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古镇, 自然对此不屑一顾,赶紧继续前行。沿公路左侧斜坡下行不过百米,眼前豁然一亮,一色的青砖古瓦,街道两旁家家户户门前的石桩石凳,飞檐斗拱,木格花窗,无不透出小镇的古朴。尽头的几户人家种花养草,有华发老人正品茶下棋……此情此景,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了民风淳朴的年代。
- “十一” 骑游峨眉山瓦屋山千佛岩

古街风貌 柳江古镇,古为“明月镇”,始建子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柳、姜两姓族人合资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而更名为“柳姜场”,后几经历史变迁,改为现名。 古镇长200米左右,街道宽达3米,平坦整洁,估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发挥功能, 因为还依稀可辨“供销社”“××屠场”之类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名词。不过现在行人稀少,门庭冷落,街道已长满了苔藓,门窗木柱破旧,油漆多已斑驳,平添些许凄清,不过这样更幽,古镇特色更浓了…… 出了古街向北, 便来到了柳江边(注:未及考证,也可能是花溪)。参天古榕夹道,砾石石板坦荡如砥。远观青山拱卫,俯看绿水绕城,绝美的山水,真是个修身养性之佳境。路遇游客多批,南腔北调,他们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相机发出的闪光已将黄昏中返巢的“鸳鸯”吓得扑棱扑棱乱飞,不敢回巢了…… 有位扎长辨留长髯的中年画家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江中的古榕,在画布上尽情泼墨, 动作潇洒娴熟,旁若无人……犹豫再三, 终不忍打扰,更不敢奢求,不禁梦想什么时候自己再来古镇也有闲情附庸风雅一次?
- “十一” 骑游峨眉山瓦屋山千佛岩

大树底下好风光!
此时天色已暗,不敢久留,赶紧奔向“曾家园”。其实,“曾家园”近地咫尺,就在江对面,跨过一座高高的公路桥,“曾家园”便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