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山晚报 (记者于铁成报道) 记者近日在一些机关、学校和家庭中看到,不少乐山的干部群众在浏览新华网乐山分频道的“聚焦沫若文化”专栏。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文化局负责人。据介绍,在弘扬沫若文化、兴建沫若文化产业的主要项目中,我市将推出十二项举措进行软硬件的建设。
兴建沫若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把乐山建成四川经济强市、四川文化强市、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明确打造“名人、名山、名城、名佛”文化的工作要求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市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郭沫若是一代文化巨匠,是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和革命家,他在文学、史学、考古、书法诸多领域卓有建树,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对沫若文化进行研究,对其加以宣传弘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我市建设文化强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介绍,弘扬沫若文化,兴建沫若文化产业的主要项目分为硬件和软件建设两大类。
硬件建设:增添沫若文化旅游景点
据介绍,在兴建沫若文化产业的硬件建设方面,我市将推出五项举措。一是建好郭沫若旧居。把握好旧居的定位和特色,充实内容,提高品位,确保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二是把大佛景区内的“沫若堂”更名为“乐山郭沫若纪念馆”,并适当充实内容。三是把乐山新世纪广场更名为“郭沫若广场”,并将其建成乐山文化旅游景点。将郭沫若先生每个时期的塑像和文学代表作的群雕塑像集中起来,使郭沫若广场真正成为形象艺术地展现沫若文化的文化艺术圣地。四是将乐山中心城区的主要街道如柏杨路改为沫若大道,将大渡河大桥更名为沫若大桥,并以醒目题字引人注目。五是将乐山名店、名食(名茶)冠名“沫若”,扩大沫若文化影响,扩大文化旅游产业。
软件建设:理论研讨文学创作并举
根据《弘扬沫若文化兴建沫若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我市在兴建沫若文化产业的软件建设方面,将以理论研讨和文学创作并举的形式来进行。一是成立乐山郭沫若研究会,使之成为乐山弘扬沫若文化、兴建沫若文化产业的学术机构。二是办好《郭沫若学刊》,以体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三是编辑出版《走近沫若》一书。该书将有针对性地收集对郭沫若及其作品的评介并精选其代表作,使之成为宣传沫若文化的高雅而普及的读物、旅游文化精品和乐山青少年的乡土教材。四是争取联合一家出版社出版《郭沫若选集》,扩大沫若文化在主流文化和广大青少年中的影响。五是创作摄制并由四川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沫若文化的影视作品。特别是要组织创作反映郭沫若的长篇大型电视连续剧,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六是组织或承办全省、全国性的郭沫若文化研讨会和笔会,在全国扩大影响。七是创作音乐舞蹈《沫若·女神》,集中反映乐山的山水和地方文化养育了一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同时反映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使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结合,既展示沫若文化的精华,又成为旅游文化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