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脐橙,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安确娜尕|查看: 14256|回复: 56
[旅游] 

我来说说:泸定桥

 [复制链接]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3:40:49|显示全部楼层
  “双庆”进入倒计时 措施得力抓筹备2005-04-21

  随着“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70周年暨建桥300周年”

  庆祝活动的日益临近,英雄的泸定县人民在泸定县“双庆”组委会精心部署,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干好干细“双庆”筹备工作的每一环节,抢时间,攻难关,创造出新的泸定速度,抓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节日气氛的营造工作。

  一是抓紧时间完成城区各商住小区的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等综合整治工程,并对城区街道的绿化、亮化、净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净化方面,建设环保局加大清扫、保洁、清运力度,特别是对公共场所和死角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力度加大力度。县爱卫会和建设环保局建立健全县城清洁、保洁的长效机制,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亮化上,建设环保局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加快县城亮化工程的进度,切实加强路灯等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并与110联合巡逻。美化上,对城区主要街道的“三线下地”工程、泸定桥桥亭翻新装饰和地面清砖铺设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对城区主要街道的命名和标识牌制作工作也已有序进行。

  二是确保在“双庆”活动前,完成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的修建、泸定桥东桥头民居改造工程、长征大道后继工程及综合楼建设、后山停车场等28个工程项目建设,使之在5月28日前能全部投入使用。

  三是相关部门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各摊位和摊点,严厉打击各类车辆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规划车辆停放点;完成泸定桥等标志性建筑物的包装美化,进一步规范旅游景点的秩序,努力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四是规范城区内的广告牌、并在重点地段制作出交通、旅游明显标志、标识。

  五是在人流交汇、车流密集、人们普遍关注的泸定桥广场竖起了醒目的倒计时牌,泸定县电视台每天在电视荧屏上打出倒计时广告。倒计时牌醒目地标明了“双庆”期间的各项主题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活动主办单位及主要负责人,让游客及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活动安排,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共同为“双庆”活动贡献力量。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3:44:02|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泸定桥面面观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结构特殊,造型别致。

  泸定桥大体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

  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据实测,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九根铁索作底链,余四根均分两边作扶手。底链根间距离0.33米,共宽2.7米,上铺3米长、0.1米宽的横桥板筑成桥面。横桥板间隔相铺,犹如窗棂,这样,即减轻了桥的自重,又减少了风的阻力。为了方便行走,横桥板中间又立铺上一条0.75米宽的主走道板,两侧靠扶手处各铺一条0.2米宽的辅走道板。人来人往,穿梭自如。在扶手链与底链之间,每隔5米左右就有小铁链与底链相联,使桥身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人一踏上桥面,整个桥身都一齐灵动起来,起伏荡漾,如泛轻舟。

  桥台:东西各一座,全用条石砌成,形如碉堡。西桥台建在坚硬的岩石上,高5.2米;东桥头建在乱石滩上,高14.5米(冬天临水处)。东西桥台上,各有一个深5米左右的落井,落井内埋着与桥身相平行的地龙桩。地龙桩东落井有7根,西落井有8根,直径16~19厘米,全用生铁铸成。在地龙下,又横卧着一根与桥身相垂直的卧龙桩。卧龙桩直径20厘米,长335厘米,也是用生铁铸成。十三根铁索通过东西桥台,进入落井,用锣锅绊牢固地锚固在卧龙桩上,巧妙地运用桥台的自重作为压重,以承担铁索的巨大拉力。为了加强桥台的坚固性,据说,条石与条石之间都打有榫头,关键部位还浇灌铁水。前几年维修时还发现,东桥台底部与岩石接触处,铺了一层栖木夹块石,有关人员认为,大概是由于当时缺乏凿石的设备和能力,为了把压力均匀地传到岩层上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桥亭:桥亭起着保护落井内的铁链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东西各一座,均为木结构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大方。当初,每一个檐角都挂有铜铃,和风吹拂,叮冬作响,犹如珠落玉盘,十分清脆悦耳,为泸定桥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泸定桥的主要构件是铁,认真说来,是一座铁链桥,由28毫米粗的铁条手工锻打成长形扣环连接而成。扣环长17~21厘米,外径9厘米。还有一种长扣环,每环长40厘米,只在落井内使用。据1977年统计,十三根铁索共有12,164个扣环,重约21吨。如加上桥上其它地方的用铁量,总计达40余吨(八万余斤),就是用载重量为5吨的东风牌汽车,也需8辆汽车装运。泸定地处深山峡谷,又不产铁,交通极不方便,修桥工具也很简陋,可以想象,桥工们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修好大渡河上第一桥,是多么的艰难!

  泸定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皇帝下令修桥,桥工非常高兴,修桥铺路,对劳动人民来说,总是一件好事。大家一齐聚集在大渡河边来了,可是没有铁怎么能修桥呢?桥工商议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到二郎山上去寻找。桥工们爬山越岭,找啊找啊,一共找了七七四十九天,连一块铁渣也未找到。桥工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决定到更远的冰峰林立的贡嘎山去。这时,只见东灵山上发出一道红光,哗地一声巨响,一股红彤彤的铁水从山上冒出来。桥工们高兴极了,唱着、跳着,拿出工具连夜干起来,整个大渡河畔,灯火通明,号子声、铁锤声、河水声,响成一片。铁工师傅马之常用铁水铸了四根扶手铁桩,每根铁桩重一千八百斤。这下可难坏了修桥的小伙子,这么重的铁桩,就是抬,也要十多个人啊。一天,从打箭炉方向来了一个大汉,自称名叫郭达,一千八百斤重的铁桩,被他轻轻地一抱起来了,不到两个时辰,四根铁桩全被他安装好了。桥工非常感激他,急忙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谁知他却突然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着。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诸葛亮派在打箭炉造箭的郭达将军前来帮助造桥。为了纪念他,桥工们在西岸桥头上修了一座郭达庙,还把四根扶手铁桩取名为将军柱(郭达庙已不存在,现西岸是观音阁)。说来也奇,桥修好后,东灵山上的铁水也不流了,只在铁水飞溅过的地方,长出一朵朵金色的小花。

  传说是动人的,但事实上并不象传说那样简单。四十余吨重的铁,要靠人力从内地搬运来,一千八百斤重的铁桩,得靠桥工自己安装,至于要把每根长达120多米,重1.5吨的铁索绷在桥上,那就更困难了。据清代王锡琪编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载:“康熙中修建此桥,曾于东岸先系铁索,以小舟载铁链过重,未及对岸辄复,久之不成。后一番憎教以巨绳先系两岸,每绳上用十数短竹筒贯之,再以铁索人筒,缚绳数十丈,于对岸牵曳其筒,筒达铁索亦至。”据解放前维修泸定桥的老工人回忆,清末以来,一直是用青竹蔑编结起重绳,利用蔑箩绳光滑、拉紧变细的特点,把竹筒或木筒穿在猪绳上,筒上系上绳子,吊上铁索,然后用七、八十人在对岸用长绳把铁索拉过来。看来,这种拉铁索过河的办法还是从修建泸定桥时沿袭下来的。

  桥工又是怎样把铁索拉紧、使其达到预定的高度呢?这又是一个难题,聪明的桥工在直径约一米,长约四米的一根粗大结实的核桃木上,打上三排九个孔,均打穿,取名叫滚龙。摧铁索时,用一根专用铁链,名摧链,把铁索和滚龙联结起来,然后将木棒插入木孔,顶部系上长绳,几十人一齐用力拉动。滚龙旋转,带动摧链,铁索随之摧紧。摧紧一段,就用插销插在重叠的扁环中,紧到不足一个扁环时,就用铁钎作为楔子插入,使九根底链铁索完全处于平行状态为止。

  “一十三条索两岸,迢迢波际飞长虹”。雄伟壮丽的泸定桥,凝结着多少劳动人民的心血啊!
泸定桥面面观泸定桥面面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3:45:2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泸定桥三百年大事记

  泸定桥,一名安定桥,别名铁索桥,位于中国四川泸定县城西。横跨大渡河,为我国古老铁索桥之一,清代号称天下第一大桥。

  泸定桥是中国名桥,它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川藏交通咽喉称著于世,更以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驰名中外。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在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七十周年和泸定建桥三百周年之际,将泸定桥三百年神奇之迷,全面翔实地展现于读者:

  1、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大一纸王命“准行打箭炉市,蕃人市茶贸易”。使打箭炉(康定)这片荒滩改变成西陲重镇,茶马互市中心,四川西部的油、盐、茶、米、肉、布匹等物质源源不断地人背马驮,走茶马古道,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沈村、子牛、烹坝三处渡口,就成为川藏交通的主要渡口。大渡河水急礁多,夏天,河水爆涨,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来往客商只有依靠藤索、竹索“援索悬渡”。冬天,雨少水枯,河水缓慢,采用“牛皮船”划渡,载物少,速度极为缓慢,时有丢失生命财产的危险。

  2、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公元1700年),驻打箭炉营官昌侧集烈为乱,击杀明正土司蛇蜡喳巴,伤官兵,袭忧大渡河以东地区。康熙令侍郎满丕和四川提督唐希顺分兵三路平击打箭炉,血战五日,三路俱捷,杀蛮兵五千余人,斩磨西营官第昌侧集烈及大冈营官笼送等。逐复打箭炉,喇嘛番民俱降,寻抵木雅,番目错王瑞柱等刺印,归附喇嘛,番民万二千余户。

  3、康熙四十年二月(公元1701年3月),昌侧集烈之乱平定后,打箭炉成为屯兵要冲,增加官兵三千余人。粮饷军械运输成为主要矛盾,滔滔大渡河又给屯兵造成很大困难。靠渡口“援索悬渡,险其甚焉”,已不适应,修建桥梁遂为康熙所重视。

  4、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3月),能泰被任命为四川巡抚。能泰上任后,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说:“泸河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矢激,不可施舟楫,行人援索悬渡,险莫甚焉!兹偕提臣岳升龙相度形势,距化林营八十里,山趾坦平,地名安乐,拟即其处,仿铁索桥规制建桥,以便行旅”。康熙非常赞同这个意见。为了祖国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交通梗阻,桥是路的延伸,“朕嘉其意,诏从所请,于是鸠工构造”。

  5、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动工修建铁索桥,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初四(1706年5月15日)合龙告竣。前后只花了一年多时间。随即,能泰送去大渡河安乐铁索桥胜利完工的奏折和绘制的铁索桥。康熙见到非常高兴,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即平定西炉之乱)之意。亲自取名叫“泸定”,并题写“泸定桥”桥名。

  6、康熙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1706年7月),康熙在行宫议叙:工部为巡抚能泰题泸河安乐地方助建铁索桥已成,请移化林营防守千总一名,兵一百名镇守。议准该抚所请。建桥既已捐助成功,应加能泰二级。其捐款官员,俟查送到日议叙。上日,能泰昔以建桥奏请,朕始谓其完工之难。能泰又奏,以为可以建桥,朕令其完工之日再奏,今果已报完建造,甚好!大有利于兵民及行路之人,着加能泰五级。康熙还叮嘱大学士等“尔等知,此铁索桥从来之源否?往达赖喇嘛地方,西路铁索桥甚多,是以安乐地方亦如彼建桥。然与云南铁索桥不同。云南地方傍两石崖贯铁索桥建桥,极其坚固。今安乐地方立石柱贯铁索为桥,久后恐必坚固耳,其移兵防守之处,著照该托所请行。”

  7、康熙四十五年七月(1706年8月)。移化林营沈村防守干总1员,兵100名镇守。从此,“泸定桥设兵于桥东西两岸,盘查过往行究。朝夕启开封锁,稽查更甚严密”这种朝开桥门,放人通行,晚关桥门,禁止通行的办法一直沿袭到1950年泸定解放。为了延长桥的寿命,还采取一种泸定桥只开七个月的办法。每年旧历三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为开桥时间。在封桥期间,来往负载客商一律到桥的上游一公路处的渡口乘渡船过河。

  8、康熙四十七年二月(1708年3月),康熙撰写“泸定桥碑记”即《康熙御碑》。

  9、雍正六年(1728年),泸定桥始设巡桥,管理铁索桥和沈村至烹坝驿站。

  10、干隆六年四月(1741年5月),泸定桥的兵力减少了,有把总一员,兵50名镇守。

  11、干隆四十一六月二十六日(1776年8月9日),打箭炉(康定)海子山发大水,10日晚大渡河洪水随发,高出桥面数尺。将铁索桥冲断,秋后动工修复。

  12、干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日(1786年6月1日),在金龙寺至磨西发生七点五级大地震,山崩地裂,波及川西及川南地区,连成都均听到响声,摩岗岭崩塌,把大渡河堵塞了九天九夜,河水回涨,坐在铁索桥上可以洗脚,冷碛,沈村都淹没了。五月十六日,大水忽决高数十丈,一涌而下,冲走惊观大水的群众不计其数。泸定桥一带的烈度为七度,泸定桥头御碑亭墙裂缝脊瓦脱落,护崖羊圈坍卸十二丈。其余桥墩、桥亭、铁索等项,尚无损坏。

  13、嘉庆七年(1802年),天全知州王廷豪,泸定桥巡桥胡廷亲督所铸。桥东铸有铁神牛一只,桥西铸铁蜈蚣一条。铁牛背上铸有〈铁牛重一千斤,永泸定桥,万年不朽〉。

  14、嘉庆十年八月初五日(1805年9月27日),发生泸定桥地震,泸定桥铁索较前松缓,遇风大作,将底链八根先后折断坠河。又中链一根,势亦松岩,急需修复。

  15、嘉庆二十年(1815年)。泸定桥有把总一员,兵三十六名镇守。

  16、光绪三十四年三月(1908年4月),乡民进城赶城皇庙会,看戏看热闹后,拥挤上桥,加以风大吹动,泸定桥底链断裂三根,桥面倾斜,多人坠下河。

  17、宣统三年(1911年),泸定桥巡桥宝琛曾请洋工程师,花二万五千两白银拟改修泸定桥为钢缆桥,后辛亥革命爆发,未果。

  18、宣统三年(1911年),设泸定桥委员会,民国元年(1912年)建县,以桥名定县名,故名泸定县。

  19、民国二年(1913年),泸定桥以桥名定县名县,从此,泸定桥所在地就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座新兴的城镇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

  同年,在泸定桥头设桥关委员会和桥丁戌守。

  20、民国四年(1915年),农历腊月初六晚,东桥亭附近街房失火,延及桥亭,泸定桥东桥亭全部烧毁,次年仿照西桥亭大木结构和布局重建。

  21、民国八年六月(1917年七月),泸定桥遭风灾,铁索链为风折其三,不数日又再折其三,次年修复。

  22、民国19年(1930年)桥关委员罗边花(绰号),不听领工范清荣的劝阻,强迫民工来往背二哥,将最后一根铁索链从西桥头抬到东岸,超过桥链负重,底链断裂6根,桥上40余人落入河中,大部分淹死或负伤。

  23、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由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党总支书记罗华生组织工22人的突击队夺桥,取得了举世闻名的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

  24、民国二十四年九月(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撰写长征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5、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先后访问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三位领导同志,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地向英美报刊写了《西行漫记》等许多有影响的报道。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迹从此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26、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河西街脚店存改修路炸药失火,燃烧西桥亭。

  27、民国三十三年冬(1944年),泸定桥底链断折一根,当年修复。

  28、1950年3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第十八军进军西藏,路经泸定桥。

  29、1951年5月,泸定钢缆悬桥建成,刘伯承同志题名为“大渡河桥”。朱德同志题桥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警卫营移至钢桥镇守,泸定桥由地方政府管理。从此,泸定桥不再担负川藏运输的繁重任务。

  30、1961年3月4日,泸定桥以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强夺铁索桥战役的重要战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1969年3月至6月,泸定桥大维修。

  32、1972年2月4日,中国现代杰出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题写泸定桥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泸定桥”。

  33、1973年国家文物局首次拨款维修泸定桥。

  34、197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修复泸定桥东西桥头亭。

  35、1977年3月7日,泸定县成立修建红军长征文物陈列馆工程领导小组。

  36、1979年7月10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在泸定实地拍摄故事片《大渡河》。

  37、1981年5月29日,举行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开馆剪彩仪式,公开对外开放。

  38、1984年3月,泸定桥首次写进中国《辞源》修订本第三册。

  39、1984年12月17日,聂荣臻元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撰写碑文。

  40、1985年3月2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写“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名。

  41、1985年5月29日,举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50周年大会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奠基仪式。

  42、1985年9月,胡耀邦抵泸定视察工作,为泸定桥题写了对联。1993年9月21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被四川省委首批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基地名由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题写。

  43、1995年8月20日,泸定桥文物管理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泸定桥东西桥头划出了泸定桥的保护范围。

  44、1999年6月,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被甘孜州人民政府批准为甘孜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5、1999年12月,大渡河大桥建成通车,江泽民同志题写桥名。

  46、2001年4月第二版,2003年9月成都第三次印刷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社会》第四册,人民出版社出版《红军强夺泸定桥》。

  47、2002年元月,交通部在改造国道318线中,为保护全国重点文物泸定桥,国家投资拨款2200万元,修通了红军桥隧道。该隧道于2002年1月开工,当年底初通,2004年7月竣工。隧道长743米。隧道口造型美观大方,有特色。

  48、2002年12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飞夺泸定桥》。传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49、2004年8月,泸定桥广场投入使用。

  50、2004年9月15日至25日,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组到泸定桥拍摄《异想天开》。作者:泸定县退休干部 王永模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3:46:23|显示全部楼层

泸定桥上的激战

  1863年,太平天国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石达开率领太平天国军队四万之众在大渡河西岸强渡大渡河失败,全军覆没,铸成了一幕历史大悲剧。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石达开覆灭之地(安顺场)。蒋介石电勉国民党驻大渡河南北各军,说共军断难飞渡大渡河天险,必步石军覆辙,要求各军师长鼓励所部建立殊勋,如所部官兵敢有玩忽职守,致使河防失守者,定以军法从事。同时电令川、康军阀及嫡系部队,部署所谓大渡河会战。尽管大渡河天险和蒋介石的重兵部署以及红军在兵力和地形上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当机立断,提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战略决策。红四团以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一昼夜高速行军二百四十里,于29日凌晨到达上田坝。在这里,红军随即分兵两路:一路沿河而上;一路爬上海子山,压向西桥头。两路合击,很快就控制了河西街和西桥头,占领了西岸全部阵地。红军突然出现在西桥头,敌人来不及拆完桥板,仓徨隔河射击,阻止我军前进。但是,一百余米长的泸定桥,到底还是被敌人拆去了绝大部分(约八十余米),靠西岸一段一块桥板也没有,只剩下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在那里迎风摇晃,闪着寒光。大渡河宛如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在铁索下掀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不停地咆哮着,翻滚着。敌周桂三营扼守东桥头;李昭营接周营左翼进入阵地,在柏秧林一带截断我军增援道路,并以机、炮各一连位于桥头高地归周桂三指挥,组成交叉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凭着这一天堑,敌人以为红军插翅也难飞过。一边射击,一边狂妄地在东桥头喊道:“你们飞过来呀,我们缴枪啦!有种的飞过来,为什么不飞过来……”。敌人的喊话,从反面鼓动了红军战士的斗志,全团上下,立即掀起了争当突击手、飞夺泸定桥的请战热潮。中午,红四团在泸定天主教堂进行战斗动员,经过一阵激烈的竞争,最后决定由二连的二十二个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一个精干的突击队,由二连连长廖大珠同志担任突击队队长。下午四点正,全团数十名司号员一齐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开火,枪弹象旋风般地刮向敌军阵地,喊杀声、枪炮声震撼山谷。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王海云、支部书记刘金山、四班副班长刘梓华等二十二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在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的指挥下,冒着对岸射来的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敌人冲去。三连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索,边爬,边铺桥板,边冲锋。敌人的各种轻重武器向着桥面射来,子弹在铁索上叮铛作响,冒着火光。突击队员精神抖擞,越战越勇,一步一步地逼向敌人。正当突击队员快要接近东桥头时,敌人放火烧桥了,刹时,火光冲天,把整个山谷映得通红,敌人妄图以火来阻挡英勇的红军队伍。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政委杨成武在西桥头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拿出你们的勇敢精神,冲过去!莫怕火!冲呀!冲呀!敌人垮了,冲呀!”,此刻,勇士们全然不顾,奋力从火海中冲过去,端起冲锋枪向敌人扫射,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打完了。敌人趁机向着勇士们反扑过来。勇士抽出马刀,猛拼猛杀,敌人一个个地倒下去。渐渐地,勇士支持不住了,敌人还在不断地反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政委杨成武率领的队伍冲到街上,打退了敌人的反扑。接着,团长王开湘率领的第二梯队又冲到街上,犹如猛虎添翼,直向敌群冲杀。敌军伤亡惨重,急从东北方向的五里沟逃往天全。泸定桥被红军牢固地控制在手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只经过两个多小时就圆满地结束了。在整个夺桥战斗中,突击队员仅伤亡三个人。22勇士飞身夺关的壮举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企图借“天险”大渡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泸定桥战斗的胜利,打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泸定也因此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篇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3:48:20|显示全部楼层

御制泸定桥碑

  蜀自成都行七百余里,至建昌道属之化林营。化林所隶:曰沈村、曰烹坝、曰子牛,皆泸河旧渡口,而入打箭炉所经之道也。考《水经注》,泸水源出曲罗,而未明指何地,按《图志》,大渡河水即泸水也。大渡河源出吐番,汇番境诸水,至鱼通河而合流入内地,则泸水所从来远矣。打箭炉未详所始,蜀人传,汉诸葛武乡侯铸军器于此,故名。元设长河西宣慰等司,明因之,凡藏番入贡及市茶者皆取道焉。自明末,蜀被寇乱,番人窃踞西炉,迄至本朝,犹阻声教。顷者,黠番肆虐戕害我明正土官,侵逼河东地,罪不容逭。康熙三十九年冬,遣发师旅,三路徂征。四十年春,师入克之,土壤千里,悉隶版图,锅庄木鸦万二千余户,接踵归附,而西炉之道遂通。顾入炉必经泸水,而渡泸向无桥梁,巡抚能泰奏言:“泸河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犇矢激,不可施舟楫,行人援索悬渡,险莫甚焉!兹偕提臣岳升龙相度形势,距化林营八十余里,山趾坦平,地名安乐,拟即其处仿铁索桥规制建桥,以便行旅。”朕嘉其意,诏从所请,于是鸠工构造。桥东西长三十一丈一尺,宽九尺,施索九条,索之长视桥身余八丈而赢,覆版木于上,而又翼以扶栏,镇以梁柱,皆镕铁以庀事。桥成,凡使命之往来,邮传之络绎,军民商贾之车徒负载,咸得安驱疾驰而不致病于跋涉。绘图来上,深惬朕怀,爰赐桥名日泸定。在事著劳诸臣,并优诏奖叙,仍申命设兵戍守。夫事无小大,期于利民,功无难易,贵于经久,然即肇建,兹举俾去危而即安,继自今岁,时缮修,协力维护,皆官斯土者责也。尚永保勿坏,以为斯民贻无穷之利。是为记。

  康熙四十七年二月初三日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3:49:18|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文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于1986年10月16日建成,邓小平同志题写碑名,聂荣臻同志撰写碑文。主碑运用锁链的几何变体,象征了革命的武装斗争,底座平台又着重表现红军战士日夜兼程急行军后疲乏而又顽强的战斗姿态。碑内分八层,每层均装饰了藏汉团结、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大幅壁画。

  1980年建成的建筑面积为886M2的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位于泸定桥东头。馆内分五个展室系统地展出了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直至飞夺泸定桥以及后在岚安建立区苏维埃政权的情况,生动地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目前,该馆因修建泸定桥广场暂迁至团结广场底楼。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文物陈列馆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缅怀红军的伟大业绩,瞻仰革命文物和接受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圣地。

  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记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

  红军飞夺泸定桥,是毛泽东同志在安顺场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的。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庚、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沿东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红一军团二师、一军团军团部和红五军团,沿西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两支部队相互支援,夹河而上,相机夺取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先头部队是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的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党总支书记罗华生)。他们受领任务后立即紧急开进,一边走,一边消灭沿途碰到的敌人,第二天一昼夜竟强行军二百四十里,按时赶到泸定桥,并组织了二十二人的突击队,冒着东岸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前进,奇绝惊险的夺取了泸定桥。

  一师和干部团不断击溃和消灭河东岸沿途的敌军,对四团夺取泸定桥起了策应作用。

  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成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再次体现了我英雄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红军的功勋永垂不朽!

  红军精神万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4:01:42|显示全部楼层

泸定桥会议

  5月30日,为确定北上路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泸定城皇庙(现电影院)召开了泸定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开、王稼祥、陈云等同志。会议分析了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以后形势,决定避实就虚、避开人口稠密,敌人防守严密的地区,向北走雪山草地一带去会合红四方面军。会议同时决定,派陈云同志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此后不久,陈云同志在芦山县灵关离开长征队伍,由当地地下党员席懋昭和随红军长征的冕宁地下党员陈梁护送,经成都、重庆转赴上海。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8 14:02:48|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红军主力通过泸定桥

  1935年6月2日,中央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奔向抗日的最前方。中央红军的战斗序列为:

  中央红军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叶剑英 参谋长:钟伟剑

  中央红军军委第二纵队司令员:罗迈 副司令员:邓发

  第一军团军团长:林彪 政治委员:聂荣臻 参谋长:左权 政治部主任:邓小平

  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 政治委员:杨尚昆 参谋长:肖劲光 副参谋长:伍修权 政治部代主任:刘少奇

  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 政治委员:李卓然 参谋长:刘伯承

  第八军团军团长:周昆 参谋长: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 政治委员:何长工 参谋长:郭天民

  6月4日,红九军团七团和工兵连与泸定桥西岸之敌余松琳旅的两个团激战一天,为减缓敌人的追击速度,由红九军团政治委员何长工指挥锯断铁索桥底链四根,然后将部队撤离泸定。从二郎山奔向天全,到天全时,周恩来还嘉奖说,干得好,帮助军委下了三个决心。8月起,刘文辉主持动工修复,次年5月竣工,历时九月余,费币33200余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兰若 发表于: 2005-4-28 14:53:24|显示全部楼层
有长征遗风。
 郭建勋 发表于: 2005-4-29 00:41:42|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红色旅游,全国都热闹得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14:16,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