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板块断裂说仍有生命力,例如2008年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7月9日电,记者张忠霞就有报道,现任教于赖斯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钮凤林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岩石力学的实验表明,受应力变化影响,岩石内部的微破裂会张开或闭合,这会导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微小变化。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震学家就试图测量这种变化,但一直没有获得高精度的理想结果。如今,他们借助尾波干涉信号等新技术,终于重复测量到地震波速度的极微小变化。钮凤林是和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卡内基学会的科学家合作,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带在一处实验场进行深井钻探勘测时,首次在一些小震发生前数小时成功探测到岩石内部发生的微小物性变化的。在7月9日英国《自然》杂志上,他们发表报告说,在野外测量到了地震发生前断层岩石内部应力的变化,并证实岩石应力变化会实时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因为除了极少数地震伴有“前震”发生,可以作预报,对绝大多数地震,地震学界一直未能记录到实地的、可重复观测的震前物理和化学变化,也就是地震“前兆”。而他所在的勘测小组利用灵敏度极高的新型测量设备捕捉到了这种变化。其中一次在里氏3级地震发生前10小时,还有一次在里氏1级地震发生前约两小时。
5、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能量
1)国外主流科学界买超弦长杆的单,是立足于未来打地震战、核魂战。20世纪末揭示的夸克幽禁、暗物质、对称破缺、真空性质之谜,发展出的大统一理论、超对称、超引力、超弦理论等,在探索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质量的起源、暗物质、暗能量、全息原理、宇宙大爆炸等基本前沿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涉及庞加莱猜想与不确定性原理的等价问题,也涉及争夺驾驭未来夸克-胶子等离子的战争问题。而战争不但需要民主来制止,也需要战争来制止;战争作为人类社会纷争不可避免的“法律”程序之一,从古到今都没有停止过。15世纪末,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南美洲新大陆,也发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成倍升级,跟新科技成果的发展、传播是紧密相联的。
2)在原子弹、氢弹之后虽然还有各种新武器,但最大的核魂还在夸克-胶子的等离子体上。200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美高能物理未来合作研讨会上,李政道报告说,夸克-胶子等离子是一种超炽热、极致密的东西,这种混合物的温度比太阳核心还要炽热10万倍以上。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夸克-胶子等离子复合体即是微缩版的“宇宙大爆炸”。 所以,所谓的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微小黑洞,或者会生成一种名为“陌生物”的粒子──也还是无风不起浪。
3)大地震的结构信息原理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交换信息原理对应联系,这也许就是膺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的原理。它把“板块断裂说”和“电磁现象说”包容起来的说法是,类似地球板块裂缝的压力和地磁爆,也许会积聚放射性粒子物质;而类似直线或环形的板块裂缝及巨大的“岩浆房”中的物质流动、旋转,也许会有粒子直线加速器或环形加速器的结构信息。
6、大型强子对撞机和膺大型强子对撞机所能达到的能量级别,是从前任何人造科技和认识所无法达到的。这种情况,地球外的星体有预演,如宇宙射线就是证明。虽说地面上大自然的宇宙射线碰撞已经导演了多次碰撞,每天就有相当于大约100万次强子对撞机实验,地球也依然存在,可知地面下如有自然膺大型强子对撞机,能产生大地震──即使产生一些类似的小黑洞会立刻分裂,没时间将外部的物质吸进去,或者碰撞机产生的热量也使小黑洞不可能形成,而没有发生数万次大地震,也没有让我们的地球在世界毁掉。但这也只说明,膺大型强子对撞机类似的大地震,还处在一个没有毁掉地球危险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张宝盈,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自然杂志,2002(3);
[2] 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年 9月;
[3] 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年9月;
[4] 王德奎等,嫘祖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5] ]刘月生、王德奎等,“信息范型与观控相对界”研究专集,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第一期,2008年5月;
[6] 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月;
[7] 张宝盈,发现天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1月。
Email:y-tx@163_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