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河曲马|查看: 7071|回复: 64
[生活] 

中国弱势群体生存图集

 [复制链接]
 一米阳光 发表于: 2004-9-1 20:07:43|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就是如此。
 紫雨 发表于: 2004-9-2 19:00:2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含泪无言!!!!

文静,一个善良的孩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马小露 发表于: 2004-9-4 11:52:4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这类情况。白发苍苍的老人、孤苦无依的小孩,病痛伤残的倒在路边,看了让人心酸……生活就是如此现实、残酷。

当你享受舒适生活的时候,很多人也许连基本的生计都不能保证……
 罗子兰 发表于: 2004-9-12 23:01:38|显示全部楼层
家
上学路上学路
警察和小姐警察和小姐
我只想讨回工钱我只想讨回工钱
下雪了下雪了
小小乡农小小乡农
学习学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冉云飞 发表于: 2004-9-12 23:56:40|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看过很多次,但依然震撼,自己的生活周围,都是这样的弱者,你能闭上眼睛去歌颂吗?如果你还有点良知的话.
 雁过无痕 发表于: 2004-9-13 00:44:19|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怎样的一种震憾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罗子兰 发表于: 2004-9-13 20:36:51|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的9月底的一个深夜,我从网吧回家,在一个铺面的卷廉门,倦缩着父子俩,父亲怕孩子冷着,紧紧的抱着9岁的儿子,他自己垫了件衣服坐在冰凉的水泥地上,身边放着一个装了衣服的麻布口袋。可能他太疲倦,我和我的儿子从他身边过,他也没有抬头,倒是我看不过去,主动上去问他是怎么了。他才给我说是他同乡叫他到红愿去挖贝母,结果把他带去的三百多块钱骗了,同去的共4人,都是一个村的人,全被骗了,其他几人走了,他带着儿子就靠搭便车和买了一段路的车票走到了这里,现在身上还有十多元,打算走路到成都,再混上火车到家乡。我听后心里很难受,就瞒了我老公,把当天网吧收入的一张100元和几十块零钱全给他了。他的旁边,是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红军桥。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13 22:37:40编辑过]
 冉云飞 发表于: 2004-9-14 15:59:17|显示全部楼层
感于罗姐的善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做些善事,是一个社会道德的基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罗松涛 发表于: 2005-7-1 21:46:04|显示全部楼层

民工生活之底层

  ──看王小帅的两部片子

  我们曾经发问,为什么反映农村特别是民工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稀缺?  中国民工,一直是一个难得轻松的话题。曾几何,不知谁发明了一个词:弱势群体。民工,无疑是我国弱势群体里最底下的一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全民小康”的今天,民工太边缘了,边缘文化毕竟不能进入主流,甚至不能入流。这些作品便以艺术品的形式存在,束之高阁,虽然在国外获奖频频。即便获奖,那也是揭开“癞疮疤”给别人看,理应鄙弃的。  于是,他们由边缘而底层,最后干脆被禁止了。  民工本身不用说了,就是城里人,对民工生活也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我在八楼抬头一望,就可以看见脚手架上油光光的身体。这些油光光的身体会在小巷的摊子上喝烈性酒,然后花两元茶钱看免费录像,有时候会在街边撒尿,或者对女人吹口哨。没有人能蒙住我的眼睛,说,不准看,他们不能代表我们的城市更不能说明我们的美好生活。于是,我佩服王小帅。  一个挑夫,一个歌女,一位老大,这就够了。在《扁担·姑娘》里,武汉的天空是阴郁的,地方是逼仄的,空气都有些压抑。他们颠沛流离,朝不保夕,他们吃喝嫖赌,绑架、抢劫、杀人,他们是使城市疼痛的瘤。没有人疼爱,没有人关心,诚实劳动换来的是被打击被奚落的命运。“你还能够留下些什么?是散落的白纸片。你爱的天堂里面,请来听我唱首歌。”在片尾歌里,我并不觉得影片有多少阴暗,只觉得很写实,更多的人,也别是那些城市人应该好好看看。庆幸的是,今日之政府终于将关注民工生活提到议事日程,虽然姗姗来迟或有治标之嫌,但毕竟慢慢地在落实。  在《十七岁的单车》里,一名农村来北京打工的快递公司员工贵福,一名再婚家庭的中学生小坚,围绕着一部银色山地自行车展开纠葛。贵福踏实、勤奋,但命运常常和他作对。在快要攒够买下自行车的钱时,自行车却丢了。为了不失去工作,他跑遍整个北京城寻找自行车。而小坚偷了父亲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车,这车恰恰是贵福的。为了车,贵福吃尽苦头,受奚落、挨打,当小坚决定出让自行车的骑行权时,无端的横祸降临,小坚的仇家将贵福打个半死,自行车也被砸烂。遍体鳞伤的贵福扛着自行车走在车来人往的马路上时,我没有能够忍住眼泪。贵福的命运为什么如此悲惨,因为他上民工,城市人当作玩物的自行车,却是他赖以生存的工具。  同样,我们的自行车掉了,没有人会理会;至少在我们城市,有关部门收了一阵牌照费后,就已经不对自行车上户口了。汽车多起来,谁还有这个闲心管理自行车;有钱人多起来,谁还去理会一个徘徊在生存边缘的民工呢?  当然,《十七岁的单车》不是一部单纯的民工生活片。我想,之所以叫十七岁的,是因为他没有成年,他正在成长,需要关爱。贵福如此,小坚也是如此;这是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王小帅在为社会和家庭把脉。我们不应该回避。  回到开篇的话题,我们其实并不缺乏反应民工生活的作品。是因为一些人讳疾忌医,不希望我们看到自身的疾病。  二○○五年七月一日
 蒲阳 发表于: 2005-7-2 21:28:16|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说:我只是把这些伤疤都揭出来,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实际上,我还是觉得这方面的有深度的东西确实不多,不怪人们在说,现在的作家,很少有眼光向下的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21:59,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