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易可情|查看: 101677|回复: 346
[纪实] 

文化大革命

 [复制链接 
 魂系巴颜喀拉 发表于: 2005-11-9 12:31:30|显示全部楼层
1958 —1962年灾难实录
为文化大革命翻案,脑壳里有粑粑!
 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1-9 20:14:16|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息怒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王洪林 发表于: 2005-11-9 22:07:4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饒國華的四個兒女有三個死于文化大革命?!

  今天搜索饶国华,无意间发现文學城《面對數字和事實,我實在羞于再看》:“抗戰中犧牲的饒國華的四個兒女有三個死于文化大革命。抗戰已經過去了近六十年,我們還要荒謬和冷漠多少年。”觉得诧异。晚上回家,找饶家谱,电话采访居住成都市的饶国华的女儿饶毓琇,详加记录,再落实他子女生死日期,摘录增补,说明如下:
  1.绍孝(1922.3.11-1954?)字荣辉,号勉之,饶国华长子,资阳北乡桃花溪生,土改迁居侯家坪杜家桥,垮墙受伤病逝,子孙众多;
  2.绍嫦(1924.9.13-1955?)号桂芬,字毓瑛,饶国华长女,成都老关庙街64号生,回资阳教书失业,抑郁病故,没有子女;
  3.绍弟(1927.7.22-1928.7.20)字济民,号希圣,饶国华次子,成都庆云西街26号生,病殇;
  4.绍忠(1929.8.19-1945?)字云林,号勉旃,饶国华三子,重庆来龙巷福善里生,初中毕业前夕肺病夭折在资阳;
  5.绍信(1930.12.22-1931.8.17)字云桂,饶国华四子,重庆来龙巷福善里生,病殇;
  6.绍娥(1932.2.28-)号兰芬,字毓琇,饶国华次女,重庆来龙巷福善里生,现住成都永胜东街竹园,儿孙满堂,家庭幸福;
  7.绍亘(1933-1961)字毓瑞,饶国华三女,病逝成都;
  8.绍娟(1937.12-1959),字毓琳,饶国华遗腹女,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大西北,在兰州银行工作,病逝成都。
  饶毓琇说他们8个兄弟姐妹,7个同胞民国夭折、共初病故,就她独自经历文化大革命,是个共产党员。1983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革命烈士,维修陵园。饶毓琇七十三岁,安然无恙,家庭和美,躬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她频频出席抗战纪念会、学术研讨会、参加川军抗战纪念馆饶国华烈士铜像揭幕仪式、多次接受媒体采访。
  1986年,我开始搜集饶国华烈士资料,复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提供我写的《饶国华传》,后来多次凭吊坟墓。2001年复印《饶氏家谱》,略知存亡简历。今见海外奇谈,情有可原。别说他们,我地缘亲近、工作便利,也是久后才有所耳闻。今年接触饶毓琇,多次电话,一次登门拜访,熟悉饶国华家世。走访得知,饶国华长女饶毓瑛的丈夫杨文远,我喊四舅公,他是我幺外婆的堂弟,资阳东街人,县税务局退休,如今健在。
  感于海外华人华侨华裔资料缺失,罗列千百个名单,我一眼扫描熟知名字有错,所类他人,真伪如何,不敢妄赞一词。学术资料是天下公器,愿意贡献一孔之见,希望海外关心中国抗战历史以及英烈家属生存状况的学人采撷,共同唤醒民魂,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五年十一月九日成都永丰路仰韶楼
 TwoStones 发表于: 2005-11-10 19:13:50|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更扯淡的哩!

“国民政府奖励饶国华将军的二千庙田产也被没收……”

呵呵,国民政府用田产奖励有功奖领?

真TMD新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王洪林 发表于: 2005-11-13 09:55:50|显示全部楼层
1937年12月23日,资阳县政府致川康绥靖公署电:“已议购资阳钟山寺桂花林田一百七十亩、土五百余亩。”饶家本贫农,除此以外,另在资中等县还有一些田产,都是饶国华抚恤金所购,总数远没有2000亩。

至于封建中国变为人民中国,土地改革、民主建政,这是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任何赞同五亿神州大翻身的人,都不会螳臂当车的,土地改革以后,烈士家属也分得一部分田土,自食其力,不再依靠收租过活,不正是饶国华将军浴血杀敌、忠恳为国之志么,九泉有知,也会赞成土地改革运动的,其他人狺狺哓哓,反对中国人民解放,桀犬吠尧,意欲何为?
 杨旭 发表于: 2005-12-22 17:16:55|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难得一见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课本(组图)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杨旭 发表于: 2005-12-22 17:17:47|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杨旭 发表于: 2005-12-22 17:18:26|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难得一见的文革时期的课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天益 发表于: 2005-12-22 22:09:34|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难得一见哦.顶~~~~~~~~~~`
 陈学林 发表于: 2006-7-9 12:22:07|显示全部楼层
王豆哥,说话就是巴式,有理有据,不能不令人信服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10:00,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