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王晓龙|查看: 12632|回复: 37
[女性] 

快乐的彝族同胞

 [复制链接]
 楼主|王晓龙 发表于: 2006-11-27 17:20:25|显示全部楼层
11/
快乐的彝族同胞快乐的彝族同胞

 leikang 发表于: 2006-11-28 03:11:46|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领略了彝族同胞的生活
 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1 21:06:04|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转帖]世界文明源自彝族──远古时期彝族先民迁徙路

远古时期彝族先民迁徙路(转自彝族人网)
根据彝族历史文化遗存遗址、残存古籍和遗留史诗以及文字考古与现存民间口头传统文化

中的研究,并综合有关国家“神秘文化”、“神秘文字”的研究释译,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两条

以水路、陆路为重要线索的远古、中古和近古三个时期彝(夷)族先民迁往国内外诸国的

主要路径。远古、中古和近古时期彝族先民以水路、陆路这两路重要迁徙线路大致是这样

的:


南线第一路(陆路):以金沙江两岸为中心(以现在彝族主要聚居地为范围、以可以说以

云贵高原或成都平原为中心),向南经昆明──西双版纳──越南──缅甸──老挝──泰

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最后抵达澳大利亚成为当地的土著居民;

南线第二路(陆路):昆明──贵州──广西北海──越南;

南线第三路(陆路):昆明──贵州──广西──广东──香港;

南线第四路(陆、水路):广西──广东──海南──菲律宾;

东线第一路(陆路):昆明──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东线第二路(水路):金沙江──重庆──武汉──上海──韩国──日本──夏威夷;

东线第三路(水路)中国──日本──夏威夷──墨西哥──玻利维亚──危地马拉;

东线第四路(水路)中国──日本──夏威夷──复活节岛──墨西哥──玻利维亚──秘鲁──智利──巴西──阿根廷,为当地最早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西线第一路(陆路):昆明──大理──缅甸──印度──巴基斯坦;

西线第二路(陆路):成都──甘肃──青海──西藏──不丹──锡金──尼泊尔;

西线第三路(陆路):成都──甘肃──新疆──阿富汗;

西线第四路(陆路)金沙江两岸──越南──缅甸──印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摩苏尔──叙利亚──约旦──埃及──埃塞俄比亚;

西线第五路(水路):昆明──大理──缅甸──孟加拉──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

北线第一路(陆路):成都──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白令海峡──美国阿拉斯加──北美洲──南美洲;

北线第二路(陆路):中国新疆──西亚──欧洲意大利──北欧芬兰;

北线第三路(陆路):成都──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蒙古──西俄罗斯──欧洲等等,北线主要以陆路迁徙为主。

 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1 21:14:38|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我国彝族语言与美洲印第安语可能有同源关系

我国彝族语言与美洲印第安语可能有同源关系 [转帖自彝族人网]
 
──

发表日期:2006年6月12日 【编辑:xueshan】



  美洲印第安人起源于我国已被许多考古材料证实,如我国山西省朔县峙峪村遗址(距今29800年)和河北省阳原县虎头梁遗址(距今11000年)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与北美洲发现的石器文化属同一细石器传统。这种旧石器文化起源于我国华北地区。同时我从中央电视台的《环球》节目中也看到,墨西哥今天的玛雅族农民使用的碾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与在我国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距今七千多年)与河北武安县磁山镇遗址(距今七千多年)发现的石磨盘、石磨棒几乎完全一样。从同一节目中我还看到在智利发现的红陶埙乐器与我国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中出现的陶埙也几乎完全一样。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彝族)在其著作《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认为墨西哥玛雅人的太阳历与我国彝族的古代太阳历都是纯阳历,几乎一样。彝族太阳历每年10个月,每月36天,外加5天过年日。还有一种太阳历每年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过年日。后一种与墨西哥玛雅人的太阳历相同。

  中央民族大学朱文旭教授(彝族)发现彝族每年农历6月24日(以前可能是太阳历的夏至)的火把节与南美洲秘鲁印加人的太阳节同在6月24日这一天(我国应该是夏至,南半球是冬至)而且节日中是以燃火代表太阳。

  由于我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我发现我国彝族的语言似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但由于印第安人从亚洲迁出的时间在万年以上,经过长期的演变,现在的语言分支众多,彼此不能通话。我国彝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发展成很多支系,它们之间也难以通话。这两种语言如何比较困难很大,为了使更多的语言学者了解关注此问题,特此写本文介绍我的发现。

  1 。彝族把人称为“苏”。在美国五大湖西部有两个州,一个叫南达科他州,一个叫北达科他州。“达科他”是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自称“苏”,白种人称他们为苏人,这里的“苏”就是人的意思。在紧邻衣阿华州有一个以“苏”部落命名的城叫“苏城”,在南达科他州有一个城市叫“苏瀑布城”,肯定还有一个“苏瀑布”。同时与这个“苏”有关的名称大多与水有关,如“密苏里河”,这些名称都在“苏”人活动的区域内。美国学者摩尔根在他的名著《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达科他”部落是北美最古老的部落,其他部落都是从它分裂出去,长期演变而成。

  2 。在南美洲巴西与阿根廷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南美洲最大的瀑布叫“伊瓜苏”。中央电视台《环球》节目主持人王雪纯在当地报导,当地的导游介绍说“伊瓜苏”一名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巨人样的水。这三个字的发音及每个音的意思与我国彝族语完全一样。彝族把人叫“苏”,把水叫“伊”,把了不起、伟大、巨大叫做“瓜”。汉语里也把了不起、出众叫做“顶呱呱”。结合上面第一点印第安人有用人形容水的风俗。

  3 。北美洲最大的山脉叫“落基山”。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大凉山地区,在它的首府西昌市东南部有一座大山也叫“螺髻山”,海拔4358米。这两座山的名称发音几乎一样。这座螺髻山的名称我估计是用汉字表示的原彝语音,是音译而不是意译。我分析‘落基’、‘螺髻’都是硌矶,既山顶是大圆石头和大尖石头组成的山。

  4.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北美最进步、最聪明的部落叫“易洛魁”,他们的社会组织达到了部落联盟的阶段,它是美洲唯一达到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部落。同样在我国大凉山地区有一个彝族支系也叫“依洛”,比美洲的易洛魁少一个字,名字几乎一样,而且在这一彝族支系生活的地区很多地名中都有依洛二字,如越西县的依洛地坝乡,美姑县的依洛拉达乡,昭觉县的依洛火村等,而且在我国的邻国缅甸,克伦人(彝语支民族)生活的地区有一条缅甸最大的河,叫伊洛瓦底江,也有伊洛二字。

  5.最引人注意的是在我国汉族生活的地区里也有两个伊洛。这两个伊洛所在地区都是我国古代仰韶文化和夏文化的中心地区,第一个伊洛在豫西,这里有两条河从西至东流入黄河,北边的一条叫洛河,南边的一条叫伊河,它们在下游汇合成一条河叫伊洛河,流入黄河。而且在洛河的边上建了一座城叫洛阳,在伊河的边上建了一座城叫宜(伊)阳。另一个伊洛在陕西省中部,这里有一条大河从北流向南,也叫洛河,在它的边上建了一座城叫洛川,在这座城的正东有一座城叫宜(伊)川,它在黄河边上,黄河在陕西这一段是从北向南流的,与洛河平行。在宜川的边上除了黄河再没有别的大河,我根据伊洛成双这种组合规律推测,有可能古代某一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彝族的先民?)曾把黄河叫“伊”河。彝族把水叫“伊”,那么伊洛的意思又是什么呢?这么多“伊洛”是否同源呢?在今天我国汉族地区把河叫“伊”的还有三个地方,一个是河北省易水,一个是山东省东部最大的河叫沂河,第三个还在山东,曲阜县也有一条小河叫沂河。与大沂河平行的沭河在莒县境内有一条支流叫洛河,有可能沭河古代叫洛河,这样又出现一对沂洛。

  另外在菲律宾的吕宋岛西北部生活着一个民族,叫伊洛古族或伊洛卡洛族,人口有530万,占菲律宾总人口的11% ,他的名称中也有伊洛。

  6.阿兹特克部落战胜了玛雅人,阿兹特克这个词与彝语阿莫特硌一词结构相同。阿莫是女人,特是变,硌是石。阿莫特硌是“女人变的石头”,俗称“母石”,阿兹特克部落的北方故乡叫阿兹特兰,阿兹是苍鹭,兰是土地,阿兹特兰是“苍鹭之地”。 我国把苍鹭也叫鸬 兹。

  与易洛魁的魁音相同的音在汉语里还有“夔”这个字,这个字在古代很重要,是一种图腾动物,在我国商代的铜器上夔纹图形占有一定比例。一部分学者认为它是龙的原型。我认为夔应该是海豹或海象。因为它只有两个足,而且是两个可以划水的蹼状足。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太平洋西北部地区,这里是印地安人从亚洲迁往美洲的必经之路,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易洛魁的印第安语去找答案了。

  这些例子虽然不多,但集中起来看还是说明印第安语与彝族语有相同的地方,结合考古材料,民俗材料看,这种相同不会是偶然的,我觉得如果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那将对我国石器时代的古代民族构成、分布、迁徙、融合等问题带来新的见解,是非常有意思的。

  

 何晓 发表于: 2006-12-18 15:56:48|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彝族朋友,期待能和他们研讨
 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20 14:20:36|显示全部楼层
持此等观点者曲木藏尧(国民党军统特务,彝学奠基人之一)、冷光电(常误为岭光电,土司,国民党军统特务,彝学奠基人之一)、马长寿(云南彝族学者),还有现在的刘尧汉(云南彝族学者),此四人也充史家之列,吾深以为耻。吾平生最敬仰云南史学泰斗纳西族学者方国瑜教授,他才是真正的中国彝学、纳西学、白族学之父。
 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20 14:40:03|显示全部楼层

方国瑜教授

  方国瑜(1903~1983年),字瑞臣,纳西族,教授,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方志学家、西南民族学研究的开拓者,九三学社成员。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五一街人。1922年毕业于丽江联合中学。1925年在京师大学预科毕业考试期间,因患重病住院治疗及回乡休养多年。1929年秋后相继在京师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师从钱玄同、章太炎、刘半农、余嘉锡、马叔平、陈垣、梁启超、赵元任、李方桂等攻读音韵、训诂、目录、校勘、名物、金石、史地、语言等诸门课程。毕业和结业后曾在京师大学研究院、私立民国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和云南大学历史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历任编辑、教授、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和云南通志馆的编审、审定、续修委员及云南省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省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副组长、九三学社云南省工委副主任等职。
  方国瑜是云南地方史和西南民族史研究与教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被誉为“南中泰斗”、“演史巨掌”,是云南学术史上的一代大师。他一生把学习、研究与教学视为一体,相互促进提高,始终坚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原则;一贯提倡注重史实,尊重前人,实事求是的学风,并身体力行。1935年参加滇缅界务交涉,赴滇西边地考察,写成《滇西边区考察记》一书。1938年后,邀凌纯声、向达、楚图南、闻有等学者编辑出版《西南边疆》杂志,研究边疆史地民俗,前后共出18期。他在云大创办“西南文化研究室”,任主任,出版丛书11种。1946年与冯友兰、潘光旦等赴滇西编撰《保山县志》,他任总纂,编成30余册。他周历滇西抗日战场,写成国内最翔实而且珍贵的《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6卷。1954年秋根据周总理视察云大时的指示,在历史系开设云南民族史课程,半年之内写出60万字的《云南民族史讲义》。次年讲授云南史籍评说,写成《云南史科目录题解》,之后又开设彝族史、白族史等课程。在此前后,还写了《云南民族记录》,并参加了云南的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的领导工作,参与了讲授民族史专业所需的《中国少数民族史讲义》及《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的编绘工作。在云南大学执教47年,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地方史、民族史、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人才。从五十年代起,招收了三届中国民族史研究生,1978年后又招收了三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及留学生和一名国外进修学者。他治学严谨,做学问一丝不苟,一生著述硕果累累,除散见于各时期报刊的许多论文外,重要的著作有:《广韵声汇》38卷、《困学斋杂著五种》;1938年后参加《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和审订,撰写了《建置沿革》、《疆域考》、《金石考》、《宗教考》、《族姓考》诸门;协助李根源先生编辑《保山府文征》,并多作题跋,又校补《腾冲县志》,并撰附编;1974年以后,出版了《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滇史论丛》第一辑;1933年秋回故里开始调查研究,1936年成稿,由章太炎作序,逾40余年后出版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和志武参订),受举世关注,西方学者称他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晚年在双目几近失明的情况下,由木芹、徐文德协助,主编八百余万字的《云南史料丛刊》(有的已出版)和百多万字的《云南地方史讲义》(电视大学教材)等等。1983年12月23日,一代史学大师和教育巨匠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次日清晨去世。为纪念方国瑜教授,实现他培养人才的愿望,根据其子女倡议,经学校研究决定,云南大学设立了“方国瑜奖学金”。
  方国瑜曾任昆明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第1至3届云南省人大代表,第4、5届省人大常委,第3至5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史学会、亚非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西南民族学会、全国史志编纂委员会、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社科院东巴文化研究所顾问等职。
 何晓 发表于: 2006-12-20 18:56:57|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
 睢文发 发表于: 2007-4-11 19:55:46|显示全部楼层

彝族竹文化浅析


  苏静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从古到今,彝族是一个崇拜竹和喜爱竹的民族。从物质生产活动到文化娱乐以及宗教活动都离不开竹。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彝族竹文化。
 
  一、彝族宗教中的竹方文化
 
  彝族人崇拜竹,他们对竹的崇拜程度仅次于祖先崇拜。
 
  彝族为什么要崇拜竹?竹在彝族历史上究竟产生过什么重大的影响?下面这则在彝族民间流传甚广,且被彝族古典史诗《勒俄特衣》记载的传说也许能为我们解开这个答案。
 
  古时候洪水泛滥,淹没了人间,只剩下一个名叫居木乌伍的人事先得到天上神仙的指点,钻进木柜中,木柜始终浮在水面上,洪水消退后得救。后来他与天上的仙女结婚,生下三个儿子。但是三个儿子都是哑巴。此时,居木乌伍又得到神仙的指点,从他家房子上边竹林中砍三根竹子到家中的火塘里烧,听到爆竹声,三个儿子都会说话了。其中老大说藏话,老二说彝话,老三说汉话。从此这三弟兄就繁衍成藏、彝、汉三个民族。
 
  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彝族祖源的传说,它说明竹在彝族的起源过程中产生过巨大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彝族人竹崇拜的根源所在。
 
  由于有了竹崇拜的存在,因而,彝族人的宗教活动中处处充满着竹的影子。
 
  彝族人最为隆重和神圣的安灵、送灵活动就是与竹密切相关的。彝族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三个灵魂。平时这三个灵魂都附于人身之中,但当人死后,其中一个由毕摩念指路经,送到死者的祖先居住地去了;一个始终守护在其坟墓上;还有一个在人间游荡,其子女必须及时请毕摩安灵,扎制灵牌挂在家中供奉,否则会导致其子女或亲属生病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因此,当父母去世后,其子女一般都要及时为父母安灵,并在时机成熟时再清毕摩做道场即超度亡灵。安灵时,首先选择一个好日子,带上燕麦糌粑、鸡蛋和酒,到竹林里去,选择一株伸展、无断头、虫蛀现象的黄竹,将糌粑、鸡蛋、酒祭竹后连根拔回家中,请毕摩先用一根大约直径2厘米,长约16厘米的木头,在一端用刀劈开约3厘米长的缝,然后从山上拔来的黄竹根部切下一点竹根插入木头缝中,然后用10月羊毛(彝族的羊子一年剪3次毛,即每年阴历的3、7、10月各剪一次,彝语称10月羊毛为‘沙甘’)线缠捆在一起,男性缠绕9转,女性缠绕7转,再用新土白布包扎好,表示衣裤。至此灵已做好了。然后将灵插在一个新编的约40厘米宽,50厘米长的竹篱笆上,挂在家中供奉。整个安灵程序就进行完了。彝语称灵为“玛堵”,安灵为“玛堵合”。“玛”就是彝语的“竹”。此外,彝族子女在请毕摩为他们的父母举行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时,要设一个灵堂,此时,其父母的灵牌从家中移入灵堂内,毕摩坐在灵堂内念经送灵。这个灵堂也用竹篱笆围盖。并且对所用篱笆有严格的要求,即围灵堂的篱笆必须是新编的,盖灵堂用的篱笆必须用彝族制作披毡用的、特殊制作的一种竹席。彝语称之为“束绨”,其构造是由竹篾和牛皮筋编织而成的。由此可见,在彝族的安灵、送灵活动中到处都离不开竹。
 
  彝族的宗教人士毕摩的许多法具也是用竹制成,例如神笠、神扇等。
 
  所谓“神笠”,就是毕摩在做法事的时候戴的斗笠。但是它与普通百姓所戴的斗笠不同,从其制作到使用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彝族毕摩和信教群众认为,神笠既是毕摩的保护伞,又是辟邪物。神笠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神笠顶高约25厘米,底面也是用篾皮丝编织的。由表面和底面两层构成,有的编好后再在神笠表面订上一层黑色或者白色羊毛制作的毡料,订上毡料的则变成里、中、外三层了,但是如今在九龙、泸定彝族地区的毕摩的神笠大多数都没有订毡料。
 
  “神扇”也是彝族毕摩必备的法具,例如在安灵、送灵、招魂等许多宗教活动中都要用到神扇。制作神扇先用竹篾编成圆扇状,然后用竹柄或者木柄夹之而成。此外在扇面上涂漆,还要在扇柄上雕刻鹰、虎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各种图案。另外还有占卜用的“神签”和“神签筒”等许多法具都是用竹制作的。
 
  彝族的丧葬活动也与竹有密切的联系。据调查,在四川省境内的彝族都普遍实行火葬。火葬用的火种必须是从死者家中点燃的竹子火把。对死者骨灰的处理上,除少数人习惯于将骨灰就地用土埋下外;多数人的习惯是事先用土白布缝制一根小口袋,把死者的骨灰装入口袋内后,把骨灰抛撒到深山竹林中去。以求其子孙象雨后春笋一样人丁兴旺。
 
 睢文发 发表于: 2007-4-11 19:55:59|显示全部楼层
二、竹与乐器
 
  彝族的乐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竹子做成,如:笛子、口弦、玛布等。
 
  1.竹笛
 
  笔者在甘孜州九龙彝族地区所见到过的竹笛有三种,当地彝族分别称之为大笛、横笛、竖笛。
 
  大笛,彝语称之为“丹具尔”,意为大笛。一般用50厘米长的竹管制作而成,竹管的正面只开4个音孔,4个音孔之间大概相距6厘米,吹笛子时用左右手的食指和无名指来调整音节。笛管内不塞任何物品,吹奏时只要把笛管上端的前沿顶着上门牙,就可以吹出低沉豪迈而又优美动听的曲调来。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又古老的乐器,制作和吹奏的人都较少,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这种笛子就很少流传了。竖笛,彝语称之为“肯欣具尔”。
 
  竖笛是用一根长约30厘米,口径约1厘米的竹管制成,在竹管的正面开7个音孔,在竹管顶端的背面的约1.5厘米处开1个音孔,然后再削一个约1.5厘米长,可以塞入竹管顶端的小木头,小木头削成大半圆形,其缺口对准竹管顶端背面的音孔。彝族竖笛的制作原理与箫的制作方法差不多。彝族的竖笛虽然在正面开了7个音孔,但是在吹奏时只用到第一至六个音孔,即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调剂音节。第7个音孔是留着排气用的。这种笛子就地取材制作方法简单易行,而且便于携带,所以吹奏的人也比较多。彝族谚语说,“儿子思念父亲的时候就吹笛子,女子思念母亲的时候就弹口弦”。由此可见,竹制乐器与彝族的精神生活是非常密切的。
 
  横笛,据调查,解放前,在九龙、泸定等彝族地区没有发现横笛流行,解放后,普通横笛通过商品流通渠道传入彝区后,当地彝族才开始吹奏横笛。但是由于不用自己动手制作,购买方便,所以如今吹奏横笛的人越来越多了。
 
  2.竹制口弦
 
  长期以来在彝族地区一直都流行竹制和铜制两种口弦。据彝族民间传说,竹制口弦的历史比铜制口弦的历史长久。竹制口弦是由不同数量的簧片组成的,簧片形如短剑,一般约10厘米长,1厘米宽;在簧片中间剜切一形如鸡舌的簧舌,簧舌的长短宽厚的不同,所发出来的音的高低也不一样。彝族的竹制口弦一般有三种,即由一个簧片制成的口弦,彝民称之为“箩毕”,由两个簧片组成的则称为“尼信合贺”,由三个簧片组成的称为“琐信合贺”。演奏时,把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簧片尾部放在唇间,用右手指拨弹,以口腔为共鸣,利用唇、舌、口形的变动,加之气息的大小,可以弹出许多高低不同的音节来。在彝族地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谈口弦。为了便于携带和避免簧片断裂,彝民通常锯一根比口弦簧片长一点的竹管来装口弦,竹管的一端留着竹节,并且在竹管的表面雕刻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图案后把簧片装进竹管内携带,既安全方便又美观。
 
  3.玛布
 
  “玛布”是彝语,彝族称竹为“玛”,“玛布”是彝族对一种竹制乐器的称呼,其形状与唢呐有些相似。其基本构造由三部分组成,即管身、喇叭、发音体;玛布的管身是用一根约25厘米长,口径约0.7厘米的竹管制作,管身正面开7个音孔;喇叭一般选择一支较大而又光滑的黄牛角,锯其顶端部分经过打磨加工而成后安在管身的下端;发音体是用一根如筷子粗细约4厘米长的竹管制作,其形状作用与单簧管的哨嘴基本相似,发音体的下半截插入管身的顶端。玛布的音色比唢呐柔和,比双簧管响亮,可以吹出许多优美动听的曲调来。但是比起竖笛来,其音域比较狭窄,吹奏时需要作特殊处理。由于玛布结构复杂,较难制作,吹奏技艺也较难掌握,所以吹奏玛布的人比较少。例如在有五千多人口的九龙县湾坝彝族乡中只有四五个人会吹玛布。因此,彝民非常喜欢听玛布曲,吹奏玛布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欢迎。在举行红白喜事仪式的大场合中,吹奏玛布的民间艺人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8 08:07,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