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小记绵阳市三医院抗震救灾的白衣天使
⊙ 海凡/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顷刻,地动山摇,泥石飞滚,悲鸣声声,哀鸿遍野。世界为之动容,长天为之泪飞。
灾难发生后,绵阳市三医院的白衣天使来不及过问一下自己亲人的安危,来不及细想半分前路的艰险,他们怀揣满腔圣洁,毅然决然地将无疆大爱撒向西蜀,撒向灾难中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
汤道雄:一名党员一面旗
5月12日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
此时,正在家休假的市三医院急诊科主任汤道雄看到房屋剧烈地摇晃,家中的器物哗啦啦地抖落满地。曾经经历过地震的他敏感地察觉到至少发生了七级以上地震。他来不及多想,快速地穿上衣服飞奔家对面的医院。看到急诊科的值班医护人员全部安然无恙,他悬空的心终于落了下来,长长地松了口气。
没过几分钟,绵阳城区附近因地震受伤的伤员陆续地被人送到了医院,而且越来越多,灾情比预想的似乎严重得多。时间就是生命,汤主任来不及多想,便投入了紧张的救护伤病员的工作中。他一边沉着地组织、安排、指挥陆续赶到科室应急的医护人员分级配合抢救伤病员,一边亲自负责对危重伤病员的抢救施治。很快,重灾区北川、平武、安县等地的重伤员成批地送来医院。情况紧急,医院各科室的医护人员纷纷前来支援。在汤主任指挥、协调、安排下,预检分诊、止血包扎、清创缝合、输液、危重抢救、各种辅助性检查、分流病员到病房和手术室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伤员越来越多,各病房纷纷告急。汤主任在院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立即与后勤部门协调,在急诊科外的空地区域搭建起临时简易帐篷安置了200多伤病员。短短48小时,急诊科就收治了约800名地震伤病员。
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没有休息片刻的汤主任双眼红肿,声音嘶哑,不时伴有阵阵咳嗽。在这48小时内,他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全身心都投入了忘我的工作中。尽管如此,他却把科室每个医护人员都放在心上,安排他们轮流吃点干粮、休息片刻,而他自己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继续处置伤病员。
当朋友打来电话问候他时,他才想起远在重灾区安县河清镇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以及在医院上班的妻子和在学校读书的儿子。两天了,一直没有他们的消息,他们现在怎么样了?他马上拿起手机给母亲打电话,可是对方还是盲音,可能安县因为地震损害了通信线路电话依然不通。想到身在重灾区老家的母亲杳无音信,他不禁潸然泪下。旁边的一位年轻护士看出了他的心思,知道他想亲人了。护士对他说:“我刚才看到你的夫人吴宏老师在医院抢救病人,你的儿子汤倚马也来找过你,见你太忙,便与几个同学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现正在那边护送伤病员做检查呢。”汤主任听护士这么说,才放松了许多,马上又巡视伤病员去了。
5月22日后,大部份伤病员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统一安排陆续转送到了省外救治,但灾后防疫工作又成了医院的头等大事。汤道雄因身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他又不得不连夜作战,按照上级和医院灾后防疫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组织科室职工完善隔离病区的各项设施,立即开展灾后传染病的防治、筛查和健康教育工作。余震不断地发生,抗震救灾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时至今日,汤主任依然没有香香地吃顿安稳饭,美美地睡个安稳觉。因为他说过:抗震救灾的工作还没有完,重建家园的路还很长,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这个时候我不能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