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力学理论应用初探
──从四川大地震看地震力学初探(2)
习强 金鑫 刘文传
(四川省绵阳市)
摘要:研究碰撞的宇宙、膜、弦及其他的“时空撕裂” 核魂自然规律等成果,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天地,它虽没有涉及半点大地震的内容,但从汶川大地震映秀地下的震源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它们涉及“时空撕裂”的能量自然就有了联系。汶川大地震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在十万平方公里以近十万人的生命作代价的地震战争,是任何一种原子弹核层次反应的能量不能比拟的,只有核魂层次裂变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可窥视。 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遇难失踪近10万人,受灾达5000万人。人类为大自然的暴虐买单,谁又为地震研究或理论买单呢?特别是2008年.5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方舟子先生的文章说:“现代科学还做不到的事情,伪科学就会乘虚而入,而且不难找到市场。地震预测也是如此。”方舟子还借用“里氏震级”的发明人里克特的话说:“记者和一般公众冲向任何有关地震预测的建议,就像猪冲向满槽的猪食……地震预测为业余人士、狂人和欺世盗名的骗子提供了一个狩猎乐土。”于是方先生矛盾一转评论道: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中国自称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大师”、“国宝”人数之多,在世界上大概是首屈一指。而他们使用的地震预测术,也是五花八门:“太极序列”、“可公度法”、“旱震关系”、“地质信息有序性”、“天地耦合理论”、“磁暴月相二倍法”……这些人大多是退休科研人员或民间人士。他们的意见不受地震局的重视,据说是因为地震局在打压他们;而他们在国际上也不被理睬,则只能归咎于“西方科学”对“东方科学”的偏见了。 《中国青年报》为方舟子的“棍子” 买单,代表了国内反“伪科学”势力对抗震救灾的偏见和态度。因为这次国务院邀请的抗震救灾的专家中也有说:“从地震预测、预报意见的形成,到地震预报意见的评审,都离不开科学家的责任与良心。如果科学家不作为,则会陷政府于不仁,陷自己于不义,陷黎民百姓于水火。”我们不能说《中国青年报》是陷政府于不仁,陷自己于不义,陷黎民百姓于水火?但按我国报刊编辑的潜规则,即使方先生个人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中国青年报》在发表他的文章的同时,也有删改其中不妥文字的权力。国内反“伪科学”势力在“5·12四川大地震”前,已成为争议的焦点,全国人大也对《科普法》作了修改,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不能不知道。 就连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的、科学时报社主办的《科学网》,它号称的要建成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科学社区的《论坛》,, 大多数退休科研人员或民间人士的纯科学论文即使能登陆,。《科学网》也能随上随删,《中国青年报》怎么不能够删呢?也许有人会说方舟子先生是土转洋,洋转国内的专家。但方舟子也不是正规的专业地震工作者。其次,方舟子即使在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没有超过亚洲对中国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标准: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印度科学家拉曼,不是土转洋,洋转国内的专家;亚洲第二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也不是土转洋,洋转国内的专家;华人中虽有五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但都是留洋获得的。我们不是说留洋获得的不好,而是说没有超过亚洲对中国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标准。 正是从这点出发,国家提出要搞自主创新和自主产权。我们不是说我国五花八门的“太极序列”、“可公度法”、“旱震关系”、“地质信息有序性”、“天地耦合理论”、“磁暴月相二倍法”……等地震研究或地震理论都要政府买单,而是说作为世界性难题的地震预测,尚待在新技术、新方法上有所突破。所以土办法、洋办法、土洋结合的办法都还是时代局限性下的好办法。其次这些地震研究或地震理论都还是对称性的,还没有达到奇性的程度。但大地震是奇性的。 大地震的暴虐受害者之多,似乎社会的人们都会买单,有关的地震预报的机构也会买单。但事情并不是这样,于是他们的一些言辞出格了。我们应如何来帮助他们呢?是像《中国青年报》帮方舟子那样来揭“老底”──这些“大师”的能耐并不限于预测地震,他们声称用同样办法也能准确地预测洪水、特大暴雨、特大山体滑坡、煤矿瓦斯爆炸等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从事或支持任何和现代科学对着干的活动──研究永动机、反对相对论、反对进化论、自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还是说明背后没有政治等势力的纯科学理论或研究,如果自身还没有完善前,绝大多数的情形,社会是不会买单的,有关的科学机构也是不会买单的。例如牛顿和爱因斯坦在公开出版他们的理论前,也还是自己买单。一些反对相对论、牛顿力学的人,说这些理论开始创立就为欺世盗名。但爱因斯坦和牛顿并没有到中国来宣传,如果不是在有多人买单,他们怎能“欺世盗名”?所以你要叫人买单,必须看清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