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王晓龙|查看: 12631|回复: 37
[女性] 

快乐的彝族同胞

 [复制链接]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2-15 13:06:01|显示全部楼层

六、甘孜州的彝族服装制作由大众化向专业化发展

解放前甘孜州的彝族有自己动手制作服装的传统习惯,例如男人擀制披毡、毡袜、缝制羊皮褂子,女人缝织嚓尔瓦、衣服、裤子等,基本上自制自用,无论哪种服装,制作出来后作为商品出卖或者交换的现象很少。加之彝族地区交通不便,商品经济不发达,所以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人会制作服装。也就是说处于自产自消,自给自足的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解放以后,有少数人着汉装,改革开放以来,平时无论男女老少,绝大多数人都穿汉装,只有在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参加红白喜事仪式等情况下才穿彝族服装了。因而彝族服装的消耗量也大大地减少了。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制作彝族服装费工费时,而且又多花钱,所以大家都愿意买汉装穿。因此,制作彝族服装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如今多数人不愿自己制作本民族服装,而愿意花钱去买来穿。笔者在九龙县湾坝彝族乡调查时发现,现在多数年轻人不会制作彝族服装,老年人年事已高无力制作本民族服装。因此,一旦遇到老年人去世,需要寿衣,青年人结婚,需要嫁妆时,大多数人都要到石棉县城去买,石棉县城有三个彝族服装店,销售各种服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服装店的店主身兼数职,她们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员,即她们自己进料,自己设计、裁剪、自己缝织,自己销售。因此,我们说彝族服装的制作逐步由大众化向专业化发展了。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制作彝族服装上也逐步由手工制作转向机器制作了。



苏静,康定民族师专科研处,副教授

源自:《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4 10:37:54|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利用

作者: 安群英 罗新本 谢木刚 柳晓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相传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所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一、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抢救这些优秀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四项传统文化瑰宝──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及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已经正式启动“中国口头非物质遗产的认证、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工程,”计划用5年的时间收集和抢救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建立非物质遗产的登记等级体系和适用开发等级标准。

提到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特别是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特别的优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千百年来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个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象。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如各民族创作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各民族的节日、习俗、礼仪;各民族的建筑、服饰、工艺等等。这些宝贵遗产在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中,特别是在广大民众的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口头非物质文化是广大民众生活当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是民族价值观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体现。

在我国各民族保存下来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口头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故事)最引人注目,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点和风格。这些口头文学是历代人民集体创造、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的,所以在各民族民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譬如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随着一批西藏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已经到了差不多人亡歌息的地步。《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口头文学传统中最古老、最经典的部分,是柯尔克孜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天才的民间歌手“玛纳斯奇”的表演,而世世代代以口头形式传承和保存并且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古老形态的史诗作品。到目前为止,我国从各柯尔克孜族聚居地已收集到《玛纳斯》史诗的各类唱本150多个。20世纪60年代初,在新疆牧区发现的演唱《玛纳斯》的大歌手艾什玛特,自述会唱7部《玛纳斯》史诗,其演唱的《玛纳斯》唱本,内容非常古老,别具特色。然而他没能够完整地演唱完这部史诗,便与世长辞了,其损失是无可估量的。流传于贵州台江县乡村民间的《苗族古歌》,共有15000多行,是记述苗族的创世传说和苗族古代社会生活的多组传唱诗歌,是苗族的编年史和百科全书。《苗族古歌》以口传心记为传承手段,以两面以上结伴相对的歌师之间依照固定反复的音乐旋律进行对唱、盘问答疑、叙事抒情为表现形式。台江苗族古歌与古歌文化,在历史上曾经一度长期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有深厚的人文基础,甚至有制度化的传承机制。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台江县的苗族文化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和破坏,使苗族口头传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乌力格尔(蒙语说书)是蒙古族古老的口头传承的文化遗产。早在7世纪前后就存在今巴尔虎蒙古族中。13世纪的蒙古汗廷中已有了专职的说唱艺人,到了明代,蒙古族的口头传承文化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兼容了蒙古族古老的萨满文化和藏、汉传佛教文化,集中体现了其古老、深厚的文化传统。但是自20世纪末开始,随着城市化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作为一种与之共生的口头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除了口头文学以外,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且有的目前已在进行积极抢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侗族大歌、纳西古乐等。壮族的“歌墟”、赫哲族的“依玛堪”、满族的“说部”、藏族的戏剧、西北少数民族的“花儿”以及各少数民族绚丽多资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各民族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建筑艺术、服饰艺术等等,可谓五光十色,美不胜收。这些口头非物质文化是我们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记录。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这些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已经断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消亡。这种情况,近20年来尤为严重,抢救、保护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已迫在眉睫。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4 10:38:2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二、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现状

彝族作为西部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的丰富。彝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彝族先民以无比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才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彝族诸多文化中,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珍贵。

彝族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丰富多彩,特别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具有语言细腻、情意委婉、寓言深刻、爱憎分明、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等特点,从各个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和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各个特殊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是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经历代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创造、丰富、加工、充实和千锤百炼的结果,使这些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日臻完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成就,已成为民间家喻户晓、老孺皆知、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瑰宝,充分显示了彝族人民高度的口头创作才能。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种类繁多,有神话、传说、史诗、民间故事、歌谣等,其中包含着不少难得的古代历史资料。这些珍贵的的口头民间文学资料,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

我们通过对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并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把那些濒于灭绝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让优秀的、有价值的文化精品继续存在现实生活中,以便创新发展,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多次深入调查,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编制成《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史诗歌谣卷)、《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神话传说卷)、《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民间故事卷)。

(一)彝族史诗歌谣

彝族歌谣是经彝族人民口头创作,并历代流传下来的。我们选入的作品,在浩如烟海的彝族民间歌谣中,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比较齐全地辑录了彝族不同内容、形式、风格的歌谣。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世歌,如《梅葛》、《阿细的先基》《开天辟地歌》、《造物歌》、《人祖歌》、《洪水歌》等;有欢乐进取的劳动歌,如《采撷歌》、《狩猎歌》、《农事歌》、《牧歌》、《伐木歌》、《建造歌》;有凄婉悲哀的婚嫁歌、苦情歌;有委婉缠绵的情歌;有反映古代部落战争的火把歌;有清新质朴的酒歌;还有风趣活泼的儿童歌谣。从中我们可以古代彝族先民与自然力进行坚忍不拔得英雄风貌,看到古代社会政治结构、阶级关系、宗教礼仪、图腾崇拜、部落形成、民族交往、压迫与反抗等等,同时看到彝族人民为追求美好理想的意愿而表现出的民族气质、心理状态、人格品行、处世准则以及审美观点等各个方面。

(二)族神话传说

在彝族口头民间文学中,神话传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大量的创世神话、历史传说、民族部落传说、地方风物传说、节日习俗及信仰传说、英雄神话传说等。在这些说话传说中,充满着彝族人民战胜自然与邪恶的英雄气概。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闪耀着彝族人民勇敢和智慧的光芒。这些传说,不仅具有较高文学价值,而且对研究彝族历史也提供了宝贵得参考资料。我们所搜集的神话传说中,有创世神话如《开天辟地》、《天·地·人·物的来历》、《不灭的太阳和月亮》等。有龙神话传说如《八子成龙》、《大龙潭的传说》、《水龙爷爷》等。还有父系英雄神话传说《阿鲁举热》、《阿倮降妖》;史事及人物传说《六诏的传说》、《细奴罗下凡》等等。

(三)彝族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彝族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在众多彝族民间民故事中,有的叙述了天地万物的来源;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善良和聪明;有的则嘲笑了统治者残暴和愚蠢。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彝族民间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大多与史诗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支格阿龙的故事就来源于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二是历史传说故事。这类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多半实有其人,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对他们的历史评价和褒贬,往往给他们蒙上了传奇色彩,对于其中的人物,甚至加以神化。如《火烧松明楼》、《孟获的传说》、《奢香的传说》、《吴王与桂花王》等。三是民间童话寓言。彝族民间寓言与动物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动物故事往往同时又是寓言。特别是寓意型动物故事,与寓言几乎不存在什么明显的界线。

(四)口头文学

在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尔比尔吉”(格言、成语、谚语、警句)是彝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主要流行于凉山彝族地区。尔比尔吉语言生动凝炼,富于哲理,想象丰富,句式整齐,既音韵铿锵,便于吟咏,又旋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彝族语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彝族人民称为“语言中的盐巴,民间文学中的花朵”。这种艺术特色和魅力,是彝族人民长期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是彝族千百年来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具有非常普遍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彝族人民常将它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道德规范和习惯法的作用。因此在彝族地区,遇有婚丧嫁娶,节日聚会,超度祖灵及调解冤家纠纷时,当事人都使用尔比尔吉来表达情意。由于它能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真谛,因而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风、风俗习惯等影响极深。“克哲”也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中又一独特的形式,它是一种充满生活情趣、饱含幽默与诙谐的对口词,一般在婚庆场合和逢年过节时表演,由代表主客双方的对手组成对说家,各自用夸张的语言,渊博的知识与对方展开舌战,比智慧、比知识。双方即兴创作,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其语言流畅,比喻生动,天南地北,古往今来无所不谈,既丰富多彩,又富于哲理,在夸张的对话中,用不伤大雅的语言抑制对方,同时显示自己,起到寓教于乐,沟通情感和增加欢乐气氛的作用,是彝族口头文学的一枝奇葩,甚至可以说是彝族古老说唱曲艺的原始雏形。

(五)其他非物质遗产

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有艺术类,如歌舞、戏剧、民间工艺、乐器、服饰等等。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彝族仅有火把节、跳菜、傩戏、海菜腔等被列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彝族毕摩文化中心收集了大量的毕摩文献(彝文古籍),目前在积极申报国家档案遗产,为进一步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前期准备工作。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4 10:39:27|显示全部楼层

三、保护与抢救彝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在充分认识抢救和保护彝族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意义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抢救和保护的有效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既需要借鉴抢救、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种经验,也需要密切结合本民族的各种实际,更需要建立一整套实施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形势已有所改观。首先文化部已经启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其中包括申请国家重大投资,进行文化抢救、普查记录、保护以及相关法规制定。云南省古籍办在抢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对彝族、纳西族、傣族、苗族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重点抢救与保护,并将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编辑出版。保护和利用彝族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传承机制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过去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要求和结果中可以看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例仅为30%左右,在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总名单中少数民族的比例也只占30%左右。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中有很多潜在的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四川丹巴藏族的碉楼建筑技艺、云南南涧彝族的“跳菜”舞、藏族酥油花技艺等。所以,我国在鼓励各省、地区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应该更加关注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尤其应该对落后地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申报等各项工作给予特别的帮助。这就需要专家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科学研究与认定,然后再保护、传播和发展其中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2007年5月,我国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网上进行了公示。这将大大鼓励各地民间传承人的积极性,将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加关注与重视。

(二)加大抢救力度,使其延续生命,流传久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上世纪80年代就逐步认识到,随着全球化的变迁,无形文化比有形文化显得更加脆弱。因此,在1989年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的基础上,又于1998年制定了《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强化了对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抢救保护的手段,主要是拉网式普查、搜集、整理,通过文字记录以及录音、录像、拍照和数字化等现代化手段,使其永久保存下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民间文学的抢救工作,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就是其中之一。云贵川三省都相继编辑出版了彝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对抢救保护优秀彝族的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沈伍己先生将凉山地区流行的尔比尔吉进行收集、整理,出版了一部大型的《彝族尔比词典》,仅该词典收集的尔比就有18000多首。该书的出版,对抢救和保护彝族的民间口头文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云南省古籍办在彝文古籍的收集保护方面也作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入彝区,收集了很多珍贵的彝文古籍,其中不乏孤本、善本。他们将收集到的这些珍贵文献作为重要的记忆遗产陈列于省博物馆内,向游人展示了彝族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西南民族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集彝文文献收藏、整理、研究于一体的文献机构──“彝学文献中心”。该中心成立以来,组织彝学专家赴云、贵、川等地区,深入民间对彝文古籍文献的现存情况、分布情况及目前的收集、整理、出版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搜集到大量的彝文古籍。目前该中心拥有川、滇、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文献3000多册,彝文电子图书348册,电子音像制品150多种,彝文出版物3000多册。包括彝文古籍原件、古籍插图、民间绘画、电子数据库、复印件、手抄本等。其中多为珍本、孤本、善本,如《权善经》《历算书》《吉禄柞苏》等。

(三)加强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使之服务社会,获取效益

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两个效益,服务现代社会。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优秀的彝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资源,能够产生效益,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身贡献。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彝族漆器、彝族传统服饰,还有彝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我们可以挖掘出其固有的商品属性,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其二是发展彝族文化旅游。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成为旅游胜地,除了石林景观以外,颇具彝族特色的民风民俗、蜚声中外的彝族神话传说是使人们心驰神往的重要原因。最近几年,文化节庆活动方兴未艾,并与经济活动相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地方影响。彝族的火把节是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目前已经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更享有“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的美誉,每年都要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体验火把的激情魅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向八方游客展示了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三次产业的互动,城乡经济的相融。此外是加强对外交流,让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展示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也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不竭的源泉,孕育出无数小说、影视、艺术等方面的优秀作品,从而为人们奉献出精美的精神食粮,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根据彝族神话传说改编的电影《阿诗玛》播出后,立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并带动了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彝族人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4 10:39:47|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民歌、民谣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到了更为突出的地位。中国政府在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同时,也正在加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因此,抢救和保护中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宏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措施。在世界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抢救和保护好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保证文化多元化的前提。如果我们失去了现存的口头非物质遗产,就注定会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进而丧失在世界多元化格局中的一席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应该是中国文化界和社会整体的义务与职责,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对此袖手旁观。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应该受到抢救和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彝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及利用研究》(项目编号05ZR025-045)研究成果之一


安群英,罗新本,谢木刚,柳晓蓉: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源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第2期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20 01:20:12|显示全部楼层

凉山彝族银器制作工艺现状调查

张建世  

在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民间传统工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受到极大的冲击,并迅速衰退,这是全国的普遍现象。但是在近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有少数民间传统工艺呈现出兴盛的状态。这样的工艺是真正的兴盛,还是一种表象?其基本的、传统的工艺部分是否发生了质变?兴盛的原因是什么?等都是值得调查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选择了部分少数民族的银铜工艺进行调查,凉山彝族的银器制作工艺就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凉山彝族长期以来有佩带银饰和使用银器的传统。以前对凉山彝族的银器除一些画册有所著录、个别文章简单的提及外,尚没有人对凉山彝族的银艺文化进行过专门的研究。现在主要依据2005年七八月间在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的调查资料和2006年5月在美姑县的调查资料,对凉山彝族银艺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银匠的传承与分布

银匠在凉山彝族地区分布很广泛,除以彝族为主的昭觉、布拖、美姑、金阳、喜德、越西、普格等县有分布外,其它一些以汉族为主也有彝族分布的县(如会理、会东、宁南等县)也有银匠。现选择凉山彝族中心地区的昭觉、布拖、美姑县进行调查,以探索彝族银匠的传承与分布特点。

(一)银匠工艺的传承特点

现在传统工艺保护最大的问题是人死艺绝,一种工艺由于没有传人而导致这种工艺的消失。所以最难的是活态保护,即一种工艺有人世代传承下去。凉山彝族银器制作工艺以家支传承为特点。传统习惯是传儿不传女,只传给本家支的人。在凉山我们调查了三个银匠家支的谱系,现以布拖县尔古家支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布拖县尔古家支系谱图中,从第八代开始一直是银匠世家,至今已有21代。其中前七代不是银匠,第二十一代只有几个小孩,现在人最多的第十九代、第二十代家支成员中,除去还在读书的男孩或年轻人(只有1人,在读大专)、残疾人(盲人俄日1人)、参加工作的人(只有医生车日和教师且日2人)外,其余的男人均为银匠。其他昭觉县迪日家支,美姑县吉库家支银匠的传承在主要的方面也大致相同。作为银匠家支的男性成员,在学习银匠手艺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大多数人的父亲就是银匠,从小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少数几个人因父亲早逝等原因,也很容易的跟着同家支的其他人学习银匠手艺。且学艺很方便,也不需要支付学艺的费用。

银匠手艺传儿不传女,只传给本家支的人的传承习惯,现在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现在美姑县牛牛坝由木合村共有7个组,第一、第二组主要为勒则家(支),第六、第七组主要为海勒家(支)、阿尔家(支)、曲比家(支)的人。第三、第四、第五组,全部是吉库家(支)的人。虽然同在一个行政村,分为几个组居住,但相距很近。银匠手艺就基本只是在吉库家支内传承,以前有2户海勒家支的人,自己看着学会了银匠手艺,现在已搬到牛牛坝去了,可以说基本保持了只传给本家支的人的传统。而离开村庄到县城的银匠,对这一传统已经不是严格坚持了,因人而异,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例如,十分强调这一传统的布拖县银匠沙日,他所教的徒弟除自己的儿子、亲兄弟的儿子和叔伯兄弟的儿子(均是本家支的成员)外,还教了亲妹妹的儿子比井拉几(其他家支的成员),显然违反了“只传给本家支的人”的传统。但他自己认为“我还是按传统办的,只是现在时代变了,妹妹的儿子要跟我学,教教他也可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昭觉县的银匠迪日勒果就不坚持这一传统了,认为解放以前银匠手艺只传本家支的人,现在已没有限制。自己愿带就带,不愿就不带。所带过的11个徒弟中,亲兄弟4人,同家支的3人,其他家支的4人。对其他家支的人还因人而异,收了多少不等的学费(阿如希勒、马海尔也、勒果依莫三人分别收了1500、2500、4000元的学徒费)。显然“传儿不传女,只传给本家支的人”的传统,因人而异,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严格坚持了。

调查中年轻的银匠、学徒随处可见。在布拖、昭觉、美姑三个县城共调查了30户银匠,将户主的年龄相加(美姑是2006年调查的,每人减一岁)为1129年,再除以30,得到他们2005年的平均年龄为37.63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布拖县的迟日58岁,年龄最小的是布拖县的比井拉几20岁。另外,在学徒中十几岁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总体看银匠的年龄不大,学徒很年轻。

年轻人愿意学银匠手艺,最根本的原因是银匠手艺是一种相对较好的谋生手段。以前,打银器一直是农村中的副业,没有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现在在县城的彝族银匠,都是改革开放后从农村来到城镇的。其中个别的家庭已完全靠银匠手艺生活;不少的家庭以银匠手艺的收入为主,农业收入是次要的;还有一些人农闲时加工银器,农忙时干农活,赚一点钱作为家庭经济的补充。不管怎样,都比干农活或其他一般的体力活收入高。银匠中(含学徒)有一些年轻人,觉得外出打过工能挣钱。但自己去打工后才发现由于没有所需的知识或技艺,只能干简单的体力劳动,又苦又累还挣钱不多,最后认识到回到家乡当银匠比打工好,这样的例子不是个别的。例如在昭觉县城加工银器的迪日什子(29岁), 15岁缀学后外出打工,没赚到钱, 17岁时回家跟着迪日勒果学银匠手艺,学了3年后,开始在美姑的农村边务农边打银器, 1998年来到昭觉县城租房打银器至今。

(二)银匠的经营与分布特点

凉山彝族的银器制作是一种家户式的手工业。银器制作是可以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工艺,适合小规模生产。在布拖、昭觉、美姑三个县城,银匠的店面都很小,大的十几二十平方米,小的几平方米。还有少数才二三平方米,为两座房屋间的夹道,开间不足1米。除去徒弟不算,银匠大多一人单干,少数二三人合伙,超过三人的就极少了。经营方式除单独经营(包括父子等一家人经营)外,还有合伙经营和雇工经营。合伙经营的大多是兄弟关系或要好的亲戚朋友,共同加工银器,赚的钱平分。雇工经营往往是雇自己带的徒弟,包吃包住给一定的工钱。工钱的多少,因人(雇主),因地(不同地区),因时(不同年份)而异,也与生意好坏,被雇人的技术好坏等因素有关。经营的好坏与技术密切相关,其次也与经营能力有关。如布拖县的沙日、阿吉里三、且三力子就认为现在生意好做。调查时沙日父子两人一直忙着干活,很晚了还在干。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在来加工银器的人很多,忙不过来,有时赶时间交货,晚上还要干活。偶尔还有人找上门来加工银器,因忙不过来而拒绝得罪了人。”究其原因一是手艺好,二是人缘好(经营能力强的体现)。这是一种传统工艺,当然手艺好更重要一些。而同是布拖县的子聪、俄尔等就觉得银匠生意不好做,认为“银匠多,来打银器的少”,明显感到了竞争的压力。

银匠固定的生产加工方式有三种收费方法1)大多是来料加工。客人自己带银子(银锭或旧银器以旧翻新)找银匠加工,加工的银器少,也可当时加工当时取走;加工的银器多,也可过几天来取;银匠收取工钱。(2)用银子(银锭、银圆等)或旧银器(饰)换同等重量的新银器,如果客人的银子重量不够,所缺银两也可折合为现金;银匠同样要收取工钱。(3)银匠用自己的银子加工银饰出售。

在凉山还有一种流动的生产加工方式。银器制作规模小,原料需要不多,工具少,一个银匠的工具一两百斤,一两匹马既可驮走,一个两三平米的地方即可生产。这样的工艺特点导致了银匠比较容易进行流动的生产。也就是银匠被外地(外村、外县等)的人请去(大多是请到家里)加工银器。一般在一个地方加工完一家人的银器后,邻居看见又会请他加工,直到没有人请了才结束。结束后或到另外的地方加工或回家,视情况而定。流动加工银器一般是包吃包住,工钱面议。所调查的银匠中绝大多数都有过流动加工银器的经历,很多人都曾到过多个地方打过银器。现在已经在县城租房加工银器(大多是临街的铺面)的银匠,有的也会临时被人请去加工银器。

销售方式也有固定和流动两种。固定的销售方式即在固定的地点销售。上述在县城租房子加工银器的银匠不管是自己买银子加工银器出售,还是来料加工都属固定的销售方式。而流动的销售方式则是没有固定的地点,不在一个地方销售。在凉山的一些地方,如布拖县城、美姑县城、美姑的牛牛坝乡等地的赶场天,有一些人背一个小挎包,胸前挂了不少银器,在街上走来走去,出售银器,也有人在街边铺上一块布,上面放着银器出售。他们根据不同地方赶场日期的差异,变换地方销售。这些人主要是分布在乡村的银匠,由于所在村庄偏僻,难以销售银器,多自己买银子加工银饰,在赶场天或自己去出售或集中卖给其他人,由这些人再拿到城镇出售。偶尔也有个别在城里租了房子的银匠(往往是手艺不太好,加工的银器不好卖),也会将银器拿到乡场上去卖。

银匠的分布很分散,在彝族聚居的县除县城外,很多乡镇甚至一些村庄中都有银匠分布。如美姑县除县城外,下面牛牛坝的由木合村、侯古莫村;昭觉县除县城外,下面的比尔乡和四开乡都有银匠在打银子。

现在凉山彝族银匠分布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往城镇迁移,突出的是往县城迁移。由于迁往城镇,自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三个县城所调查的银匠,以前都是农民,或在农村中打银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的迁往县城。现将所调查的银匠迁到县城打银子的年份统计如下表,由于美姑县是2006年调查的,所以每人的年份要减去1年。这样可得出截至2005年银匠在县城打银器的年份统计数。

凉山彝族银匠到县城加工银器年份统计表

上表中三个县的银匠到县城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总体看,到县城的银匠6~10年的最多,达36%,其次是1~5年的,有32%, 1年以内的有14%,这三个数字相加,达82%,表明现有的三个县城的银匠中, 82%是近10年来迁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静态的数字,由于无法统计到了县城后又离开的银匠,所以不能很准确的说明银匠迁到城镇的变化。但结合调查资料,大体上可以说银匠主要是近10年来迁到县城的。

从农村迁到城镇的最大动因,是城镇辐射面大,交通比农村好,市场大,生意好做,能赚钱。但是在城里也要面临着经济压力和与农村不同的一些问题的挑战。经济上在城里要租房子,要支付水电费,自己的生活费也比在农村的家里高,竞争的压力更大。从三个县城调查的28个银匠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部都是从农村来到县城的,家里都有土地,根还在农村。有的银匠农忙时还要回家干农活,有的则是家里劳动力多,农活全由其他人(妻子、女儿、父母、儿子等)干了,自己才可以不干农活。只有少数人把土地借给别人耕种,自己全靠银匠手艺生活,但土地的使用权还是在自己,随时可以收回。总体上看,处于一种即非农村又非城镇的半农村半城镇,或者说半农半工的状态,还没有完全从农村分离。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分化,一些人,特别是手艺好一点,年轻一点的能在城里立住脚的银匠,会完全脱离农村,在城里长期定居,成为专职的银匠。美姑县由木合村的吉库牛坡已在县城买了住房,全家人也迁居县城,明确表示不会回由木合村了,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大部分银匠还会回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银匠,现在还单身一人在城里,最终还是落叶归根,回到农村的家里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以前中国城乡二元化分离的时候,他们的身份都是农民,但其中的银匠也在家乡干银匠活。银匠手艺与农业没有完全分离,但银匠进城后,一些人会完全脱离农村,成为专职银匠(他们的后代更易脱离农村),与农业完全分离。

凉山彝族银匠的分布具有分散、流动的特点。但现代社会随着城镇的发展,交通的改善,与农村相比,城镇已成为了更适合银匠发展的地方。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了与以前不同的分布格局,即以县城为主的分布格局,特别是彝族聚居县的县城更是如此。调查中人们普遍有一种说法,认为手艺好的银匠都到城里了。是否这么绝对,需要更具体的调查,但至少大部分手艺好的都到了城里。银匠工艺的重心在逐渐向城镇转移,原来农村的一些传统生产地,在逐渐衰退,成为了现在银匠分布的一大特点。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20 01:20:36|显示全部楼层
二、原料、种类与制作工艺

在凉山地区、银器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都是相同的,种类和花纹图案有一定的区域性差异,这里一并加以叙述,只是在相关的地方,将区域性差异加以说明。

(一)原料与银器种类

现在凉山彝族银匠的原料──银子,主要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银锭,其次为彝族家传的银器(主要为旧银饰),也有一些是现在从外地购进的银块。

凉山彝族地区不产银子,没有白银冶炼工业。解放前,银子都是从汉区流入的。汉区的银子大量流入彝区与当时凉山彝族地区的鸦片种植有关。鸦片第一次传入凉山各地种植大约是在1910年前后,约20年间,鸦片种植逐渐遍及了凉山各地,但生产者本身吸食极少,主要销往汉区。以后汉区禁烟松弛,汉区烟贩收购中断,鸦片种植减少。1938年前后,汉区又禁止种鸦片烟,汉商又来彝区收购,于是鸦片又在凉山各地大量种植,不少地区一直到解放为止。由于彝区是一个高度自然经济的社会,只有盐、布、铁、枪支子弹等几种物品是彝族地区没有生产的,需要交换购回,其余的物品都可自给自足。这样交换价值高的鸦片大量运往汉区以后,就出现了大量白银流入凉山的结果。在凉山有“汉区买地,彝区买银”的说法。

解放前从汉区流入凉山彝区的白银,解放后有相当一部分在民间留存下来。改革开放后,民间慢慢的开始了白银的黑市交易。20世纪90年代及其以前,越西县普雄是凉山彝区最大的白银黑市(当时属非法交易)交易地点。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放开金银市场后,金银可以在民间交易,以后逐渐转移到了昭觉县的比尔区。2002年以后比尔已经成为了凉山彝族地区有名的古玩市场和民间银锭交易市场。现在(2005年)除比尔外,凉山彝区还有一些地方民间也有少量的银锭交易,如昭觉县竹核区庆恒乡、古里区日哈乡、俄尔区齿可布西乡、美姑县的牛牛坝乡等地,主要是一些较大的、较热闹的乡场,在赶场时也有人进行银锭的买卖。但均以比尔的银价为标准,比尔的银价涨其它地方也涨,比尔的银价跌其它地方也跌。实际上银匠也在间接的进行银子买卖。即银匠买进银子加工成银饰出售,或有些客人来加工银饰时,差一些银子,银匠为之补足,并加收相应的银子钱,等于是在出售银子。

凉山彝族的银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佩饰,另一类为佩饰以外的其它银器。凉山彝族的银佩饰主要有银斗笠、帽饰、耳饰、领饰、胸挂、衣扣、手镯、戒指几类。这些银佩饰现在人们还普遍使用,其种类和造型在凉山“依诺”、“圣乍”、“所地”三种土语区间有一定的差异。佩饰以外的其它银器主要有马具、餐具、酒具和其它一些银器。如银马鞍、银笼头、银马铃铛、银酒壶、银酒杯、银碗等。另外还有银蓑衣、银烟杆、银刀鞘等。这些银器,现在新做的很少,多为传世品,零散的保存在博物馆和民间。特别是银马具,银蓑衣新做的就更少了。其它拥有银餐具、银酒具、银烟杆、银刀鞘等的人家也很少,不是普遍拥有和使用银器。

(二)银器制作工艺

凉山彝族的银饰有区域差异,但制作银器的工艺却差不多。工具较为简单.基本没有模具,加工工艺主要有锤揲、錾刻、镂空、掐丝、镶嵌、焊接几种方法。整个工艺并不复杂,但银器的造型图案富有彝族特色。

1.工具

主要有:各种钳子、铁砧、铁锤、铜锅等。还有坩锅,用于熔化银子。坩锅有陶的,现在也有用一节钢管.在底部焊上钢板当作坩锅用的。除外较有特色的还有錾子、皮老虎、松香板、丝板、印模,现将这几种工具介绍如下:

錾子。主要用于錾刻、镂空花纹。一般为铜质,长多在7-10厘米左右,刃口有直刃、半月形、圆形、花斑形等,每种刃口又有大小不同几种形状,故一个银匠的錾子一般有几十个。

皮老虎(彝语称牙茄)。主要由皮囊、油瓶(内装汽油)和钢管三部分组成。使用时打开铜管前端的开关,汽油从钢管嘴喷出,用打火机点燃汽油。脚踏皮囊可以调节压力的大小,从而调节流向铜管的汽油的多少,开关也可调节火力的大小。通过皮囊和开关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喷出的火从火力大的红火逐渐变小为一束蓝火。红火主要用于烧红银子(小件银子),以便加工。成束的蓝火,主要用于定点焊接。

松香板。主要为松香,其次有少量的猪油、很细的荞面、很细的桐炭灰。将以上几种东西混合加热熬制后,堆在木板上即可。加热后的松香混合料柔软如泥,可将银片或半产品的银器嵌在松香扳上,冷却后变硬,以便錾刻、镂空花纹。

铅板。选用质量很好,即柔韧性、延展性好的铅(一般的铅又硬又脆,不能用),熔化后浇铸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厚3厘米左右的铅板。使用时将银片钉在铅扳上,以便錾刻、镂空花纹。每使用一次花纹印在铅板上,需将花纹锤平再用。时间一久,铅板变薄,可熔化后重新浇铸。铅板比松香板使用方便,但只能垫着錾刻平面的东西,主要是银片。

丝板。拉银丝用。以前的丝板报简陋,在粗糙的铁板上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孔,现在用工厂生产的钢丝扳,板上的小孔不仅多,而且很规范,便于拉银丝。

印模。有的在牛角上、有的在硬杂木上.挖出一些划、不等的半球形的凹陷,用于模压纽扣、领泡等半球形的物件。

2.加工工艺

熔化。如果银子(银锭,废旧银饰)多,需要在火炉中用木炭熔化。这是一种柴火燃烧后剩下的木炭.易燃易熄灭,适合银匠用。熔化前先将银子(如果是银锭需錾成几块)放入坩锅中,并放在炉火中鼓风加热,银子熔化后倒入铁槽中即可。倒入前需在槽中加一些油,银水倒入时油燃烧,银水慢慢冷却,才能流满铁槽,形成完整的银条。如果银子少,一般是将银子放在木炭(或用青钢木,表面烧过后会形成一层木炭)上,用皮老虎喷出的火将银子烧化,银水自然凝结成块。彝族手镯等银饰上的小银珠,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将少量的银子放在木炭上,烧化后让其自然凝结成小珠。故凉山彝族银饰上的小圆珠不太圆,是一粒粒烧出来的。也有的是在木炭上钻多个小洞,用较粗的银丝剪出一些小截,每个小洞中放一小截。然后将其烧化,冷却后自然凝结成多颗小银珠。

锤揲。一般是将银条或银块烧红,锤揲成银片,作进一步加工用。手镯、耳环、戒指等银饰上,一些非片状的部件,往往直接锤揲成所需形状后,再用钳子进一步加工。

錾刻、镂空。先将需錾刻的银器固定在铅板或松香扳上。铅板只能固定银片,用小钉固定。松香板可固定银片及其它形状的银器。方法是先将板上的松香烤热成泥状,将银器按在松香泥上,待其冷却即可。需注意的是银器与松香泥之间不要留下空隙,出现气泡,不然錾刻时在气泡处会凹陷下去,无法錾出所需图案。有些银匠錾刻时随手錾去.不事先画图,自然刻出所需图案。有的则是先用铜片或纸板剪出图样,将图样放在银片上,用尖刃工具划出图案的轮廓,再錾刻。图案的细部纹饰.也是随手刻成,不打样稿。镂空的方法差不多,只是錾刻时加大力度,将不需要的部分除去。

掐丝。将银条(银块)锤打成细银棍,选择丝板上一个略小于银棍的孔穿出银棍的尖部,再用钳子夹住银棍的尖部使劲拉出。如此方法,一次比一次穿的孔小,银棍越来越细,直到拉出所需的银丝为止。再将银丝编出所需样式,焊接在器物有关部位,即为掐丝。

焊接。银器多为几个部件组合在一起,在结合部多用焊接的方法联接。一般是在结合部涂一点硼砂,放上焊药,用皮老虎喷火,烧化焊药即可。大件的器物焊接,也有放入火炉烧的。焊药的配制一般是银子加少量的铜。配焊药技术性较强,


好的焊药不仅熔化温度低于银器,容易焊接,而且焊接面光滑流畅。焊药配制好后,锤揲成片,并剪成小碎片,与硼砂一起放入小铜容器内备用。

包镶。有些银器镶有珊瑚、琉璃、骨片等饰品,主要是用包镶的方法制作。

酸洗。银器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即酸洗。加工完成后的银器如果银子纯度不高则会出现程度不等的黑色,银子纯度高也会带黄色,因此需要酸洗。从银子到一件银器的完成,要反复锤揲、加温,经过多道工序,在加工过程中银器表面会沾上杂质,也需要酸洗。酸洗是将银器放入铜锅内,加进一些清水,然后再加一些酸性物质(以前是加入一些酸性植物,如未成熟的酸李子等,后来加白矾,现在加从商店购回的硫酸氢钠),在火上煮一会儿,银器即变成白色。凉山彝族不喜欢光亮的银器,所以煮白后用清水洗净即可,不再抛光。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20 01:20:54|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现在很多民族民间工艺在迅速的衰退,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但凉山彝族的银器制作工艺却呈现出兴盛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银饰的需要量逐渐上升。调查中曾随机调查了布拖、昭觉、美姑县城(居住在县城包括在县城工作)的彝族65人,以及本县各地农村到县城赶街的彝族农民66人,共131人。对近十年来家庭银器增减变化的情况,有64人回答增加,占49%;有60人回答不变(没有增减),占46%;有7人回答减少,占5%。总体上以增加为主,并且与经济收入的增加密切相关。

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凉山彝族还保留着拥有或购买银饰的传统习惯。现在不仅婚丧和节庆等重要的日子要佩戴银饰,在赶场天,佩戴银饰的妇女也不少。例如在布拖县城,美姑县城,以及美姑县的牛牛坝,每逢赶街,随处可见身着彝族服装,佩戴彝族银饰的妇女。如果是火把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穿着盛装佩戴银饰的妇女就更多了。关于购买(拥有)银饰的动机,随机调查了美姑县城(居住在县城包括在县城工作)的彝族23人,其中有13人(占57% )将传统习惯列在首位;美姑农村调查了22人,其中15人(占68% )将传统习惯列在首位。调查结果是拥有或购买银饰的动机中,最重要的是遵从传统习惯,其次是觉得戴起来漂亮,最后才是显得自己有钱。

凉山彝族传统的银艺文化呈现出兴盛的状况,并不等于没有变化。与以前相比,传承习惯有所突破,分布在向城镇迁移,但仍具有活力。制作工艺也在发生变化,如用皮老虎做焊接工具,用硫酸氢钠作酸洗原料等,但其工艺并不复杂,传统工艺在主要方面还是延续下来了。银饰的种类变化不大,虽造型、图案有较大的变化(重量增加、图案复杂、一定程度上借用了龙、凤等图案),但总体上保持了凉山彝族的特点。佩戴银饰的习惯也得以保持。

究其原因,彝族银匠制作的银器基本上是销售给本族人,或为本族人加工银器。买主需要的是本地传统的银饰,自然银艺文化的主要传统得以保持,这才是凉山彝族银艺文化兴盛的内在表现。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南少数民族金属工艺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 05BMZ032)的成果之一


张建世,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馆长,教授

源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8 00:53,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