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举报
查看全部评分
《北川县志·序》(初稿) 方志乃一域通史。考本邑有志,肇于清干隆。清道光、民国又修之。今《北川县志》成,嘱余为序,而禹生石纽,古今之文孰有大于《禹谟》、《禹贡》者?然县志告竣,如禹降于斯,岂一隅之幸! 北川,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然旧志因时代所限,或简略,或偏颇,不足善矣。解放以来,吏廉民勤,经数十年艰苦奋斗,禹里羌乡面貌一新,岂可不志耶?况成功中亦多坎坷挫折,其经验教训更需总结以鉴后世。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有志之士济济一堂,鼎力共襄盛举。凡斯体例纲目、篇章结构无不斟酌再三,尔后分工负责。参事诸君或于浩繁的档案中捉笔爬梳;或赴绵阳、成都等地询查文献;或深入羌村山寨口访笔录,从宏富的资料中博观约取,晨抄暮写,横编纵纂,尽心竭力。其劳心费神之辛非他人所晓,苦中之乐亦非他人所知。虽手胼足胝但欣而无怨,终聚集体之力,众人之慧,积十余年之功而成是志。凡建置沿革、战事纷争、山川之险、关隘之固、人文风土、史事逸闻,莫不考辨精详,据实立言,秉笔直书。今志既成,曲直功过自有评说,岂容余之赘言? 夫阅是志,往事胜迹历历在目。登山临水,胜情与豪素争飞;托物怀古,遐思共白云俱远;民厚俗淳,则蜀山氏、大禹之遗风在焉。然古今易代,时移事迁,石纽钟灵,禹穴更秀,羌寨之朴,岂可以今人之心而作往古之幽思?盖山川之美,仰民之智慧而多娇,仗民之富足而多妍。思古怆然,惜今之怡乐来之不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宛然昭昭。今昔对比,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激发爱乡爱国热情,振奋精神,鼓舞创业斗志,为家乡建设再造佳业。 然事无完美尽善者,是志岂在例外?故错讹疏漏当详加厘订而传信于久远。 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五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简洁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