不想在我省映秀镇地下的震源膺大型强子对撞机就爆发了地震武器。这是我们五十年日思夜想的问题,它源于1958年大跃进后的自然灾害要夺人生命的饥饿,当我们抓住一条红苕尾根想无限可分的时候,我们想到了“时空撕裂”。正是那场饥饿也类似夺走了近十万人的生命,奠定了我们研究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基础。它是那样的沉重,即使把我们押上刑场,我们也要扭头看看不准我们研究的人的面目。说实话,这也是我们没有跟进层子模型的原因。五十年后在我们面前,北川县被映秀地下震源引发的山崩地裂,那大尺度的“时空撕裂”可观、可证、可用,让我们惊心动魄。如果说近二十万同胞的生命还激发不了国人拿下研究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高地,如果有人要把地震战争、地震武器告上“法庭”,那他真应该先把自己告上法庭──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书看过没有?
把汉语文化圈科学以外的外语文化圈科学统称为“英语文化圈科学”,那么汉语文化圈与英语文化圈对“伪科学”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伪科学”在中国是一个政治概念。据金丽先生的研究,源于1958年《红旗》杂志《创刊号》的权威定格,“伪科学”指本质上属于与无产阶级政治、哲学对立的资产阶级科学中不适应的部分。可以说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本质上也属于反“伪科学”运动。中国科学春天之后,在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被错整的人得到纠正,但在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分子,除刑事犯罪外,也被保护了下来。这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可以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新认识,但部分也成了今天反“伪科学”的社会基础。如果他们把研究永动机、反对相对论、反对进化论、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等称为“伪科学”,在英语文化圈也无可非议,但这是在我国无产阶级掌权的国度里,“伪科学”是一个政治概念,类似成了资产阶级的俘虏。但他们并不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这些研究永动机、反对相对论、反对进化论、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大多退休科研人员或民间人士,也并不是资产阶级的狂人和欺世盗名的骗子,而正像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分子,是无产阶级掌权后培养起来的人,有错就直接说出他们的错误,用不着按《红旗》杂志定格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因为《红旗》杂志并没有改变对“伪科学”的定义。既然国家能给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分子以保护,为何不可以不给研究永动机、反对相对论、反对进化论、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者戴上“伪科学”的帽子,而让他们在未来的科学实践中得到新认识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蜀秀 发表于: 2008-6-15 19:54:39|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楼 Sichuanese 的帖子

他自己逃生无可非议,但是想让自己的这种思想指导别人,真让有些家长所说“别毁了一代!”。我看不只一代,而是十几亿人,以后别说贪官的腐败,这就是让人们滋生腐败的源泉!
(社会腐败的产生,很多思维同“范跑跑”的思想如出一辙,可仔细分析,不再赘述)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6-15 19:54:43|显示全部楼层

用不着别人说他们是吹牛

吴水清先生是中国科学院著名科学家,我们应他邀请参加了他组织的“北京相对论研究讨论会”。但不少反“伪科学”人士称北京相对论研究讨论会是“伪科学” 研究会。然而北京相对论研究讨论会支持的著名科学家杨本洛、李子丰教授等,在其著作和论文中都声称在反“伪科学”,并且还含有以无产阶级政治、哲学批现代科学的主流发展。再以北京相对论研究讨论会的黄新卫先生等人反相对论的光速不变论为例,这也并不是什么“伪科学”,而是对看不见的世界──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一书中类似说的“转动”和“膺转动”不了解。正是他们对相对论的光速不变论穷追猛打,使我们看到了看不见的世界──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一书的价值。
例如该书182页上说的“转动”和“膺转动”,可延伸联系到“速度”和“膺速度”、 “自旋”和“膺自旋”。在量子力学中,把粒子分为两类,一类自旋为半整数,如1/2;一类自旋为整数,如0、1、2等。你说有理没有理?这跟宏观说的“自旋”不同,也可以说是“膺自旋”。与此相关,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中的“光速“,也可以说是“膺光速”。相对黄新卫先生等反相对论的人说的光速,也可以说是真“速度”。例如他们要从卫星、飞机、光缆中测直线的光速度,但从相对论看,有物质的地方,对时空会有弯曲,哪有直线呢?但从“转动”和“膺转动”、 “速度”和“膺速度”、 “自旋”和“膺自旋”看,黄新卫先生等反相对论的人也是成立的。但如果他们中有人说,他们是在发展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结合,那就要另当别论──看研究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现代科学主流买不买单?现在是他们自己买单,《中国青年报》等刊物并不买他们的单。按市场规则,没有违规,用不着《中国青年报》像5月28日发表的文章那样去打“棍子”。但汶川大地震死难的近十万同胞也可以作证,目前任何先进的宽频或高频预测地震仪及地震学,没有在临震前向他们作过准确无误的预报。可以预见,未来即使它们能捕捉到大地震的蛛丝马迹,但也不能在临震前将地震战争、地震武器“捉拿归案”。
地面的物质运动能产生出人,地下物质运动也能产生出类似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和研究能探测类似大型强子对撞机及其自然冷核魂裂变的预测地震仪与地震学,才是希望所在。任何声称预测预报了汶川大地震的人,用不着怨天尤人。大地震不可预测也用不着为预报承担责任,只要国家地震局向国家气象局看齐,不垄断预报地震仪观测数据,并且各级地震局每天在自己的互联网上向社会公布。这样自然科学家中对大地震预报感兴趣的很多高人,也能调动起来在互联网的公开论坛上发表文章共同研究分析,用不着别人说他们是吹牛。
参考文献
[1]叶眺新,中国气功思维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005月;
[2]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月;
[3]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9月;
[4]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9月;
[5]王德奎等,嫘祖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蜀秀 发表于: 2008-6-15 20:25:11|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主义对范跑跑的行为的影响──与数学商榷

自由主义对范跑跑的行为的影响──与数学商榷

作者:赵梦晗    文章源自:乌有之乡    点击数:127    更新时间:2008-6-14
拜读过数学那篇《从操作上分析范美忠的失误在什么地方 》。感觉这个可能是目前对范跑跑最理性的分析了。但是,对于数学在文章中对人类行为的一些说法,我不赞同。  

在危难面前,人的大脑是会空白一段,但是这种空白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呢?我想,对于谭千秋那样舍己救人的教师而言,这个空白恐怕短暂的可以忽略了吧?  

显然,数学似乎忽略了一个隐藏的条件,就是人类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存在一个“或战或逃”的机制。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范跑跑可以选择自己跑,也可以选择留下来组织学生转移。而且就我所了解,曾经有老师为了组织学生逃跑,自己殿后,结果被埋在底下。说明在最紧张的关头,仍然存在这跑和不跑两种选择。  

而这两种选择是等可能发生的吗?我感觉不是:首先,范跑跑也承认,他以前就曾经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先跑过一次。如果跑与不跑是等可能事件,那么,两次都选择跑,这个似乎也不能够证明两种选择的概率是相同的吧?  

我们知道,经过训练的警察、消防员等危险工作者是可以克服对危险环境和突发事件的逃避本能的。如果跑与不跑始终是等可能事件,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跑呢?显然,经过对行为的改造,人是可以改变跑与不跑的两种事件的概率的。  

行为是可以改变大脑的,这个结论好几年前就被科学家证实了。  

一种训练可以使得人选择不跑的概率大幅提高,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以使得人选择跑的概率大大提高的训练或者行为习惯呢?范跑跑给了我们一个可能的答案:自由主义。  

数学在文章中认为,范跑跑的“大脑空白”和自由主义没有关系。他跑,纯粹是因为他脑子空白了,不是自由主义趋势他跑的,所以范跑跑写自由主义纯粹是没事找抽。  

我认为:自由主义可能对范跑跑的行为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就好比训练能够使得消防员面对大火仍然不后退一样。范跑跑在文章中声称自己当时想到了“中国可能遭到了核打击”。一方面说明范跑跑的脑子还不至于空白,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他在最危机的时刻仍然会想到关于政治的东西──大概自由主义者都习惯这样想吧?  

可见,自由主义对范跑跑的影响使得他在最紧张的时刻仍然会对政治念念不忘。  

我的看法是:自由主义对人的思维确实存在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危急时刻可能会导致人选择放弃责任临阵脱逃。可见范跑跑认为自由主义对他有很大的影响,绝非扯谈。  

如果自由主义可以导致人选择临阵脱逃,那么当国家危急的时候,自由主义会不会导致一大批逃兵和汉奸的涌现呢?  

也许,自由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毒素,一种对社会构成致命威胁的致癌物质。
 蜀秀 发表于: 2008-6-15 20:46:30|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什么反对“范跑跑”的行为?
2008-06-14   作者:snzg   源自:   点击:31   评论:0条
【字号:大 中 小】 评分等级:无
我为什么反对“范跑跑”的行为?

  作者: 笨笨咖啡
  
  “范跑跑”事件的发展令人惊讶:从最初的一边倒的叫骂之声,到如今的有
人辩解要“以人为本”。尤其是,今天《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栏目的文章
“‘范跑跑’让我们学习如何面对‘异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我鄙视“范跑跑”的行为,主要原因有二:

  1.作为教师,抢在学生之前跑出教室(行为错了)。

  本人也曾经有幸在高校从教多年,后因不喜欢该职业而另谋他就。但是,我
做为教师的时候,还是基本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尽管我的求学经历
与师范一点关系也没有。这并非自我吹嘘,而仅仅是做到一个教师的本份,职业
操守使然。

  多数人为“范跑跑”辩解的理由是“以人为本”。因为他也是人,所以有面
对灾难时逃跑的权利。但是,我觉得这个“以人为本”的概念被滥用,甚至被居
心叵测的人公器私用。没错,在生物学意义上,我也承认“范跑跑”是一个人;
但是,在社会学意义上,“范跑跑”这个人的身份是一个“教师”;这是一个区
分不同群体的“标签”,也就是个体的社会属性(有别于生物体的自然属性)。
一旦具有社会属性,那他就必须承担这个属性相应的义务和享受相应的权利。例
如,作为一个教师,“范跑跑”享受了寒暑假休息的权利;但是,在讲台上,他
尽到了对学生的“教”和“育”的责任了吗?!

  有人辩解:教师也仅仅是一种职业,他又没有拿更多的工资,更不应该进行
“道德绑架”。殊不知,正是教师这个职业特殊的属性使他必须承担对学生的责
任:既包括教育又包括保护,因为学生们至少都还是未成年人。如果把“以人为
本”的概念任意延伸,而不考虑人的社会属性的话,我们的社会将会变成这样:
战士可以逃跑,因为战士也是人,他甚至都没有拿到什么像样的工资;公交车司
机可以把全车人抛下而自己先跳车逃生;村长、乡长、县长等都可以抛弃灾民,
因为他也是人。可以想象,这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

  记得小的时候,母亲在冬天总会让一只老母鸡来孵几窝小鸡。我也喜欢毛绒
绒的小鸡,总偷偷地去米桶里面抓一把白米去喂它们。我发现,老母鸡总是先啄
起一粒米,却不吞下,而是呵嘚呵嘚地把她的孩子唤过来,喂给它们。每当夜幕
降临的时候,我就一只一只地把小鸡抓进一个做准备好的窝里。但是,几乎每一
次我去抓小鸡的时候,总会被老母鸡啄上好几口!一只母鸡尚且懂得呵护小鸡,
而我们受过北大精英教育的“范老师”却怎么把课堂上的孩子丢在了自己的身后
呢?!

  2.逃跑在先,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思想也错了)。

  逃跑之后,还不忘在网络上叫嚣自己逃跑有理,甚至“连母亲也不救”!这
种人叫什么?就是活脱脱的“不肖子孙”!我不知道“范跑跑”的母亲是否对他
的儿子有什么十恶不赦之罪过,否则,按照正常的逻辑,没有“范跑跑”的母亲,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范跑跑”。而在关键的时候,“范跑跑”的嘴里并没有他母
亲,心里肯定是更没有的。因此,在众多世人为“范跑跑”老师辩解的时候,我
最想听到他母亲是怎么评价她的儿子的?

  曾经有个朋友和我谈起,如果哪个女生问他“我与你母亲同时落水,你先救
谁?”这个问题,他就立马抽她一个大嘴巴。我不赞同他那么直接的暴力相向,
但至少我会明确无误地告诉对方:我,先救母亲!

  当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与其它动物一样,本没有任何差异。但
是,我们接受教育、学习之后,便具有了高于动物的思想、文化与行为;逐步从
为人子,为人女;进而为人夫,为人妇;为学生,为教师;为党员,为群众……,
无论什么角色,我们都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就必须承担这个属性下隐藏
的责任!

  “勇于担当”,不应该被赞誉为英雄本色,而仅仅是角色操守使然。就“范
跑跑”而言,在其与学生共同面对地震灾害的时候,他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才
是一个灾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09:28,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