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成钢 发表于 2005-3-14 21:40:38

<div>回蒲阳话:</div><BR><div>勿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经普及简化字,本人在1959年读小学时就是学的简化字.倒是如今的年青人,反而区分不出什么是繁体字,什么是简化字了.</div><BR><div>如需要当时国务院所发布的《简化字总表》,我随时可发在网上供蒲阳版主参考。</div>

谭成钢 发表于 2005-3-21 22:06:38

文化大革命沉浮──文化大革命中的“庐山风云”

文化大革命中的“庐山风云” 编者按:林彪自取灭亡的“9、13”事件已经过去30年了。本报特摘录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纪希晨所著《史无前例的年代》一书中“庐山风云”这一章,为的是让人们再度审视,在文化大革命那段人妖颠倒的年代里,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为争权夺利所进行的种种丑恶表演;读史以明鉴,以使更好地推进以法治国,以德治国。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都是以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为目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争夺各自宗派的权力。他们利用毛泽东的左侧错误,狂热鼓吹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们有时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有时为分赃火拼,在争夺国家领导权上发生尖锐的冲突。这场争夺权力的斗争,在1970年8月的庐山不仅进一步表面化了,而且达到了高潮。 分歧的起点 1970年3月8日晚,汪东兴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向政治局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准备召开四届人大、修改宪法及在四届人大前夕先召开九届二中全会的指示。汪东兴说:对于设不设国家主席问题,毛主席主张不设。 3月17日至20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问题。宪法修改小组的第一次会议,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后厅的会议室里进行的。会上,康生、张春桥提出宪法只搞三十至五十条。人大委员会只设主任委员,不设委员长,不设国家主席。 会后,吴法宪立即打电话,向在北戴河的叶群报告了会议情况。叶群随即转报林彪。林彪很生气地说:“不要听康生的!你们要坚持设国家主席,设委员长!宪法条文也不能少。要坚持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要坚持毛主席是全军当然的统帅!”叶群把林彪的原话,转告给参加宪法起草小组的吴法宪、李作鹏。叶群再三嘱咐说:“林彪要坚持设国家主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你们无论如何要坚持,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你们可不能松口呵!” 4月12日,中央政治局向毛泽东报告了林彪的建议。毛泽东当即批示:我不能再做此事,此议不妥。 林彪为什么坚持要设国家主席呢?叶群对吴法宪说的一段话可以解开这个谜。叶群说:“不设国家主席,林彪怎么办?往那里摆?林彪身体差,林彪和毛主席相比,相差很远,拖不过毛主席。如果在最近几年不让副主席接替,那等于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吴法宪心里明白了:林彪 要毛主席当国家主席是假,他自己想当国家主席是真。如果宪法上写了设国家主席,毛主席不愿当,那不就是林彪当国家主席了吗? 林彪突然袭击 8月20日,林彪、叶群、陈伯达、李作鹏、邱会作上了庐山。21日下午,陈伯达到林彪住处谈了一个多小时。接着,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也到林彪、叶群住处,进行了长时间密谈。23日上午,陈伯达又到了林彪住处密谈。 1970年8月23日下午3时,九届二中全会开幕。临到开会,林彪在庐山礼堂休息厅的走廊上,遇到毛主席,突然提出他要讲话。 林彪在讲话中,首先称赞了宪法草案怎么好,肯定了毛主席的“伟大领袖”、“最高统帅”、地位,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接着,林彪抛开原定的讲话提纲,一下子把话题转到“天才论”的问题。他说,现在有人提出来, 不要在宪法中写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要去掉“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三个副词,我是不赞成的。说到这里,他故意提高了嗓门。林彪说:“毛泽东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林彪又说:“毛主席是伟大的天才!毛主席自己的勤奋努力,他的学习、革命实践,那是主要的,但是也有天才在内。天才论我始终坚持,我始终坚信这一条。” “秘密武器” 听了林彪的突然讲话之后,陈伯达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搬来几要精装马列著作,分头为他查抄马、恩、列有关“天才”问题的论述。他激动得似乎忘了一切,每找到一条有关天才的语录,马上亲自笔录,然后又亲自打电话,一字一句地转告给予邱会作。邱会作给吴法宪打电话:“胖子,这七条‘天才论’语录,可是有力的武器呀!”“天才论”语录,变成“秘密武器”,一夜之间,在庐山与会人员中流传开来。其中有恩格斯的一条,列宁的五条,毛泽东的一条。 8月23日晚上,政治局开扩大会议。会上,吴法宪首先建议,要会议讨论林彪的讲话。当时,有几个人附和,康生表情不高兴,张春桥也不高兴,他们心中有底,知道林彪是对着他们来的。 8月24日上午7时,叶群一大早就来到吴法宪的房子里,同等候在这里的吴法宪、李作鹏谈话。叶群说:“林彪要我转告四条意见:一、讨论时无论如何不要点名字;二、不要联系康生;三、坚持‘天才论’;四要坚持在宪法草案上写进设国家主席。”果然,在林彪的指挥下,陈伯达、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按照统一布置,同时分别在华北组、中南组、西南组、西北组的小组会上,一齐发动了“攻势”,支持林彪的讲话。 8月25日,华北组会议第二号简报出笼 。简报刊载,华北组一致通过决议,坚持设国家主席。 林彪让秘书把华北组第二号简报念了一遍,接着又叫再念一遍。简报说:大家“衷心赞成”小组会上有人提出的“在宪法上第二条中增加毛主席是国家主席,林副主席是国家副主席”的建议。林彪听后大笑:“听了那么多简报,数这份有分量,讲到实质问题。” 毛泽东出面讲话了 8月25日中午,叶群突然打电话告诉吴法宪:“吴司令,有个情况告诉你,江青带着张春桥、姚文元,到毛主席那里去了。” 这天中午,江青带着张春桥、姚文元,来到毛泽东住处。毛泽东仔细看着江青送来的华北组会议第二号简报。不等毛泽东开口,江青连忙插嘴说:他们这样搞,要哄起来了,要揪人了,华北组要揪张春桥、姚文元!毛泽东说:“不要揪人,不然就会分裂! 张春桥、姚文元又向毛泽东汇报了会议有关情况。毛泽东当即决定:通知暂停召开小组会。同时,决定召开常委会议,并吸收各大区的组长参加会议。在常委会上,毛主席谈到了华北组的简报,谈到设立国家主席问题。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有人说我一句顶一万句,谁说的?能相信吗?实际上我的话不算数。比如,不设国家主席和天才问题,我的话半句也不顶用。如果一句顶一万句,我讲了两次,该顶两万句,那就没有这回事了嘛!说明还是不顶事。陈伯达才是一句顶一万句呢!” “大树特树,究竟树谁呢?名曰树我,实际上树何人?…………” 对毛泽东的批评,陈伯达听不进去。他仍然执迷不悟地说:“我赞成设国家主席,赞成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 听到陈伯达的话,毛泽东越发生气了“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当国家主席!你们继续这样我就下山,让你们闹。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要我早点死,就让我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说着,毛泽东转过脸来对林彪说:“我也劝你,不要当这个国家主席。谁坚持,谁去当!” 形势的突然变化,仿佛向林彪一伙投下了炸弹。为掩盖林彪想当国家主席的野心和阴谋,他们慌忙销毁材料。 舍车马,保将帅 8月30日下午,周恩来把吴法宪送的“语录”当即送给毛泽东。8月31日,毛泽东在这份陈伯达搞的“天才”论语录上,写了《我的一点意见》。文中写道:“我跟陈伯达这位天才理论家之间,共事三十多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就从来没有配合过,更不去说很好的配合。仅举三次庐山会议为例。第一次,他跑到彭德怀那里去了。第二次,讨论工业七十条,据他自己说,上山几天就下山了,也不知道他为了什么原因下山,下山之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一次,他可配合得很好了,采取突然袭击,煸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之势。我这些话,无非是形容我们的天才理论家的心(是什么心我不知道,大概是良心吧,可决不是野心)的广大而已。至于无产阶级的天下是否会乱,庐山能否炸平,地球是否停转,我看大概不会吧。” 9月1日,毛泽东写的《我的一点意见》,印发全体中央委员人手一册。林彪意识到陈伯厉害的政治生命就要完蛋了。他决定把陈伯达推出去。林彪还说:陈伯达不好,要同他划清界限。李作鹏说:“林彪 这样做,是很高明的一着。” 林彪一伙导演的夺权丑剧,在庐山进行了两天半,就因暂时失利而退却了。 庐山上争夺“接班人”位置的斗争,江青一伙占了上风。暂时的妥协,孕育着更尖锐的斗争。九届二中全会对于林彪集团来说,是从发展走向覆亡的一个转折点。 (摘自《史无前例的年代》纪希晨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西蜀鄙夫 发表于 2005-3-23 16:35:59

[转帖]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摘选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小学教科书摘选 ◇ 1967年8月上海市小学教材编写组:上海市小学暂用课本《算术》(六年级第一学期用) 第二单元摘选 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 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 <div>二、百分数 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常常要用到分母是一百的分数。例 如:先锋电机厂无产阶级革命派掌权后,坚决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今年第二季度的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八,六月份的总产值相当于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二百;东方红纺织厂,今年上半年棉纱的总产量,完成了上半年生产计划的百分之二百零九点七;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农村中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光明生产队夏熟作物的总产量今年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九。象上面这些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通常采用一种简便的写法,就是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例 如:百分之六十八写成68%,百分之二百写成2 00%,百分之一百零九点七写成1 09.7 %,百分之七点九写成7.9 %。 写出下面各数: (1 )上海照相机二厂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后,二月份主要产品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十。 (2 )吴泾化工厂实现了革命的大联合,五月份主要产品合成氨的产量,比四月份增长了百分 之十三。 (3 )红旗电讯仪表厂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前,由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酌当权派的破 坏,1 月中旬只完成全月计划的百分之二十八。夺权后,无产阶级革命派坚决响应毛主席提出“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下旬完成了全月计划的百分之八十一点六。 (4 ) 从1966年到1967年全国粮食征购计划到2 月2 0日止,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一百零四点 五六。 (5 )上海工业战线上的无产阶级革命派,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抓革命,促生产” , 工业生产呈现一片大好形势。今年一到五月份的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 (6 )重型机械厂实现革命的大联合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四、五两个月完成的总产值相当 于一季度的百分之八十四。 </div>

西蜀鄙夫 发表于 2005-3-23 16:37:00

◇ 1969年1 月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北京市中学试用课本《数学》第二册《第四章。简单图形》摘选:垂线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一九六八年七月,上海第三钢铁厂的工人师傅敢想、敢干,把两座高达五十五米、重二百三十 吨的巨型平炉大烟筒,分别用了八个小时和五个小时,“垂直移位”三十一米和四十米,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奇迹。“垂直移位”就是大烟筒在移动时,和地面保持垂直。在数学上,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它们互相垂直。…… 平行线 曙光人民公社的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在 夺得夏粮大丰收之后,又投入新的战斗。双轮双铧犁奔驰在人民公社广阔的田野上。用双轮双铧犁 犁出的两条笔直的垅沟是互相平行的。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三角形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取得伟大的决定性的胜利的时刻,又一曲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凯歌响 彻云霄。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造的最大的长达6700多米的现代化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全部建成。从图4 —2 0中,可以看到凌空飞架的巨大钢梁,笔直地横卧在矗立江心的桥墩上,排列整齐的三角架有力地支撑着大桥的钢梁。“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大桥的钢梁为什么要用三角架结构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 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三角形有如下的特性。……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 ” 按照角的情形,三角形可以分为三类:…… 简单轴对称图形 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让我们怀着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 限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深厚阶级感情,剪个“忠”字表忠心。我们剪“忠”字时,可以把纸对折起来剪(图4 —39)。因为这个图形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过来,左、右两部份能够完全重合。一般地,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份能够完全重合,这种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能够重合在一起的点叫做对称点。…… 等腰三角形 { 观察图4 —19(注:原书排错,应为4 —2 0)南京长江大桥钢梁结构中的三角架,可以发现这些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有些什么特殊的性质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性质。…… 等边三角形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由等 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习题二 …… 11,我们要永远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脑子里要印上“忠”字,心坎里要刻上“忠”字,口里 要宣传“忠”字,行动上要体现“忠”字。让我们动手剪个“忠”字表忠心。 12,正当全国亿万军民在毛主席最新指示的鼓舞下乘胜前进的时候,全国除台湾省外二十九个 省、(市)、自治区全部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让我们怀着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 无限忠诚的心情,利用轴对称原理,剪个……

西蜀鄙夫 发表于 2005-3-23 16:37:34

◇ 1969年7 月重庆市革命委员会中学教材选编小组:重庆市中学试用课本《语文》(一年级用)第一单元摘选 语文知识(一) 工农兵常用的几种修辞方法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在轰轰烈烈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亿万工农兵群众写的一首首诗歌,一篇篇致敬电,用最美好的语汇、最完美的形式,表达最美好的愿望,抒发了工农兵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深情,一字字,一句句都凝结着无产阶级的激情。工农兵的语汇最丰富、最生动、最切实、最有力。过去,那些资产阶级语法“学者”,把语法修辞吹得非常神秘,其实他们“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根本不懂得语言,真正善于运用语言的,真正懂得修辞的,是工农兵群众。下面介绍工农兵常用的几种修辞方法。例如: 1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2 、舵手来了!救星来了!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到安源来了! 工农兵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心中的红太阳,是大海航行的舵手,象这种写法,叫比喻。 3、,敬爱的毛主席!您的革命路线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入人心,您的思想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深扎根,人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焕发,无产阶级专政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巩固,工农业生产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热气腾腾。 把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连在一起,尽情抒发无产阶级的豪情壮志,象这种写法,叫排比。 4 、井冈扬臂举红旗,赣江奔腾来报喜。 工农兵运用革命的想象,给山水以无产阶级感情,象这种写法,叫拟人。 5 、毛主席啊,毛主席!您开辟的井冈山革命道路通天下,您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 真理正为全世界革命人民所掌握。 6 、从此,“不周山下红旗乱”,国际壮歌冲九天,中国工人运动沿着您指引的方向胜利前进! 林彪副主席说:“毛主席的话水平最高,威信最高,威力最大,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在写作时选用毛主席的语录和诗词,来说明问题,阐述观点,表示决心,就更有战斗力,更有说服力,象(像)这种写法,叫引用。 以上所说的修辞方法,课文里用得很多,阅读时要深刻体会工农兵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无 产阶级感情。在工农兵的创作中,有许许多多生动的语言、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我们要遵照毛主席“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教导,下苦功学习工农兵的语言,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宣传毛泽东思想,更有力地批判资产阶级

太阳系第三号 发表于 2005-3-23 22:43:20

文化大革命的教材,真是有意思,我曾想过收藏文化大革命的教材,但很难找到,问好!

谭成钢 发表于 2005-4-1 22:12:18

29楼看来与本人是同时代的网友,幸会!幸会!

注射器 发表于 2005-4-14 21:15:12

<div>关建是这些内容谁信?</div><BR><div>文化大革命骗人的东西太多了。当初打倒刘少奇主席的时候,不也出了很多这样的东西么?</div><BR><div>即使内容是真的,从现在看来,里面说的一些东西也确实是对的,历史将会告诉我们的一切。</div>

xyz2004 发表于 2005-5-11 23:10:51

文化大革命期间非正常死亡的名人

<div>文化大革命期间非正常死亡的名人  来源:文化大革命-纪实与回忆http://zbhcjx_com/wg/wangwen/ww031.htm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在这场浩劫中究竟死了多少人?恐怕既有的任何统计都是相当不完备。 下面这份“档案”仍然以“不完备”为特点,只收入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自杀身亡的各界名人(缺科技界资料),面对无处讲理的困境,他们选择了死来解脱自己。   邓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者。 田家英  1922年生于成都。1948年8月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解放后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1959年庐山会议上受到冲击。1966年5月22日下午,王力等到中南海住地,令他停职反省,交清全部文件,搬出中南海。第二天他即自缢而死。   李平心  1907年生,江西南昌市人。历史学家。1946年与马叙伦、许广平等筹组中国民主促进会;解放后任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并当选为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除历史学外,对生产力性质问题的研究也甚有影响,文化大革命前夕即遭围攻和迫害,1966年6月20日自杀。   老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  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解放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化大革命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  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解放后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任考古所学术委员、《考古通讯》副总编,在考古及古文字研究方面著述甚丰,颇多创见。1966年9月3日自缢身亡。  言慧珠  1919年生,北京人,蒙族。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俞振飞之妻。解放后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擅演《玉堂春》、《游园惊梦》等。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殴打,肉体和精神均受到巨大伤害。1966年9月11日晚,接连写下三封绝命书后自杀身亡。   叶以群  1911年生,安徽歙县人。著名文艺理论家。1932年入党,同时加入“左联”并任组织部长。解放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职。1966年跳楼自杀。   刘盼遂  1896年生,河内淮滨县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1925年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问教于王国维、黄侃、梁启超门下;1946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古典文学教授。1966年自杀身亡。 阎红彦  1909年生,陕北安定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系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解放后历任四川省委书记兼副省长、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部队第一政委。因对“中央文革”所作所为强烈不满,于1967年1月8日凌晨吞服安眠药自杀,并留下遗言:“文化大革命这样搞,谁高兴?”“我是被江青、陈伯达逼死的。” 李立三  1899年生,湖南醴陵县人。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曾领导过著名的安源工人运动、五·卅运动。1967年6月22日,李立三在短短两个月中遭受14次无情批斗殴打之后,决心一死了之,当晚服安眠药自杀。死前留下了“致主席”的遗书。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为其平反。   陈琏  1919年生,浙江慈溪县人,系蒋介石高级幕僚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之女。1939年入党,解放后曾任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造反派诬蔑她是叛徒、特务,并扬言要开除她的党籍。1967年11月19日,48岁的陈琏从十—层楼上跳楼自杀。1979年3月上海市委为其平反,胡耀邦曾为她题写了“家庭叛逆,女中英豪”的赞词。   赵慧深  1911年生,四川宜宾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在《雷雨》中成功饰演繁漪闻名。文化大革命中,因电影剧本《不怕鬼的故事》及家庭成分不好而被打成“三反分子”,屡遭批斗;又因曾在《马路天使》中饰演过妓女小芸而受到造反派的嘲弄和侮辱,于1967年12月4日含恨自杀。   罗广斌  1924年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西南联大,解放前参加反抗国民党的地下斗争,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解放后曾任共青团重庆市统战部长。与杨益言合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影响巨大。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于1967年跳楼自杀。   严凤英  1931年生,安徽桐城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主演黄梅戏《天仙配》闻名。文化大革命中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自杀身亡。死后曾被剖尸检查,因怀疑她腹中藏着特务密电和微型收发报机。   容国团  1937年生,广东中山县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自幼居香港,1957年回大陆,曾多次获世界冠军称号。“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修正主义苗子”。1968年6月20日目睹了贺龙、荣高棠批判大会后,在龙潭湖附近的一个鸭房中自缢身亡。   杨朔  1913年生,山东蓬莱人。著名作家。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杨朔被中国作协的造反派列为重点批斗对象,1968年7月底杨朔要求上书毛主席和要求与单位领导谈话,均遭拒绝。绝望中于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杀。   储安平  1909年生,江苏宜兴人。清华大学毕业后曾留学英国三年,攻读政治学。50年代初先后加入九三学社和中国民盟,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委员。1957年大鸣大放中出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因所谓“党天下”言论被定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再次成为造反派折磨的对象,任意打骂,人身侮辱,无所不为。1968年8月的一天投河自尽。   傅雷1908年生,上海南汇县人。著名翻译家。傅雷学贯中西,文学、美术、音乐、外语“四位一体”,著作等身。1958年4月被划为“右派”。1968年8月30日,造反派上门抄家四天三夜;9月2日,傅雷夫妇被揪到大门口站在长凳上戴上高帽子批斗,惨遭人格凌辱。9月3日傅雷夫妇双双自缢身亡。  翦伯赞  1898年生,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有《中国史纲》等18部著作行世。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因对前途绝望,于1968年12月18日偕妻戴淑宛双双自杀。   上官云珠  1920年生,江苏苏州人。著名电影演员,曾在《乌鸦与麻雀》、《早春二月》等片中饰演角色。解放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1968年跳楼自杀。   周瘦鹃  1895年生,江苏吴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主编《申报·自由谈》、《礼拜六》等,有长篇言情小说《新秋海棠》等,系“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1968年跳井自杀。   李广田  1906年生,山东邹平人。著名作家。1935年毕业于北大外语系。1948年入党。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云南大学校长、昆明作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因遭残酷迫害,于1968年跳池自杀。 吴晗  1909年生,浙江义乌县人。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28岁时被云南大学聘为教授。解放后,先后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后又任北京市副市长。1959年起先后写了《论海瑞》、《海瑞骂皇帝》和京剧《海瑞罢官》等,后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于1969年10月11日自杀身亡。   顾而已  1915年生,江苏南通人。著名电影艺术家。执导过《小二黑结婚》、《天仙配》等影片。文化大革命中,因30年代与江青有过交往(了解蓝苹历史)而备受迫害。1970年6月18日,在五七干校自缢身亡。   闻捷  1923年生,江苏丹徒人。著名作家、诗人。解放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副社长、中国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批斗,1969年下半年获得“解放”后,又因人际交往问题遭诬陷,被张春桥说成是“阶级斗争新动向”。1971年1月13日,张春桥、姚文元正式任上海市委第一、第二书记,闻捷于当晚写好遗书后开煤气自杀。十余年后,作家戴厚英据此写成长篇小说《诗人之死》。   王重民  1903年生,河北高阳县人。版本目录家、敦煌学家。曾留学法国,1948年任北平图书馆代理馆长;1952年起专任北大图书馆学系主任。一生对图书馆学和敦煌学的研究影响巨大。1975年4月15日自缢身亡。   根据手边非常有限的资料,除上述自杀身亡者外,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害致死的各界知名人士还有: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1967)  原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贾拓夫(1967)  作家田汉(1968)  国防部副部长许光达大将(1969)  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1969)  国家主席刘少奇(1969)  国务院副总理陶铸(1969)  海军参谋长张学思(1970)  作家赵树理(1970)  文学评论家邵荃麟(1971)  文学评论家侯金镜(1971)  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1974)  中央调查部副部长邹大鹏(1967)  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1971)  民盟中央副主席章伯钧(1969)  教育部部长何伟(1973)  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委南汉宸(1967)  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陈正人(1972)  监察部部长钱瑛(1973)  农业部部长廖鲁言  公安部副部长徐子荣  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胡锡奎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刘锡五  西藏军区副政委王其梅(1967)  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高仰云以及原工大的赵宗复(1966)  中宣部的姚溱(1966)  中科院地质所的谢家荣(1966)  中国作协的冯大海(1967)  天津统战部的孟秋江(1967)  南开大学的许政扬(1967)  音乐学家沈知白(1967)  古典文学专家李嘉言(1967)  南开大学的铙毓泰(1968)  佛学家喜铙嘉措(1968)  文学评论家胡先(马肃)(1968)  文学评论家陶然(1966)  小说家孔厥(1966)  小说家陈翔鹤(1969)  戏剧评论家伊兵(1968)  小说家彭柏山(1968)  中科院物理所的张宗燧(1969)  美学家吕荧(1969)  著名新闻记者、新闻学家范长江名著文学史家刘绶松等。 这些人有的是自杀,有的是被虐杀(一般书中统称为“受迫害而死”),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含冤、含恨离开人世的。 </div>

纸帆船 发表于 2005-5-12 11:01:27

<div>天空缀满暗红的星星,那是民族精英们冤死的魂灵;</div><BR><div>专制与极权的最终结果 ,就是让民族精英们去自戗。。。。。。</div>
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大革命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