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张建|查看: 29983|回复: 153
[旅游] 

眉山三苏祠

 [复制链接]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50:38|显示全部楼层
黄丰镇农业旅游 您想远离喧嚣的城市吗?您想领略一种静谧的田园气息吗?您想感受一下“庭院果满枝头,塘前鱼虾戏水”的大自然风光吗?请到彭山黄丰“柑桔之乡”来!四川省彭山县黄丰镇距成都69公里,紧邻成乐高速公路和103国道。该镇位于彭山城东13公里,北接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女山,东邻著名风景区仁寿黑龙滩。幅员面积40.38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丘陵区农业镇,以柑桔产业为支柱产业,拥有柑桔1.25万亩,80万余株,年产柑桔总量达1700万公斤,品种(柑、橙、柚)齐全,常全有鲜果上市,是四川省著名的柑桔生产基地,享有“柑桔之乡”的美誉。 黄丰镇自然条件优越,可开发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山青水秀,交通便利,地埋位置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可进行鱼塘、果树认养等庭院园式旅游观光农业的开发经营,是一个景色宜人的“果林公园”。这里常年都有漫山遍野的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的果树,果香飘四季。春入黄丰,桔树吐新嫩芽发,一派蓬蓬勃勃的朝气,赏心悦目,阳春四月,桔花盛开,远远望去恰似成千上万只白色的蝴蝶在绿色丛中飞舞,洁白的花朵和绿色的枝叶相间,犹如繁天中的星星点缀银河,描绘成一幅碧绿绚丽的天然图画;微风轻拂,沁人心脾的花香会让您心旷神怡,被花香熏醉;夏到黄丰,柑桔果挂枝头,到处都是青翠碧绿的幼果藏在枝叶中,夏橙以她成熟的美向您招手;秋临黄丰,金黄硕果垂挂枝头,频频向您点头致意,蜜柑的成熟让您感受了丰收的希望,秋的辉煌;冬到黄丰,橙黄色的脐橙竞相在枝头尽展她的风采,橙经色的血橙也不甘示弱地散发着她诱人的芳香,到处都洋溢着农家丰收的喜悦和欢快的心情;初到农家,您便步入了一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境界。 在农庄田园中,您或欣赏田园风光,或享受丰收的心境,或认养果树、经营果树,亲自感受劳动的乐趣,或垂钓,或面对赏心悦目的风景唱几着抒情的歌曲,余音绕梁──热情而好客的农家人将为您提供餐钦、住宿等尽善尽美的服务,让您渡过自然、宁静、浪漫、真诚、温馨的时光。 黄丰镇目前正对全镇进行观赏果园、命名果园、休闲别墅、农家新村等项目进行规划建设,并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项目实践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把该建成一个有个定影响,融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具有黄丰镇特色的生态农业园。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51:04|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洪雅旅游十八景 瓦屋山上睹光台──观日出、神光、云海、星空、奇石、冬季滑雪等。 鸳鸯池──观赏森林、湿地、溪流、烟云、古道观遗址和南宋时的老君木像,感受梦幻般的天象奇观和神秘的宗教氛围。 《十里云衢》云杉坪──观赏大森林的奇幻迷离,云杉的通直傲岸,红桦、灵芝、箭竹、泥炭藓,及大熊猫活动的行踪,雨雪烟云,领略超然物外,飘飘欲仙的"天台"氛围。 兰溪──观赏冷杉林中的溪流烟云,幽潭瀑布景观,岩壁上的瀑布两、三百米,尤其是冬季的冰瀑堪称一绝,是瓦屋山的必游之地。岩畔兰亭为冬季冰雪游标志性景观。 象尔岩──是观日出、云海、佛光、神灯和远眺的最佳位置。 钻天坡观光索道──丛古福坪至正觉岩1640米,高程达700米,游时27分钟,观赏瓦屋山中上部天然林的垂直分布带:红叶林带、杜鹃林带、冷铁杉林带,为变化最大的一处"流动景观"。 双洞溪──观赏幽岩水瀑、"碧潭串珠"景观。 金花桥──瓦屋山进山的大门中,可观赏两山夹岸一水中流,溪水如玉的景观,附近有山门、大酒店、七女峰、遣福寺遗址等景点。 炳灵严王峡──瓦 屋山镇北端,观赏千米长峡碧波如镜、索桥凌空的壮观景色,瞻仰灵祠遗址,追怀鳖灵治水业绩,体味浓郁的羌风楚韵。 柳江──观赏大榕树、吊脚楼、明清古建筑、曾家园、观赏碧水印房山、白鹭飞的景色。 玉屏森林度假村──住人工林海中的童话木屋,听雨听蝉,赏羌族风情表演。 磨子沟──观赏清溪石上流的层层迭瀑。 奎星阁雅雨楼──槽渔滩景区第一景观,登楼可观望桫椤峡、青羌湖,湖畔层层梯田菜花和金秋景观。 观音寺──可观赏青羌湖万顷碧波和观音的三十三变身。 千塔佛国──可瞻睹巨型卧佛和50多座名塔的微缩石塔和桫椤峡中的朝云暮雨。 金舟寺──观赏佛教渊的石刻故事和古寺佛像、天然笑佛以及隐形艺术岩等景观。 青羌湖──5600亩,乘船游湖心岛经五半观、躬耕塔、桫椤峡,水上游船5公里,可观赏江上鸥鹭、山鹰、两岸梵宫、佛塔、渔村。 五斗观──五斗米道创道纪念地,感受宗教氛围。雅苑别墅、八仙岛为青衣江上小蓬莱,幽雅超然,下榻该处,乘舟夜游青衣江桫楞峡,别有情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03:2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三苏坟

三苏坟,位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   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特别是号称全能大家的苏轼,道德文章堪称天下一绝,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卒于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的遗愿,葬苏轼于小峨嵋。11年以后,苏辙于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许昌,葬于此。其后,苏轼子孙相继安葬在这里。到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郏县尹杨允置苏洵衣冠"座诸两公之间"。自此始称"三苏坟"。  三苏坟由三苏陵园、广庆寺、三苏祠三部分组成。三苏陵园,总面积14800平方米,坐北向南。步入神道,古柏相映。甬道两侧有石柱、石马、石羊、石虎、石狗、石人相对排列,仪仗严整。陵园门两侧蹲一对石雕雄狮。进入红漆大门,迎面是一座高5米、宽3米的红石牌坊,横眉镌刻"青山玉瘗"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背面是明代进士、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的《祭三苏先生文》。左右石柱隶刻苏轼《狱中示子由》词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过石坊,东边有斋房5间,是过去官宦、名流祭三苏吃素沐浴之处。正中为飨堂,系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堂内立有各代碑刻、四壁嵌有众多石碣。堂后为祭坛,坛后三冢隆起,中为苏洵衣冠冢,东为苏轼墓,西为苏辙墓。三墓西南一字排列6个墓冢,为苏轼六公子墓。园内有古柏588株,多为明清时所值,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广庆寺、三苏祠座落在陵园西南300米处,前寺后祠,占地6903平方米。广庆寺大门为南天门,入大门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三苏祠殿在最后。三苏祠殿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内有三苏彩色塑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左右分侍。殿内外有金、元、明、清石碑,清代的"三苏先生佳城图"碑尤为突出。出广庆寺东便门,可至小峨嵋山头,上有高4.2米的苏轼中年布衣持卷雕像。  苏坟园内古柏参天遮日,夜晚山风来袭,潇潇洒洒如落雨声。这便是著名的郏县八景之一"苏坟夜雨"。  三苏坟于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升为国家级。1984年郏县人民政府建立"郏县三苏纪念馆"隶属郏县文化局。  三苏坟自1956年至1994年间,省、市、县三级财政多次拨款对飨堂、山墙、门窗、山屏、祭坛、天王殿、大雄宝殿、甬道等;进行了翻修、维修,恢复了祠堂、飨堂彩绘原貌等,并树碑八通,植柏树960株。1986年9月,第四次全国苏轼研讨会在郏县三苏坟召开;1992年3月郏县县政府举办了首届"三苏文化节";前来拜谒"三苏"的知名人士及游客日益俱增。95年为迎接中国第二届曲艺节在平顶山市的召开,新修三苏柏油公路8公里,打120米深水井一口,解决了长期以来用水困难。  目前,郏县已成立了三苏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和开发处,借助三苏坟影响,加大开发建设力度,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三苏景区建设为全国知名景区。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04:24|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10:20|显示全部楼层

三苏祠景观一览无余!

以下是眉山三苏祠景观照片,贴出来是为了宣扬我热爱的家乡眉山,也是为了弘扬我们三苏文化和精神!希望大家来眉山作客!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12:17|显示全部楼层

大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13:29|显示全部楼层
绿洲亭,一名水竹轩,在瑞莲东池南端的一小半岛上,为攒尖式草亭,清光绪元年(1875)建。有砥道、水桥与南岸相通。东沿垣墙,顺池边可达抱月亭,西行数步可达正门。绿洲亭与抱月亭在瑞莲池上遥相呼应。远眺绿洲亭,只见水中孤岛上葱翠碧绿中一草亭似隐似显,幽静雅致,美如画屏。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14:23|显示全部楼层
抱月亭在瑞莲东池,东池又叫“灵诏遗香”,其东北角,隔山梗、水沟与云屿楼相望。亭在翠竹掩映下,幽静雅致,抱月亭建于光绪元年(1875),为双层攒尖式筒瓦屋顶。亭名取苏轼《前赤壁赋》“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意。亭位于水中,夜晚当明月悬空,在亭中观赏水中之月和竹的倒影时,可见翠竹拥月。赁栏远可眺东厢房、绿州亭,近可观鱼赏荷。有桥与池岸相通,过竹林甬道,可达来凤轩,沿东垣墙可达绿洲亭和正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15:17|显示全部楼层
自百坡亭往西约四十余步北折过一拱桥,有一舫建于水渠上,为船坞,民国十七年(1928)造。船头向东,有石跳板可上下船亭。船头有一株桂花树,胸径20公分,恰如撑船的篙竿立于船头平台。船头到船舱下两级台阶。船舫边设木质飞来椅,总长20米,最宽处为5.5米,共11根柱子,厩殿式屋顶,小青瓦房面。船坞水渠北岸旁,高十数米的八凤山俯临而下,南面一片苍翠的楠木香樟混交林掩蔽其上,人登船舫左右观望,仿佛于山谷碧潭中泛舟游荡。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21 10:16:09|显示全部楼层
披风榭位于瑞莲西池北岸,座南朝北。一楼一底,重檐歇山式,四周置飞来椅。房面为筒瓦覆盖,正脊有寿字形宝顶饰物,有卷草式图案。“宋魏了翁为守,因旧沼疏凿而为环湖(故址在今眉山县城内环湖路一带)。环湖西筑翠洞、书台、起文堂、东有披风榭,中绘东坡像。”(《眉山县志》)南宋淳熙年间,诗人陆游来眉州,曾游环湖,登披风榭,瞻仰东坡遣像,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诗:“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高台老仙谁所写,仰视眉宇寒峥嵘。百年醉魂吹不醒,飘飘风袖筇仗横。进来逢迎厌俗子,龙章凤姿我眼明。北扉南海均梦耳,谪堕本自白玉京。惜哉画史未造极,不作散发骑长鲸。故乡归来要有时,安得春江变酒从公倾。”时代变更(1898),眉州人为纪念苏轼、魏了翁、陆游,在三苏祠内修建了这座披风榭,因原披风榭规模式样已不可考,故未绘东坡像。“榭之上亦有楼一楹,登楼遥望,鳞塍绣壤,悉在目前。可谓绿扬城郭,大好江山,皆饶有天然画意,亦一巨观也。”(《眉山县志》)1982年,由四川省著名雕塑家赵树同在披风榭北端约二十米处塑一露天东坡盘陀塑像。既圆了披风榭绘有东坡像之说,从园林景观看,亦自成一格:瑞莲池南端往北观赏,依次为瑞莲亭、百坡亭、披风榭,透视焦点为东坡盘陀塑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3:05,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