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126|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01:13|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专家:地壳还在动 震后四川要防山崩

作者: webmaster | 来源: 中新网 |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教授潘国梁5月15日表示,地震后的四川
,因地壳运动还没稳定,恐会发生大规模山崩的二次重大灾害。

  他说,这次地震发生地区,“正好是全地球地壳最厚的地方”,印度及欧亚板块强大挤压的力量使
得山区土石松动,“何时能稳定,无法推估”;岩石受不了挤压,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崩落。目前民众
担心余震会再次震垮房屋,其实要担心的不是余震,是山崩。

  他解释说,西藏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来挤去”后抬升起来的,造山运动的地壳厚度达七
十公里,“因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势均力敌,谁都不愿降下来”,所以地壳会抬升,“是地球地壳最
厚的地方”,较平均地壳厚度三十五公里厚上一倍。

  发生强震的四川,在青康藏高原边缘,正好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触的地方,由于地壳过厚,调
整至稳定需要相当时间,无法推估。

  他表示,“能量释放到应力(单位面积承受的力量)平衡才会停止,现在地壳还在动。”当岩石受不
了挤压,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崩落,“现在不是余震问题,而是山崩问题,灾害会比余震更严重。”

  潘国梁提出二次灾害警讯,他说:“会不会有土石流不确定。”在灾区居住仍有风险。

  他解释,暂时无需担心同一地点再次发生大地震,因为规模越大的地震,周期越长,“可能数百年
到数千年才再发生”。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02:50|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多图解读汶川5·12地震

作者: 孟津 | 来源: 科学网 |

  本文依据的内容是S. Gao and K. Liu(1)整理的一系列幻灯片,并得到S. Gao同意。希望他们的
介绍能对大家认识这次地震有些帮助。
  要知道地球上每天地震在什么地方活动,有多强烈,大家可以上下面这个网站得到即时的信息:
http://www.iris.edu/seismon. 下面这张截图是一个例子。
多图1.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03:0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在地球历史过程中,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曾经是分离的,但前者一直在向北移动。当它和欧亚板块

碰撞并挤压后者时,逐渐形成了青藏高原。这一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导致四川5-12地震的能量,就是

来自于印度板块推挤青藏高原的相对运动。中国的很多地震,都起因于这个大陆块碰撞过程。


http://picasaweb.google_com/mail ... 5176003781132706594
多图2.jpg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03:52|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个图显示了中国的潜在地震区域,红色越深,地震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四川5-12地震延“龙门山”断层带发生。这个断层带是过去400年有记录的6级以上地震的原因。红

色圆点为汶川位置。红色线条为大小断层;龙门山断层带由若干北东-南西向的断层构成。
多图4.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06:54|显示全部楼层
  龙门山断层很大的可能是青藏高原东部受力后向东“逃逸”所形成的逆冲断层。当地壳受力后,应

力不断积累,达到一个临界点后,某些位置的岩层断裂错动释放能量,形成地震。



  这次地震为7.9级,时间是2008年5月北京时间12日14点28分。地理坐标31.021N, 103.367E; 震源深

度为10 公里,位于成都西北80公里。绵阳西南140公里,重庆西北345公里,北京西南1545公里。

  在汶川大地震后30小时内,有40次大于3.5级的余震,最大的一次余震为6级,在主震后15分钟发生。

大部分的余震在主震北东方向沿断层带分布。
多图5.jpg
多图6.jpg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07:52|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地震的准确预报,需要知道三个基本的内容:1)地点,误差应当在几百公里的范围才有意义;

2)时间,误差应当在大约一周左右才有意义;3)震级,误差应当在1级以内才有意义(两个差1级的地

震释放的能量相差32倍)。

  地震的形成有极为复杂的因素,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能力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有些地震“先兆

”的说法,比如动物的异动等,并不是在所有大地震前都有规律发生的。同样,其它的一些自然现象,

比如地表倾斜,水化学变化,地球重力和磁场变化,以及大气圈的变化(比如“地震云”)等,也都没

有能够用来预测地震的规律变化。

  这次地震造成的生命、经济损失是巨大的。除了面对直接的地震破坏要尽力进行抢救以外,还要高

度注意潜在的危险。比如,震中附近的水库大坝有可能存在隐忧。要严防可能的后续灾难。在没有受到

地震直接破坏地区的有关科技人员,要严格检查大型的建筑物,桥梁,水坝等,防止灾害的进一步延伸



1) Steve Gao & Kelly Liu
sgao@mst.edu, liukh@mst.edu
Associate Professors of Geophysics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lla, MO 65401
http://www.mst.edu/~sgao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11:11|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大地震破坏性为何强于唐山大地震

作者: 阮煜琳 | 来源: 中新社 |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国地震研究及地质灾害研究专家今天分析了汶川大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大地震的主要原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冯梅今天做客国土资源部门户网时分析指出,汶川大地震破坏性强于唐山大地震,

  首先,从震级上可以看出,汶川大地震稍强。唐山大地震国际上公认的是七点六级,汶川大地震是七点八级。
  其次,从地缘机制断层错动上看,唐山大地震是拉张性的,是上盘往下掉。汶川大地震是上盘往上升,要比唐山大地震影响大。
  第三,唐山大地震的断层错动时间是十二点九秒,汶川大地震是二十二点二秒,错动时间越长,人们感受到强震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汶川大地震建筑物的摆幅持续时间比唐山大地震要强。
  第四,从地震张量的指数上看,唐山大地震是二点七级,汶川大地震是九点四级,差别很大。
  第五,汶川大地震波及的面积、造成的受灾面积比唐山大地震大。冯梅说,这主要是由于断层错动的原因,汶川大地震是挤压断裂,错动方向是北东方向,也就是说汶川的北东方向受影响比较大,但是它的西部情况就会好一些。 
  汶川大地震波及面积大,据称几乎整个东南亚和整个东亚地区都有震感。“主要是因为汶川大地震错动时间特别长,比唐山大地震还长,这就是为什么唐山大地震虽然死亡人数多,但是实际上灾害造成的影响不如汶川大地震大。”冯梅说,因为汶川灾情分布比较广。

  第六,汶川大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大地震大得多。国土资源部高级咨询研究中心教授岑嘉法分析说,因为唐山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汶川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山区,次生灾害、地质灾害的种类都不太一样,汶川大地震引发的破坏性比较大的崩塌、滚石加上滑坡等,比唐山大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要严重得多。另外,因为四川水比较多,所以堰塞湖跟唐山大地震相比也是不一样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研究室专家安美建补充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比唐山大地震的震级稍微高一点,能量差三倍,地震波及能量越大,地震传得更远,在更远的距离内造成破坏。另外,汶川大地震的位置也非常特殊。唐山大地震发生在中国东部,因为东部地区延迟线比较薄,东部地震波衰减厉害,而四川的延迟线厚,所以地震波衰减慢。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影响要比唐山大。

  统计显示,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造成二十四点二万人丧生。截至目前,汶川大地震造成二点八八万人丧生。
  专家分析指出,相比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唐山大地震发震时间是夜间,大部分人睡觉了,汶川大地震主要发生在白天。另外,唐山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市区,而汶川大地震主要是在山区或者说农村人口密度不是很大的地方。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14:57|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称汶川大地震为长时间强震缺失所致

作者: 马昌博 柳天伟 | 来源: 南方周末 |


  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的能量释放。
  四川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
,缺的时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
  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
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在地震预报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比我们没有任何先进的。他们的先进是在于,建筑设防的安全性
上,还有就是地震发生以后,可以相当快地确定位置和震级。

  这场震惊全国的里氏7.8级地震始于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震源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
内的汶川县,震级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
  据有关专家估计,震中烈度为10度左右,为浅源地震,深度大概为10公里,此前已有专家说,这次
地震释放的能量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
  截至记者发稿前,余震已经发生两千多次,超过5级以上余震为14次,最大的一次余震是6.5级,发
生在甘肃,6.1级的余震发生在四川汶川。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

  公众普遍关心的是,汶川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地震?
  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局的专家认为,因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
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这个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
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
  宏观的解释是,“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碰撞欧亚板块,碰撞的地区拱起青藏高原。”中国科技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院倪四道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说,“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北方向移
动,挤压四川盆地向东北走滑,而汶川大地震就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上。”
  倪四道说,这次地震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挤压,“一开始主要是挤压,到地震快结束时可能还有走滑
的能量释放。”倪四道说,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
汶大断裂带上。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说,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
,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上个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因此,虽然龙门
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
,从而发生地震。
  不过王二七也说,目前我们对这一地震发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壳的挤压、伸展还是水
平走滑造成的。
  而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龙门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块和原来的老的云南、
四川板块交错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地方是个地震多发区。
  根据1999年9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整编的《中国强地震目录》,四川地区共有18次7级
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来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炉霍发生了7.6级地震,之后三年发生
了四川松潘──平武7.2级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学忠研究员曾在2002年对四川省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做过分析:“四川
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强烈地震了,用业内的话说叫缺震,就是强震缺失,按照历史的经验,缺的时
间越长,将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越大。这是一种定性的估计”。
  这种背景下,陈学忠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发现从历史经验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区7级以上
强震发生之前几年,周围都有一个接近8级左右的大震发生,根据这种现象,然后往后推,昆仑山2001年
已经发生了8.1级地震,如果这种规律延续的话,几年之后四川地区就会发生这种地震。

  面波对高层建筑影响比较大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对本报记者说,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属于浅源地震,其破
坏力度较大。
  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
度以上的范围内,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
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大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
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次地震的详细数据和反映地震破坏力度的地震烈度分布表(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其网
站上公布了一个粗略的地震烈度分布图,该图是在未经过实地考察的情况下得出的)。中国地震局的陈长
林对记者说,地震烈度分布表估计1到2天就会出来。相关专家组已经到达汶川,目前调查工作已经开始

  不过所幸的是,虽然地震强度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同,但是现在看来,损失应该小于唐山大地
震。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造成24万人死亡。当时的震中在城市中心区下方
,属于城市直下型地震,所以引起的破坏很严重。而这次汶川大地震,震中附近没有较大的城市,当地人
口10万多一点,分布相对不密集,包括汶川县在内的约二百公里长、十几公里宽的极震带,大多处于山
区,由此损失会小于唐山大地震。
  另外关键的是,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外面活动,这大大减少了死亡的可能性,所
以你也会发现,一些地区,伤亡比较严重的是学校,因为学生们都在楼里。”中国地震局的一位专家对
南方周末记者说。
  对于这次地震波及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的倪四道说,像2001年青海昆仑山口的8.1
级地震是在中国的西部,西部的城市比较有震感,而东部城市震感不是很强。四川这次地震离东部比较
近,距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距离大概有1500公里。对于其他地区属于远震,即1000公里以外能感受
到。而这次地震的面波,对高层建筑影响比较大,对低层建筑影响比较小,而现在大部分城市高层建筑
很多,所以波及的城市很多。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七分析说,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地震发生地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

  预报很准的情况比较少见

  针对瞒报地震预测的传言,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13日说,所谓为了保证奥运前的安定局面
而瞒报地震预测结果的推测“是没有道理的”。
  地震预测或预报在我国分为中、长、短、临四种,我国现在的中长期预测准确率大概是30%左右,而
短临期预测率非常低,而且地震预测本身就是世界性难题,“上天”容易“入地”难,决定了地震预测
的难度。
  现在国内的地震监测有很多种,一个是监测地震活动本身的,一个是监测地下水、重力、形变的变
化等,每个省的监测网由许多台组成。“在这次地震前没有什么预报,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很正常,预
报很准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少见的,除非地震有很多前震,可以(使人)警觉起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
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说。“在地震预报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比我们没有任何先进的。他们的先进是在
于,建筑设防的安全性上,还有就是地震发生以后,可以相当快地确定位置和震级。”倪四道说。
  另外,我国的地震预报发布除了政府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公开发布关于地震的信息,“先由专
业人员经过汇总,经过专家评委会的论证后,政府部门根据这些情报来发布预报。中长期的预报每年都
报给政府做准备,真正能起到作用的还是短临预报,像半个月的尺度才能起到好的效果。”陈学忠说。
  各地政府再根据中长期的预报,以及当地的往年地震情况,在城市规划时有一个设防标准,在考虑
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做城市建筑预防工作。全国的建筑物抗震级别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标准主要由各
地政府主导,设防是政府行为,根据当地的财力开展设防工作。
  “处于极震区的汶川等县,本来处于地震高发带,这方面的设防准备是不可缺少的,对于这次巨大
地震,显然准备是不充分的。”陈学忠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成都市离震中距离比较近,但没有比较
大的伤亡和影响,可以看出这跟比较规范的大中型城市预防有关系。”
  对于农村地区的设防,全国各地情况差别很大,“一些地方还是很成问题的,基本上是不设防的,
这需要政府做好引导工作”。

  水库诱发地震问题

  还有一个令公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是,这次地震与三峡工程、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是否有联系?反过来
,这次地震对这些水利工程是否有影响?
  “我觉得它们在地理上隔得比较远,联系的可能性不大,没有明确的依据来说它们有联系,不可能
是诱发地震,诱发地震也不可能这么远,这是纯粹的构造性地震。以前没有三峡工程时不是照样有地震
吗?”陈学忠说。
  而此前长江委设计院地震处处长曾新平说,三峡大坝与汶川不在一个地质构造单元。三峡库区主要
在鄂西山地和四川盆地东部,汶川处于龙门山地震带,二者在地质上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汶川大地震与
三峡工程无关。
  曾新平说,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主要在库区,一般离库岸5公里左右,最远不超过15公里。目前三峡水
库蓄水回水不到重庆,即使产生诱发地震,也会在重庆以下地区。此前,三峡水库蓄水诱发地震主要在
巫山以东库区。
  重庆市新闻发言人周波十三日称,震后当地报有十七座水库存在安全隐患,而经国土部门对三峡库
区二、三期已治理项目、搬迁避让项目的监测,未发现安全隐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21:41|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大地震前动物异态,中国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内等有关地震局也显出各种异态

--万金华谈汶川大地震之九

汶川大地震前四川省内有关地震局压制对将发生地震的预报,地震局用“推测是没有道理的”软话驳地震预测瞞报论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5月9日的报道全文:

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成功平息地震误传事件
5月3日晚8时,阿坝州防震减灾局接到群众咨询电话,求证 "马尔康县梭磨乡马塘村将要发生大地震,村干部劝村民搬到户外居住"的传言是否属实。接到咨询电话后,阿坝州防震减灾局立即要求马尔康县防震减灾局采取措施,查找谣传来源,进行辟谣,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防止谣传进一步扩大。接到情况通报后,马尔康县防震减灾局立即联系事发地梭磨乡人民政府,通报相关情况。乡人民政府迅速着手查找谣传来源,经查,此次谣传的发生是由于马尔康县在传达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村干部将"地质灾害"误听为"地震灾害"而造成。


中国地震台的怪态

中国地震台从未收到汶川大地震预报卡http://www.sina_com_cn 2008年05月13日20:1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三日电 (记者 孙自法)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研究员十三日对媒体说,针对本次汶川大地震,震前没有短临(十天)预报、短期(三个月)预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也从未收到关于该次地震的预报卡。
  这位负责全国地震预报卡管理的专家介绍说,地震预报卡包括时间、地点、震级等地震三要素内容,面向各地专业地震机构及工作人员和非专业单位及个人,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筹管理,预报卡既可通过各省区市地震局上报,也可直接寄传该中心。
  关于地震短临预报,一般要根据动物宏观异常、丰富的前震活动等表现,并结合当地历史情况研究判定,而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均没有收到这方面相关情况报告。
  孙士鋐研究员称,虽然如此,但由于汶川大地震处于中国南北地震带上,这个地震带地壳活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对其给予长期关注,并一直认为可能发生强烈地震。他还透露,一般情况下,中国地震局每周组织专家举行一次地震会商会,汶川大地震后,会商会每天召开,会议主要包括研究后续会不会发生大的破坏性地震、全国地震形势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等内容。(完)

北京海淀发生2.4级地震 地震局官员称有益无害

2008年04月30日03:30 源自:京华时报   
海淀昨夜发生2.4级地震
记者柳志卿 任冠军
昨晚10点多,海淀区发生2.4级的地震,海淀区、昌平区、石景山区等地有震感。  家住海淀区双榆树北路附近的王先生说,昨晚10点15分左右,他正躺在床上看电视,突然感觉床上下晃了两下。“我感觉可能是地震,问了下在隔壁房间玩电脑的孩子,他也感到了晃动。”王先生说,整个过程非常短暂,只有两三秒钟。家住海淀区颐和山庄的王女士则说,除了感觉房屋晃动,还听到从远处传来一声很闷的响声。石景山八宝山地区居民也称有震感。
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值班人员对此解释说,地震发生时间为22时15分41秒,震级为2.4级,震源大概在海淀区地底约11公里处,具体位置为东经116度14分,北纬40度02分,海淀、昌平可能会有震感。
市地震局陶裕录副局长介绍,北京就处在地震带上,发生这种小地震比较多,在震源十公里范围内,部分市民可能会感到有些震感,但不必为此担忧,“这种小地震一般就是几秒钟时间,没有危害,对于释放地层能量反而有好处。”
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值班人员介绍,震级要达到5级以上,才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即使是破旧的危房,也至少要4级以上的地震才能形成破坏。


阿坝州防震减灾局竟成功平息地震误传事件

中国地震局驳斥瞒报地震预测结果说法    2008-05-13 18:52  源自: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 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13日在北京说,所谓为了保证奥运前的安定局面而瞒报地震预测结果的推测“是没有道理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16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在回答同一位记者提问时说,三大因素决定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地震局用“推测是没有道理的”软话驳地震预测瞞报论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有“上天容易入地难”之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洋”论调

地震台网专家回应地震前兆说法 2008-05-13 18:48  源自:中国网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今天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四川地震余震起伏还存在,还有可能发生较强余震。同时首次回应了网上普遍流传的“地震前发现前兆”的说法。

以下为部分发布会实录:
驳斥瞒报地震预测   成都商报记者:
  刚才张宏卫讲到,地震预测是非常难的,是世界难题,这一点大家肯定都理解,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地震局和各级地震局的一个重要职责和功能就是预测地震。昨天我在地震局也看到了,我们有非常严密的地震监测网,还是非常完善的。我想问一下,具体到这次地震是否在预测网上有什么迹象?或者是我们老百姓说的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或者一些专业的地动指标,如果这些指标没有达到发布预警的标准的话,我想问一下标准是多少?另外,到现在为止有没有发生大的余震的可能?谢谢。
  张晓东:
  刚才成都商报这位记者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谈到了地震预报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异常的复杂性的问题。地震预报,到目前为止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包括观测到的现象、不正常的现象跟地震的关系,这是研究的重点。如果这个关系研究清楚了,那我们的地震研究就又上了一个台阶了,就可以往前发展了。但现在我们遇到的这个问题,关系不是很清楚,但也不是不清楚到我们一点作为也没有。近二十年来,我们也在二十几次地震之前有所察觉,有一些地震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所以这个预报很难,地震预告没有过关。因为每次地震,现象都非常复杂。我们确定的指标,有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段时间,可能就变了。难就难在这儿。
  第二个是未来余震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次地震发生之后,余震是比较多的,到现在我们看到5级的余震有十多次,6级的余震有3次,余震还在陆陆续续地发生。有一些地震的余震是比较多的。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余震的起伏还存在,还有可能发生较强的余震。所以我们也提醒灾区的人民还是要注意防震防灾,避免次生灾害进一步扩大。
  成都商报记者:
  这次有没有一些前兆被我们监测出来?监测出哪些前兆?
  张晓东:
  我刚才谈到前兆和地震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如果把这个前兆搞清楚之后,那地震预报就过关了。应该说这是一个研究的难题,现在正在研究,一直在研究这个事情,从做地震预报到现在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


万金华搜集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7:28:48|显示全部楼层

从唐山大地震前的紧急预兆去思考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地震局所称无任何先兆吗?

源自:博客中国  钱刚

1976年7月28日

北京时间凌晨3时42分53.8秒,如有四百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十六公里的地地壳中猛然爆炸,唐山──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这似乎是一场无法预料、无法阻止的浩劫,可是,大自然又确实警告过。正是这些大自然的警告,使得那些于灾难发生之后重新搜集起它们的地震学者们毛骨悚然并陷入深思。《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版》全景式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终极问题。

1.恐怖极了的鱼

唐山八中教师吴宝刚、周萼夫妇:
1976年7月中旬,唐山街头卖鲜鱼的突然增多。他们只是奇怪,多少日子里难得买到新鲜鱼,为什么今天特别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这是哪儿的鱼?”“陡河水库的。”卖鱼人告诉他们,这几天怪了,鱼特别好打。”这一对夫妇当时怎么也想不到,一场灾难已经临头。几天后,他们于地震中失去一儿一女。
蔡家堡、北戴河一带的打渔人:
鱼儿像是疯了。7月20日前后,离唐山不远的沿海渔场,梭鱼、鲶鱼、鲈板鱼纷纷上浮、翻白,极易捕捉,渔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运气。
唐山市赵各庄煤矿陈玉成:
7月24日,他家里的两只鱼缸中的金鱼争着跳离水面,跃出缸外。把跳出来的鱼又放回去,金鱼居然尖叫不止。唐山柏各庄农场四分场养鱼场霍善华:
7月25日,鱼塘中一片哗哗水响,草鱼成群跳跃,有的跳离水面一尺多高。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似陀螺一般飞快地打转。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
7月27日那天,不少船员挤在舷边垂钓。油轮周围的海蜇突然增多,成群的小鱼急促地游来游去。放下钓钩,片刻就能钓上一百多条。有一位船员用一根钓丝,拴上四只鱼钩,竟可以同时钓四条鱼。鱼儿好像在争先恐后地咬鱼钩。

2.失去“理智”的飞虫、鸟类和蝙蝠

唐山以南天津大沽口海面,长湖”号油轮船员:
据船员们目睹:7月25日,油轮四周海面上的空气咝咝地响,一大群深绿色翅膀的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一动不动,任凭人去捕捉驱赶,一只也不飞起。不久,油轮上出现了更大的骚动,一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蝼蛄、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是不期而遇的一次避难的团聚会。最后飞来的是一只色彩斑斓的虎皮鹦鹉,它傻了似地立于船尾,一动不动。
河北矿冶学院教师李印溥:
7月27日,他正在唐山市郊郑庄子公社参加夏收,看见小戴庄大队的民兵营长手拿一串蝙蝠,约有十几只,用绳子拴着。他说:“这是益鸟,放了吧。”民兵营长说:“怪了!大白天,蝙蝠满院子飞。”
唐山地区迁安县平村镇张友:
7月27日,家中屋檐下的老燕衔着小燕飞走了。
(同时,唐山以南宁海县潘庄公社西塘坨大队一户社员家,屋檐下的老燕也带着两只剩余的小燕飞走了;据说,自7月25日起,这只老燕就像发了疯,每天要将一只小燕从巢里抛出,主人将小燕捡起送回,随即又被老燕扔出来。)
宁河县板桥王石庄社员:7月27日,在棉花地里干活的社员反映,大群密集的蜻蜓组成了一个约30平方米的方阵,自南向北飞行。
(同日,迁安县商庄子公社有人看见,蜻蜓如蝗虫般飞来,飞行队伍宽100多米、自东向西飞,持续约15分钟之久。蜻蜓飞过时,一片嗡嗡的声响,气势之大,足以使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3.动物界的逃亡大迁徙

唐山地区滦南县城公社王东庄王盖山:
7月27日,
他亲眼看见棉花地里成群的老鼠在仓皇奔窜,大老鼠带着小老鼠跑,小老鼠则互相咬着尾巴,连成一串。有人感到好奇,追打着,好心人劝阻说:“别打啦,怕要发水,耗子怕灌了洞。”
(同时,距唐山不远的蓟县桑梓公社河海工地库房院子里,那几天有三百多只老鼠钻出洞子,聚集在一起发愣。)
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徐春祥等人:
7月25日上午,他们看见一百多只黄鼠狼,大的背着小的或是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钻出一个古墙洞,向村内大转移。天黑时分,有十多只在一棵核桃树下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其余的则不停地哀嚎,有面临死期时的恐慌感。26日、27日两日,这群黄鼠狼继续向村外转移,一片惊惧气氛。敏感的飞虫、鸟类及大大小小的动物,比人类早早地迈开了逃难的第一步。然而人类却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毁灭生灵的巨大灾难已经迫近了。 
 
4.不可捉摸的信息

大自然确实是在警告人类。
唐山东南的海岸线上,浪涛在发出动人心魄的喧响。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带的渔民就感到疑惑:原来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怎么被海水吞没了呢?海滩上过去能晒三张渔网的地方,怎么如今只能晒一张渔网了呢?海滨浴场淋浴用的房子进了海水。常年捕鱼的海区,也比过去深了。距唐山较近的蔡家堡至大神堂海域,渔民们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从来是碧澄澄的海水,为什么变得一片浑黄?唐山地区丰润县杨官林公社一口深约五十多米的机井,从中旬起,水泥盖板上的小孔“嗤嗤”地向外冒气。7月25日、26日,喷气达到高潮,20米外能听见响声,气孔上方,小石块都能在空气中悬浮。在唐山地区滦县高坎公社也有一口神秘的井。这口井并不深,平时用扁担就可以提水,可是在27日这天,有人忽然发现扁担挂着的桶已够不到水面,他转身回家取来井绳,谁知下降的井水又猛然回升了,不但用不着扁担,而且直接提着水桶就能打满水!那几天,唐山附近的一些村子里,有的地方,池塘的水忽然莫名其妙地干了,有的池塘却又腾起济南趵突泉那样的水柱。
人类有时也收到了大自然的信息,可这些信息是那样的不可捉摸。
在北京、唐山,半夜,不少人家中关闭了的日光灯依然奇怪地亮着。在通县,有人发现一支卸下的20瓦日光灯管在闪闪发光。
27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日子。在唐山林西矿矿区,飘来了一股淡黄色的雾。这是一股散发着硫磺味的“臭雾”,它障人眼目,令人迷茫。人们被那股异味熏糊涂了,他们已经看不清这世界的面目,更弄不清大自然正在酝酿着一场什么样的悲剧。

人们眨着大惑不解的眼睛,迷迷蒙蒙地,不知不觉地走到了7月27日深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3:32, Processed in 0.249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