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leikang|查看: 15599|回复: 77
[2009年] 

2009-03-22日:《金沙祭,刘学伦中国人物画选》出版座谈会

 [复制链接3熊猫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19:44|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20:16|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20:4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21:26|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22:22|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22:57|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穆兰发言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35:14|显示全部楼层
资深记者许佳发言资深记者许佳发言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44:42|显示全部楼层
马安信发言马安信发言
马安信为画册写序称为:“《金沙祭》为主要代表作的大量中国人物画创作,其人物“立象”(形貌特征)建构,均以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情态与情绪(尽意)的营造为目的。画家在人物形象的表达方面,摆脱了对物象的客观临摹,总是敏锐地捕捉到形象动态与神态的要点,用酣畅的笔墨将它们进行一翻诗意的演绎。这里,学伦大写意人物的放逸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回避和绕开,而是具有更严格意义上的造型能力,它要求在笔墨的放逸当中涵盖形象的准确和精微。学伦雄厚的造型功底和长期的笔墨铸炼使他具有这个能力……”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47:26|显示全部楼层
刘学伦怕大家不了解马安信,插话加强马安信的身份。刘学伦怕大家不了解马安信,插话加强马安信的身份。
介绍到:马老师是著名诗人,是来往与北京、成都的四川唯一美术评论家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9-3-23 14:53:51|显示全部楼层
马安信翻开手中的文件夹,对照稿件发言。我走到其身后看过,发言稿做的很认真,字写得大而漂亮马安信翻开手中的文件夹,对照稿件发言。我走到其身后看过,发言稿做的很认真,字写得大而漂亮

立象以尽意 重神以忘形
──《金沙祭·刘学伦中国人物画选》序

⊙作者:马安信

  步入金沙,步入古蜀王都,连脚步也有节有蔓。
  真实得清晰,仿佛就是昨日生活的场景,而并非远古。
  金沙是一段朴厚且落满尘埃的历史,更是一段浸润着浓郁美感和精神蕴藏的沧桑;金沙是一种古风古韵的风格,更是一种历尽春秋磨难而依然存在的文化精神。
  顺着遥远的马蹄声,作为一个鉴赏者,我走进了三千多年前的古蜀人祭祀的地方。远处──无垠的旷野铺向远天,骑象的汉子纷至沓来,狩猎的青年手执矛戟;近处──潺的溪水悄声吟唱,匍匐的人群虔诚祈祷,五彩的羽毛裹满阳光。这里没有红尘角斗,没有号角连营,一切都是那么安谧和谐,我仿若幻成一缕清风。
  很自然地和古蜀人相遇,和驭鹰的彪汉相遇,和跃跃欲试的虎豹相遇。画家融“历史的真实性、故事的传奇性、艺术的丰赡性”于一炉,活灵活现出了金沙──古蜀王朝的一种史实解读,让我忘情地徜徉于古蜀人“祭祀”这本独特的经典里,和久远的历史握手攀谈。
  朦胧的远古变成清晰的图景,唤久久失落又难以找回的灵魂,那画中古蜀人拔节而生、沉入骨髓的灵魂是历史的复苏和远古人生命的纯粹。它铿锵、单纯的内核是朴厚、粗犷、勇敢、智慧,足以让我泪流满面,昂望一生。
  这是我站在画家刘学伦先生巨幅画作《金沙祭》面前的刹那间的心灵感悟。
  是的,三千多年前的古蜀王都,没有记载,唯有猜测。谁能将几千年前沉默的历史定格,结成一枚精神的“舍利子”,用自己的生命镌刻一篇翔实的碑文,让后世人去诵读、去颤栗,雕塑成一种生命的美丽和价值?真的难以置信,三千多年前的古蜀王都,终于拨开千年迷雾,清沏透明,它唤醒了沉睡的记忆,芬芳了漫长的岁月,在本土画家刘学伦先生的笔下复活了!复活成一幅栩栩如生、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复活成一部远古蜀人、飞禽走兽、刀矛剑戟交织的英雄史诗。
  岁月漫漫,沧桑如云,锋利尖锐的刀矛剑戟是古蜀人手中的象形文字,野性十足的飞禽走兽是古蜀王都的护身符。如何真实生动地反映古蜀先民们的生存状态?如何淋漓尽致地再现古蜀先民们的祭祀活动?这是摆在国画艺术家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我不是历史学家,不需要去作图解式的说明,主要是渴望表现出一种主题思想,一种对人类远古历史和文明的思考,同时在其中探索笔墨和色彩的表现力。”学伦如是说。作为一个鉴赏者,每每站在画家宽13米、高2.4米的《金沙祭》巨幅画作前,我的心总会被强烈地震撼,深陷于厚重的历史岁月里默默地寻觅一种存在。
  可不是么?你看:《金沙祭》中的一百八十余位人物、十余种飞禽走兽活灵活现、动态各异,它既是历史的写实,又是历史的写意,这些前所未有的奇特造型,总令人感觉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那一个个的面具里都仿佛深裹着无数的灵魂,正欲向我们诉说远古的神话……读着这场面宏大、蕴藉深厚、具有历史沧桑感的作品,我的心头顿时涌出了这样的感悟:艺术不是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需求,艺术产生的原因是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结果。艺术是人类人格表现的流射,人在艺术中表现的是他的自我而不是他的客体。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在多样的、流动的万物中表现那独一无二者,即神或梵。看得出,学伦先生深谙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立象尽意”、“重神忘形”之理,其作品题材的宽博古雅、笔墨的恣肆精微、画境的脱尘超诣均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令读者击节赞赏。
  我们说,画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注重在个别中寓普遍,特殊中寓一般,同时在绘画语言保持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中,使读者浮想联翩,自觉达到一种艺术境界,即引而不发,以有尽寓无尽。不可否认,在一幅画里,笔墨总是有尽的,但这有尽的笔墨所包含的意味,它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尽的。当然,任何一幅绘画艺术作品都有它的主题,但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凭藉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可以有不同的体悟。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一幅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中国古代画论特别重视绘画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画最忌太直、太露,读画最忌太滞、太凿。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笔墨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声音,一如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李白听蜀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到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学伦的《金沙祭》追溯历史,为古蜀人写照,笔墨形神兼备,其作品赋虚于实,虚与实形成互补可分的呼应、依托关系,从而使艺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表现和描绘,真正捕捉到一种不能描绘、不可以展现出来的东西。诚如笪重光所言:“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曾成妙境。”可以毫不溢美地说,画家的作品为三千年前的金沙──古蜀国烙上了壮美的胎记,其彩笔描摹出的这历史璀璨的瞬间,能让一种神圣感、自豪感默默地愈合人们内心的一道暗伤。
  实话实说,《金沙祭》是画家刘学伦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人物画探索之作、代表之作,其精神意蕴、艺术价值弥足珍贵。
  它的艺术风格既从一个侧面较为翔实地阐述了画家中国人物画创作的追求与特性,又起到了从一个侧面“带动中国人物画传统艺术精神回归”的作用。众所周知,学伦现在一所高等学府任教,他是一个心怀高致的文化人,一个通达淡泊的画家,一个艺术的朝圣者、实践者、思想者。青年时期对于人物形貌的大量写生与深入生活的长期观察,锻炼了他对对象的捕捉能力与感知能力;在出版社做美术编辑期间,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大量临摹以及诸多连环画创作实践,又使他的艺术眼界大为拓展;特别是二十多年来新的绘画形式与绘画语言的执着探求,让他在一次次摒弃和超越中,发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精神依旧在中国绘画的传统之中,有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创造。因此,他在对自己不断质疑与超越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走向了艺术和自我的本真。
  当然,刘学伦先生不是一位哲学家,只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他所关注的不是抽象的哲理与思辨,而是中国绘画艺术之“理”,并通过这个“理”的有效阐述去引导、把握或纠正自己的艺术实践。看得出,学伦先生与东西方先哲们的思维逻辑是一致的,这便是通过“解蔽”致使心智的“敞开”,从而达到“立象以尽意,重神以忘形”直到“澄明”。我们说,笔性、笔势、笔意、笔趣、笔力等是中国画中的特殊术语,即从用笔的提按缓急、笔痕的轻重曲直中不仅见出画家的技术含量与笔墨功底,亦可以见出其艺术素养与艺术心胸。这就是说,凡为画者,心淡泊则笔清逸,心坚直则笔刚健,心郁暗则笔孱弱,心旷达则笔超迈。学伦先生宽厚谦逊,好学善思,对于艺术的感悟敏锐而通透;其笔性柔韧绵长、超尘清逸,透出不同凡响的傲岸与大气,当令识者刮目相看。学伦先生生性恬淡而激情充沛,他的外部显现出的文弱亲和与内心所充溢的敏感超逸,正是其艺术作品充满魅力的奥秘。因其个性的亲和与不张扬,才能执着地沉浸在艺术世界里,对现实中的荣辱进退持着淡泊的态度;因其内心的激情充沛,才能于其艺术创作中屡屡超越自我而趋于新的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12:12, Processed in 0.046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