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脐橙,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786|回复: 2
 2熊猫
 蜀虎 发表于: 2006-3-6 15:55:46|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佛教] 圣钦法师 Shengqin Fashi

 [复制链接]
(1869~1964-1-30)
于凌波/文


  大慈寺在四川成都,创建于唐代,唐玄宗李隆基赐额“大圣慈寺”,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其规模可知。唯千余年间,兴废无常,曾多次毁于兵燹。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所存的建筑,为清代所遗留者。是时四川军阀割据,内战连年不断,大慈寺驻扎军队,鲸吞蚕食,把和尚挤至一个角落,大慈寺几至全沦为军队营房,到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以后,在一位圣钦老和尚手中收回,予以修缮中兴,重成为佛门清净道场。
  圣钦老和尚俗家姓贺,名永茂,四川省三台县人,清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出生。家庭世代务农,幼年天资聪颖,七岁入私塾启蒙,自启蒙书读到四书五经。十余岁时,一日游寺院,闻僧侣诵《金刚经》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到成都,得昭觉寺无相法师开示,深悟人生若梦,幻质非坚,遂萌出家之念。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乙酉岁正月初九,年方十六岁的圣钦,离家出走,长途跋涉,投入峨嵋山接引殿,礼智德和尚为师薙度出家。智德为其取法名圣钦,法号荣崇。同年冬,在重庆华严寺受比丘戒。
  圆戒后仍回到峨眉山接引殿,依师学习佛门经典及仪轨,日诵《金刚经》、《般若心经》、《药师经》等大乘经典,修习禅定。他每日晨钟初响即上殿礼佛,二十年如一日。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圣钦三十六岁,离开峨嵋山,顺江东下,游方参学。他先到武昌莲溪寺,参谒道明和尚,得其教诲。继而到禅宗道场的扬州高旻寺,入禅堂习禅。到了这年秋天,高旻寺僧众敬重圣钦的戒行,欲推圣钦为维那。他恐耽误参禅用功的大事,辞不获免,即离寺他去,到镇江金山寺挂褡,入大彻堂坐禅。
  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圣钦离开金山,先后朝礼佛教四大名山的九华、五台、普陀诸山,他自峨眉山而来,至此四大名山他都走到了。朝山期间,参访名剎,谒拜善知识,见识大增。继而回到扬州,应高旻寺方丈普超和尚之邀,在高旻寺任堂主,后又任知客、书记等职。其间整顿寺风,开示后学,并苦修破参,有所证悟,以此在佛教中道誉渐着。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高旻寺方丈普超法师圆寂。寺中两序僧众,公推圣钦法师为首座,他再三辞谢,双方正在商议未决时,峨嵋山能善老和尚来到扬州,礼请圣钦法师回山,出长接引殿法席,于是他乃得借机脱身,返回四川峨眉祖庭。宣统二年(一九一○年),圣钦四十一岁,于四川彭县西乡的小鱼洞所在,建茅篷三间,闭关苦修,欲将二十余年来南北参学的所得加以总结,以期彻悟,至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始离开茅篷。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各省佛教徒代表齐集上海留云寺,召开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大会,公推敬安禅师(字寄禅,别号“八指陀”)为首任会长,圣钦法师时在闭关,未能出席,但仍被选为监事。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原来的中华佛教总会四川省支部,改名为“四川省佛教会”,设会址于成都武胜街十方堂。圣钦法师当选为总务长,并代行会长职权。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四月,四川代理督军罗偑金所属的滇军,与川军军长刘存厚所部发生冲突,在成都市内作战,市区内大片建筑成为废墟;迨至七月,川军又与黔军在成都展开巷战,繁华的“锦官城”沦为战场。是时弹雨纷飞,炮火遍地,疮痍满目,呻吟载道。圣钦法师见状不忍,乃约同李道江、谢子厚、张立生诸居士,以四川省佛教会名义,向社会各界募捐以救济难民;并分头穿街入巷,慰问受难家庭。他们购买大量药品,聘请医师十二人,为难民及伤病者诊治包扎。以此深得民众的感激与赞誉。
  同年冬天,峨眉山接引殿火灾,殿宇被焚。圣钦法师闻讯赶回,见殿堂建筑捐失极重。他痛心之余,在佛前发愿,以重建祖庭为己任。他率徒果静和尚及两序僧众,锐意规划,八方化缘;并将寺院田产三百亩出售,所得价款作为建寺资金。经过三年的辛勤筹备,于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动工。接引殿山高路险,磴道崎岖且曲折险峻,整个修复工程全凭人力进行,故极为艰巨。仅就殿堂的数十根大柱而言,需要从二十华里外的山腰森林中砍伐巨木,再用一百余人抬挽,历尽艰险,一日也仅能运回一支大柱,其难度可以想见。
  重建工程于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开始,先建大雄宝殿,历时五年,到民国十五(一九二六年)年大殿才告落成。接着建接引殿、藏经楼、五观堂等建筑,施工多年,至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始全部建成。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铸造普贤菩萨铜像一尊(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至今仍矗立在接引殿。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五十五岁的圣钦老法师和佛源老法师(能海法师的薙度师),与昌圆法师(隆莲大德尼的薙度师)等人,响应太虚法师倡导兴办教育,培养僧材,革新佛教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以四川佛教会名义,在成都文殊院创办了“四川佛学院”。佛学院设院长、院护各一人,负责主持院务,由四川佛教会会长佛源法师任院长,圣钦法师任院护,昌圆法师任监学。三位法师均亲临课堂讲经说法,使佛学院的学僧受益匪浅。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佛源老法师在病中念佛西逝,圣钦老法师继任四川佛教会会长,及四川佛学院院长。
  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圣钦老法师在峨眉山创办“峨眉佛学院”,以培训僧伽,造就弘法人才。先后在该院就读毕业的学僧一百数十人。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老法师鉴于僧侣文化低落,缺乏寺庙管理人才,遂与昌圆法师等人创办了一所“教务传习所”,他自任所长,昌圆法师任监学,专门培养寺庙管理人才。同年成都通顺桥街爱道堂(即古月觉庵)的住持续修、监院续吾二位尼师,与街坊熊某串通,盗卖这座比丘尼道场的庙产与常住财物,并欲出售庙基。在此关键时刻,为四川佛教会发现,立即加以制止,开除了续修、续吾的僧籍,将爱道堂接管,更名为十方爱道念佛堂,由圣钦老法师兼任住持。老法师乃出面募化,集资修复损坏的大殿,新建了雨廊,使爱道堂面目一新。修缮竣工后,寺务由昌圆法师负责。
  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国民政府颁布《寺庙管理条例》,引起全国佛教徒强烈反对。四川佛教界由圣钦、昌圆、禅安等法师,及尹昌衡、谢子厚等数十位居士发起,有一百二十八个县的佛教会,以及众多寺院庵堂,数十个佛教团体,联合通电反对。后来南京的国民政府,不得已将三十一条的《管理寺庙条例》,缩改为二十一条的《监督寺庙条例》。使许多寺观产业,得以保全。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春,四川佛教会改组为委员制,六十一岁的圣钦发市当选为主席。他向佛教会提出两项建议:其一是以佛教会的力量举办一所平民小学,以解决贫苦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其二是以佛教会的力量创办一所职业学校,培训无业和失业青年,授以各种技能作为谋生之路。但当时由于经费困难,这些建议未能实现。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四川省边防军司令黄隐,为了要扩充其私人住宅,强占毘邻的十方堂的土地。十方堂向佛教会申诉,圣钦老法师出面向黄司令交涉。这位黄司令为了压迫使他屈服,派了数名枪兵终日尾随在他身后。老法师毫不畏惧,他通过其皈依弟子、四川边防军司令李家钰的母亲,请李家钰出面解决。黄势弱不敌,只好退还了十方堂的土地。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初,川军师长马德齐部,驻扎在成都的大慈寺。大慈寺驻军本不自马德齐始,但马部要寺方让出更多的房舍。寺内大部份房屋均被占据,寺外的商店街(系寺产)也为其霸占殆尽。新都宝光寺无穷法师专程到成都,与各寺院住持商议,共同推请圣钦老法师出任大慈寺方丈,以收回寺院。于是老法师辞去四川佛教会主席,主席之位请一位禅盦法师担任,他自己择于是年腊月初八日,到大慈寺晋山升座,专意重兴古剎。他多次与马德齐师长协商,据理力争,并动员了许多军政要人出面协调,马德齐最后马迫于人情,不得不率部退出大慈寺。圣钦老法师又多方设法,收回了被地方土豪所占据的街房及寺产,继而开始修缮殿堂,清理环境,使大慈寺回归到寺院本位。此后,圣钦老法师驻锡此寺,在此度多他一生中最后的三十一年时光。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六月,军事委员会委员蒋介石先生,在峨嵋山举办“军官训练团”,曾游历接引殿,与六十六岁的圣钦老相晤,并合影留念。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老法师受请出任乐山大佛寺(兼任)方丈,晋山后驻锡一段时间后,仍返回大慈寺。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应四众弟子之请,在大慈寺举行传戒法会,受戒僧俗二百余人。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春,圣钦老法师应上海龙华寺之请,到上海协助解决龙华寺历年的纠纷,事竣返川。
  以往六十余年的云水生涯,辛勤操劳,使年近八十高龄的圣钦老法师,感到心力交瘁。他乃于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十月,向四众弟子声明辞位,将大慈寺方丈交由弟子果澈担任,他自己则退居西堂,专事修持。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此后数年,圣钦老法师驻锡大慈寺如故。一九五三年,老法师受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同时被选为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佛教徒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九六二年九月,四川省佛教协会在大慈寺成立,圣钦老法师被推为名誉会长,后来又被推举为成都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圣钦老法师一生提倡僧伽教育,大力重兴古剎,整顿丛林,保护寺庙,对四川佛教贡献至多。老法师洞明教理,禅定功深。他持戒精严。威仪殊胜,面容慈祥,心地慈悲,貌如其人;他生活清俭,澹于名利,在四川的佛教界威望甚高,受到缁素四众的尊敬。
  一九六四年元月三十日,圣钦老法师在大慈寺圆寂,世寿九十五岁,戒腊七十九龄,遗体荼毘后,葬于峨嵋山接引殿前坡下,立碑为记。

圣钦法师的墓塚,无意间,我发现路边有一个墓,上得台阶一看,竟是早闻大名的圣钦法师的碑
地点:接引殿·峨眉山景区·峨眉山市·乐山
时间2005-02-21 09:23


望着圣钦法师的墓塚,油然而生敬仰,我赶紧整了一下衣服,在雪地里向圣钦法师的碑跪拜了三下
地点:接引殿·峨眉山景区·峨眉山市·乐山
时间2005-02-21 09:27


我拜完后,继续拍摄,这是立于右边的圣钦法师的碑铭,左边刻的是圣钦法师的法语
地点:接引殿·峨眉山景区·峨眉山市·乐山
时间2005-02-21 09:27


雪中的圣钦法师的墓塚,更显洁,令我
地点:接引殿·峨眉山景区·峨眉山市·乐山
时间2005-02-21 09:30



提示
  ①图片下面的文字说明中有相关的超链接,可点击进入!
  ②图片摄影雷康
  ③更多内容请看主站http://www.phoer.net/people/s/shengqin.htm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6-3-6 16:25:4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我查了一下,网上有两个版本的介绍,但署名不一样,作者都是大家,但不知先出自谁?

圣钦禅师 Shengqin Fashi (1869~1964-1-30) ⊙ 李豫川/文


  在现代四川佛教史上,圣饮法师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俗姓,名永茂。属清代同治八年(1869)生于四川省三台县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髫龄之时即天资聪颖,七岁入邑中私塾发蒙,熟读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著述。十余岁时,一日游寺院,闻僧侣诵《金刚经》之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留下深刻印象。后至成都,得昭觉寺无相法师开示,深悟人生若梦,幻质非坚,遂萌出家之念。光绪十一年(1885)农历正月初九,年方16岁的他跋涉千里,去到峨眉山,在海拔2540米的接引殿披剃为僧,礼智德和尚为师,可谓童真入道也。和尚为其取法名“圣饮”、法号“荣崇”。同年冬,重庆名刹华岩寺香烟缥缈,灯烛辉煌,钟鼓齐鸣,众诵佛号。年轻的圣钦就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登坛受比丘戒,开始了他弘法利生的岁月。

我拜完后,继续拍摄,这是立于右边的圣钦法师的碑铭,左边刻的是圣钦法师的法语
地点:接引殿·峨眉山景区·峨眉山市·乐山
时间2005-02-21 09:27



  受戒后,圣钦回到始建于宋代的接引殿,学习佛教经典,参加佛事活动,聆听师辈宣说法音,日诵《金刚》、《般若》、《药师》诸经,修习禅定。每日晨钟初响即上殿礼佛,数十年如一日。他长期坚持坐上修行,获益非浅。
  光绪三十一年(1905),36岁的圣钦离开峨眉山,顺江东下,游方参学,息影江天。他先到武昌莲溪寺,参谒道明禅师,得其开示。继至仰慕已久的禅宗道场──江苏扬州高寺,潜心习禅,冀得证悟。同年初秋,高旻寺僧众推举圣钦为维那,他恐耽误参禅用功大事,辞不获免,只得离寺他去,移住镇江金山寺。
  光绪三十三年(1907),他先后云游九华五台普陀诸山,参拜众善知识。回杭州时,应高旻寺方丈之邀,返寺任堂主,后又担任知客、书记等职。其间整顿寺风,开示后学;并苦修破参,有所证悟,在佛教界渐露头角。
  光绪三十四年(1908),高旻寺方丈普超法师圆寂。僧众公推圣钦法师为首座,他再三辞谢,双方正商议未决时,恰巧峨眉山能善老和尚专程扬州礼请圣钦法师回接引殿担任方丈,他才得借机脱身返回祖庭。
  宣统二年(1910),41岁的圣钦法师来到四川彭县西乡,在群山环抱、林木蓊翳、清泉淙淙、曲径通幽的小鱼洞(地名)筑茅舍三间,闭门苦修,欲将二十余年来南北参学之所得加以总结,以期彻悟,直至1913年方出茅。
  民国元年(1912),国体改变。各省佛教徒代表云集上海留云寺,召开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大会,公推敬安法师(1851~1912年,字寄禅,别号八指头陀)为首任会长。圣钦法师虽缺席,仍被选为监事。
  民国四年(1915),“中华佛教总会四川省支部”更名为“四川佛教会”,设会址于成都武圣街(今文武路)十方堂。圣钦法师当选为总务长,代行会长职权。
  圣钦法师是现代四川禅宗的代表人物,也是现代四川佛教界众望所归的领袖。其人威仪庄严,面容慈祥,心地慈悲,表里如一。民国六年(1917)4月,川军和滇军在成都进行巷战;迨至7月,川军又与黔军在成都展开巷战。繁华锦城沦为战场,弹雨纷飞,炮火遍地,虎兕横行,龟玉尽毁,死伤枕藉,呻吟载道。法师乃约李道江、谢子厚、张立生诸居士,以“四川佛教会”名义,向社会各界募捐,以救济难民。并分头穿街入巷,慰问罹难家庭。又购买大量药品,聘请中西医师十二人,为难民及伤病员诊治包扎。颇得民俗赞誉,声望日隆。同年冬,接引殿失火,他回到峨眉山,以重建祖庭为己任,率徒果静及两序僧众,锐意谋划,四处化缘,并将寺院田产三百亩出售,所得钱款,悉数用作建寺资金。经过三年的辛勤筹备,重建工程于1921年正式奠基。先建大雄宝殿,1926年落成。次建五观堂,1934年竣工;1939年全寺建成。1944年铸成普贤铜像一尊,高约二米,至今仍矗立在接引殿。
  接引殿山高缺水,磴道崎岖且曲折险峻,当时既无公路汽车,亦无索道起重机之类的现代机械,整个修复工程全靠人力进行,故极为艰巨。仅就殿堂之数十根大柱而言,需从十公里外的山腰森林中砍伐巨木,再用一百余人抬挽,每日历尽艰险也只能运回一柱,其难度可以想见!
  民国十三年(1924)五十五岁的圣钦法师和佛源法师(1853~1926年,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能海法师之师)、昌圆法师(1879~1944年,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隆莲法师之师)等人一起,响应太虚法师倡导兴办教育,培养僧才,革新佛教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以“四川佛教会”的名义,在成都文殊院创办了“四川佛学院”。佛学院设院长、院护各一人,负责主持院务。四川佛教会会长佛源法师担任院长,圣钦法师担任院护,昌圆法师担行监学。三位著名高僧均亲临课堂讲经说法。
  民国十五年(1926),佛源法师在病中端坐念佛西逝。圣钦法师继任四川佛教会会长及四川佛学院院长。
  民国十六年(1927),圣钦法师在峨眉山创办“峨山佛学院”,自任院长。该院以培训们伽,造就弘法人才,宣扬佛教,挽救世道人心为宗旨。先后在此就读的学僧达百余人。
  民国十七年(1928),法师鉴于僧侣文化水平低,缺乏寺庙管理人才,遂与昌圆法师等人商议,在成都创办了“教务传习所”。自任所长,昌圆法师担任监学,专门培养寺庙骨干。同年,成都通顺桥街爱道堂(即古“圆觉庵”)住持续修、监院续晤二位比丘尼与街坊熊某串通,盗卖庵内财产,并欲出售寺基。危急之际,幸被四川佛教会发现,立即加以制止,开除续修、续晤的僧籍,将爱道堂接管,更名为“十方爱道念佛堂”,由圣钦法师兼任住持,并由其出面募捐集资修复大雄宝殿,新建雨廓。日常工作则由昌圆法师负责。
  民国十八年(1929)一月,国民政府颁布了《管理寺庙条例》,共三十一条,提出没收寺庙、道观财产,从而激起了广大佛教徒的义愤。圣钦法师号召全省四众弟子团结一致,坚决抵制条例的实施,保护寺庙财产不受侵夺。在他的率领下,四川佛教界通电全国,提出各省佛教界推举代表到上海集议。继之,法师作为四川代表奔赴沪上,同中国佛教会会长圆瑛法师(1878~1953年)及各省代表议定,电告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坚决反对《管理寺庙条例》。接着,圆瑛法师和圣钦法师又率代表团去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并举行记者招待会,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支持。经过反复抗争,国民政府被迫将三十一条的《管理寺庙条例》缩改为二十四条的《监督寺庙条例》,斗争取得了胜利。
  民国十九年(1930)春,四川佛教会改组为委员制,六十一岁的圣钦法师当选为主席。他向省佛教会提出两项建议:(一)以佛教会的力量举办一所贫民小学,以解决贫苦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二)以佛教会的力量举办一所职业学校,培训无业和失业人员,教以各种技艺,作为谋生之路。但当时四川佛教会由于缺乏经费等原因,这些建议未获通过,圣钦法师每引为终身憾事!其济贫仁爱之心,于此可见一斑。
  民国二十年,(1931),四川江防军司令黄隐(1891~1968年)为扩充其公馆,强占毗邻的十方堂寺基,圣钦法师出面阻止。黄隐大为恼火,为压其屈服,派兵数人终日持枪尾随威胁,法师走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但法师毫不畏惧,通过其皈依弟子、四川边防军司令李家钰之母请李出面解决。李家钰(1891~1944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出川抗日殉国,追赠上将)对黄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警告黄说:“如果要占十方堂,就请在枪尖子上来取。”黄隐势弱不敌,只得忍声吞气地退还了寺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初,川军师长马德斋部驻扎大慈寺。该寺历代相传为唐代玄奘于高祖武德五年(622)在成都受戒之地,旧有唐代肃宗李亨(在位时期756~763年)亲书匾额──“大圣慈寺”,系闻名遐迩的成都“四大伽蓝”之首。自驻军后,寺内的大部分房屋均被占据,寺外的和尚街街房(系寺产)亦几乎被霸占殆尽。为此,新都的宝光寺无穷法师专程来成都,与各大寺院住持商议,共同礼请深孚众望的圣钦法师担任大慈寺方丈,以挽颓势。圣钦法师慨然应允,为集中精力重兴这一十方丛林,他毅然辞去四川佛教会主席一职,让与禅盦(音an1)法师担任,自己则于腊月初八(1933年1月3日,即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在大慈寺升座,专心致志地重兴古刹。他多次与马德斋(回族)商议,据理力争,胆识过人。最后马氏理屈,不得不率部退出大慈寺。圣钦法师又多方设法,收回了被另一人估占的二十余间街房。然后募集资金,大兴土木,培修这一朽损严重的禅宗道场。工程绵延达十余年之久,直至1944年始告峻。圣钦法师一生中的最后三十年时光,基本上是在这里度过的。
  民国二十四年(1935)6月,蒋介石先生(1887~1975年)来峨眉山举办“军官训练团”,特与六十六岁的圣钦法师在接引殿后风景绝佳之梳妆台(地名)合影留念。
  民国三十二年(1943),法师应邀去四川乐山大佛寺「雷康注:即凌云寺」兼任方丈,不久返回大慈寺
  民国三十三年(1944),法师应四众弟子之请,在大慈寺举行传戒法会,受戒僧俗达二百余人,每人均获赠一册其所著《禅学心印》。该书阐明禅学要旨,开示路径。
  民国三十六年(1947)春,法师应上海南郊龙华禅寺之邀,赴沪协助解决该寺历年的纠纷,事竣返川。六十余年的云水生涯,辛勤操劳,使七十八岁高龄的圣钦法师感到心力交瘁,遂于十月将大慈寺方丈一职让与弟子果澈担任,自己退居西堂专事修持。
  1950年,法师应请复任大慈寺方丈。1953年,受聘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并被选为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佛教徒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2年9月,四川省佛教协会在大慈寺成立,法师被礼请担任名誉会长,后又被礼请担任成都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法师对禅学的教理和修持造诣颇深,提倡僧伽教育,大力重兴古刹,整顿丛林,保护寺院,习禅苦行,淡于名利,持戒精严,蜚声法界,威望甚高。
  1964年1月30日,圣钦法师在大慈寺圆寂,享年九十五岁,戒腊七十九龄。遗骸荼毗后,葬于峨眉山接引前坡下,立碑为纪,今尚存。
  1986年6月,《四川省志·人物志》为圣钦法师立传。
  伴随着三十余年风烟云雨的流逝,圣钦法师的墓塚早已长满了荒草,而这位禅门高僧的名字今人也很少知晓了。南宋大词人辛弃疾说得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刹夕阳,令人无限怅惘!为避免年代久远,史料湮没,谨为之述。

雪中的圣钦法师的墓塚,更显洁,令我
地点:接引殿·峨眉山景区·峨眉山市·乐山
时间2005-02-21 09:30



注释
  原文标题为《现代禅门高僧圣钦法师的一生》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6-3-6 16:28:04|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附:我为什么出家

我为什么出家
圣钦

  凡是遇见我的人,不论认识或不认识,几乎都会问到同一个问题:你长得并不别人差,为什么要出家?我为什么出家,我相信自己信仰佛教,有佛缘,因我父母信佛,我生来就如素。我的人生让我从小就懂得去认识自己。体悟生活。从父母坎坷的人生历程和父亲早逝,令我体悟到了人生短暂生命的无常,所以我出家的念头是从小就萌发了的。小学毕业时我的两个同学就放下世俗的一切出家了。而我因是家中的独女,母亲寄我以很大的希望而继续读书。但我并不着重世俗间的功名利禄。而且在我初中毕业时我们村里已相继有十几个女众和两个男众出家,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殊胜因缘,我也向母亲提出要出家,但母亲坚决反对,她对我说:“信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是一样的。而且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也是我最亲近的人了,你走我怎么办。”当时我真的心里很难受,被迫放下这个念头。也许是机缘成熟了吧。在我上班一年左右。我来到寺院去拜访一位师父。我和他讲了我的具体情况,她告诉我能在父母身边孝敬承事,这固然好,但这只是世间的小孝。出家修行解脱亦令父母解脱才是大孝。走进佛门,并不意味着远离尘世,出家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而且出家人以浓厚的情怀把对某个人的爱升华到对所有众生的爱。这种爱才是最博大的。第二年正月我便步入了佛门,这也是我人生长河的一朵小小浪花。如果,这朵浪花能荡起层层涟漪、奔放出象佛陀一样的光辉,能为社会,为佛教,为众生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使我在菩提之路上勇往直前,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出家六载,暮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我自己也经常扪心自问:我为什么出家?我想,除了正确的信仰佛教和缘分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佛法能令我大大方方,实实在在的做人,不断的净化升华自己的人格,因佛教它指示我们做人的道理,引导我们走上美好光明的前途,它教导我们明辨是非,深信因果,指导我们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使我们的人格逐渐趋向圆满。如太虚大师说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世上的路千万条,我选择了出家这条光明的大路。我想我就应该无怨无悔,勇敢地承担起一个僧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我的根机漏劣,智慧浅薄,佛菩萨的境界太高深了,我还做不到,但我想我应该好好的做一个人,具备一个人应有的品质,成为一个合格的僧才,续佛慧命,悟道成佛,这是我──作为一个出家人的梦幻,也是我队此一期生命的承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5 06:19,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