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三月初三喜神会 庙宇里的生活,永远是拜神和诵经,单调且枯燥,平日里只有些香客前来。孙至兴最盼望的,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传说这一天是送子娘娘的生日,成都的百姓都会到古娘娘庙、延庆寺等庙宇玩耍,参加热热闹闹的喜神会。
关于这一天古娘娘庙的盛况,清人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早有记载:“用木雕之四五寸长童子、童女若干,在神殿前抛掷众人处,待人争抢……”说起当年的情形,孙至兴老人很是高兴,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所见过的最有趣最热闹的场面,她一边比划着瘦削的手臂,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喜神会那天最有趣的是抢童子。会首(出钱操办盛会的人)事先准备好许多木头雕刻的小童子,抛给拥挤在殿堂外的老百姓。据说谁抢到童子,谁家就会得子,延续香火,人丁兴旺。那些想要孩子却一直没能如愿的妇女,抢得最卖力,往往是三四个妇女争抢一个童子,你扭着我的胳膊,我压着你的脑袋,谁也不肯放手,闹得个个面红耳赤、头发蓬乱,哪怕叠罗汉一般跌倒在地,也绝不罢休,逗得围观的众人大笑不止。
而庙宇附近的街道也是被挤得水泄不通,这里往往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们伸长脖子,等着看刺激的“挂灯”和“鸡脚神”的出场。不一会儿,“挂灯”的人出现了。他们个个光着膀子,用细细的镔铁穿过手臂、后背、胸口的皮肤,挂上点燃的油灯。他们强忍着疼痛,慢慢在街道上踱着步子,额头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汗水。挂灯挂得最多的人,全身上下都是燃烧的油灯,起码有一二十盏。据说是为了向神乞愿。这样可怕的场面,让孙至兴着实目瞪口呆了很久。后来,她才知道,这些敢“挂灯”的人都是成都各码头的袍哥大爷及他们的手下。
比起“挂灯”,“鸡脚神”就有趣得多了。“鸡脚神”其实就是踩高跷的人,装扮成无常或妖怪的样子,以娱众人。“鸡脚神”的嘴巴上贴着长长的血红色假舌头,脚上拖着铁镣,扮着怪相到处捉人,围观的人装作害怕的样子四处逃散。孙至兴说,年年都是如此,没什么新花样,只有一次最特别。那一次,装扮“鸡脚神”的艺人颇花了一番心思,那长长的假舌头竟然是一整条肥肠做的。他把肥场全包在嘴巴里,到了人多的地方,“哇”就吐出来,吓得一些小孩子当场大哭。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每次吐出来后,都得有个帮手去帮他把肥肠塞回嘴里去。而他脚上的铁镣也不同寻常,拖动起来“哗哗”作响。因有这位敬业的艺人,那年的游行队伍兴致特别高,拥着“鸡脚神”从西马道街一直走到青龙场,方才返回。“喜神会”结束后,这位艺人在古娘娘庙歇息,向孙至兴大倒苦水:“拖着铁镣走了那么远的路,脚都肿了一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