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27 22:14 编辑
映秀镇医院,一栋新楼正在施工中。施工队有30人,都是来自四川达州的农民工。地震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冲进废墟救人、救药的,就是他们。
“他们至少救了1000人!”“他们是最早的救援队!”“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映秀人如是说。
这几天我们在媒体上已经看道了很多抗震救灾中英雄的报道,中央媒体甚至谱写了系列的英雄谱,每天播放.写这段文字不是要对上述英雄的不敬,虽然很多人对灾难当头的情况下主旋律喧宾夺主的报道表达了反感.但是我们在主旋律的报道中或英雄榜上却很难看到上面的网络消息,要说为什么的化,大家都明白,因为主角.
都说中国没有新闻只有宣传,既然是宣传,那么记者编辑就是一出出戏的导演,他们的上面还有总导演,还有策划,当然还有出资人.导演出作品不是要传递消息,而是有明确的目的的,为弘扬主旋律,为投资人争取票房等等.因此我们的记者在策划宣传,或者更大的编辑在决定稿件时,首先就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宣传中的主角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来这种选择也不是罪过,但是在全国一盘棋的总策划下,就彻底的变味了.
救灾中出现了许多感动的人和事,出现了许多英雄,但是我们宣传的重点永远是只能对这那些党员干部,对着那些解放军官兵,不是说不能对着他们,而是只能重点对着他们.在此铺垫下,党员干部 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跃然纸上,而党员干部代表了D和政府,代表了号称最先进的,所以一切宣传的目的就可以顺理成章 了.在这样的主导下,其他志愿者等等就永远难以看到他们的身影,镜头也会偶而扫过,就象镜头也会偶尔扫过灾民,并借助他们的口来表达,并指向同样的宣传目的.
这就是我们永远不变的选择性报道,所以我们真的要实实在在感谢网络.
叶志平为何进不了英模表演团?(叶志平, 安县桑枣中学校长, 坚持地震疏散演习,所在学校2000余名师生地震当天用1分52秒时间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 无一师生伤亡)
/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307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