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搜集整理人:扬眉。 会理益门区白果公社有个孔明寨,双峰雄踞,深沟激流,地势十分险峻。现今的公路是过河沿左边山势回旋而下的,没有修公路以前,却是沿山脚拾级越岩而过。危崖高耸,下临深谷,河水来势很陡,冲激翻卷而下,在河沟里的累累巨石上撞得水花飞溅,发出沉雷般的响声,三、五里之外就能听到。传说,这是三国时诸葛孔明南征驻过兵的地方,至今在悬岩下的一个洞中还藏着孔明留下的一把“屠龙剑”呢! 孔明带领大军南征时,关云长的第三个儿子关索是前部先锋。他带兵南下,逢山开路,遇水造桥,那日来到一个峡谷尽头,只见山高岩险,古木参天,藤箩交错,虎狼出没,一股山泉在蓊郁阴森的林木遮掩下,不知从何处流出。水势湍急,吼声如雷;两峰对峙,无路可攀。这股山泉夹在双峰之间,象飞瀑般的跌落在沟底,水雾蒙蒙,弥漫在山崖林莽之中,象片片白云,盘旋缭绕,终日不散。前哨兵马忽遇着这般险阻,急忙飞报关索。当时孔明南征大军,连牂牁、越莽二郡,刚刚深入南征之地。关索年轻气盛,听有如此险阻,随军校来到山下,亲自察看,见山下尚留有一些住屋残基,可见原来曾有人居住,原来定有路可通。随即派出几百名艺高胆大的小军,各执短刀利剑,深入林莽探查,却只见进去,不见出来。关索性急,又派数人前往,仍如石沉大海,音讯杳无。众人急忙劝阻,关索忙命人飞禀丞相。 关索随军多年,颇受熏陶,接着又派出几路小军,四处寻访当地土人,直到第三天才在二十里外的大山上找到一位打猎老人。 那打猎老人,年近七十,从来没有见过官兵,抖抖索索,异常害怕。关索命人扶他进帐坐下,赐给酒食,慢慢讯问,方将此地情况问清。 原来那地方名叫双峰岭,岭下也有一二十户人家。不知何时,岭上出了一条金花巨蟒,常常下来吞食人畜,众人害怕,只好搬往别处谋生去了。岭上旧时曾有一条小路,已经多年无人走过,早被树木杂草掩盖,看不出任何痕迹了。 关索得知这些情况后,随将这位打猎老人留在军中,殷勤款待,立即飞报大寨。 孔明中军大寨设在摩挲营,得到禀报后,对来人吩咐道:“关将军勇武超群,屡战屡胜,前军受阻,当有良策,万军中驰骋自如,何惧一蛇!吾有屠龙剑一柄,今赐关将军,此剑既名屠龙,况蛇乎?!” 关索得了孔明所赐屠龙剑,立即同众将商议,设下了斩蛇之计。那打猎老人听说官兵要为他们斩蛇除害,非常欢喜,自愿给官兵带路,指明蛇窟。 一切准备就绪,关索随同老人带了八名精细勇敢的小校,挥动短刀,披荆斩棘,慢慢在山岩边寻出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来。费了半日功夫才攀到山顶的悬岩下面。那老人指引道:“悬崖下面就是大蟒的洞穴,小心在意,提防被它伤着。”关索随命小校二人将带来的硫磺药线等物,悄悄堆放在洞穴下面的一块巨石上,自己带着其余的人,轻身爬到洞穴两旁隐蔽,命带路老人退避一旁,指挥崖下小校点火。 那洞穴两旁,藤箩小树,密如蛛网,恰是最好的藏身所在;洞外宽约五尺的地方,被那巨蟒梭得异常光滑,寸草不生。崖下点火后,黄色的硫磺烟雾,顺着岩壁轻轻上浮,接近洞口时,正被一股树隙中山风,直卷入洞中去。不多时,只听见哗啦啦一声巨响,那巨蟒经不住硫磺烟熏,往洞外直窜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关索和小校们,飞也似地从两旁丛莽中突起,七把利剑直往洞侧刺去,趁那恶虫出洞之力,唰得一声,将巨蟒来了个开膛破肚。恶血喷射,林木摇动,呼啦啦一声响,直坠落到崖下深涧中去了。 关索设计斩了巨蟒正要申报,突然诸葛丞相已来自山下,孔明一见关索哈哈笑道:“不出我之所料,将军定斩此蟒!”众军惊问,孔明道:“此处地险林深,出此恶虫,不可小视。我假借赐剑,激励你们,增强信心,一举成功。我一生惯用火攻,关将军随军多年当有所得,剑名屠龙,也是假借附会,增添智勇而已。”众人听罢,无不叹服。 孔明亲自率领军众,查勘地形,依着山势地崖上修了一条能通驼马的大道。虽然险峻,但较之原来已经可以说是坦途了。 那引路的打猎老人也带了十多个穷苦庄稼人前来见孔明,盛赞诸葛丞相和关索将军斩蟒除害,劈山开路之功,请求将那把“屠龙剑”留藏在山崖洞中,永为镇山之宝。自此以后,每逢天朗气清,就能看见那宝剑跃出洞口,放射金光。老百姓们都纷纷搬回原地居住,并将双峰岭改为孔明寨,纪念诸葛丞相的此一功绩;随后还在会理城南白塔山麓为关索将军摩岩造象,建了一座关索庙,以感念关索涉险为民除害之功。可惜这座庙宇连同石刻,早在解放前就被拆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