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路。
往西去的大路,铺着石子与细沙。往前五六百米,即与一条柏油路相交。柏油路向北通向七八里之外的镇子,过了镇子,还可去一个军队的跳伞基地,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得见白色的降落伞的影子,好像一片片白云往下掉,伞兵们要跳到环河的沙滩上。向南可上环河河堤,去孝感城。往西的路再向前,即是初级中学。再向前,过了何砦,就可以爬到环河堤上去,看到下面的麦田,麦田之外初春里清碧如带的环河。往南北的路,由村子往南北,皆是田间的土埂。通向蛛丝一般的田间小道。不过这些小道都是往附近的村子去的便道吧,不骑自行车的话,由这里去魏家河、肖家坝是近的。往东去的路,也铺着细沙。过小学,再往前,就是小河堤。小河堤由北向南,如同一道眉毛一般,有小小的弯弧。顺着小河堤往北,也可骑自行车到镇上,虽然上坡下坡频频,但皆是沙堤路,即便着刚刚下过雨,路上瞬息即会平整如镜。自行车走到潮湿而平整的路面上,地面好像有奇妙的吸力,车轮发出奇妙的沙沙的声响 。顺着小河堤向南,过魏家河、向家湾、官家河,到中心闸,小河即流入环河,小河堤也与环河堤相结,即折转至孝感。
第三十二段。桥。  飞廉的村庄在云梦泽的故地,地处卑湿,多有河汊湖港。水面既广,即有桥相通,以方便行人。附近的桥有,往东上小学校的石桥。桥礅上是村中妇女浣衣、小孩钓虾的地方。再向前上小河堤,梅家村青石桥。桥由十余段青石搭在石梁上,青石之中已有车轮磨出的深槽。不过年轻人下桥,多是不愿下车的,所以常有车轮嵌入桥中,人由车座上抛出,落入河中成落水狗之事。再向南有官家河拱桥。拱桥是用水泥做成,有七八个半圆的桥孔。我外婆家在小河以东,金神庙也在小河以东,所以梅家河桥与官家河桥对我们意义重大,初夏桃花汛至,梅家河的桥依例是要淹没的,早上起来至金神庙赶集,运气好的话,还可用一根木棍探着桥面趟水过河,运气不好,就只得绕道官家河桥。那座桥做得比梅家河桥高。所以春夏中,两座桥是否被淹倒是村中最有价值之新闻,人人都是要打听真切的。魏家河,肖家河,何砦等村,村前皆有村桥,桥边种枣树梨树与苦楝,春上花开时节,香气弥漫。细小的花瓣就铺在桥面上。
第三十三。河堤。
前面已提到过吧。飞廉的村庄在两条河中间,西边一条河名叫环河。东边的一条河叫小河。小河离村子三里地。在中心闸注入环河中。苏轼词里有一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认为河水西流是奇怪的事情,其实小河就是向西流的。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环河的河堤。离村子四里地。由南而北,高大,宽阔,气度不凡。下面护堤林由水杉树生长,也有二三十年了,挺拔,修长,干净。太阳升起来的地方,是小河的河堤。小河堤像一枚弯月,像一弯修眉。堤上即层层长满了四季不凋的针叶松。堤上一条路也由此显得幽深而细长。林中鸟群荟萃,清晨黄昏的鸟暄,在我们村都可听到。我想我们村的树林里的许多鸟,也许就是由那里搬来的。而且村里的鸟也会搬到那里去,就像村里的人去看望肖家河与魏家河的亲戚一般。两道河堤像两支手臂一样,将我们这一块小小的平原持挟着。让四季的风雨吹打。任里面的生物蕃息。那环河的堤像高大而严肃的父亲吧,而那新月般的小河堤,也许更像一位温存的母亲。环河涨水的时候,汪洋一片,令村中人震憾惊恐。而小河涨水,不过是淹没梅家河的桥吧。我自已去小河堤是最多的吧,常常到新月初升才往里跑。因为肖家河的许多人死后都是埋在堤下的林间的,层层的碑林在夜间看起来,实在是让人害怕呢。环河往下到孝感县,再往下,到一个叫野猪湖的大湖,再往下,流入汉江,由汉江入长江。环河在舒家湾那里转了小小的一个弯,留下来一大片沙滩,沙滩上的沙子细而白,夏天的时候,沙滩上种满了白萝卜,上半截是淡绿色的,埋在沙中的是白颜色,大得像开水瓶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