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魏继新|查看: 26235|回复: 110
[文物] 

大家来说说三星堆吧

 [复制链接]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1 00:12:56|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图·浑天玄图·金沙金箔 内容提要:宋元明清诸代兴起易图之风,追溯易图之源,巴蜀成为关注焦点,蜀人张先成注先天图,为现存最早的阴阳鱼太极图。张先成先天图源自扬雄《太玄》中的“玄图”,玄图源自落下闳的浑天圆仪。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圆形金箔,形象地体现了“日月为易象阴阳”的基本易理和浑天说原理,与其它各种“太极图”相比,更贴近阴阳鱼太极图,可视为先天太极图的实物资料,实为古蜀天文观测仪器,应定名为“古蜀太极浑天仪”,并加以制作和推广,开展寓教于乐的天文科学活动,重现昔日天象观测之都的辉煌。
该文已入选《“道学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vz6lviU.jpg
成都金沙金箔(太阳神鸟金箔饰)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2 22:48:27|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三星堆为古蜀天象观测之都说此说基本观点及论述见〈“太阳神鸟金箔饰”新解〉(已发往古代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4 12:22:3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石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30 13:43:30编辑过]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4 12:27:31|显示全部楼层
高原2004:值多少钱钱啊,我还是有古董哦,就是不知道怎么评价

──

我给你介绍一个我的家门,名叫魏学锋,现任四川省博物馆副馆长,擅长识别真假,且会评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4 18:39:51|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上有何版主有一个帖子,想看内容,结果无一字留下。同时发现,我有一个关于三星堆的帖也不见了。是否被删除了?也好。天文知识太少,三星堆也无法说清楚。就此打住,借落下宏的讨论,增加一点古代天文学知识,也是一件好事。
 微霞满天 发表于: 2005-1-15 16:29:29|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了几个月,没有一个结果.真没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蒲阳 发表于: 2005-1-18 01:56:56|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魏继新在2004-11-18 11:58:50的发言:
思考中……

但我觉得还是有些差异。在传统文化中,中国本土文化认识的核心是讲“天人合一”,所以在星象学中常常将现实的人与天上的星辰相对应进行观察。而贯穿其对世界认识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包括太极图的形象化演示,似乎与三星堆文明中的金沙金箔、金喇叭、青铜喇叭、圆形五角星、蛙形金箔、青铜立人像等还是有差异。或许作为祭器以及世俗的图腾.愿望成份更多一些。而这些东西组合起来作为一种天文观测的天象仪缺乏一种技术(亦即方法)的支撑。

中国古代天文研究在四川绝大多数还局限在个人或少数人身上,(包括落下弘、谯周)他们虽然有自已独特的观察和计算方法,也曾留下观星台遗址,但从考古学的角度看,似乎还没有发现有特殊的工具,落下弘是由司马迁推荐到长安去完成太初历的。因为当时出现天象与历书不符,钦天监的官史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下令征召民间天文学者,落下弘才到的长安。所以,阆中及“巴蜀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天象观测仪”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有否可能性,还可以探讨。我们只需要象胡适说的那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行了。
我个人也比较认同魏继新老师的观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比较系统完备地反映了当时聚居在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包括其中的酒器\直目人面具等,都有很浓重的图腾的性质,如果说金箔是专事观测天象所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落下闳的天文观测和成就在当时的影响如果说已经影响到广汉金沙等地区,那么,在以阆中为中心辐射开去,特别是顺嘉陵江的沿途,一定还可以找到相关联的证据的.另外,当时杨雄推崇的落下闳的浑天说实际上也遭到不少的朝臣的反对,并没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即使历法修订确立了落下闳在当时天文学上的地位,根据当时的情形,具有一定天文造诣的人确实属少数,要想复制专门观测天象的仪器,并正确运用它,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时有记载说落下闳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并没有接受官爵,而是选择了回乡,并从此过着相当于隐居的生活,那么由他自己去发展后来的天文学人士采用他的方法观测天象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以上只是我个人浅薄的一点想法,不当的地方,请多指教.
 何晓 发表于: 2005-1-18 20:50:37|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圣马克方场在2005-1-18 1:56:56的发言: >
我个人也比较认同魏继新老师的观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比较系统完备地反映了当时聚居在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包括其中的酒器\直目人面具等,都有很浓重的图腾的性质,如果说金箔是专事观测天象所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落下闳的天文观测和成就在当时的影响如果说已经影响到广汉金沙等地区,那么,在以阆中为中心辐射开去,特别是顺嘉陵江的沿途,一定还可以找到相关联的证据的.另外,当时杨雄推崇的落下闳的浑天说实际上也遭到不少的朝臣的反对,并没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即使历法修订确立了落下闳在当时天文学上的地位,根据当时的情形,具有一定天文造诣的人确实属少数,要想复制专门观测天象的仪器,并正确运用它,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时有记载说落下闳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并没有接受官爵,而是选择了回乡,并从此过着相当于隐居的生活,那么由他自己去发展后来的天文学人士采用他的方法观测天象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以上只是我个人浅薄的一点想法,不当的地方,请多指教.
有见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蒲阳 发表于: 2005-1-19 23:08:07|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何晓在2005-1-18 20:50:37的发言: 有见地
哪里,向你们学习哈!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20 02:26:37|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蒲阳在2005-1-18 1:56:56的发言: >
我个人也比较认同魏继新老师的观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比较系统完备地反映了当时聚居在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文化等各方面,包括其中的酒器\直目人面具等,都有很浓重的图腾的性质,如果说金箔是专事观测天象所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落下闳的天文观测和成就在当时的影响如果说已经影响到广汉金沙等地区,那么,在以阆中为中心辐射开去,特别是顺嘉陵江的沿途,一定还可以找到相关联的证据的.另外,当时杨雄推崇的落下闳的浑天说实际上也遭到不少的朝臣的反对,并没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即使历法修订确立了落下闳在当时天文学上的地位,根据当时的情形,具有一定天文造诣的人确实属少数,要想复制专门观测天象的仪器,并正确运用它,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时有记载说落下闳参与制定太初历后并没有接受官爵,而是选择了回乡,并从此过着相当于隐居的生活,那么由他自己去发展后来的天文学人士采用他的方法观测天象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以上只是我个人浅薄的一点想法,不当的地方,请多指教.
我不希望人们都顺着我说。中肯的意见能对进一步的研究以新的启迪,才是最重要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5:25,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