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146|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3:04:12|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华尔街日报:多种因素导致汶川破坏性巨大的地震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15日发表题为《汶川大地震成因探寻》的文章,对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以下为文章内容:

目前,中国正全力进行汶川大地震救援,而科学家也开始给这场破坏性如此巨大、影响地区如此广泛的地震寻找成因。

科学家们称,目前来看,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这次破坏性巨大的地震。

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附近,特别容易发生地震。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在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前是个岛屿;目前印度板块在以每年两英寸的速度向北推移──对板块漂移来说,这是个不慢的速度。

这种快速运动意味着在大陆板块的边缘部位积聚了较大的能量,进而引发能量的剧烈释放,也就是地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称,如此强度的地震每50到100年会发生一次。

不仅如此,日本筑波大学(Tsukuba University)研究员Yuji Yagi牵头的一个地震研究小组表示,汶川大地震可能是沿着断层线分两个不同阶段爆发的,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可能因此而导致地震强度增大、时间延长。

该研究小组称,第一阶段是沿着龙门山断层线的运动,造成23英尺宽的地壳断裂,约为时50秒。随后不久,沿着该断层线的另外一个部分很可能发生了持续60秒的小滑移。

Yagi说,这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经历了为时两分钟的强烈地震。与此相比,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的强烈地震只有20秒,能量也不足汶川大地震的1/30。

其他科学家还指出,汶川大地震震源离地表较近,只有6英里。震源浅的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更大,因为能量的释放距离地面更近,引发的震动更剧烈。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所在大陆板块年代已久,很多地区地壳都很脆,且构造相似。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地震研究所的Teruyuki Kato说,这样,地震形成的冲击波能传播数百英里,而能量却没有明显衰减,就像光波在光纤里传播一样。离震中约1,000英里远的上海都有震感。

与此同时,在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由于长江在四川盆地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地质结构不稳定,震动更为严重。研究者表示,不牢固的地层使地震的破坏力增大;而且土壤肥沃的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增大了人员伤亡的数量。

当然,有些问题还未找到答案。科学家们表示,该地区的地震研究也因为频繁的塌方而受阻,塌方掩埋了很多地质构造证据,比如地表的裂纹或暴露的山脊。

Kato说,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找到确切成因。不过很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个地震相当活跃的地区。作者:Hiroko Tabuchi
 侯开良 发表于: 2008-5-18 13:12:55|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5·12 ”汶 川 罹 难 祭

5·12”汶
阆中      

“崑崙”“西臧”错动
天柱霍然南
恶魔血盆大口
欲把“扬子” 噬吞

恶战五千回合
苦了汶川百姓
百万房屋顷刻化为废墟
十万民众转瞬陷于绝境

大地在颤抖
巴蜀咽无声
撕心裂肺痛
难弃死与生

神勇十万凭天降
刨遍瓦砾救生灵
众志成城赴大难
普天炎黄捐爱心

大爱无疆真情驻
危急时刻见忠贞
告慰罹难众乡亲
废墟将矗立一道靓丽风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王洪林 发表于: 2008-5-18 13:22:2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地震文案与捐助

1986年秋,我编纂《资阳县志》研读《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留心地震资料的搜集,总结历史经验,以利防震减灾。
199623日,云南丽江地震,四川资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接到求援信,4名工作人员在自身也很贫寒的情况下,一分钟内捐出百元对口支援丽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我在424日报道中引用感谢信:“我们一定铭记你们的关怀,振作起来,艰苦奋斗,为重建一个美好的新丽江而努力工作。”
根据6年前族人提供的线索,我发现洞王沟地震石刻:“大清干隆丙午五月六日,地震山崩。”199795日在《四川工人日报》发布消息,石刻与178661日泸定特大地震记载吻合,“可纠1993年版《资阳县志》‘无强地震’的说法,警醒川南也应注意防震”。2007年,四川省地震局根据那则消息,通过资阳市减灾办公室找我核实,索取石刻原文。
2008512日汶川大地震,我们那个7人穷志办,三天内捐献千元支灾。
灾情滚动报道中,青川惨状映入眼帘,重温青川县志办公室来信:“我们从《四川日报》19991224日第五版读到《敲钟村志》的消息,非常高兴。我们准备购买或交换《青川县志》一部,为我县今后修志作参考。”一晃9年,他们安否,当尽早探知,义卖《敲钟村志》对口捐赠青川县志办公室,以回环3000天的前缘,历史在延续,史志工作者的生命在延续,修志战线的战友情谊在延续。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八日成都永丰路仰韶楼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3:59:08|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今日下午举行

2008-05-18 12:42:14   

http://cn.chinareviewnews_com/doc/1006/4/8/7/10064870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648704&mdate=0518124215

  中评社香港5月18日电/“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将于今日下午14时28分正式启动。

  新华网报道,网络公祭活动由“我们的文明”“民族魂”网站联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新浪网、搜狐网、中华网、腾讯网等网站共同发起。

  网络公祭活动网址为5·12.china5000_org_cn,主要内容包括在网上向全体遇难同胞敬献虚拟的鲜花,以表达广大青少年的深切哀悼和缅怀;给遇难同胞家属写信留言,以表达深挚的慰问和抚慰,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大灾的阴影;倡议全国青少年暂停娱乐活动一天,向遇难同胞表示哀悼和敬意。

  据了解,此次网络公祭活动到19日14时27分结束。活动结束后,专题网站将丰富内容,建成“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在网上长期保留,永远纪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4:00:14|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多难兴邦

2008年05月16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栏目刊发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撰写的《多难兴邦》一文,全文如下:

2008年是中国不平常的一年。

刚开年,南方一场大雪从天而降。电线冻断,水管冻裂,公路冻塌,铁路冻瘫。但温暖的心是冻不住的,全国紧急救灾,人们守望相助,“冻伤”迅速痊愈。

3月14日,拉萨发生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但全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法律尊严的坚强决心,是任何力量也挑衅不了的,西藏和其他藏区很快恢复平静,喧嚣过去,雪山依然圣洁。

奥运圣火在境外受到少数“藏独”分子阻劫,西方有媒体幸灾乐祸。但世界期盼奥运,公道自在人心,全球华人空前地团结在一起,“爱我中华”的声音响彻云霄。

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整个亚洲板块都感觉得到震动”。地震发生当天,胡锦涛总书记连夜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紧急部署救援,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昼夜操劳不息,走公路、搭火车、乘直升机,深入道路尚未打通、余震持续不断的地震灾区,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救援人员。解放军下达“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的命令,十万官兵、武警、民警迅速开进灾区;中国空军创单日运兵11420人的我国航空史上最高纪录;伞兵冒死空降在山体还在塌方、大雨还在倾盆的最危险地带救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度时艰!国内各界群众、台港澳同胞、世界华侨华人,为救灾自愿捐款的人们争先恐后;北京、成都等地为救助伤者自愿献血的队伍排成长龙……

世界舆论的焦点顷刻转向中国的抗震救灾,无数事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传。华盛顿时报以《中国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为题,称赞“中国政府以有效和坚决的方式作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迅速反应”。美联社称“中国发生地震后,军队迅速的调动反映出中国领导层对实施高效救灾的重视,同时也向世界表明,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期间,中国已准备好了随时应对任何突发事件。”温总理对着从废墟里救出的孩子们热泪盈眶的话语,“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我们相信这一代人,乃至子孙后代都会生活得越来越好”,迅速传遍全球。路透社即时报道救援部队突破险阻挺进汶川的进展,日本《每日新闻》的标题是:“女教师付出生命保护幼儿”……

是的,这就是中国──中国的人民、中国的政府、中国的军队,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让他们低头!

大灾就是大难。大难如大考,考验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领导力和执行力;如炼炉,熔炼出一个民族的脊梁和英雄本色;如学校,启示着一个民族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增长新的本领。

多难兴邦。没有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帆风顺的。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必将更加强大,更加成熟,发展的脚步更加稳健,不会停滞。(源自:人民日报)
http://news.xinhuanet_com/newscenter/2008-05/16/content_8187906.htm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4:14:53|显示全部楼层

美军称抗震救灾凸显解放军新战力

青年参考 主笔 邱永峥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立即出动进行抢险救灾,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
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在境外军事观察家和美军指挥官的眼里
,这次解放军的表现,其实是一次对处置突发事件战斗力的全面考验。他们认为:解放军处置突发事件
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中国军事现代化在国防与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多军兵种远距离同步开进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调遣解放军前往灾区展开救灾的决定,总参谋部下达行动命令之后,军队
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各大单位的应急指挥机制,立即全力运转起来。

  据新华社报道,从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地震发生后到13日6时30分,不到一天时间,解放军和武警
部队投入抗震救灾的兵力达16760人,其中解放军11760人,武警5000人。

  13日,总参谋部下令济南军区、成都军区和空军向灾区紧急增援34000多人,采取空中、铁路和摩托
化机动的方式,多路向灾区开进。其中,成都军区驻云南某集团军2824人于13日3时铁路起运,济南军区
的一个师、两个旅组织铁路输送,第一梯队当天就装载完毕,于8时20分出发。总后勤部组织10支医疗队
和防疫队也采取空中输送方式,紧急投送到灾区;由军队人员、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和地震救援专家,
共同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27人,携带12条搜救犬、两台指挥车及部分装备、药品等物资,于
13日0时50分到达都江堰,在都江堰中医院和聚源中学两个最严重的受灾点展开救援。总参谋部还下达指
示:各部队到达灾区后,接受成都军区统一指挥。

  由于通往汶川的道路一直中断,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输送无法到达,部队连夜徒步开进。成都军区
某集团军炮兵团副参谋长带领20人的侦察分队,徒步开至汶川,率先了解灾情。

  截至13日晚22时,解放军共出动直升机18架,飞行28架次,向绵阳、绵竹、彭县地区空投食品等物
资12.5吨。解放军在13日将11420名官兵空运到成都附近,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
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

  对于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如此大规模的跨区行动,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全球安全组织新闻发布
,均引述美英军事观察家的话说:在极短时间内,远距离运送如此大规模的部队,显示中国军队的军力
投射能力大增,而这是解放军近年来运输装备、指挥体系和官兵素质现代化建设的结果。“多军兵种,
多种方式,远距离同步开进,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投射的最高表现形式!”一位美军指挥官说,“中国
军队在这次救灾行动中就展现了这种能力。”

  体现大兵团空中机动战力

  由于震中汶川灾区的交通完全被塌方巨石和大裂缝阻断,救灾部队地面机动进展缓慢,总参谋部于5
月13日凌晨命驻湖北的空降某军:如果成都和绵阳等地气象条件不符合机降要求,则采取伞降方式,在
汶川上空用降落伞直接投送救灾兵力。

  接到总参谋部的命令后,该军派出一个伞兵连先搭乘运输机,在四川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重
灾地区选择合适伞降点。紧接着,该军所属6420人分乘20架“伊尔—76”型和“运八”型军用运输机,
开足马力将部队空运至成都双流机场和绵阳机场。

  与此同时,有“铁军”之称的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某红军师所属“叶挺独立团”的180名官兵,于13日
13时乘坐中国航空一大型客机升空,拉开了中国“铁军”官兵空降四川汶川灾区的序幕。据空降兵某师
政委陈辉向新华社记者介绍,空降兵部队共投入两个师、约9000名兵力参加抗震救灾,其中600名兵力作
伞降准备,打算直接空降进入震中。14日13时03分,空军伊尔-76型运输机已经在汶川境内成功伞降15人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5000名官兵,14日上午也通过空投到达四川地震灾区,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空中救援行动。据在洛阳机场现场组织空投的济南军区后勤部长王根学介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上级临时决定原计划由陆路运送的5000名官兵改为空中输送,共出动飞机27架次。14日在重灾区茂县成
功伞降的15名空降兵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于15时许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

  对于解放军空降部队的行动,美国全球安全组织的军事专家分析认为,这是解放军精锐部队──空
降军战斗力同样得到增强的表现,在“规模大、条件复杂、准备时间短”的情况下却能迅速行动,这恰
恰是“应对未来突发战争的具备能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4:15:45|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立即出动进行抢险救灾,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

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在境外军事观察家和美军指挥官的眼里

,这次解放军的表现,其实是一次对处置突发事件战斗力的全面考验。他们认为:解放军处置突发事件

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中国军事现代化在国防与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

  多军兵种远距离同步开进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调遣解放军前往灾区展开救灾的决定,总参谋部下达行动命令之后,军队

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各大单位的应急指挥机制,立即全力运转起来。

  据新华社报道,从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地震发生后到13日6时30分,不到一天时间,解放军和武警

部队投入抗震救灾的兵力达16760人,其中解放军11760人,武警5000人。

  13日,总参谋部下令济南军区、成都军区和空军向灾区紧急增援34000多人,采取空中、铁路和摩托

化机动的方式,多路向灾区开进。其中,成都军区驻云南某集团军2824人于13日3时铁路起运,济南军区

的一个师、两个旅组织铁路输送,第一梯队当天就装载完毕,于8时20分出发。总后勤部组织10支医疗队

和防疫队也采取空中输送方式,紧急投送到灾区;由军队人员、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和地震救援专家,

共同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27人,携带12条搜救犬、两台指挥车及部分装备、药品等物资,于

13日0时50分到达都江堰,在都江堰中医院和聚源中学两个最严重的受灾点展开救援。总参谋部还下达指

示:各部队到达灾区后,接受成都军区统一指挥。

  由于通往汶川的道路一直中断,依靠机械化和摩托化输送无法到达,部队连夜徒步开进。成都军区

某集团军炮兵团副参谋长带领20人的侦察分队,徒步开至汶川,率先了解灾情。

  截至13日晚22时,解放军共出动直升机18架,飞行28架次,向绵阳、绵竹、彭县地区空投食品等物

资12.5吨。解放军在13日将11420名官兵空运到成都附近,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

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

  对于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如此大规模的跨区行动,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全球安全组织新闻发布

,均引述美英军事观察家的话说:在极短时间内,远距离运送如此大规模的部队,显示中国军队的军力

投射能力大增,而这是解放军近年来运输装备、指挥体系和官兵素质现代化建设的结果。“多军兵种,

多种方式,远距离同步开进,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投射的最高表现形式!”一位美军指挥官说,“中国

军队在这次救灾行动中就展现了这种能力。”

  体现大兵团空中机动战力

  由于震中汶川灾区的交通完全被塌方巨石和大裂缝阻断,救灾部队地面机动进展缓慢,总参谋部于5

月13日凌晨命驻湖北的空降某军:如果成都和绵阳等地气象条件不符合机降要求,则采取伞降方式,在

汶川上空用降落伞直接投送救灾兵力。

  接到总参谋部的命令后,该军派出一个伞兵连先搭乘运输机,在四川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重

灾地区选择合适伞降点。紧接着,该军所属6420人分乘20架“伊尔—76”型和“运八”型军用运输机,

开足马力将部队空运至成都双流机场和绵阳机场。

  与此同时,有“铁军”之称的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某红军师所属“叶挺独立团”的180名官兵,于13日

13时乘坐中国航空一大型客机升空,拉开了中国“铁军”官兵空降四川汶川灾区的序幕。据空降兵某师

政委陈辉向新华社记者介绍,空降兵部队共投入两个师、约9000名兵力参加抗震救灾,其中600名兵力作

伞降准备,打算直接空降进入震中。14日13时03分,空军伊尔-76型运输机已经在汶川境内成功伞降15人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5000名官兵,14日上午也通过空投到达四川地震灾区,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空中救援行动。据在洛阳机场现场组织空投的济南军区后勤部长王根学介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上级临时决定原计划由陆路运送的5000名官兵改为空中输送,共出动飞机27架次。14日在重灾区茂县成

功伞降的15名空降兵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于15时许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

  对于解放军空降部队的行动,美国全球安全组织的军事专家分析认为,这是解放军精锐部队──空

降军战斗力同样得到增强的表现,在“规模大、条件复杂、准备时间短”的情况下却能迅速行动,这恰

恰是“应对未来突发战争的具备能力”。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4:16:36|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没有建立搜索地图 台湾搜救队进度延误

更新日期:2008/05/18 04:31 林克伦随行报导
  来自台湾红十字会与台北市消防局的联合搜救队伍,昨日前进至重灾区绵竹一带搜救并在汉旺镇扎营,然因当地官方未建立搜索地图,导致搜索出现重复耗时的问题,第一天的搜救,仅在断垣残壁内发现数具尸体,未能找到生还者。
  
  
  联合搜救队伍昨日上午八时由成都市区出发,前往一百三十公里外的重灾区绵竹搜救,队伍约于中午十一时左右抵达原订搜救点绵竹县剑南镇内,先由搜救犬Bailey在当地搜救指挥中心要求的倒塌建筑物周边嗅闻幸存者,队员们则赶忙从货车卸除装备。
  
  
  对于外界关心黄金七十二小时已过,能否再找到幸存者,北市消防局搜救队副队长郭恩书指出,“黄金七十二小时是指受困者在无饮用水、无食物的状况下,过了七十二小时将陷入意识昏迷危险状态,只要有水、有食物,加上未受重伤,都是有机会救出的。”不过,搜救队在剑南镇停留约一小时后无任何斩获,在陪同官员与指挥中心协调下又赶忙将装备搬上货车往前推进至汉旺,并在镇中心东方汽轮机厂内设置救灾指挥中心,并随即在倒塌厂房区展开嗅闻搜救工作。
  
  
  位于汉旺的东方汽轮机厂是座工业镇,属当年三线建设撤至大后方四川的工业城,整座城镇的经济都围绕汽轮厂,镇内倒塌的厂房与住宅小区,则是东方汽轮机的配套厂与职工宿舍,笔直的对外联络大道两侧满布救灾帐棚与车辆,所有楼宇空空荡荡,居民全都被送往山下收容所安置。
  
  
  汉旺镇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然台湾联合搜救队伍在此却遇到致命延误,原因是欠缺地图。“来到当地才发现指挥中心没有建立地图,哪些地方曾搜救过、哪些没救过,通通都没有”,郭恩书耸耸肩苦笑叹道:“欧副(欧晋德)只好自己找地图,派先遣人员全镇初步勘查一遍,先确定可能搜救点”。只是整座汉旺工业城尽是断垣残壁,加上先前俄罗斯搜救队用仪器探测扫瞄过的地点,均未留下记录,队员只好凭借昔日经验判断,“救灾讲求时效,最怕重复扫过、浪费时间”,郭恩书无奈地表示,“现在第一波已经扫过,我们也只能再做第二波或第三波”。
  
  
  经过约两个小时的休息与协调,搜救队伍于下午十六时许分成两支小队,一队搭车深入镇区内搜救,另一队则步行前往汽轮机厂区附近的职工医院,试图寻找是否有幸存者,并无任何新进展,但搜救队领队欧晋德晚间接受“央视四套”访问时曾表示,有寻获数具尸体,但没有新的生还者。
  
  
  事实上,整个搜救气氛有点诡谲,记者观察到,官方安排的救灾现场,都是位于大马路边的地震后第一波先行抢救的搜救重点区,当地幸存居民也表示,“在地震后只要能发出声音的人,全都救出来了”,实难再有幸存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18 14:22:36|显示全部楼层

叩问大地

2008-05-17 新浪网友 IP:67.225.43.*(美国)

  大地啊,我们的母亲
  曾是你无私的万物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文明
  我们永远赖于存的母亲啊
  我们一直是那么依赖与爱你

  大地啊,你还是我们的母亲吗!
  你蕴藏如此巨大的能力 就是为了涂炭你的子孙吗
  是什么激怒了你内心深处的愤怒
  要用数万的生灵来平息你的怨气
  大地啊 5·12你究竟在做什么呀

  我们无权责骂你
  但求你睁开眼看看吧
  这满目疮夷的城市 被吞没的乡村
  这遍野横陈的尸体
  这些绝望无助的痛苦面孔
  毁灭的未来和幸福
  还有整个华夏震憾的表情

  我们不敢诅咒你
  但求你张开双耳听听吧
  这哀鸿遍野的绝望呼喊
  这废墟掩埋下的残喘求生
  这撕心裂肺的痛哭与绝望
  还有整个民族的悲怆与抽泣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究竟犯了什么错呀
  要遭受你如此的屠城浩劫
  这里的子孙们懂的互相守望和温暖
  懂得珍惜你无私的赐于

  大地啊,我们的母亲啊,
  你知道你又一次犯下了滔天大罪吧
  在你的无耻愤怒面前
  我们的力量是那么的缈小和无助
  如果说养育我们是你的无私
  那这些毁灭难道也是你的权利吗

  用什么来为这些无GU的生灵昭魄
  用什么来这为些劫后余生的人们安抚
  用什么来为这些破灭的希望重建
  用什么来抚平整个民族21世纪的痛苦记忆

  大地啊 你依然是我们的母亲
  整个民族跪地向你叩问
  怎么样才能平息你的愤怒啊
  怎么样才能真正的走进你的内心深处啊
  怎么样才能唤醒你对生命的珍惜啊

  让这样的灾难真正的万截不复
  这样的5·12是你犯错的终点啊
  我们唯有跪地苛求你
  你永远是我们赖于生存的母亲啊
  我们的母亲啊
  你听到我们的呼唤了吧
  你睁开眼了吗
dd.jpg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5-18 14:24:31|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奥运火炬杭州传递群众标语,好“感人”!

200805181039397899c.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22:14,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