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278211|回复: 1602
[纪实] 

四川汶川县发生8.1级地震,成都震感强烈!

 [复制链接]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6 22:46:23|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提交者:怕俺说真话   



白眼怂,呵呵,不过某某某控制的一肉喇叭而已,还有脸在电视上面对指责害怕劣质校舍垮塌而逃命的教师“无耻”?
 杨轻抒 发表于: 2008-6-27 15:05:30|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呵呵,灾难面前幽默得起来的民族绝对是弄倒了都要弹起来的民族。纸兄文风有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wjslfx 发表于: 2008-6-27 17:51:5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中国首善”陈光标灾区志愿行

人在做  天在看

“中国首善”陈光标灾区志愿行

  汶川地震,震撼华夏儿女。举国悲恸中,另外一场关于企业家和企业该承担多大社会责任的讨论,在民间沸沸扬扬。如果,每一种对于责任解释的声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那么,当了解了陈光标在这次地震灾难中的一切行为,一些模棱两可、飘忽游移的立场或许会坚定起来……

  一场和善,和美,和人性的对话

  和陈光标握手的时候,记者感到他的手比较粗糙。

  6月11日22时20分,记者终于在成都锦江宾馆等到了陈光标。一场和善,和美,和人性的对话终于开始了。在对话之前,我们已经得到了这几个阿拉伯数字──截止到5月31日,陈光标及其救援队共挖出被埋人员6000多人,救活128人。累计向灾区捐赠款物合计2130万元,其中现金785万元,帐篷2300顶,收音机23000台,电视机1000台,电风扇1500台,书包8000个。陈光标自己亲手抱出、抬出、背出了200多人,救活12人。其中,聚源中学2人,北川中学5人,北川曲山镇幼儿园1人,北川茶厂2人,北川宾馆1人,汶川百花小学1人,12人中,除百花小学付豪受伤外,其他人毫发无损。看到灾区的惨状,陈光标这个7尺男儿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放声痛哭……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拿着200万的支票、部分现金以及60辆大型机械设备,奔赴灾区紧急施救。

  “36小时60台大型工程机械从江苏赶到都江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大半个中国被摇撼,震感强烈。当时,正在南京公司总部开董事会的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接到了他的一个四川朋友的电话,电话寥寥数语,告诉陈光标“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汶川、北川、绵竹、绵阳、都江堰等地倒房子了,很严重。”尽管信息十分有限,但长年从事旧楼拆迁,和钢筋水泥预制板打交道的陈光标从“倒房子”这几个字里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我把董事会变成了救灾讨论会,我问大家我们公司该怎么办?”陈光标说,“大家说,捐款呗,要多捐,号召公司3600多号员工都来捐。我说,这不够,现在的关键是要救命。”

  救命要紧!

  陈光标从自己从事电厂、房屋、厂房的拆除经验中判断,救助倒塌房屋废墟里的人必须有专业的水准、经验和机械设备,靠人力无济于事。“我们对房屋的结构,倒塌房屋的清理很有经验,我的拆迁队一定能派上用场。”他当机立断,把当天原定赶赴山西、安徽、天津、河北的60部大型工程机械改派四川,同时挑选了120名政治、业务、身体素质好的机械手上路,星夜兼程赶赴四川。“我给他们两倍于平常的工资,比如,你一个月6000元,每天是200元,现在每天是400元。”

  陈光标这场和时间赛跑的救人黄金时间单位,定义为“秒”,他要求:人可以换班休息,车辆不许休息;到达灾区后发现道路堵塞要主动打通道路,为后来的救援队伍开辟通道;要有序、有效、科学地组织救援,以秒为单位,挽救生命;这正是所有人行善积德的时候,人在做,天在看,要多积德,多救一个人就是多积一份德;人心都是肉长的,有一份力量,要做十倍的努力,不要给当地政府添麻烦。

  12日18时前,全部60台工程车辆从江苏各地出发,一辆辆装有挖掘机、装卸车、吊车等大型机械的平板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经合肥、武汉、重庆,浩浩荡荡地开往四川灾区。

  车队一路向西疾驰而来。

  为了避免千里奔袭大救援路途中遭遇不必要的麻烦耽误时间,陈光标要求所有救援者着迷彩服,他多少有些“僭越”地使用了中国红十字会标牌,在每辆车身印上“抗震救灾专用车”字样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标志。

  以救火般的心情、急迫和速度,5月14日上午6点,陈光标的工程车辆先头部队伴随着朝霞出现在房屋支离破碎、学生市民死伤严重的都江堰市区。“一路上,车队浩浩荡荡,我们最快的车辆36个小时就赶到都江堰,投入了聚源中学、市中医院等地的救援中。”此时,由于地震的突然性,施工机械奇缺,陈光标的队伍千里奔袭赶来救援,不啻是久旱盼到的甘霖。接着在以后几个小时,全部60台机械车辆一一就位。他们带的机械是挖掘机、推土机、吊机。这些在平素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机械,此时,每一部都是神勇的救人大力士,要知道,欲把压在几吨重的水泥构件下的受伤者救出来,再多的人,毫无用处。地震救援体现的是经验、技术和设备的综合能力。60台设备入川后,陈光标根据灾情分布到各地──都江堰11台,什邡7台,德阳和绵竹16台,北川13台,安县5台,汶川县映秀镇8台。陈光标本人是5月13日一早乘飞机先期到达成都的,“我打前站,要了解情况,好为后来的机械提供救援的准确情况。”陈光标13日下午先到都江堰,他随身带着不少现金,遇到灾民撤离,他就下去发钱。“我让灾民排队,一百元一张地发,”他说,“因为我考虑各种救济组织还要等几天才能把各地捐助的钱发到他们手中,但这几天他们要吃要喝,救人要紧,不讲程序了。”在都江堰,陈光标去了聚源中学和市中医院,前者埋了1000多学生,后者埋了100多人。

  5月14日上午9时,陈光标到达北川县城,向北川中学进发。此时的北川整个像一座死城,“除了我们3人,没有看到第4人。”道路阻断,他只能和两位同事步行,此时他的机械受阻于道路,无法跟进,陈光标手提一个小型的汽车千斤顶,来到北川中学废墟,“废墟里,到处是人的头、手、脚露出来,身体的其他部分则被压在水泥构件下。”陈光标和两位同事,用千斤顶展开救援,顶开预制板后,再用砖垫起楼板,就这样先后救出了6个孩子。干到下午18点,暮色苍茫,陈光标又和两位同事踏着废墟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老城进发,短短3公里路,他们走了4个小时,22时终于到达北川老城。此时,天空一片漆黑,到处是呼救声,地上的尸体横一具,竖一具,不小心就踩着了。“我的两位同事害怕了,紧紧抓住我的裤带,我为了打消他们的恐惧,鼓励他俩,我做了一个动作。”陈光标做的这个动作就是把两具遇难者遗体抱在胸前,“你们看,没什么,别怕。”

  面对遍地的呼救声,陈光标用电喇叭喊话,要他们别喊叫,“保持体力,别睡着了,全国都知道这里发生了地震,救援队伍马上会来救你们。”其实,这时离救援队的到来还有相当一段时间,陈光标只能用这种给予希望的方式,安慰他们。14日、15日陈光标在北川救人,16日去了德阳、绵竹和东方汽轮机厂,17日他又来到汶川县的映秀镇,不仅指挥其车辆机械,而且亲手去救人、背人、抬人、抱人。陈光标的个人施救印象最深的是在北川中学救一个叫雍婷婷的孩子。

  “我在废墟里用喊话机喊,听到一个女孩的声音,她说"救救我",我一看废墟里课桌下一个女孩被压在那里,我用千斤顶顶开水泥预制板,把她拖出来,背到我背上就从七八米高的废墟上往下走。”陈光标回忆道:“走了几步,她嘴里突然喷出一股热热的液体,从我后背顺着领口喷到我的后背前胸,我先以为是呕吐物,后来一看,是她的血。可能是胸腔被压坏了。”陈光标把孩子背到平坦的地方放下,用一本书盖住她的小脸蛋,求生的本能让孩子的手紧紧地抓住陈光标,不让他离开,说:“叔叔救我!叔叔救我!”陈光标安慰她说:“你坚持一下,孩子,一会儿医疗队就来救你了。你好多同学还被埋着,让叔叔再去救几个同学下来,好吗?”孩子很听话地撒手了。

  又救了几个人后,陈光标过来一看,雍婷婷一动不动,揭开盖在她脸上的书,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

  “我太伤心了。”陈光标此时的眼圈又湿润了。令陈光标伤心的还有一个短信。5月14日中午,他正在被埋1000多人的北川中学废墟救学生,莫名其妙地收到一个短信:“陈总,你图名图利,来作秀了。”当时那个惨景之下看到这个短信,把陈光标激怒了,“如果我那是作秀,大家都来啊,作这个秀能救多少孩子啊!”

  陈光标给灾民发现金可能是这次救援的一大新闻点。最初他从南京带了一张200万元的支票,到成都后提取了25万元现金,见到逃难的灾民就发,一百元二百元地发。5月14日中午,在距北川约5公里的擂鼓镇,陈光标见到百余名灾民在路边等待救援,他从汽车后备箱里拿出数沓百元现钞,逐一发到在场者手中,“有时候,因为人太多,发钱发得手发软。”

  他自己也被感动过。

  5月15日,因为带去的车辆不够用了,陈光标在当地向一位姓朱的老板租了10辆车,当时说好每小时300元,等到付钱的时候,朱老板分文不取,他说:“你一个江苏的企业家都能为了四川灾区无私奉献,我是当地人怎么还能要钱呢!”

  熬过严冬的人最知道太阳的温暖。实事求是地说,陈光标的行为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下,不少地方让人难以理解,网上至今也有人在质疑他的动机,尽管是极少数的人。地震之前,陈光标最出名的头衔是“中国首善”。地震发生前20天,陈光标刚刚以1.81亿元人民币的年度捐赠,名列2008年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

1968年7月,陈光标生于苏北贫苦农家,1995年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和保健药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其间取得多项个人专利;1998年组建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项目涉及新型包装材料制造、房地产开发、青少年国防教育、再生资源利用、智能识别系统开发、电厂配套设备生产以及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代理处置等业务。2005年产值近70亿元人民币,利税近4亿元人民币。陈光标的捐赠既随着他事业的成功而增加,也随着他的爱心而增加。“2006年我是每两月捐一次,2007年是每月捐一次,2007年总共捐了1.81亿元。”

  
  10年来,陈光标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4.75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人。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陈光标有自己的“捐赠道德”──他从未向任何银行借贷过一分钱,也从不在受赠地区进行投资。就经济实力的总量来说,陈光标绝对不是“中国首富”,但他的行为却赢得了“中国首善”的荣耀。采访中,陈光标不经意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及时行善”。

  2003年,江苏省几个慈善基金会全部慈善基金不到一个亿,但到2007年已经突破60亿元,陈光标很自豪,他认为这是政府引导的结果,和自己带头的作用也有关。

  “四川大地震,到了5月15日,我从电视上看到全国的捐献不到4亿元,我流泪了。地震惨况难道这些企业家看不到吗?有的人一年挣四五十亿元,这次才捐二三百万元、四五百万元,你的良知在哪里?你怎么把财富看得那么重!”

  “我今年40岁了,再过40年,我在想,到那时我会给这个社会留下什么?”

  6月1日,陈光标来到绵竹的3所小学,2所幼儿园,发放了100万元现金。在绵竹东汽幼儿园里和孩子做游戏时,陈光标问孩子们想要什么,当孩子们说要书包、铅笔、本子等文具后,他现场给每个孩子100元买文具。

  一个孩子说:“叔叔,我家的房子被震垮了,我还想要房子。”

  陈光标掏出了身上仅有的一张名片:“孩子,把叔叔的名片给你爸爸,让他给我打个电话,叔叔给你们建。”结果孩子们也纷纷说要建房,陈光标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念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记下,回头给自己父母,“叔叔一定给你们建地震震不倒的房子!”

  “我答应了,就真要给他们建。”陈光标说,“我算过,建一套住房五六万元,五六十户也就两三百万元,而且质量一定好。”记者顺势追问道:“五六万一套的房子再有地震,能确保不会垮吗?”

  陈光标目光坚定地说:“没问题。这次地震死的人百分之六七十是死于房屋质量的低劣。我们在江苏拆旧楼,平均每平方米可以拆出二三十公斤钢筋,这儿的最多每平方米六七公斤就了不起了,而且钢筋又细又稀。砂浆标号也不达标,能有二三百号就不错了。这样的质量别说8级地震,6级就垮了。”“严重的偷工减料。”他补充说。

  陈光标提到他特别欣赏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牺牲的内森·黑尔说过的一句名言──IregretthatIhavebutonelifetoloseformycountry.──我遗憾的是,我只能为我的祖国奉献一次生命。“有人认为他的财富是自己奋斗的结果,与别人无关,我认为每挣一元钱都有政府和社会无形的付出在里面,”陈光标再次强调:“所以,要及时行善。”

  
 leikang 发表于: 2008-6-27 18:05:40|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感谢!
能否再搜集些图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7 20:24:34|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日报》意欲何为?

● 张博树   

6月25日《成都日报》载文“地震是毁房罪魁 幸存者应理性看未来”,该文称“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造成重灾区不少房屋垮塌、损毁。针对这种现象,昨日上午,成都市社科院举行‘地震灾害与房屋建筑安全’研讨会,邀请20余位地震学、建筑学、法学专家,对房屋损毁原因及相应的责任认定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专家们认为,此次特大地震的巨大破坏力是损毁房屋的罪魁祸首,不能简单地把房屋损毁原因归咎于建筑质量;劫后余生的人们应该理性面对地震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话何意?

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告诉人们:地震中房屋倒塌纯属“天灾”,与“人祸”无关,谁要从“建筑质量”方面追究房屋损毁原因,就是没有“理性”地分析这场灾难,更不是“理性”地“看待未来”!

众所周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物被毁,特别是学校,毁坏、倒塌极其严重,成千上万如花的孩子瞬间葬身瓦砾,这是此次灾难中尤其令人心痛、乃至无法接受的一个事实,因为毕竟还有不少建筑物没有被摧毁,灾区政府机关大楼的垮塌远比一般中小学教学楼的垮塌程度低。在这种情况下,遇难学生的家长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要求反思“天灾”背后掩藏的“人祸”成分,追究学校“豆腐渣工程”的责任者,难道不是天理所在?而《成都日报》的这篇报道却通过“专家”之口告诉人们,“同一区域房屋受损程度不一有多种因素”,“废墟取样”也“很难反映质量问题”;加之“多因一果无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灾区的人们还是应该摆平“心态”,虽然“受灾人口上千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环境、建筑、经济严重受损,但相对整个受灾人口而言,因灾死亡、失踪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在这种情况下幸存下来,更应该理性面对地震灾害,重建美好家园,而不应该沉湎于悲痛,或者怨天尤人”。
因为死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活下来的人就应该“心怀庆幸”,而不要再去“怨天尤人”,这叫什么话?!

说穿了,《成都日报》干脆就是在宣告:人们不要再去谈“问责”,追查那些豆腐渣工程的责任人;在无法抗拒的“天灾”面前,遇难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非要纠缠与无法厘定的“人祸”相关的“责任”问题,就有无理取闹之嫌了!

然而,汶川地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真的与“人祸”无关么?这些夺去我们那么多可爱的孩子的生命的“人祸”因素(哪怕与天灾相比,它只是间接的发挥了作用)真的就无法厘定么?
我们有权利郑重地提出这些问题!

一般来说,在巨大的公共灾难发生后,理性地反思灾难,包括产生灾难的种种原因和政府在灾难中的表现,是一个政府成熟程度和自信程度的重要标志。

《成都日报》作为灾区的省级政府机关报,本应承担起震后反思的理性职能,现在却发表了这样一篇如此糟糕的报道。实在令人扼腕!痛心疾首!

(2008年6月26日夜,北京)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7 20:32:11|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提交者:sskuem   

“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都一起登载了,和当年的“两报一刊”有一比。看来是一个信号,请大家都把怒气发给大地吧,谁也没有责任。
苍天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7 22:17:57|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新华网成都6月27日电(记者刘永华、朱映涛)由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组织召开的抗震救灾部队经验交流会27日在成都举行。

会议指出,在这场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在灾情特别严重、环境特别恶劣、救援特别困难的情况下,来自全军各大单位、各军兵种的13万余名解放军、武警官兵和近5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联合编组,统一行动,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各任务部队火速行动,在震后3天进入所有受灾县、5天进入所有受灾乡镇、7天进入所有受灾行政村,以实际行动发扬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展现了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会议还指出,在抗震救灾中,广大官兵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抢险救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50个单位和31名个人受到解放军总部和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通报表彰,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会议要求,在抗震救灾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救灾部队要继续发扬军队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创造更多业绩、作出更大贡献。

截至6月26日,四川灾区救灾部队共搜救被掩埋群众2.7万余人,转移解困受灾群众138万余人,诊治受灾群众83万余人次,洗消面积9.5亿平方米,搭设帐篷30余万顶,搭建临时灾民安置点422个、中小学校112所,开设灾民饮食供应站29个、饮水供应站43个,出动各型飞机4770余架次、车辆38万余台次,运送救灾物资103万余吨,空运空投物资6890余吨,抢修维护道路1.27万余公里,清理废墟1350万余立方米,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在四川灾区参与救灾的成都军区、济南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和武警部队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8 12:10:37|显示全部楼层

提醒教育部:修订“师德规范”前,请先把校舍建好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27 22:00 编辑

6月25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被首次加入其中。据悉,该意见稿通过后,教师将奉行这一新的职业道德规范。

毫无疑问,这是“范跑跑”事件发酵的结果。那么在笔者看来,将“保护学生安全”加入师德规范当然是非常必要的。它将以前存在于其它一些法规中,却不是很明确的“教师保护学生的责任”明确化了,有利于教师们认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免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只是有一个问题,很明显,将“保护学生安全”加入师德规范,说明政府是要把“保护学生安全”当作重中之重。然而,如果我们全方位的来看“保护学生安全”问题,或者还不能不承认,强调“教师保护学生的责任”绝非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只能是:建设安全可靠的校舍!

我发现在有关“范跑跑”事件的争议中国内主流媒体出现这样的舆论导向:有关地震发生时学校教师应该如何做,日本有明确的规范,“老师不能离开学生”(6月19日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在美国,教师在上课期间对学生的安全负有责任,尤其是在面对自然灾害的紧急情况下。而如果教师在危难之际做出了“范跑跑”式行为,肯定会被校方辞退,此外在同事、学生和家长们的鄙视之下也会无法在社区继续混下去。如果学生当中有伤亡,还有可能被公诉人刑事起诉或家长民事起诉(5月27日《南方网》)。但是,却绝少这样的比较:当5·12大地震中那么多的校舍倒塌时,日本、美国的校舍在大致相同等级的地震中倒塌了多少!

其实,要做类似的比较并不困难。因为就在四川地震发生32天之后,在6月14日,日本北部也发生了7.2强震。那么有无发生校舍倒塌的事呢?我从媒体没有读到。当然,也并非没有关于校舍问题的消息,不过是“日本地震暴露学校建筑问题,1万栋校舍可能倒塌”(6月18日新华社《环球时报》)。而让我来理解这个新闻,我认为它就是说日本在这次强震中没有发生校舍倒塌的事件,一间也未倒塌!不知其他人是否也如我一样来理解?

那么很明显,我们可以发现,当日本明确要求“老师不能离开学生”时,它更保证了在强震中校舍也不会倒塌。至于美国如何,因为没有相关的资料,我们就不说了。但是,有日本的例子也就够了。那么也就是说,当我们要求我们的教师象日本教师那样承担起保护学生的责任时,更应该象他们那样,给学生、同时也是给教师们一个安全的校舍。

6月16日,教育部长周济在教育部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灾难时作避难所。不过,与将“保护学生安全”加入师德规范相比,我总觉得这种在大会上说一说的作法很空泛。我这样想:这一问题是否也应成为一个法案呢?当然,即使有了这样一个法案,恐怕还会有问题,即当我们相信“保护学生安全”加入师德规范后教师的相关责任一般都可得到监督和追究,而校舍的安全建设问题就可能要非常不确定:它会得到有效的监督吗?它会得到有效的落实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8 12:32:57|显示全部楼层

被烧烤在“神圣”祭坛上的中国教师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27 21:59 编辑

前几天在办公室里搞了一个小测试,问在场的教师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仍做教师的举手"没有一个人举起手。我也是由心底里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要当教师,尤其是中国的教师。

中国教师最大的悲哀就是被神化,被放在了神圣的祭坛之上,被抹杀了人性。  中国的教师必须就是高大全的代表,不论收获只讲奉献,先人后已,先公后私,英勇顽强,不惧困难,舍已为人,

中国的教师不能要求增加工资,因为提这种要求你就俗了,你不神了。所以当教师的提出希望增加工资的时候,有关领导出来说:要晓得,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清贫。所以网上就有人叫骂说:教师,你们的收入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好多了,要知足。是啊,教师你是神,你应该不食人间烟火,奉献,就是你的职业道德底线。

中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集军人,慈善家,心理医生,保姆,父母等各种身份道德于一身的,在有危难时你要冲在最前面,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你要把生的希望给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虽然的你的收入永远是比照公务员执行,永远都无法望其项背,但是在捐款活动中你毫无选择,捐款总是强制性自愿与公务员捐得一样多;无论你遭受多大痛苦,你都无权表现出来,站在讲台上你都必须富含激情;而且你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而且还是他的保姆,许多家长在把孩子送到学校时就非常清楚,他的孩子是读不进书的,但是在学校里有人管到不至于变坏;学生成材了,考上好大学了,跟你老师没有关系,那是人家聪明,学生不成材,那是老师劣,所以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得教不好的老师。

中国的教师只有义务没有权利,而且教师的义务不仅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义务,还有所谓的社会富于教师的义务,而社会其实就是所有的家长,那些既想娃娃成材,又不愿花精神教育娃娃的家长们,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其实就是对神的期望。但是教师是人不是神,所以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于是人们感到失落,感到失望,于是对教师的谩骂,攻击……。。所以中国人对教师的感觉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称他神圣,一方面轻视着他。

其实,当老师的人都知道,自己只是人,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有着人一般的要求,丛来没有哪个老师觉得自己是神圣的,当老师只是自己选择的一种职业,与其它的所有职业一样我们没有选择奉献,我们选择的是适合生存下去,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要求,我们要做好的是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要求,我们不赞同所谓的无私奉献,要知道无私奉献是奴隶主对奴隶的要求,只有奴隶才能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违背经济原则的,是不利社会发展的。
所以,所社会不要将教师钉在神圣的祭坛上,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会毁了你也毁了教师的。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8-6-28 12:33:17|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删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20:47,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