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038|回复: 17
 花舞语 发表于: 2004-11-27 19:35:0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民俗] 火把节

 [复制链接]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欢乐的节目。“火把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历史悠久,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故事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收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到凡间祸害人们,而凡间的人们毫不妥协,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相邀用火把焚烧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火把节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舞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舞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舞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花舞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舞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舞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韦建生 发表于: 2004-11-30 20:53:02|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请介绍介绍一些相关的活动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花舞语 发表于: 2004-12-1 15:54:23|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我国南方彝、白、纳西、傈僳、拉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大都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一至三天。各民族、各地区活动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都少不了要在节日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火把,或插于村中,或举之来往于田间,并伴随各种歌舞活动。

  彝族过火把节时,一到夜晚,各村寨即点燃火把,炬火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颇为壮观。彝民用火炬照田,占岁丰收。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户要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民间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谓此为“送祟”。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交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寨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路南石林圭山一带的斗牛、摔跤比赛尤为闻名。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并将经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牵到会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届时由一有威望的人宣布比赛开始,于是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一对对男女青年在赛场四周弹起大三弦,跳起欢乐的舞蹈。在万众欢腾中,参赛者将一头头滚瓜溜圆、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会场,接受裁判员的检验过目。裁判员一声令下,主人按照事先选择的对手,将牛放出,任其格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角,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挖,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优胜者可获得场边标杆上挂着的球形彩红。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参赛者身穿短裤,赤膊上阵。开始时互相拥抱,以示友好。裁判员一声令下,便相扑角力,奋勇拼搏,最后以把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比赛场面极为壮观。一处摔跤,八方相聚,盛装的群众从四面围观,欢呼喝采。小伙子们背着大三弦,带着竹笛;姑娘们背着自己精心绣制的花挂包,赛前赛后,奏起欢乐的乐曲,跳起欢乐的舞蹈,使比赛充满热烈的气氛。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选择配偶的良好机会。节日期间,他们共举火把为嬉,并欢聚于山间田野,举行簧火晚会。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弹唱,尽情歌舞,彻夜不息,从中寻求自己心爱的对象。斗牛比赛中的优胜者和摔跤能手,往往成为姑娘们所追求和爱慕的人。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白族传说与此不同,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
 楼主|花舞语 发表于: 2004-12-1 16:05:41|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我们是在云南楚雄参加的火把节,可能在规模和形式上没有西昌那样壮大。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虽然当地政府把这类节日作为招商引资和旅游特色项目推出,但是这种广场狂欢的形式和人们癫狂的情绪也很有研究的意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姚兴国 发表于: 2004-12-6 21:57:19|显示全部楼层

明星钟情火把节

  3日从第四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大型晚会办公室获悉,距12日的大型文艺晚会仅一周多时间,有关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全面展开,尤其是受邀的各路明星,对凉山火把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此次火把节明星演唱会邀请的演员数量多、档次高,加上近来各地活动演出频繁,演员邀请落实的难度较大,但所有演员对于到凉山参加火把节晚会都有极大热情,很快都签订了演出合同。目前十分走红的香港影视歌三栖美女巨星陈慧琳,甚至为此推掉了另外一场省级大型晚会。著名藏族歌星韩红近期正筹备她的布达拉宫广场个人演唱会,又要赴台湾参加两岸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演出邀请一般都婉言谢绝,但也破例愉快地接受了火把节晚会的邀请。

  据晚会全程策划的四川天星文化发展公司介绍,明星演唱会的总撰稿和节目编排已拟定,开篇舞蹈《激情七月》和结尾舞蹈《为祖国干杯》已经在成都开始排练。

  为了更有利于广大观众欣赏明星的表演,明星演唱会的舞台搭建在凉山民族体育场正中,舞台四周各延伸出四条3米宽、8米长的玻璃跑道,使演出区域更加接近观众。舞台四周架设的四面大屏幕,更是让距离较远的观众,感到明星就在自己面前。

 睢文发 发表于: 2004-12-16 20:01:59|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火把节中狂欢化的民俗精神

  我们知道,单一的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是无法称之为民俗的。所谓民俗,必须具有地域性和普遍性;符合民众的心理愿望和生存状态的;带有久远的传承性和多元化的一种文化形态。节日这样的民间仪礼活动是人类文化的历史产物,是意识形态的外化。因此任何民俗行为都是人的主体精神和客体社会或自然相互作用的反映与表现。可以说,山地彝族的火把节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换言之,彝族火把节作为盛大的传统佳节,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

  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现象。而“狂欢化”作为一个文化美学的批评术语,是俄罗斯学者巴赫金提出来的,他对欧洲古老的狂欢节文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学术关注和深刻揭示,从“文化的狂欢”到“文学的狂欢”提出了一整套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他将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礼仪、形式的总和称为“狂欢式”,赋予了独特的、复杂的象征意义。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古老文化形式,“狂欢”以其内隐或显豁的文化特征和蕴藉深刻的精神内涵,表现为全民性、诙谐性、双重性和贬低化等特征,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狂欢化”的哲学感受,更新着人类的思想、认知和生命情态。钟敬文先生认为,我国保留至今的民间社火、迎神赛会和各种庙会中的一些传统活动和民俗表演,虽然带有民间娱乐、民间商业等种种其他因素(“神、艺、货、祀”),但同世界性的狂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那种与世界性的狂欢活动相似的精神内涵,在中国的民俗传统中是同样存在的。火把节的种种节俗活动直接表现了彝人自古相沿的原生崇拜心理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内涵,而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也正是通过节日活动彰显了人们对对生活的欲求、生命的理解。而这种民俗的“表情”则是通过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形成的社会群聚与社会互动,并依托传统的民俗活动与表演事件体现出来,流动出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我们不妨从民间流传的火把节歌调来阐明这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及其文化旨趣。

  在凉山彝族的这一歌种中则有《火把节的由来》、《唱火把》、《火把颂》、《火把节之夜》、《耍火歌》等等,均用“朵洛嗬”调吟唱,有十余种曲牌。凉山彝族火把歌调的内容极为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寄托着祈年照岁、驱虫逐疫的宗教希冀。祭神祭田、祈年丰获、送祟除邪是火把节重要的民俗内容,火把歌调反映了这种原生的祭祀性节日的主题及彝人对火的崇拜习俗,洋溢着火一样的生活热情,试看下列两首《唱火把》:

(一)
山头上聚火把,
火把顺山行,
火把在山梁长延伸;
火把进山谷,
山谷行火龙;
山上火军吼,
吼声震山谷,
驱除死神病魔,
锁进大山沟,
人体安康;
平原火行军,
火军声嘹亮,
驱除庄稼害虫,
装进鸭嗉囊,
五谷能丰登;
坝上火行军,
驱除瘟疫畜疾,
锁进阴山低谷,
六畜能兴旺。

(二)
来唱火把歌,
点上三把火,
来呀耍火把,
祭犏牛的是兹莫(土司),
祭阉羊的是富家子弟,
祭鸡的穷小伙,
祭鸡蛋的是单身汉,
祭荞粑馍和辣子汤的是寡妇。
来唱火把歌,
点燃三把火;
来呀耍火把,
祭野松果是黑熊,
祭荞花是白兔。
烧吧,烧尽害虫,
燃吧,燃尽灾祸,
焚吧,焚尽饥与饿。


  其二,祈盼理想社会生活的折光反映。

  “来呀来过节,\穿着贡呢背心的父老兄弟,\来呀来过节;\穿着大红衣裳的姑娘姐妹,\来呀来过节;\土司打牛来过节,\来呀来过节;富人杀羊来过节,\来呀来过节,\百姓杀猪来过节,\来呀来过节;\单身汉吃鸡蛋过节,\来呀来过节;\穷人杀母鸡过节,\来呀来过节。”尽管在过去的彝族社会里,存在着阶级压迫,但在充满着欢乐和祥和的节日气氛中,人们以歌庆贺丰收是火把歌调的原旨,而不是用以彰显阶级意识、贫富悬殊和等级差别。因为在火把节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往日难得平等的平等了,往日难得和睦的和睦了,往日难得相聚的相聚了,在整个节日中,土司、奴隶制贵族、平民百姓、奴隶娃子一起歌唱、跳舞、斗牛、斗羊、赛马、赛歌……节日的山山寨寨洋溢着人间的亲善和“君民同乐”的欢乐,而这些也正是身处阶级压迫的社会中的广大彝民所梦想的理想社会图景,这种梦想在火把节中幻化成了现实,火把歌调正是人们藉对象征光明、胜利、正义、公道的火的企盼和礼赞,曲折或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心底的梦想,表现出对既定的社会等级、秩序、制度和规范的大胆冲击和反抗。“狂欢”实质上将一些无形的精神文化具象化了,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它的突出意义,是在一种公众欢迎的表演中,暂时缓解了日常生活中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社会对抗,取消了男女两性之间的正统防范,等等,这些都是中、外狂欢活动中的带有实质性的精神文化内容。”

  其三,人的自我解放与对生命的理解。

哎哦──朵洛嗬,
身穿黄绿褶裙的姑娘来耍火把,
头扎英雄结的小伙来耍火把,
九根蒿枝集,
扎成一火把,
九把火把聚,
火炬集一塔,
烈焰红如霞。
挥舞火把如彩虹,
说火把像云雀鸣,
耍火把似锦鸡跃,
唱火把像金蝉呜。
火把聚平坝,
山坡堆火把,
摔跤集平坝,
斗牛汇山垭。
山坡看热闹,
人群如海洋,
小伙千百个,
可有摔跤手,
若有就摔他一双,
若无就摔他一个;
姑娘遍天涯,
有没有值得爱恋的?
若有就想一位,
若无就找一个。
──《朵洛嗬》


  火把节是一个生命自由歌唱、人们尽情狂欢的世界,彝人在歌唱的对象上寄托了对生命的理解,在歌唱中展示了充满活力的生命本身,人们歌唱神圣的火、光明的火,“驱恶的火”、“衣食的火”、“人魂的火”,“照着人来”又“照着人去”的火;人们歌唱节日的斗牛、斗羊、赛马和摔跤等等:“山顶斗牛斗得牛断角,\平坝赛马赛得马断脚,\草地上摔跤摔得汗成河。”而这一切都是力量的较量、智慧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火把歌调即是生命能量的释放,是人的自我解放:

朵洛嗬──朵洛嗬,
好斗的公牛哟,
快进人海斗锐角,
假如今年不斗角,
来年呀,
犁地的抬杠就要落在你颈上;
骏马哟骏马,
快上跑道赛飞蹄,
今年不做当里阿宗马(神马名),
来年呀,
驮粮的马鞍就要落在你背上;
表哥哟表哥,
快进摔跤场子显威风,
今年不当摔跤手,
来年啊,
安家的房子就要盖在你头上。
……


  彝族歌调大都有着深沉的忧郁,上例火把歌调就包含着来自灵魂深处的悲凉,人们在一年一度的佳节里倍感青春易逝、人生易老、时不我待在等人生事理,正是这种真切的人生感受激励了人们尽情欢娱、自由狂欢的情绪,使人们洋溢着火一样的乐观情怀,忘却了生活中的艰辛和悲哀,忘却了贫富贵贱的门第和隔阂,火把歌调成了人们释放种种人生感怀的决口,成为倾诉对生命的理解和展示生命本身的舞台,这正是火把节“狂欢”精神的生动传达。

  此外,巴赫金指出,狂欢式内容转化为文学语言的表达,形成文学的“狂欢化”。狂欢节上的一些内容和形式、意象和语言被移植到文学中,狂欢式的生命感受渗透、浸染到文学观念中去,从而使文学呈现出狂欢的美学品格, 一切本真意义的文学应具有“狂欢化”的精神。火把歌调在艺术的特点是集描写和抒情为一体,在咏唱火把节的欢乐场景时,以白描、比喻、夸张、排比、复沓、叠声等手法,跳跃性地摹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热烈的火把节风俗画,如描写人们衣着节日的盛装赶往火把节场:“发辫挽得像螺髻一样的阿普(男性长者)来了”,“穿彩裙的姑娘来了,\姑娘头上的头帕像雄鹰展翅飞翔”,“竖着冲天发髻的小伙子来了”,“戴着溜圆的荷叶帽的阿妈(女性长者)来了”;描写火把节的斗牛、赛马、摔跤、斗羊、斗鸡等竞技场面,如:“骏马见了跑道双脚扬,\骏马见了赛友嘶声脆,\鼻孔冒白雾,\骑士披着红披毡,\骏马如箭飞,\马背上好似一团火焰在燃烧。”“美丽的花公鸡,\身穿五色羽毛衣,\飞噗噗尖嘴像铁夹,\伸长脖子使出一身啄斗的本领,\不斗赢决不停歇。”选美是彝族火把节的传统项目,歌调中描写火把节选美:“美丽的姑娘,\黑漆漆的辫子,\水灵灵的眼睛,\眼睫毛像夕阳;\秀长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像蜂王一般的细腰;\还有一对天鹅似的脚。\小伙子绕着姑娘转,\选美人的眼睛,\双双落在姑娘的身上。”从这个意义上看火把节的源远流长,方能理解民俗的承续有其内在的生命力。狂欢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诉求,更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张扬:狂欢,不仅仅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性普遍意义的古老文化形态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存在着,更以其对生命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对自由的驰骋,烛照人类共享的精神文化空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心的妖精 发表于: 2004-12-18 18:03:45|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长见识
 袁毅梅 发表于: 2006-10-17 19:44:12|显示全部楼层

普格火把节美女

普格火把节美女普格火把节美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袁毅梅 发表于: 2006-10-17 22:01:42|显示全部楼层
普格火把节美女普格火把节美女

 袁毅梅 发表于: 2006-10-17 22:05:55|显示全部楼层
普格火把节美女普格火把节美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3:28,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