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898|回复: 1
 杨正保 发表于: 2004-11-7 23:08:3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念] 白球恩故居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韦建生 于 2009-2-18 18:44 编辑

白球恩遗容白球恩遗容


白球恩故居白球恩故居


白求恩故居
白球恩故居白球恩故居
白球恩故居白球恩故居
白球恩故居白球恩故居
白球恩故居白球恩故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1 21:17:10编辑过]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正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杨正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正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老磨 发表于: 2005-6-25 17:26:14|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转帖]踏访白求恩故居(域外散记)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陈特安   驱车从渥太华西行4个多小时,即抵达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的故乡──格雷文赫斯特镇。仅有2.6万人口的小镇干净整齐。两年前落成的白求恩铜像屹立在小镇中心的剧院广场,白求恩身着八路军军服,右手执听诊器,脚穿草鞋,双目炯炯有神,右腿有力地迈向前方。  在与繁华街区穆斯科卡街毗邻的约翰街上,一幢两层米黄色木屋就是白求恩的故居,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在这里诞生。如今,这所住宅经过修缮已恢复了当年的原貌。在这里,白求恩愉快地生活了3年多,以后随家搬迁。  从幼年起,白求恩就是一个性格倔强、好奇心强并富有主见的孩子。他生性好动,乐于涉足挑战性强的新领域,喜欢野外粗犷的生活。白求恩祖籍苏格兰,其祖辈在音乐、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不仅造就了白求恩的多才多艺,而且还培养了他的勇敢精神和舍己为人的品格。6岁时,白求恩就曾一人独自外出到多伦多,去探索这座城市,然后又自己回家。少年时代的他,曾凭着勇敢和智慧,用一根木棍救出了一个陷入冰窟、濒临灭顶之灾的少年。  中加建交后的1976年3月,加拿大政府把这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的降生木屋买了下来,建成了“国家历史名胜”──白求恩纪念馆。纪念馆于1976年8月30日揭幕。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白求恩不仅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加拿大人怀念的“历史性人物”。他们为有这样的优秀代表而自豪。据介绍,白求恩之所以赢得加拿大人的崇敬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钦佩他在征服“死亡”威胁过程中的坚强毅力,二是敬佩他处处为他人服务,为医疗社会化而不懈奋争的崇高精神。在他得了肺结核的日子里,强制性的休养使他与外界完全隔绝,再加上遭受离婚的打击,他几乎被逼到“死亡”的边缘,但白求恩并没有低头。当他得知人工气胸能治疗肺结核时,即要求为他进行这种危险性极高的手术,术后一个月,他得以康复,高兴地走出住了一年的疗养院。  在白求恩因病隔离的日子里,他考虑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死活,而是如何为他人服务。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蒙特利尔市有1/3的人口靠领取救济金生活,这使他感到,医学不但应注意医治病症,同时还应注意疾病的社会根源。1935年,他为失业者设立了一个免费诊所,同时极力倡导社会化的医疗制度,为广大民众谋福利。1936年,白求恩还组织了蒙特利尔人民健康团体,这是加拿大医务人员所发起的第一个促进社会化医疗的行动。  1938年1月8日,白求恩携带一批医疗器具,在加拿大护士尤恩的陪同下,来到中国武汉,周恩来亲自派人护送他到延安。到达延安当晚,毛泽东就接见了他,并邀请他留下来,主管八路军边区医院,但不到一个月,白求恩就要求奔赴前线,其理由是,在前线可以更有效、更及时地救治伤员。  参观活动从观看白求恩生平事迹的录像开始。约10分钟的录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白求恩大夫“加入毛泽东的部队”、在中国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在八路军野战医院抢救伤病员的情景,也记录了白求恩大夫牺牲时延安军民痛哭失声的感人场面。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游客中心,展示着许多中国各界捐赠的纪念品:毛泽东主席的光辉篇章《纪念白求恩》微雕本,中央美院李琦教授的白求恩人物画像,印有白求恩头像的各种纪念瓷盘、木雕、纪念邮票、纪念章,等等。这一切表明,中国人民深切怀念白求恩。  从1939年11月白求恩在中国以身殉职到今天已整整63年了,但中国人民从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战士。无论是派驻加拿大的长期工作人员,还是国内来的访问代表团,都要到白求恩的家乡探望。他的光辉形象已成为一座跨越时空的中加友谊的丰碑。 《人民日报》 (2002年11月29日第十一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22:27,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