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245|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蜀秀 发表于: 2008-6-16 17:55:46|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那一刻地动山摇

那一刻地动山摇
范美忠/文

  我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因为我大学毕业十几年的痛苦与此有关,我所受的十七年糟糕教育与此有关。我无数次质问上帝:你为什么给我一颗热爱自由和真理的灵魂却让我出生在如此专制黑暗的中国?让我遭受如许的折磨!但我也曾为自己感到庆幸:我没有出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那样我将可能经历战争的恐怖和非正常丧失亲人的哀痛;我没有出生在共和国的前三十年,因为以我这种宁折不弯,心口如一的性格,多半会被枪毙了家人还要忍着伤痛上交子弹费;或者誓死捍卫毛主席和红色中国而其实死得一钱不值;或者经历热烈的青春之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当然,十六岁读初三的时候,我通过电视报纸隐隐约约地旁观了那场那一代人不堪回首的运动,但懵懂无知的我并没有感到痛苦,因为当时我还是一个傻瓜,虽然这场运动对我人生轨迹的影响是三年后我经历了噩梦般的一年军训。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难!首先就是大学以后面对商业社会和极权社会的精神分裂的痛苦和欲求自由公正而不得的焦灼与孤独,还有失去家园的生命虚无!但这是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是虚无缥缈的近乎神经质的痛苦,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我没有遭遇战争,没有遭遇特大洪灾!我怀疑自我与他人的可靠性生命的可靠性但没有怀疑过大地的可靠性,虽然我早就否定了大地作为生命家园的可能。唐山大地震成了遥远的灾难记忆和抽象的死亡数字。但该来的终究要来!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我在离震中映秀最近的都江堰经历了一生中最恐怖的一次经历: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
  这一天下午照例是我的IB一年级SL语文课,课前学生和我都感到天气极度闷热,我围着教室转了一圈,把所有的窗户都开得最大。这节课上的内容是《红楼梦》第十三回,照例由学生先讲一遍,但学生不到十分钟就讲完了,我觉得很多地方学生都忽略过去了,又叫学生提问,学生也没什么问题,我只好亲自上阵,在讲到秦可卿给凤姐托梦的时候我问学生:“这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吗?”学生说:“这是迷信!”我又问学生:“曹雪芹会认为它是迷信吗?凤姐会这么认为吗?”学生说:“不会!因为他们信这个!”我由此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我们今天认为包括托梦、算命和风水等是迷信,是因为我们用了现代科学实证主义和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科学和理性有很了不起的地方,但它有它的局限,比如我生命的意义虚无科学理性能解决吗?亲人朋友丧失之痛科学和理性能安慰吗?科学和理性能保证我们幸福吗?因此,很多问题和领域是科学和理性所无法认识或无法解决的,因此不能太过因科学和理性而自负,对宇宙间的神秘力量要保持敬畏……”刚讲到这里,课桌晃动了一下,学生一楞,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此前经历过几次桌子和床晃动的轻微地震,所以我对地震有一些经验,因此我镇定自若地安抚学生道:“不要慌!地震,没事!……”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甚至发出哗哗的响声(因为教室是在平房的基础上用木头来加盖的一间大自习室),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以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在下楼的时候甚至摔了一跤,这个时候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中国遭到了核袭击?”然后连滚带爬地以最快速度冲到了教学楼旁边的足球场中央!我发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接着是从旁边的教师楼出来的抱着一个两岁小孩的老外,还有就是从男生宿舍楼下来的一个学生。这时大地又是一阵剧烈的水平晃动,也许有一米的幅度!这时我只觉世界末日来临,人们常说脚踏实地,但当实地都不稳固的时候,就觉得没有什么是可靠的了!随着这一波地震,足球场东侧的50公分厚的足球墙在几秒钟之内全部彤塌!逐渐地,学生老师都集中到足球场上来了,因为是IB二年级毕业考试期间,有些学生没有上课,有的学生正在寝室里睡觉或者打游戏,因此一些学生穿着拖鞋短裤,光着上身就跑出来了!这时我注意看,上我课的学生还没有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才见他们陆续来到操场里,我奇怪地问他们:“你们怎么不出来?”学生回答说:“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话虽如此说,之后我却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组织学生撤离就跑了?”其实,那一瞬间屋子晃动得如此厉害,我知道自己只是本能反应而已,危机意识很强的我,每次有危险我的反应都比较快,也逃得比较快!不过,瞬间的本能抉择却可能反映了内在的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衡,后来我告诉对我感到一定失望的学生说:“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话虽这么说,下次危险来临的时候,我现在也无法估计自己会怎么做。我只知道自己在面对极权的时候也不是冲在最前面并因而进监狱的人。
  这时我开始关心起成都的家人以及小狐和李玉龙的安危,但一开始手机没有信号,显然因为停电,机站也无法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手机有了信号,也许机站启动了备用发电设备。但这时打电话的人太多了,我的电话根本打不出去,别人的电话也是同样。水、电、通讯和交通中断,我们只好静静地呆在操场里等待,一些学生甚至在如此紧张的时候踢起了足球,我也穿着登山鞋加入了进去,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以这样的从容态度来缓解内心的紧张慌乱!就这样一直等到下午五点,才有老师用微型收音机收听到德阳广播电台的广播:7·8级地震,震中在汶川!跟唐山大地震震级一样!大家目瞪口呆!而震中距离都江堰又如此之近!大家猜测道:“汶川肯定被洗白了!”这时我的一个学生面色沉重,因为他的父母兄弟等亲人都在汶川县城,这时我们还不知道震中是在汶川境内的映秀而不是汶川县城脚下!不知道都江堰其实比汶川县城距震中还近!而汶川跟外面完全失去了通讯联络,交通也完全中断!这个学生告诉我:“汶川经常地震,前年还发生过6·5级地震,但除了一些老房子汶川的房屋都是按照七级防震修的,因此没有事。但这次都江堰就比前年的汶川地震厉害……”说到这里,这个学生几近哽咽无语!这时我才想起寝室办公室都肯定不能睡了,晚上难道住操场?那也得棉被和衣服啊!如果我回成都,那也需要钱啊!我饶开楼房心惊胆战地回到我的寝室,发现水桶已经从饮水机上被震下来了,放在凳子上的衣服也被震了几件下来,手忙脚乱之中我只拿了钱却忘了拿衣服被子,因为我住的宿舍是修了十六年的房子,洗漱间的墙体和房间的墙体之间早就裂开了一条大缝!所以出来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回寝室了!
  之后我又到前操场闲逛,发现小学部和幼儿园的学生全在那里。卿校长也正在那里,于是我过去跟他聊天。我说:“在我印象中,光亚学校的房子不怎么结实啊!怎么一间都没有倒?”卿校长多少有一些得意地回答:“我们学校的房子修得像碉堡,怎么会倒?我是包工不包料!那些包工头都跟我争,要包工包料,但我坚决不干,我把材料买好!工钱我可以给多点,房子是现浇铸的!地面和墙壁都连在一起!修好我们用仪器检查过钢筋水泥的含量!”原来他也并不是有先见之明,只不过是没有偷工减料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质量保证和防震设计!这样我放心了,连光亚学校的看起来不见得很好的房子都没有倒,那其他地方也不见得有多大问题。这时我陆续收到了郭初阳、吕栋和萝卜坑的询问安危的短信,并且都回复成功,另外给李玉龙的短信也发送成功了并收到了回复,知道他和小狐都没事。这时我才想起,我老家的母亲和兄长姐姐也可能看到都江堰发生地震的新闻而担心,应该给家里一个电话,这时只有座机还可以通,但打的人太多,我等了好久也没等到机会,只好放弃!这时一个步行到市内观察了情况回来的学生说:“都江堰市内挨得惨,百分之二十的房子塌了!光亚学校的房子这次真是经受住了考验!”学校的老师学生一直对光亚学校的房子建筑质量有微词,经过这次地震之后,却不禁对卿校长和他的光亚学校的房子刮目相看!
  这时在成都的校长夫人也回来了,她说:“成都没事,但都江堰聚源中学教学楼塌了,十八个班的学生埋在下面,死了几百人,教育局长跪在那里哭!”又有从聚源镇回来的光亚学校附近居民说:“当时我正在逛商店,跑得快,街道两边的房子瞬间全部倒塌了,我从死尸上跑过,太可怕了!”又有光亚学校学生家长说:“看来多交一点钱质量就好一点,我的孩子在光亚就没事!”
  从下午五六点钟开始,都江堰和成都的一部分学生家长就陆陆续续来到了学校把孩子接回去。我也于九点多搭乘学生家长的车回成都,都江堰的交通堵得一塌糊涂,挖掘机,救护车都没法顺利前进,因为乱窜车道的车太多了!光二环路就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十点多车终于开上了成灌高速,车跑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收到魏勇的短消息:“你还活着就回消息!”我赶紧回复:“我没事我校没事,但都江堰情况严重!”车开出收费站之后我们发现西沿线已经被用作救灾专用通道,车辆从绕城高速绕进城内,然后我打的直接回到家里,家里空无一人,之前我已经收到老婆发来的短消息,知道他们已经避到了附近的华德福学校的空地上,于是我拿了银行卡之后又迅速赶到了华德福学校,发现学校已经搭起两顶大帐篷和十几顶小帐篷,而我的女儿也已经在她的小车上入睡!老婆则正和一些华德福老师和学生家长围坐着聊天,我的突然出现让老婆感到惊喜,因为地震之后我的电话一直打不通,她一直很为我担心!当晚我睡在华德福学校的校车上,身体不得舒展,关着车门感到闷,开着车门又有蚊子,总之是睡得不舒服。半梦半醒之间,又有两次感觉到车在明显地摇晃,因为是在室外,没有心理负担,我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等到六点多,小姨来叫我,说她姐一夜没睡,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因为蚊虫不断地叮咬,小家伙不断地醒来,不断地哭。我们只好赶紧回家。但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对地震的反应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我随时盯着饮用水桶和茶杯,看水是否晃动,坐在沙发上感觉到沙发动了一下,我就会神色郑重地说:“刚才好象又动了!”并准备起身要叫大家跑!实际上杯中水晃动的余震一天之内就有好多次,吊灯晃动的较大余震就有两次!我们已经收拾好衣服,买好干粮,拿着雨伞,站在了门口,随时准备冲下去,但终于没有冲出去,而很多人已经冲出去!因为在外面睡觉太不舒服了,所以13日晚上我们就干脆睡在家里,但由于担忧小家伙,我一直非常警醒,根本就没睡好。我自己跑起来很快,但如果抱着小家伙呢,那就未必!而且慌乱中很可能摔跟头,所以必须反应快才能争取时间,大意不得!实际上我推断,余震不可能超过5·12的震级,既然5·12成都都没危险,那么之后的余震成都就肯定没危险。但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猛烈地震的成都市民显然都吓坏了,他们制造出来的紧张气氛也感染了我!我也跟着紧张不已!这一天中午又接到李勇的短消息,通知说赶紧储水,因为都江堰化工厂泄露,成都的水源已经被污染!于是大家又手忙脚乱地找出坛坛罐罐来储水!我想水不能用怎么得了?于是赶紧叫送水公司送五桶水,结果他们那里已经只剩两桶水了!而商场里人们也正在抢购矿泉水!这时我已经考虑是否撤回老家隆昌或者干脆撤离到老婆兄弟所在的昆明!打开电视,电视台正反复辟谣,说没有华工厂泄露这回事,成都的用水没有问题!照理说我该放心了,但由于我党说谎成性,就算它这次说的是真话我也不敢相信,于是一个电话直接打到正在都江堰的卿光亚校长那里,他说:“没有化工厂泄露,是煤气爆炸引发火灾!”我这才放心了!
 蜀秀 发表于: 2008-6-16 17:56:24|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一连两天没有吃到舒服的饭菜,十四日上午我终于用心做了一顿三菜一汤,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菜已经做好摆在桌上,而番茄蛋花汤也快烧好了,这时却突然接到小狐的电话,说一到两点之间有大的地震,通知我赶紧撤出,我一看时间已是一点十六分,大地震随时可能发生,我马上把火关了就就叫大家赶紧走!老婆却还对美味恋恋不舍!而小姨的五岁小儿子则舍不得刚煮好才吃了一两个的汤圆!我哭笑不得,与生命相比,一顿美餐一碗汤圆算什么?真要是突然发生破坏性地震,这样婆婆妈妈还来得及啊?女人和小孩一样非理性和缺乏决断!匆匆赶到华德福,那里又已经汇集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天空下着小雨,我们就一直坐在大帐篷下面,因为很多小孩在那里吵闹,小家伙一直睡不好,好象心情很郁闷!过了一会儿,我们感觉到了两次较为明显的晃动。我估计震中震级是五六级左右,对震中地区的人来说依然需要担心,但震级从震中到成都一般要衰减两级,也就三四级吧,有什么问题呢?大家实在是太恐慌了。由于晃动过于轻微,我们甚至判断大的地震还没到来,一直等到下午五点多,我和老婆终于决定回家了。因为就算我们可以忍受这样的环境,小家伙已经无法忍受了。十四日晚上仍然鼓起勇气睡在家里,顾虑到家里人尤其小家伙,我依然随时保持警惕,依然在半梦半醒之间,这时我才感觉到,我关心家人尤其关心自己的女儿远胜过我的学生!当晚十一点钟左右,又发生了一次较强震,住在我家里的三个不到一岁小孩的母亲反应神速,都抱着小孩冲出了房间,而同一个小区的其他人已经基本都下楼了。我一看震动已经逐渐平息,就叫大家别出去,但我不放心,就叫他们放心睡,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守夜,就这样熬了一个通宵。以后几天就在这样的惊惶中度过,连日来的紧张担忧,彻夜不眠,我感到疲惫不堪。我感觉,恐怕大地震还没有来,而我们自己已经崩溃了!真是对即将到来但却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恐惧的恐惧才是最恐怖的!十七日晚上我开始放心睡觉,十八日那天我甚至已经很放心了,不再因自己的凳子动了一下就疑神疑鬼,眼睛随时盯着水杯!当天晚上我已经睡得非常舒服,感觉到精力已经恢复大半了。那知晚上十来点钟,又看到小区里的人纷纷往外逃窜,并说:“电视里通知,今明两天有六到七级余震!”我赶紧打开电视一看,果然电视里正反复播放紧急通知!好多朋友也打来电话通知,气氛一下子显得非常紧张!我又冷静地进行分析,我说“顾名思义,余震区是指发生余震的地区,而成都显然不在余震区,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担忧!”老婆则坚持要出去,她说:“电视里又没说成都除外!你又不是地震专家!”考虑到家里住着三个小孩子,为了他们的安全,我终于还是决定大家一起出去,这时大街上已是一片混乱!这天晚上又是在华德福校园里过夜!而小家伙则显得很兴奋,几乎一夜没睡,并哇拉蛙拉地不知发表些什么感想!睡在旁边的华德福外籍教师提醒小声一点,没想到这小家伙却更加大声地“哇啦哇啦哇啦哇……”大家都笑了起来!小孩子是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的,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这天晚上又是在车上睡了三四个小时,将近十天的紧张疲惫,我的身体终于拖垮了,鼻塞头疼,显然是得了重感冒!幸运的是,地震似乎终于过去了!接下来的时间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在下降,也许可以逐渐安心了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代蜀华 发表于: 2008-6-16 17:57:5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地震可以预测的又一个证据

作为普通老百姓,四五月的反常天气经常在告诫我们,但是就是无法说出要出现什么样的灾害。因此,我们时常都在讨论。就在地震前几分钟我们还因为奇怪的龙卷风在猜测,就在那时发生了地震。如果我们有灾害预防知识的话,很可能在那段时间内会特别小心,可是我们没有……
 蜀秀 发表于: 2008-6-16 18:08:24|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不是说给范美忠听

都江堰的中学教师范美忠地震的时候正在上课。这位先生先是让学生“不要慌”,随后意识到是大地震,就自己跑到足球场上去了,等了好一会儿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
  五岳散人说,这件事范先生不能说做错,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也没问题,但说得洋洋自得,就是件很傻的事情。据说,这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观点。
  我没有兴趣说范美忠,为什么呢?一个教师,觉察到大地震来袭时,都没向学生喊一声“快跑”,就自己开了溜,还在谈论“追求自由和公正”,只能让“自由”、“公正”这两个词羞死。但他“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更进一步地,他还认为如果有人冒着极大的危险去救人,“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如果你没有这么做,也是你的自由,你没有错!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对这样的高人,我只能叹一声“呜呼”了事。
  但我对五岳散人所谈的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观点,却不能不有所辩驳。五岳散人是我的朋友,我怎么说,他不会觉得冒犯。大部分人的观点代表社会的一般认知,如果大部分人认为遇到危险时老师扔下学生自顾逃生是合理的选择,我想就意味社会失去了道德判断的标准。
  地震中教师扔下学生跑掉,不是“没有做错”,而是绝对的错误;为此而辩解,不是“没问题”,而是问题很大;说得洋洋自得,就更是无耻。有人说,这至少很坦率。嗯,确实,但坦率也并不总是值得赞扬。例如戈培尔说“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很坦率;泼妇骂街,污秽不堪,也很坦率,这些都没什么可贵。
  人都有乐生畏死的本能,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人主动趋向危险,而总是要做到尽量安全。例如战地记者,往往是不避危险的,但也会尽量寻求安全,而不是主动寻死。一个普通人更加有权利实现最大程度的安全。然而,教师是普通人吗?至少在学校里不是。
  任何一个人都是普通人,但在特定场景下,又可能负担有特别的责任。士兵是普通人,上了战场就不是:警察是普通人,面对出警任务就不是:消防员是普通人,到了火场就不是:官员也是普通人,在必须担当公务使命的情况下就不是。具体的情景规定了哪些人不再是普通人,这样的时候,你仍然是乐生畏死的,但首先你必须把责任担当起来。这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职务的要求。
  一个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觉察到了地震,自顾跑掉,把学生丢在一边,这跟士兵听见枪响就开溜、警察遇到有人行凶杀人就逃跑一样。在学校里,教师负责引导学生,保护学生,如果学生未成年,教师还代表学校对学生承担监护责任。有人愿意把无耻当义勇,振振有辞,洋洋得意,这是没办法的事。但社会要有标准,知道每一种职业负担怎样的责任,而不是用“大家都是普通人”来容忍宵小行为。
  每个职业都有它必须“高尚”的时刻,这是职业责任使然,与你愿意不愿意无关。教师有责任保护学生,记者有责任在危险的地方报道新闻,警察有责任保护公民,士兵有责任守住阵地,官员有责任遇险而上。这都是基本的职业准则。一个船长,沉船时不可以扔下船员和乘客率先开溜;一个将军,战败时不可以扔下士兵率先撤退。这既是船长和将军的荣誉之所在,也是其责任之所在,他必须做出荣誉的行为,因为他必须承担责任,没有选择。
  必定有人要说,你没有做教师,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的,我没有做教师,但承担职业使命,并非只对教师有效。任何职业都有自己在危险中承担使命的方式,就是一个商场营业员,当商场里出现危险时也有“高尚”的责任,为顾客指示逃生的通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16 18:15:33|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思考:范美忠写那篇博文仅仅为了成为“污点名人”吗?

本来不想再谈与范美忠相关的话题了,但听说范美忠被取消了教师资格,加上仔细看过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视频和腾讯网的一篇深度报道后,觉得有必要再说点什么。

自从范美忠5月22日上午9点在天涯“读书论坛”发出那篇“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博文,网上的各种观点、意见、情绪等等铺天盖地,因为有了关注价值,很多媒体都或多或少地介入了进来。

据我的观察,很多文章留言评论的落脚点,基本上都在“道德”、“责任”、“义务”、“自由”、“本能”等等这些个关键词周围打转。并且,“绑架”、“暴力”等词也追赶而来,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很多人的文字中。

一时间,还真不太容易分清楚是不同立场观点的人“绑架”“暴力”了这些词还是这些词“绑架”“暴力”了使用她们的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词在使用的人那儿,其概念定位指向的具体意义恐怕并不尽然相同。

就象《南方周末》上一篇叫《搜寻“以人为本”里的人》里所提到的:“一个主管国家课题审批的官员在讲话中特意提到了‘以人为本’,他说,我们的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为本,不是以个人为本。”于是该文作者联想到“文化大革命”后期他亲眼所见的一件事:“在商店里,一个老乡想买东西,但售货员扎堆聊天,就是不理他。老乡急了,大声抗议说,你们墙上贴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为什么不为人民服务?没想到售货员用更大的声音说,你是人民吗?你能代表人民吗?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你服务!”

也是,象“人民”这样亲切的词我们都经常难以确定其指向的主体,更何况上面这些可以有更多元指向的词呢?

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和其他一些文章中,我注意到这样两个词,好象有点多。一个是“道德底线”,一个是“职业责任”。这道德加上了底线,职业加上了责任,觉得外延小点,应该跟精确定位亲近一些吧?

可事实不是这样,就这两玩意儿引发的争论忒多。

“道德底线”衍生出了“道德高线”,“职业责任”分娩出了“职业平等”。还都有不少支持者,瞬即便营造出了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家庭”氛围。

看着看着,让我想起一段子。说是有两“书法家”各拿来一幅自己的字找人“看看”,“评判人”本来注意力是在字上的。可奇了怪了,其中一个“书法家”不知用了什么招,愣是把“评判人”的注意力引到“宣纸”上去了。得出的结论挺有意思,“宣纸”好的一方完胜。估计是字好字坏的价值判断失去了共识,而偏偏大家对“宣纸”好坏的共识还在。

记得有篇谈及范美忠的文字对“职业责任”的关注,文章的标题叫《"范跑跑"事件:反思职业责任的良机》。

里头这样写道:“如今社会,职业责任模糊的不止范美忠一人,也不止教师一个职业。有些教授“研究学术”研究成“抄袭”了、导游们的主要职责由“导游”变为“导购”了、裁判们敢于吹“假哨”了、医生也养成收“红包”的习惯了……”。

面对这段话,我觉得先不必为其中指向的职业抬杠,就说说这“模糊”二字,还真有点“宣纸”的意思。觉得现在不论是前面说到的“道德底线”还是“职业责任”,恐怕加上“模糊”定位一下,取得共识的人会非常多。

前天,跟几个人一起喝酒。我就说,大意是:改革开放这么些年了。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阶层分层的多元,“道德门槛”的高低恐怕是有差别了。很多时候,你还真不能拿你的“门槛”去给别人用。



继续看,我又注意到,“自由”、“公正”这两词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同样,我还是那句话:还真不太容易分清楚是不同立场观点的人“绑架”“暴力”了这些词还是这些词“绑架”“暴力”了使用她们的人。

有个网友的帖子对“自由”发表了这样的看法,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允许没有“约束”的“自由”。这话我有点赞同,起码你的“自由”不能以妨碍他人“自由”的方式存在。否则,那就只有回到恐龙年代,玩“森林法则”,最后就只剩下“强者的自由”、“狠者的自由”、“盗贼的自由”和“精英的自由”了。



再继续看,我又注意到有人用了“社会进步”这样的词来说事。我觉得这又象是一张“宣纸”,好象比较容易获得共识,就象“爱国”比较容易获得共识一样。这里头有没有“暴力”我不敢说,但用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解决倒是管用(没人好反驳呀)。不过是真解决了问题,还是把“社会进步”这个词弄可疑了我还得再想想。



回到我这篇博文的标题上来:范美忠写那篇博文仅仅是为了成为“污点名人”吗?

问这个问题,才是我今天写这篇博文的目的,前面的部分,可以算是那张“宣纸”吧。

对于有人认为范美忠是个炒作自己的无耻家伙,他回道:这个名声给你,你要吗?

这个反问问得好,就是范美忠的这个反问让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从5月22日范美忠发表那篇博文以来,范美忠说过很多话。有一点很不容易,他一直坚持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确实需要勇气,尤其是当绝大多数人都“讨伐”他的时候。

他的勇气从何而来?

本人妄测:除非他从写这篇博文时开始,心里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信念支撑”,一个想达成的目的。挑战传统伦理道德和做一个说真话的“小人”恐怕并不是他的目的。这只是手段,一种用常规手段无法完成的使命让他选择了这种“搞臭”自己的手段。

写到这里,我在写“看挑战伦理道德极限的《6例乱伦者的心理分析》乱思”一文时,恐怕已经不自觉地触摸到了今天这篇博文的边缘。

范美忠是在北大学过历史的,他在“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中这样解释道:“(我是想)为这次大地震保留一个较为真实的个案记录。”

当然,他还有其他的解释,包括抨击前一段跟“捐款门”相关的“道德绑架”,抨击“豆腐渣工程”,抨击“儒家文化的伪善”等等等等。

我揣测,这些只是他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不断“进化”的“反应”,同样也是争取同盟力量,形成争论格局的“灵感”之笔。只有形成了争论格局,他的“被持续注意”的“手段”才能确保延续力度。

果然,他的这种努力正好迎合了某些需要“争论资源”的媒体的需要。看来,范美忠懂得媒体,懂得互联网,也懂得群体心理。

这点,我们可以看看他的一些经历。

范美忠是1992年四川内江县的文科高考状元,刚进北大,范美忠就意识到自己被应试教育“害”了。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经说道:大学四年里只做了两件事情:看书和踢足球,对分数则完全放弃。所以到1997年毕业时,他的成绩在系里40多人中排倒数第一。之后,他去了四川自贡曙光中学做历史老师。在曙光中学的3年里,他的教育理想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2000年终因课堂言论被校长停课。范美忠一气之下南下广州。此后3年他辗转广东北京,在多家报社、网站、私立学校教书。2003年4月,范美忠再次南下,到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当语文老师。2个月后,再次因为课堂言论离开。在成都当了一年多教育杂志编辑后,范美忠终于在2005年底到了光亚学校。

另外有必要提一下,在网上的资料中,范美忠呆过的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如光亚学校就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齐备的民办“贵族学校”,成都不少有钱人的孩子在这里寄宿。范美忠教课的班级是是IB一年级,相当于高二。IB课程是一种国际认可的两年制的大学预科班,每个学生都是以每年近8万元的代价才坐进范美忠课堂的。

看完上面这些资料,我们不难看出。范美忠应该具备了一些利用互联网和媒体的经验,同时,“贵族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无疑也是他思想“进化”的一个不能跳过的参照。

加上他的历史专业背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事件过程中把公众注意力吸引过来,这种意识、敏感和策略他都应该具备。

但,把成为“污点名人”投入“实践”还需要他对时间点内社会各阶层人群心理的研究和把握作为支撑。

说到这里,恐怕有必要再问一声:范美忠写那篇博文仅仅是为了把自己搞臭,成为一个千夫所指的“污点名人”吗?

这个问题对于“芙蓉姐姐”之流应该毋庸置疑,但对于一个北大历史系毕业,而且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坦言自己是个“思想烈士”的人来说,“意味深长”多一点好象才更合乎情理。



在腾讯网一篇深度报道他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实际上不算是一段对话,只是一个人问了他一句话,他只回答了两个字。那是深夜2点,记者问他:“你一直把自己当个启蒙者。”他回道:“是的。”

另外,2005年他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发表的长文《追寻有意义的教育》和最近也就是6月14日他博客上的《中国大学的症结何在?》里,似乎也都有些前置和后置的“意味深长”。

以上只是我的妄测,并没有结论。

就象小时候学过的《盲人摸象》里提醒的,每个人心里都会摸出一头不同的象,我也不能例外。

对于范美忠不再适合担任教师的观点,我依然坚持。

如果他真被取消了教师资格,那很多因为他的事件被使用过的“宣纸”是“反客为主”成为“字”还是会突然沉底?

或许,几个月之后,再提此人时我们会觉得恍若隔世?!!!

范美忠会放弃吗?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16 18:20:56|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删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蜀秀 发表于: 2008-6-16 18:32:26|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范老师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

汶川地震中,有一位叫做范美忠的教师,从四十多个学生中夺路而逃,首先奔逃到安全的地方。事后,范先生对自己的辩护很理直气壮,认为自己是“挑战了大多数人传统的教育和道德观念。”自称是用头撞墙的思想者。他认为自己的错误只是说了出来,“我知道,我说了这句话,挑战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犯了众忌,招来一片骂声,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
随之而后的争论让我很是吃惊,因为颇有不少朋友认为范先生的做法是人性的正常,或者认为他的行为代表的是自由主义者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当然也有人因此痛骂自由主义者们)……
对这样的评价,萨感到困惑。
不知道范先生对于“妇女和儿童先上救生艇”这句话会怎么看?
我们可否回忆一段历史,真实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1912年4月14日深夜,冰山撞上了泰坦尼克号……
美国女作家海伦听到船长爱德华·史密斯大声下着命令:“让女人进入救生艇,男人留在后面!”
当时“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慌乱,海伦邂逅初遇的恋人富有的美国艺术家爱德华·肯特将她护送到了6号救生艇旁边,尽管海伦哭喊着要留在爱德华身边,但在爱德华的反复劝说下,海伦哭泣着登上了6号救生艇。在生离死别的时刻,海伦将一只银制小酒瓶和一张她母亲的袖珍画像交给了爱德华,海伦在回忆录中写道:“他默默接过我的礼物,离开了我的视野,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当救生艇载满妇女和儿童时,海伦在回忆录中披露了妻子和丈夫、母亲和孩子分别时的悲痛场景。海伦写道:“一个妻子哀求说:‘船长,看,我的手臂绑着绷带,我丈夫必须和我一起走,否则将没人照顾我。’然后她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一个男人允许登上救生艇。’这对夫妻就这样活活分开了。另一名妇女恳求说:‘我太老了,需要儿子照顾我。能让他上船吗?’得到的回答仍然是:‘只有女人能上救生艇。’”
海伦还在回忆录中披露了船长命令所有在轮机房工作的船员们一起走下甲板,到机舱中等待死亡的场景。那些船员本来准备等待命令,每人跳进一艘救生艇操纵载满妇女儿童的救生艇离开“泰坦尼克号”,但却等来了这一道“死亡命令”。海伦写道:“船长对他们说:‘到(机舱)下面去,男人们。你们每个人,都到下面去。’所有船员都默默无声地遵守了他的命令,没有抗议,没有抱怨,没有反抗,他们走下机舱,从生走向了死。他们知道,一旦他们走下机舱,他们将再也不会活着上来了。”
海伦和数十名其他妇女和儿童坐在救生艇中,眼睁睁地看着“泰坦尼克号”缓缓地沉入黑暗的海水中。
……
最终,“泰坦尼克”上2200多名乘客和船员中有1513人丧生,生还者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由于有“妇女儿童先下”的规定,甲板上丈夫吻别妻子和孩子,帮助她们乘上救生船。还有许多妻子与丈夫依依惜别,有的甚至拒绝上救生船。
最后一条救生艇离开的时候,有三个丈夫陪伴着他们的妻子登上救生艇,然后离去,把位置让给了女人和孩子,他们是ColonelAstor, Mr. Thayer, Mr. Widener。
Mr.Thayer帮助他的妻子,侄女登上了救生艇,当他把自己的儿子放上救生艇的时候,这个男孩子拒绝了,把位置让给了另一个孩子,他要和自己的父亲在一起。
这个孩子,John B.Thayer,目睹了他的父辈们的最后时刻。这些多半富有声望和财产的男人们,穿着优雅的晚礼服,站在逐渐倾斜的后甲板上仿佛去远航向亲人告别。
他们没有哭泣,甲板上是奇异的沉默。在船被淹没之前,船上的乐队一直在演奏,船上的灯也一直亮着。
最后的时刻到来了,泰坦尼克号逐渐垂直起来,人们再也无法站立,到处是滚落的人们大声呼喊──“我爱你”的声音。
父亲轻轻地对儿子说了最后一句话──"Swim to a boat myboy"
John B.Thayer在冰水中游泳,最终为一艘小艇救上赶来的卡诺帕斯号轮船。
不是没有过困惑和混乱,在14号救生艇被放下的时候,有几个男人冒充女人试图登艇,被二副用手枪制止。有几个男人拉着自己的妻子,表示宁死也不分开。这时,史密斯船长出现了。
'Get back there, you cowards,' he roared. 'Behave yourself likemen. Look at these women. Can you not be as brave as they?"
(“退回去,你们这些胆小鬼”他喊道“做得象个男人,看看这些女人,你们难道还不如她们勇敢?”)
"The men fell back, and from that moment there seemed to be aspirit of resignation all over the ship. Husbands and wives claspedeach other and burst into tears.
"I did not hear an outcry fromthe women or the men. Wives left their husbands' side and without aword were led to the boats. One little Spanish girl, a bride, wasthe only exception.
She wept bitterly, and it wasalmost necessary to drag her into the boat. Her husband went downwith the ship.
(男人们退后了,从这一刻起,辞让的空气开始在全船升华。丈夫和妻子们拥抱抽泣。“我不曾听到男人或女人哭喊的声音。妻子们被从丈夫身边带走,无声地走向救生艇,只有一个金发的西班牙女孩是个例外,她哭得如此厉害,以至于只好把她拖进救生艇里。她的丈夫与船同沉”)
泰坦尼克号的史密斯船长,大副皆没有选择逃生,和这条船同难。
不只是男人有这样的勇气。Astor上校将妻子送上16号救生艇。当明白后面的人不可能有救生艇了的时候,Astor夫人从容地挽起丈夫的手臂,走向了大船的另一舷。人们最后看到他们的影子,是两个人的头靠在一起轻轻低语。
当爱德华·肯特的尸体被人发现时,救生人员在他的口袋中找到了一个银酒瓶和一幅镀金小画,银酒瓶上刻了一行字“忠诚但不幸”──这行字正是海伦所在的“丘吉尔家族”的座右铭。
人,总有一死的,纵然上了救生艇,也可能被沉船的漩涡吞掉,也可能被维持秩序的二副用枪打死,也一定会在几十年后与泥土同归。泰坦尼克号的男人们,在卑怯和尊严的死亡之间,选择了后者。“妇女和儿童先上救生艇”这条准则,在古今无数次海难中被男人们遵守。他们在生活中或勇敢,或猥琐,都是普通的人。
然而他们那样去做了。
其实,今天在电脑前面的男人们,在那样的情况下,即便心中有怯懦,我相信多数也会步他们的后尘。
这和信仰,教育,国籍与贫富无关。
把你和四十几个童稚的孩子同放在险境下,你会怎样做?你会不会推开孩子们来获得自己的生路?
拍拍良心,不要侮辱自己,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做出同一个选择!
不需要这样讲的人有多伟大,只因为这样讲的人是普通的男人而已。
可以相信,泰坦尼克上的人们,大多都是我们今天所说到的“自由主义者”。而这些“自由主义者”的表现,让范先生对自己的辩解变得骤然苍白。
这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问题。
这也不是一个教师的责任的问题。
这恐怕是一个近乎于人与野兽的区别的问题。
 葬心贝壳 发表于: 2008-6-16 19:21:46|显示全部楼层
难以置信,简直是奇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葬心贝壳 发表于: 2008-6-16 19:38:39|显示全部楼层

范美忠,兴许是挑战人道德底线的堂吉诃德

思想很深刻,人是自私的动物,同时也是有思维的人,崇尚美好的愿景,却又难以在现实中实现,所以为别人的无私而感动,这无可厚非。
而又有多少人审视过自己?更别出站出来说些极端的话。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16 20:10:22|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删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9:19,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