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是最为典型的彝族聚居县,尤其是彝族本土的传统宗教与民俗文化在这里保存得最为系统和完整。
5月1日下午,我们在大凉山的黄茅埂山顶遭遇了第一个拍摄高潮后,便在黄昏时候向美姑县城而去。下山的道路虽然较窄,但路面尚好,有的弯道因上下错落、曲线优美,很适合风光拍摄。尤其是从上往下俯看,S型的蜿蜒山路如蛇似练,很是吸引眼球。无奈天色已晚,光线太差,大家只好忍痛割爱直奔美姑。
大凉山上,数得上规模的旅游亮点并不多,但我们在路上经过的一片片无名的山林,同样可让人心境骤然开阔起来。红姐在天喜乡天喜村拍摄的《凉山树》,在影友们眼里就很有特色。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彝族同胞们,对所有远方的客人都那样纯朴而热情。因此在我们的眼里,最美好的景观也许还是当地的彝族山民们。
早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进入美姑进行实地调查,其中以林耀华先生及其所著的《凉山夷家》为代表。八十年代以后,美姑成为中外学者考察研究凉山彝族的一个热点地区。近几年来,不少摄影家接踵而至,拍摄不少获奖照片,尤其是吴久灵的《彝人过河》获第九届北京国际摄影展银奖,朱丹的《凉山兄弟》获第十届全国人像摄影展铜奖。因而,美姑也就自然成为我们这帮摄哥常常关注的地方,拍摄彝族风情成了彼此经常谈论的话题,大凉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美姑县名来源于这里有很多“美丽的姑娘”,我不知这个解释是否准确,但美姑县的少女却是出名的美丽。远远看到美姑县城,似乎是建立在高山上的一座城市。县城的街道随山势有所起伏,整个城市就在远山之中。可以想像,以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这里与外界的往来一定也很少。但是正因为此,美姑的彝族文化保存得比别处更好,特别是彝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毕摩文化,是整个凉山州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
傍晚时分,我们总算平安到达美姑,掏出手机看看时间,18点半,问驾驶员黎师跑了多少里程,他说从内江出发全天跑了450公里。夜宿县政府招待所美姑宾馆,标间70元。在这黄金周的大假期间,还算是便宜的了。这要归功于我们事前的方案设计,选择了一条游客极少的偏僻线路。
晚饭是在宾馆外的一家小饭店。小店临街,方便摄哥影友们眼球的转动,以及镜头的游移。店里的菜肴虽然没有多少地方特色,但店老板是自贡人,大家一摆谈,距离一下就近了不少。有的影友利用饭前的等待,迫不及待地向当地人打听美姑的概况。我们在劳累奔波了一整天后,顾不得细细品尝当晚的饭菜滋味儿,时间不长就狼吞虎咽般的将两桌饭菜消灭,而且喝酒的哥儿们,还把两斤江津老白干匆匆灌下了肚。
作为一帮成天扛着三脚架、端着照相机,四处搜寻美色的影友,美姑最令我们垂涎的美景,是这里的少女们。据当地的人介绍,美姑的少女,经常在少数民族的选美活动获奖。事实上,晚饭前在美姑县里瞄瞄,我们确实经常看到一些可爱的少女,她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在暮色的街头匆匆而过。当我们的镜头对着她们时,个个脸上带着略为羞涩的朴素笑容,很有些动人呢。于是,大家都祈盼着第二天的人像拍摄,以便各自施展拳脚,在这号称美女故乡的地方,捕获美景,收获美色。
- 行摄大凉山(添加中)

- 行摄大凉山(添加中)

- 行摄大凉山(添加中)

- 行摄大凉山(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