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135|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6:20:04|显示全部楼层

美军公布援华物资清单 两架“霸王”运输机运送

  据美国布隆伯格通讯社18日报道,两架美军美太司令部的C17“全球霸王”运输机将抵达成都机场,向中国运送救灾物资。
  “美国做好了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提供帮助”美驻华武官Charles W.Hooper将军今天表示,“在中国遭受如此惨烈的大地震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朋友的援手“。根据美军美太司令部军官的消息,这批救灾物资包括1.5万听即食肉罐头、665顶帐篷、2592条毯子。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6:20:48|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美国捐献物资到达 后续救灾用品运送中

中广网成都5月18日独家消息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11:50报道,一批美国捐献的物资现在已经到达了双流机场。一架法国的317环球霸王刚刚在这里降落,飞机上运载的是美国军方向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区提供的物资,大约2个小时之后,还会有一架运输机来,这两架飞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一个是美国的夏威夷基地,一会儿还有美国的阿拉斯加的救灾基地。

包括毛毯、发电机都是救灾急需的物品。

  国家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尽快将这些物资运送到汶川的北川地区,汶川和北川的一些重灾区,由四川省民政厅具体运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6:21:5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文章提交者:天天了   

他补充说,“制造防震建筑成本相对较高,但四川省的绝大多数人民却十分贫困。”

~~~~~~~~~~~~~~~~
满口胡说,请看成都壮丽的政府大厦!!!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6:22:52|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忽视灾难中的问题信息

http://www.sina_com_cn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作者:曹林  

  针对汶川大地震中校舍倒塌等问题,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校舍建设中的质量问题绝不姑息
  在此次震灾中,“校舍高比例倒塌”确实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相信很多人从电视画面上看到都江堰聚源中学倒塌惨状时,都会忍不住愤怒地追问。据新华社报道,这所学校共有师生1800人左右,有初二、初三两个年级18个班被埋在了垮塌的教学楼下,目前已证实有300多名师生死亡。而倒塌的不仅是都江堰这所中学,还有重庆市梁平县一小学、四川德阳市实古镇中心小学、莹华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八角镇中心小学、洛水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也纷纷倒塌,学生死伤众多。

  为什么这么多并非在震中的学校发生了垮塌,为什么学校竟然成为地震的重灾区?其中可能有学校房子空间跨度大、梁柱结构少导致抗震能力相对较差的原因,但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要知道,在日本、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学校都是地震时社会公众的临时避难所,发生地震时人们都会躲到学校避难的。因为相比一般社会建筑物,所有的学校建筑物都是最高抗震级别的。比如日本新潟县发生大地震时,人们都争相往学校挤,老人和孩子都被安排在一些学校的体育馆里过夜。
  尚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在灾难与事故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所以学校建筑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弱势身份,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避免将他们置于某种危险的境地,因此必须将学校的抗震级别设为最高,保证学校在地震中不能轻易垮塌。身处恶劣地理环境的日本,从数次地震灾难中吸取教训后,他们在防灾上尤其注重对学校的保护。

  也正是秉承这种关爱和体贴未成年人的理念,前年的世界减灾日设定了“减少灾害风险自学校开始”的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灾害突发,18岁以下青少年是最脆弱的群体,特别是当灾害发生在他们正在上学的时候。的确,在目前的科学认知和发展局限下人类尚不能预测地震,但我们却完全可以掌握地震的伤害规律并尽可能前瞻地控制地震的危害,把学校建得牢固些不就可以避免地震之害了吗?
  基于这种理念,人们当然有理由追问,为什么学校会成为此次震灾的重灾区?为什么那些学校在面对地震时会不堪一击?其中到底有多少是豆腐渣工程,有多少没达到规定的抗震等级,有多少存在设计问题。是的,正如一位专家批评部分校舍未达抗震标准时说:你能收买得到工程监理,但你收买不了地震。我们的监管机制严重失灵,对腐败尚不能进行制度化的发现、纠错和惩处,许多问题和腐败有时只能靠偶然发生的灾难才能暴露出来,所以不能忽视灾难中的问题信息。

  在一个健康理性的社会中,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救灾重点,救灾时大家就集中力量救灾,该反思时就要反思,该问责时就要问责。抗灾救人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按部就班最终一个都不会少,问题总会在反思中得到揭示和解决。今天我们凝聚一切力量携手抗灾,把救灾放到压倒一切的优先位置,但明天不能忘了反思,明天的反思不能被抗灾热情淹没,不能在救灾庆功中被遗忘。如果没有了反思和追问,我们就不会在灾难中学到什么,同样的悲剧也许会重复上演。

  (作者系媒体资深评论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6:24:13|显示全部楼层

灾难面前坚信人性的高贵

http://www.sina_com_cn
东方早报
作者:魏英杰


  山河变色,草木同悲。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正临生死决战时刻。在四川,十万大军发起了挽救生命的总攻,无数志愿者和救援队伍出现在抗灾现场。此时,每一个生命获救,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都将绽放出人性的光辉。
  然而,一些“不和谐”的场面也开始出现。在网上论坛,有网友质疑个别地方的“假捐赠”、新闻“摆拍”现象,还有人指责有的地方灾民哄抢救灾物资。前往赈灾的志愿者也提到,在发放物品时,有村民领了一次后又绕回来再次排队。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利用地震灾情编造募捐短信进行诈骗的恶劣行径。于是,有人感到愤怒,有人感到悲观,还有人丧气不已。

  事实上,这也极其正常。灾难既会激发人类的良知,也可能唤醒人性固有的弱点。只要对人类的历程有所了解,便可以看到类似行为总是伴随着灾难而发生。换句话说,丑陋与美丽、良知与愚昧总是同时并存,这才是人性的全部真实。因此,根本不必为此而对人性失去信心。在某种意义上,魔鬼的面孔只会增显天使的美丽。正因为黑暗,人类才更加珍爱光明。同样的,正视人类自身的弱点,并不会因此遮蔽人性的光辉。
  所以,在灾难面前,请坚信人性的力量。

  如果有人看到“摆拍”后感觉不爽,不妨请他们也看看奔波在抗灾一线的救援人员和志愿者的身影。比如一位名叫陈岩的志愿救援人员,凭借丰富经验挽救了多名受困者,被人赞称比起重机都管用。在电视上看到时,正值他成功指挥救出一名中学生。而这时候的陈岩,已是满脸灰土、声音嘶哑。

  如果有人质疑内地明星、富豪的善举,不妨请他们也将眼光投向诸如“中国首善”陈光标这样的人身上。这位连“南京首富”都谈不上的企业家,不仅在过去一年里捐赠过亿元,而且在地震发生当天就带着一支民间救援队伍和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灾区。

  也许还有人责怪灾民哄抢物资,那么更应看到,通往灾区的路上那一块块写着“感谢”的纸牌。有位名叫龙梅的14岁小女孩,带着村里的小孩在捡来的废纸上,一笔一笔地写下这两个字,又一一地摆放在道路边上。还有灾区民众,看到来自浙江省的救援车队,立即辗转打听当地报纸的热线电话,只为了打电话过来说一句“谢谢”。
  几天来,无数次泪流满面。就因为我们不仅看到灾区满目疮痍,更看到了人性的力量,看到了人间的大爱。脑海中,不断地回放着一段段感人场面,回味着一句句平凡而伟大的话语。这一个个场面,这一缕缕光芒,足以抵抗人性的丑陋,足以让人在一丝寒意中感到无比的温暖。

  说到底,许多灾难不仅意味着灾害,还意味着社会正常秩序被打乱,甚至发生种种“无序”行为。既如此,也就不必对个别“不和谐”现象感到不安或担忧。这一切,无疑都在“恢复”和“重建”的视野之内。值此时刻,我们应对人性的力量满怀信心,用大爱包容人性的瑕疵,从而凝聚共识、共赴时艰。

  还想记下一个场面。一位参加救援的女警察,抱着一名小孩走进帐篷,为他拉上被子后并没有离开,而是深情地注视着孩子。记者采访时得知,她自己两岁的女儿在这次地震中罹难。记者问她,为何此时还能够站到抗灾第一线。她神情略带忧伤,轻声回答:我相信女儿在(天堂)那边,也会有许多人在帮助她。我在这里,也应该尽量去帮助他人。

  我想,任何丑陋的、黑暗的事物,都不足以抵挡如此强大的人性光芒。就是夺去数万人生命的这场大灾难,在这位伟大的母亲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6:27:35|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与地震灾害的共存

──中国地震灾害怎样

黄旭铭

中国地震发展史

新中国建立后,面临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十分困难,政府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仍于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了新中国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研究内容包括了气象,地震,地磁和地球物理勘探四个部分.其中的地震部分即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从事地震研究的科学机构.
____
为了迅速提高地震烈度的研究水平,保证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协助国家计划委员会统一指导和组织开 地震烈度鉴定工作,于1953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

____1956年3月,国务院召开了12年(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会议.地震工作纳入国家科学发展长远规划,是中国地震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____1967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局和国家科委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合并,建立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统一管理全国地震和抗震科研工作,并直接领导管理原地球物理局所属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地质研究所(北京),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和中南大地构造室(长沙)等8个研究机构.

____1971年,全国一些主要地震活动区已经建立了地震工作管理机构,地震监测台网和群众业余测报点也随之发展,并具有了一定规模.这样,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学科,多方法,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科研体系基本形成.1969年7月8日渤海发生7.4级地震.周恩来总理当即指示成立中央地震工作小组,下设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简称中央地办)具体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的地震工作.1971年8月,国务院发出[1971]国发56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和成立国家地震局的通知》,正式撤销中央地办,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管全国地震工作,由中国科学院代管.至1972年3月,在国家地震局统一部署下,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地震工作机构和地震队伍,专业队伍达9000余人.

____国家地震局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地震工作进入了又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国家地震局担负起了组织全国地震工作的职责.从1975年起,国家财政部门开始对国家地震局单独拨款.为了更好的开展和组织全国的地震工作,1977年,决定撤销地震大队建制;1978年,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地震局协商并经国务院批准,对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整,将其中不从事地震工作的科研力量规划中国科学院,而将调整后的研究所一并更名为国家地震局的直属研究单位.

____随着国务院各直属单位机构的变动,国家地震局于1998年10月19日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6:27:40|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什么叫“抽取一定比例”支援灾区???

20080517_7073bcae9fe3b4eff4d0rX2dNiTBbbHx.jpg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6:28:23|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决定,地震频繁震灾严重.在20世纪里,全球共发生3次8.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造成23万多人死亡;一次是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这两次地震死亡人数之多,在全世界也是 绝无仅有的.

____上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____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____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即百分之六左右;中国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即百分之二十左右,都不到百分之二十,然而中国的陆地地震竟占全球陆地地震的三分之一,即百分之三十三左右,而造成地震死亡的人数竟达到全球的1/2以上.当然这也有特殊原因,一是中国的人口密,人口多;中国的经济落后,房屋不坚固,容易倒塌,容易坏;第三与中国的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有密切关系.

____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而在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主要是气象灾害(洪涝),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比地震大的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6:30:21|显示全部楼层
198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统计
震级      Ms≥5.0                 Ms≥6.0            Ms≥7.0
地震次数     243                    50                               7

社会公众需要防震知识

_ 面对严峻的地震形势,会不会再次出现类似于1993年宁波小地震群引起的风波―银行的存款被取空,人们到处抢购食物或逃离家园
_ 当一些地区遭受地震灾害时,地震谣言会不会在当地或其他地区流行,甚至造成社会振荡.
_ 如果您在地震中幸免于难,面对被埋压的亲人和邻里您是否知道如何迅速,有效地抢救他们
_ 如果您处在地震危险区或多震地区,您是否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的震前防御 面临严峻的地震形势,社会公众太需要客观地对待地震和防震知识了.

我国的地震分布情况
____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较多且强烈的地区.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广东沿海;台湾省的强震密度和平均震级都占全国首位.(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_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6:31:10|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给我国带来的灾害

2000年,我国境内共发生5级以上(含5级)地震50次,其中发生在台湾省域16次,台湾花莲东北海中5次.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9次,其中青海13次,西藏8次,云南4次,新疆2次,甘肃1次,辽宁1次;发生6级以上(含6级)地震7次,其中大陆地区2次,其余5次皆发生在台湾省域.2000年大陆地区最大的地震是9月12日发生在青海兴海的6.6级地震,其次是1月5日云南姚安6.5级地震.台湾省域本年度地震活动频繁,大陆地区地震活动总体水平较1999年有所下降.

2000年中国大陆地区有10次地震成灾事件,共造成大约170万人受灾,其中8人死亡,119人重伤,2571人轻伤;地震造成503平方米房屋毁坏,588044严重破坏,4231442平方米中等破坏;地震灾害总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5亿元.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也是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中最悲惨的一次.这次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区,相当于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地震有24.24万人死亡,重伤16万,轻伤36万.震后唐山一片废墟,倒塌房屋530万间,经济损失100亿人民币.震时列车出轨,桥梁坍塌,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系统破坏.唐山地震在震后救援工作方面取得宝贵经验,国际社会充分肯定了救援体制的形成对开展抗震救灾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在后来的工作中逐渐完善起来,它主要包括:实施国家级救灾对策,以部队为主体,专业队伍协助,现场救护和邻区支援的体制;十几万战士参加解救被压被困人员和清尸,防止污染的工作;2万名医务人员,280个医疗队,防疫队的工作,对抢救伤员和防止疫情起了关键作用;震后组织全国14省市7万多人的施工队伍和大量建筑材料,迅速解决居住和生活问题.同时,唐山地震也暴露出我们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问题: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远未过关;没考虑隐伏断层对城市的威胁,以致没有抗震设防;拒绝外援使我国的抢救技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唐山地震作为一个转折点,中国面对地震由单纯监测预报转为综合防御,由科学行为转为政府组织下的全社会行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7:54,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