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袍袍 发表于 2005-2-19 17:38:35

有这么复杂吗?楼主搞清楚金沙遗址的年代没有?

岂曰无衣 发表于 2005-2-19 18:07:33

<div>金沙遗址的年代待考。事实上如果太阳神鸟图真的和易学先天阴阳有联系的话,也应该是周易之前的连山易或归藏易。但是两书失传。从历史文献上看,周易,也就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流传有序的易学理论,是和连山归藏有很大出入的,至少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大幅改动。而先天阴阳图又是后人对周易的理论提纯而编制的。秦以后,因为焚书坑儒,以后的出现的思想理论研究的繁荣现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到底传承了多少秦以前的东西下来,我们谁也不清楚。莫要忘了银雀台出土的孙子兵法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不一样。所以要说金沙此图和先天阴阳有多大的联系,稍显牵强了。甚至说它是太阳鸟,都不敢苟同。如马王堆出土的三足乌叫太阳鸟,还算切题。但是既然已经定名如此,引为习惯。也就不必深究了。浅谈几句,愿与楼主共同探讨。</div><BR><div>另:关于太玄经,它的学术价值到底是否有传说中那么大,也不太理解。汉当时,很多人就觉得它行文晦涩,言辞艰深,状若无物。后人有联“盖严埤雅训,缻有子云文”直指汉时学术界对此书的评价。个人认为模仿痕迹太重而失却个性。当然它很多方面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div>

泡泡袍袍 发表于 2005-2-19 18:42:32

我感觉有点分析周星驰电影的感觉了~~~~~~~~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2-19 23:24:11

<b>以下是引用<i>岂曰无衣</i>在2005-2-19 18:07:33的发言:</b> <div>金沙遗址的年代待考。事实上如果太阳神鸟图真的和易学先天阴阳有联系的话,也应该是周易之前的连山易或归藏易。但是两书失传。从历史文献上看,周易,也就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流传有序的易学理论,是和连山归藏有很大出入的,至少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大幅改动。而先天阴阳图又是后人对周易的理论提纯而编制的。秦以后,因为焚书坑儒,以后的出现的思想理论研究的繁荣现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到底传承了多少秦以前的东西下来,我们谁也不清楚。莫要忘了银雀台出土的孙子兵法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不一样。所以要说金沙此图和先天阴阳有多大的联系,稍显牵强了。甚至说它是太阳鸟,都不敢苟同。如马王堆出土的三足乌叫太阳鸟,还算切题。但是既然已经定名如此,引为习惯。也就不必深究了。浅谈几句,愿与楼主共同探讨。</div><BR><div>另:关于太玄经,它的学术价值到底是否有传说中那么大,也不太理解。汉当时,很多人就觉得它行文晦涩,言辞艰深,状若无物。后人有联“盖严埤雅训,缻有子云文”直指汉时学术界对此书的评价。个人认为模仿痕迹太重而失却个性。当然它很多方面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div> <div>这位“新手”对历史有研究,所发帖子有内容,愿为探讨。</div><BR><div>一、所谓“事实上如果太阳神鸟图真的和易学先天阴阳有联系的话,也应该是周易之前的连山易或归藏易”,似乎承认金沙遗址的年代应在商周之前,恐怕太早了一点。</div><BR><div>二、所谓“周易,也就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流传有序的易学理论,是和连山归藏有很大出入的,至少也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大幅改动”,有见地。不过,应当看到,“流传有序的易学理论”,基本上是孔夫子的《易传》,蜀人对易的理解,一概成为异端邪说,蒙受不白之冤者甚多。</div><BR><div>三、“秦以后,因为焚书坑儒,以后的出现的思想理论研究的繁荣现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此话费解,不知所云。</div><BR><div>四、“到底传承了多少秦以前的东西下来,我们谁也不清楚”。《山海经》的研究在这方面有突破;落下闳对天文学的贡献应该是清楚的。我们不能在“不可知论”的桎梏中坐以待毙。</div><BR><div>五、“既然已经定名如此,引为习惯。也就不必深究了。”这话有点学阀的味道。马克思主义也只是为真理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并未结束真理。何以“习惯”就“不必深究”呢?</div><BR><div>六、“关于太玄经,它的学术价值到底是否有传说中那么大,也不太理解。汉当时,很多人就觉得它行文晦涩,言辞艰深,状若无物。后人有联“盖严埤雅训,缻有子云文”直指汉时学术界对此书的评价。个人认为模仿痕迹太重而失却个性。当然它很多方面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太玄经的价值不是“传说”;汉时对太玄经的否定是一大冤案,《新解》已论及;太玄经的“模仿痕迹”,主要是太初历,对易经而言,不是模仿,而是突破。突破的根本原因,在于直接使用了浑天说理论。</div><BR><div>上引各点,当否,盼再赐帖。</div>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2-19 23:34:15

<b>以下是引用<i>泡泡袍袍</i>在2005-2-19 18:42:32的发言:</b> 我感觉有点分析周星驰电影的感觉了~~~~~~~~ 此帖大概是指前帖有点“玄”。易道之学本来就是玄学,因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从玄到实,我们看实的东西多了,玄的东西就不易了解。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玄是抽象,只有抽象,才能抓住本质。在理论上要有所造诣,不可距玄学于千里之外。

岂曰无衣 发表于 2005-2-20 20:49:31

<div>诚如楼主所言。商榷和探讨是一切学术研究有结果所必须的氛围。昨天被朋友引入论坛,实属新人,匆匆数言,仅为引玉。很欣喜还有这样能营造亲切感的论坛。毕竟乡情难遣。过目楼主数贴,深感敬佩。后学小辈,不敢言赐。盼楼主新贴。</div>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2-20 23:43:50

<b>以下是引用<i>岂曰无衣</i>在2005-2-20 20:49:31的发言:</b> <div>诚如楼主所言。商榷和探讨是一切学术研究有结果所必须的氛围。昨天被朋友引入论坛,实属新人,匆匆数言,仅为引玉。很欣喜还有这样能营造亲切感的论坛。毕竟乡情难遣。过目楼主数贴,深感敬佩。后学小辈,不敢言赐。盼楼主新贴。</div> 既然来了,就不要作客,请以主人翁的态度继续参加讨论。你的言论不要保留啊!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2-28 22:47:32

<b>以下是引用<i>泡泡袍袍</i>在2005-2-19 17:38:35的发言:</b> 有这么复杂吗?楼主搞清楚金沙遗址的年代没有? <div>金沙遗址的年代两说:一为殷商时期,一为春秋。余倾向前说。</div>

微霞满天 发表于 2005-3-5 19:43:43

<div>我赞成魏老师的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纺轮纹饰,和“太阳神鸟金箔饰”可说是异曲同工,不知魏老师注意到没有。现发一图片,供网友们切磋。</div>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3-28 02:27:52

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纺轮图案为10芒纹,使用十月历;金沙金泊为12,以十二个月为一年;金沙出土青铜立人头顶芒纹为13,表示闰年为十三个月。应是一脉相承的历法进化。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金沙遗址新发现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