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罗晖|查看: 4223|回复: 26
[亲近巴蜀] 

米仓道探险访幽

 [复制链接]
 周进 发表于: 2005-2-10 13:30:53|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那乡长看起来好象很年轻.

牟阳城那石块垒成的遗迹倒给人一种幻想,

杨子拍的这张很漂亮,是从吧中去南江的路上?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17 16:46:3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因为春节的缘故,耽搁了这么多天才来继续发图片,请各位关注的网友见谅继续~~~

檬子乡位于大巴山深处,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所以这里的水特别地好。我们顺着半山腰的山路行走,下面是宽滩河。

徒步中的樵哥,精神抖擞

清澈见底的宽滩河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17 16:56:0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山道上,一串长长的背影~~

越往山里走,水越清,如果不是寒冬腊月,我想大家都绝对早跳下去了。

由于事先乡长已经把整个路程状况和向导家都给我们说的比较清楚,所以,今天的路程不算太长,一路上,我们也可以尽情欣赏风景。

巍巍大巴山
 西门添乱 发表于: 2005-2-17 21:27:59|显示全部楼层
鸟人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18 14:50:18|显示全部楼层
从檬子乡徒步约两小时左右,我们到了宽滩河上的一个小有名气的特色景点:大峡,这里,还专门设立了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峡保护站。由于是枯水期,气势上有点不足,但站在大峡旁,还是可以感受到它的险峻和磅礴。可惜,由于在修路炸石,一些巨石滚到了峡谷里的深潭中,严重影响了它的整体风景。

沉寂千年的大峡,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徒步的背包客

驴友谢师

众驴友大峡合影留念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18 14:54:31|显示全部楼层
过了大峡不久,向当地老乡(后来得知他姓吴,就叫他老吴吧)打听我们要找的向导老白的住处,有老乡指:就在那边山上。看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干脆请问路的老乡给我们带到老白家,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是多么地正确!离开了主道,我们随老吴上了山,因是隆冬季节,山上的山泉多已干涸,偶尔的冰瀑却着实让人赏心悦目。山里天黑的早,到达白姓老乡家才下午5:30左右,却已夜色朦胧了。经过商谈,老白同意我们在他家新盖的房屋楼层上搭帐篷露营,但却不愿意给我们做第二天的向导(后来熟悉后才知道,以前有个所谓的摄影师,也是通过当地政府请他做向导,结果最后费用没拿到,所以对我们有一定的疑虑)当晚住宿在老白家,他堂屋的那堆火紧紧地吸引住了所有队员──这山里还真TMD冷啊

向导老吴

向导老白

老白家的火塘把我们“紧紧”吸引住了

老白家在广州打工的大女儿,提前回来过年来了。

陌生人胃口大开,一幅饕餮之相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18 14:58:28|显示全部楼层
当晚,我们露宿在老白家的楼层上(因为屋顶没有上瓦,所以还只能叫露营),一夜无话。第二天,原定7:30分吃饭,可能是由于大家昨天有点疲劳的缘故,八点过大家才陆续起来吃饭,待得我们乘坐老白的自制橡皮轮胎排筏过了河,都已经快十点了。这个时候,经过我们的游说和老吴的帮腔,老白也同意给我们带路,我们开始向此行的主要目的地──飞水坑进发。 飞水坑,是当地老百姓称道的而不为外界所知的一个瀑布景点,位于宽滩河的一条支流上。当地老百姓都说这个瀑布有100米高,想来应该是夸大其词了。因为我们国家的第一瀑布黄果树也不过落差74米,宽81米而已,如果我们真能发现一个落差达百米的瀑布,该是怎样的重大发现?带着这样期待的心情,我们出发了。

山乡的早晨(一)

山乡的早晨(二)

下山

我们过河的乘具──橡皮轮胎筏子

初冬的河水,到处是冰块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22 16:29:58|显示全部楼层
据向导说,飞水瀑布下有一个大潭,水扑下来后击在潭上反弹一片水花,飞水坑由此得名。要到飞水坑,必须沿着原来的猎人踩出的山间小道,逆水而上穿越原始森林,步行3小时才能到达,一来一回要6小时,这3小时是指猎人的速度,远非我们能比。我们要估算时间多一倍,来回就要12个小时,最低也要10小时左右!我们在出发时已决定根据时间走,能走多远走多远,以返回时不走夜路为准,因为在原始森林中,当地人也不敢走夜路下山。 飞水坑所在的支流与宽滩河成“丁”字型交汇的地方正是老白居住的房子的山脚下。过河后,老吴和老白一前以后将我们夹在中间进入了原始森林。我们走的山道也就是猎道,这原始森林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在我的思维中,原始森林还是热带雨林的影象──茂密的森林,几人合抱的大树,抬头看不见的太阳,不时看见的飞鸟和偶尔能见的兽迹。没成想,这也是人迹罕至的,几乎无人打搅的,被当地人称为老林的原始森林。走在其间,腐叶遍地,道窄,叶厚,踩在上面一不留神将滑离小道,摆个不太好看的普士。我们未能习惯这种道路,无法加快速度。加上道路很少有人走过,连60岁的老吴在前带路也差点迷路,还好在后面的老白在一个月前刚走过,听他讲,那次他也迷了路,多走了3里路才回到家。(该部分及以下文字由陌生人提供)

过河(一)

过河(二)

上山(一)

上山(二)

山道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22 16:35:25|显示全部楼层
走了大约1个小时的时候,我们开始攀爬第一个悬崖,此崖崖顶离地面高约10米,好在我们中唯一的女将──高山杜鹃也是久经“沙场”,大家利用凸石、树根鱼贯上顶继续前进。此后我们陆续又攀上高低不等的3处悬崖。 一直在小道上走啊走,不知何时能走到终点,这就象人生,人在旅途,不知终点在哪里?正遐想万分,队伍停下了。原来中午时分已过,队友们认为今天出发晚了,并有部分队员已显疲态,如果一定要到飞水坑的话,那返回时天肯定黑了。由于寻担负着为后来人探路的重任,决定由向导老白带路,与寻、谢师和陌生人4人加快速度继续前进,其余6人原路返回。决定后,我们带了点食物、水、一根绳和一个对讲机就前进了。

被狂风连根拔起的大树

一路上多有这种陡崖,我们只能小心翼翼而上

尝点冰柱的味道也不错

层层叠叠、仿佛没有尽头的原始森林
 楼主|罗晖 发表于: 2005-2-22 16:39:41|显示全部楼层
兵分两路后,我们这边这队就慢悠悠边欣赏风景边往回走,当然,路上是要万分小心的,樵哥在下一个陡崖时就差点滑落下去,幸好抵住了一块突起的岩石。在一处小溪旁,我们煮起了方便粉丝就干粮进午餐,还煮了咖啡,小小地FB了一下。大约两小时后,对讲机传来前对的说话,言他们已返回,叫我们千万小心(此时,领队寻已出事,怕我们着急他们前队没有说,只是联系的频率多了起来)得知我们快下到谷底时,前队才告诉我们领队出了事,从3米高的陡崖落了下去,叫我们先派人回家,去喊人来背,他们现在是轮流在背着一步步磨下山。我们着急起来,赶快打发向导老吴去喊人,我们慢慢下到谷底。后来才知道,前队虽然加快了速度,但道路始终和他们作对。在继续行进了1小时到了离飞水坑大约还有1.5小时路程的时候,向导老白说到了三道坑的入口,三道坑由三道跌水并由跌水产生的水潭组成。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2点过了,今天是到不了飞水坑了。于是决定下到河床上休整。小河里的水流淌着,河岸边早已结了2、3厘米厚的冰,寻看看确实无法再前行,就对冰感起了兴趣。吃过干粮,补充完河水后,前队顺来路返回。早上陌生人吃的东西很少,刚才就多吃了点,上路后因食物在胃中作怪,所以就拖在了后面。在刚刚登上一小段坡路后,听见谢师喊寻,而后听见象是石头滚下了山崖。陌生人到了一看,一处3米悬崖下,寻正躺在那里,谢师说别动别动。仔细问寻,确认只是他的右脚踝关节扭了。寻让陌生人用对讲机与另一队联系,让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并让他们返回后请2名当地人来背寻。紧急处理后,向导老白和谢师轮流背着寻慢慢的走着~~~ 来的是向导老白的女婿和另一名亲戚。遇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已经用绳索下了最后一处悬崖。他们轮流背着寻,在回到渡口时,天已经全黑了。在老白家里大家决定,3日包括寻的全体人员返回旺苍,连夜回家。

一路上多有这种七八十度的陡崖

幸好有绳索的帮助

下山比上山难

相亲相爱

领队寻是这样一步步被背下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0:33,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