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容 发表于 2008-5-9 04:22:46

修改稿也发一份吧(这个条理清晰些,前一稿内容丰富些)

一、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的重要作用
1、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有助于发展乡村教育,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须从重视乡村教育、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加强农业产业化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方面综合入手。从根本上说,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与教育状况息息相关,因此,尽管城乡统筹涉及许多因素,首要问题却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同理,要搞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乡村教育改革也是重中之重。
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及长期的高考指挥棒和相关政策导向,使乡村教育被迫以城市教育为样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忽略了乡村教育的本质,没有把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区别对待以及如何区别对待。其结果,乡村教育既得不到应有重视和区别对待,又与乡村建设脱节,乡村学校丧失了改造乡村社会的功能。
此外,乡村建设人才的匮乏、国民教育体系不完备,缺乏适应新形势的乡村教育门类,都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根据国情市情,中国终究是农业大国,重庆终究是农业大市。在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既应着力于城市(一圈),更需着眼着手于乡村(两翼及一圈中的非都市区),特别是乡村教育。为此,理当充分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开发乡民脑矿,改变教用两张皮的现状,多渠道、全方位发展乡村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教育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解难,大范围、多层次永续提供各类资质的乡村建设人才。面对这样的情况,兴办一所立足重庆服务全国,能长期稳定以统筹城乡建设乡村为己任的高校成为事所必需、势所必然。

2、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有助于充分发掘重庆历史人文资源,传承历史智慧并服务于现代社会
民国时期有过一场席卷全国、波澜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重庆也是一方热土。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此创办了中国唯一的乡村建设学院,设有涵盖10县1局(巴县、江北、合川、江津、永川、綦江、璧山、铜梁、荣昌、大足及北碚管理局)、约500万人口的华西实验区,配合展开乡建工作。该校初名乡村建设育才院,后来升格改为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解放后,这所乡村建设学院先被改为川东教育学院,不久被拆销,相应专业分头归到西南农学院和西南师范学院,图书设备、教师学生等也大都分归两校。后来两校升格为大学,又于2005年合并为西南大学。追溯起来,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有开拓和奠基之功,应被视为今西南大学的主要前身,而它位于北碚歇马的旧址现也归属西南大学。反之,西南大学也应被视作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主要承续者。
值得重视的是,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对国家乡村建设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定位在专门为乡村建设培养培训人才,在教育中充分结合了乡村实际,同时开展乡建实验,为乡村社会发展服务,与普通高校相比独具特色。另外,晏阳初当年选定重庆办这所冠名“中国”的乡村建设学院也大有深意:一是认定这里当前和今后都是全国交通建设、文化政治经济各方面重心,要办全国性乡建学院理当在此,况且罗致教授人才、招考学生需不限一隅,重庆交通条件等比成都等处更好也更方便;二是认为广义的乡村建设并非机械地以农业等为限,工业化也是乡村建设将面对的问题,况且远景规划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要增加工学院,重庆工业较发达,故办在重庆为宜;三是因为重庆周边有着广大的农业区,便于同时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教用结合,使教育切合实际。
晏阳初不愧为世界伟人,看问题很有前瞻性和全局视野。
时隔近70年,重庆今天,从“314”的崭新定位,特别是以一个省的范围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国家使命来说,在全国,仍有着和当初同等重要的地位。

3、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可借机搭建与国际乡村教育组织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加深与菲律宾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吸纳海外各种相关资源为重庆及中国发展服务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院长及创办者晏阳初先生,后来在国外,仍矢志不渝、终身从事以改造、建设乡村为主要内容的平民教育工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顾问,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被尊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1943年曾与爱因斯坦、杜威等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称号,且是唯一东方人。一战中,他由教华工识字立下平民教育志向,1926年在河北定县开始10余年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并把此法推向全国,后来又传播到菲律宾、危地马拉、印度、泰国、加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韩、台等地农村建设也吸取了晏阳初等人的乡建经验。他还建立了平民教育运动美中委员会及国际平民教育促进会,并于1967年在菲律宾创建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各国代表1500余人参加典礼。纪念碑上刻着“这是为国际推广,培训领导人才,有效研究世界乡村改造的中心,奉献给正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同胞”。
晏先生逝世后,设在菲律宾的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和国际平民教育促进会仍在开展相关工作。晏先生生前一直念念不忘祖国的乡村建设事业,1985年回国时就曾酝酿和重庆社会科学院合作筹办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其功能定位与他以前创办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相似。可惜当年时机不成熟,此事终未成办。
现今正是大好时机,如能重新打出晏先生一手在中国最早创办的唯一乡村建设大学这个金字招牌,凭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和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影响,必能取得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国际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支持,拓展与菲律宾民间非赢利组织的合作通道,并能由此加强和其他国际友好人士或机构的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合作交流,对我们的统筹城乡试验大有益处。

4、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有助于整合国内新乡村建设资源,可为借助全国智力脑力服务于重庆统筹城乡试验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进而成为全国乡村建设的“能量”聚合地和生发源。
近年来,一些从事“三农”研究的知识份子纷纷借鉴晏阳初等乡建前驱的做法,进行了各种新乡村建设试验、创办相关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在河北定县翟城村创办了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并进行翟城试验、后又在海南进行儋州试验;中国农业大学何慧丽有兰考试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有荆门试验并在若干地方试验创办老年人协会。此外,还有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和乡村教育促进会(主要和“大学生支农”组织合作)。这些实践在不同地区不同角度,通过建立和推广诸如文艺队、妇联、老年人协会和农民互助社这样的“平民互助组织”来激励农民的自强互助的精神,进而改变乡村面貌,推进城乡统筹。
虽如此,这些知识分子自发的乡村建设实验仍然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机构,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范围都有限。再说,普通高校序列的农业院校不但数量不足(重庆连农业大学都没有了),就算有也无法胜任为新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服务的多种职能。
鉴于此,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可说是迫在眉睫。

二、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的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结合乡村经济社会实际,遵循乡村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和为城乡发展培养人才不可分离的规律,参照其他成功经验,注重发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对乡村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衔接乡村教育和传统农业教育的职能、资源,发挥整体效应,使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2、目的宗旨:学习、继承晏阳初先生注重农民教育改造乡村社会的志向,加强国际国内有关乡村建设、改造、教育方面的科学文化交流和协作,集聚相关力量,着眼于重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服务于全国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
3、体制特色:采用普通学历教育、短期人才培训、乡村建设研究和乡村社会实验相结合体制。
三、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的初步建议:
1、请西南大学本其前身乡建学院之宗旨,不改变现有设置,向教育部核准在该校挂牌恢复“中国乡村建设大学”,整合学校相关科系,如农学、园艺、教育(增设乡村建设等)、卫生、水利、农业机械等,借鉴晏先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由普通高校教育另辟蹊径,走与乡村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2、在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特设一综合办事机构,汇集该院在渝同学,与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和国际平民教育促进会取得联系,吸纳民间智慧和海外资源,联合各方力量,重点开展乡村建设教育、实验、研究、培训、服务、协调等工作。
3、在原乡建院旧址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培训基地,组合原西南大学及市内乃至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相关培训力量,开展教育(特别农村职教)师资,农业综合、农村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针对乡村基层进行整体规划、农业产业化、行政管理等培训),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培训农村社会工作、群众文化活动、环境保护、合作医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儿童老年福利等专门人才),财经管理(针对乡镇企业、农村信用社、合作组织、农村金融保险等组织)培训,共同服务于统筹城乡的新试验建设。
4、依托重庆社科院与西南大学共同创办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在重庆筹组晏阳初研究会,包括重庆市梁漱溟研究会、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及全国的相关研究组织等,皆可作为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成员单位,着重致力于以下研究:城乡统筹进程中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一圈带两翼,市带县、镇带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经验和问题;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和国际现代化乡村建设的比较;宣传并研究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乡建领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其他与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相关的问题。
5、将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作为中国乡村建设实验区(适时增设其他实验区),为中心、学校提供调查研究和实习基地,以上教育、培训、研究皆应结合实验区工作,注重调查、从实际出发,实现教育科研、社会实验、行政管理相互衔接和促进,为川渝进而为全国乡村建设及城乡统筹服务。
最终要以复办中国乡村建设大学为契机,围绕乡建大学,造就全国性的乡村建设及城乡统筹教育研究培训服务协调平台。

[ 本帖最后由 杨孝容 于 2008-5-9 04:25 编辑 ]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8-5-9 06:36:43

长篇大文,属理论研究了。:lol

howman 发表于 2008-5-9 15:06:37

支持,若需要教师,自认为还可以有点微薄之力!

earl 发表于 2008-6-28 23:18:02

我为我们四川有这样的人而自豪!
其实他的理想是很朴素的,他作为一个著名博士,能亲自体验农民生活,
不顾一切搞平民教育,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很只捉的人。
只要敢想,并且团结,没有做不到的!
在此想想, 把四川建设得想日本那样好!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晏阳初: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