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112|回复: 26
 3熊猫
 驰骋 发表于: 2004-8-29 01:33:5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走遍中华] 西藏青海行纪实

 [复制链接]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一)

  7月24日,我们四川雅安摩托协会的我、格桑老师(铁马摩俱)宗申杨、魏凡及他的夫人还有峨眉山摩协的仙山摩教,云南的铁马走天涯共七人组队,驾骑NF125、WJ125、ZS200、ZS125、JL125和天剑125六辆国产摩托车于早上8点踏上了去往西藏、青海的征程。

  一早,铁马摩俱和摩协的男女会员数十人在会长的带领下骑着清一色的摩托车在雅安高速公路西出口热烈地欢送我们。经过短暂的仪式,8:30分我们启动了发动机出发了。十多个要好的摩友、朋友冒着雨驾车一直将我们送到了天全县城才念念不舍地和我们一一握手后挥手道别。

  一路顺利,快到二朗山隧道时雨停了,隧道前我们又合了个影。一路没有停留,中午13:30左右到了康定,并吃了午餐。然后继续前行。

二郎山风景二郎山风景

我们在隧道口的合影我们在隧道口的合影


  在翻折多山时碰见5个骑赛车到西藏的大学生正在吃力地推车而上,有两个女生吊得很远而且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停到直喘不行了(已海拔4000了)。我们互相鼓励问候,伸出攥紧的拳头向上挥动表示:努力再努力,坚持就是胜利!(得知是重庆几个大学的学生组合队)

  折多山在修路,不太好走,云南的“天涯”由于路况不熟,还摔了车,宗申杨帮他把车及时修好,他很高兴。快到山顶时,有几个藏族路霸欺负我们云南的铁马走天涯是外地车牌,说他把路压坏了,敲诈他交3000元罚款和损坏费!(真TMD是路霸!
1女4男面色蛐黑的横在路中央抓住“天涯”的车把不让走。格桑和摩教已翻过了山,后面我、魏凡及宗申杨3人赶到,和这些路霸说理,刚好甘孜州公路局的人正领车队过道,我们及时找他们帮助,他们也热心地帮了我们一下,最后我们还是被路霸敲诈了50元才得以放行。

  下午18点40左右,我们达到新都桥,住下,晚餐。
宗申在帮助铁马走天涯修车宗申在帮助铁马走天涯修车
宗申在帮助铁马走天涯修车宗申在帮助铁马走天涯修车
我们在途中小憩我们在途中小憩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驰骋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驰骋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驰骋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驰骋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驰骋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驰骋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藏族|主题: 96, 订阅: 0
 罗晖 发表于: 2004-8-29 01:54:5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向七勇士致敬!!!

期待继续~~~
 周进 发表于: 2004-8-29 07:23:07|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呵呵,雅惊的第一这么快就出来了!期待下文哦!
 楼主|驰骋 发表于: 2004-8-29 16:59:16|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二)

  头晚,我们在新都桥入住的名叫“雅安饭店”的食宿点,店主是雅安上里的,对我们很钦佩很热情,食宿收费也打了折(10元/每人宿)。

  在新都桥,有几人已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头痛高原反映,。我们捆扎好行李八点半准时向今天的目的地炉霍出发。我们出新都桥在与去雅江的叉路口拐道向北沿317线(即川藏北线)到塔公、八美方向驶去。中午在道浮县吃的午饭,没有停留。这天天气很好,一路大太阳,路况也不错,全柏油路。路两旁的塔公、八美草原风光十分美丽。就是爬上道浮松林口,过了草原开始下山时路变烂了,全是乱石、碎石加干土,灰尘很大,车一过几米外看不见人,有十多公里吧。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317与318线的交叉路口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塔公草原的牌坊大门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铁马走天涯在八美白塔的留影

  道浮到炉霍途中的草原也很美,特别是过了吉地卡后的草原青草翠绿花儿灿烂十分茂盛,害的我和格桑老师躺在那儿就不想走了,还想入非非的……不时有旅游的车辆在路边停靠让游客下来摄影、拍照游览,好多的游客还和我们交谈、与我们及我们的摩托合影,并向我们鼓掌以示鼓励。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我在道浮松林口草原草地里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甘孜的草原风景

  可能由于海拔高度的原因,今天我感到我的南方125车开始吃力了!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我的车车在蓝天下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路边休整

  快到炉霍县城时,在为纪念70年代炉霍地震(当时死伤几千人)而修建的“炉霍地震纪念碑”那儿,我们照了像,作了纪念。也许是当地的人们不愿记起当年的灾难,对纪念碑和碑文没有很好的保护以至损坏严重。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炉霍地震纪念塔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炉霍地震纪念碑文

  下午18点过,我们到了炉霍县城,在炉霍饭店住宿。炉霍县是一个新建的城市,很整洁规范干净,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还给我们一个感觉就是在街上看到的人很明显的藏族多了,汉族少了,喇嘛到处都可看见。

  因为今后还有不少机会到炉霍,我们路途还遥远得抓紧时间休息,没有太多地游玩。

  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饭才8点,天气变阴,不时有小雨,我们立即上路。一路基本没有停留,中午在甘孜县的来马镇吃的午饭。炉霍到甘孜的路况很好,也较直,柏油路,来往的车辆也不多。这天爬的最大的山是“罗锅梁子”海拔4000米左右,路好,但是比较陡,得细点心,有20多公里长。

  在卡公镇,我们碰见了俩位在当地还算漂亮的藏族姑娘,一位是当地卡公活佛的女儿叫《拉姆》,今年19岁;一位叫《伍吉》今年20岁。她们对我们先是惊奇,后是热情,和我们相互问候“扎西德勒”再行交谈、合影留念,我们请她们吃了糖,然后道别上路。

  下午4点半左右,我们到了雀儿山下的马尼干戈镇,天气不好,气温降低,下雨。大家明显感到气喘,海拔已到4500米左右了。在马尼干戈,仙山摩教的一个朋友是雀儿山检查队长,他盛情的款待了我们一行七人。马尼干戈镇上基本都是藏族,已经看不见多少汉族人了,我们反而成了少数民族,引得不少藏族人围着我们看!唉!!

  今天我很惨,从甘孜到马尼干戈的路上把防雨的全套行头都抖掉了!(雨靴、摩托雨衣、裤、防雨手套等)。


雅惊
2004-08-29
 楼主|驰骋 发表于: 2004-8-29 17:10:27|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洗车车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炉霍街头的喇嘛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炉霍的一个活佛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这个藏族弟兄不简单,夜晚胎暴了不怕,自己补自己打气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我们爬上了罗锅梁子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甘孜寺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在甘孜县城边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漂亮的藏族姑娘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我和藏族姑娘的合影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甘孜草原上的牦牛
 楼主|驰骋 发表于: 2004-8-29 17:24:02|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在工卡拉山上,藏族小伙子的摩托车坏了,请我们帮助修修,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停车帮忙修理。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车修好了,藏族小伙子露出了微笑:“扎西德勒,雅安摩友好样的!”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藏族弟兄拉着我一块儿合影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我们上了山顶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在马尼干戈的一个叉路口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我和朝圣的喇嘛在一起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仙山摩教在马尼干戈的朋友盛情地款待我们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我和活佛成了朋友
西藏青海行纪实(二)西藏青海行纪实(二)
马尼干戈我们就住在这里 (待读)
 周进 发表于: 2004-8-29 23:06:02|显示全部楼层
新都桥就有高原反应了,竟然还到了西藏?佩服佩服!
 王晓东 发表于: 2004-8-30 10:02:41|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义的自驾之旅,虽然艰辛,但收获多多,令人钦佩!
 楼主|驰骋 发表于: 2004-8-30 22:40:31|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青海行纪实(三)

(三)

  今天27号星期二,雨从昨晚下起一直没停,我也高原反映头疼了一夜没睡着。心里一直都在考虑我的南方125今天能不能爬上海拔6000多公尺的雀儿山?因为雀儿山是我们这次西藏行爬的相对高差最高的山了。而且万丈深渊、路滑危险!道路相当烂,很多地段都在修路。如果我的车爬不上,那以后的行程恐怕就老火了,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我可不能拖大家的后腿呀!也不能半途而废!

  早饭后8点过,因我的雨具全丢了,魏凡把天涯借给他的红色雨披拿给我穿上后我们就冒雨出发了。

  在路过著名的景点“新路海”由于天气阴暗,我们也没法欣赏,十分遗憾。因为新路海周围的生态原始并完整,晶莹的大型冰川从海拔5000多米的粒雪盆直泻湖滨草原,极为壮观。加之森林茂盛,草甸环绕,牛羊成群,雪峰皑皑可谓世间仙境。天公不着美,实在没法,遗憾啊!下次一定要补上。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在雀儿山的路上

  过了新路海,我们开始爬雀儿山了,我的车越爬动力越不行,路面坑坑哇哇,泥泞又滑,魏凡冒着高原缺氧数次给我推车助行,累得气喘喘的。好在平时维护得当,车子没出问题,在低速挡时又能跑了。格桑一直跟着我,生怕我出意外。在317线1000公里处,大家都停车等我,我到后大家分别在这儿留了影。之后大家冒着风雪陆续到了雀儿山顶,我最后到达,大家欢呼高喊,在标志着“此处海拔5050米”的标志碑前合影纪念。此时的雀儿山口风雪交加,大风乌乌作响,我们冻得浑身发抖,而我此刻止不住热泪盈眶,泪流满面,因为我胜利了!我终于上来了!!我们最老最旧的南方125车车上来了!!!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我们上了雀儿山顶

  人们说,到了雀儿山顶都要留下点物品,以显吉祥,大家都留下了不同的物品,而我留下的只有我自己的──泪水。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我在雀儿山顶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雀儿山下的藏寨、牦牛、河流

  雀儿山下山的路由于雨停了,才稍稍好了些不怎么滑了。我们下完山不久,又爬了一座叫“矮拉山”的山,也只有4000多米,在山上过泥路时我摔了车,把左后视镜也摔断了,还好其他没事。

  随后天气变得真好,阳光灿烂,路边、山上、树上、路顶都挂满了经幡、经帐。中午1点半我们到了四川最西北部的县德格,在一个名山人开的饭馆吃了好多天没吃过的“带丝蹄花汤”,真解馋啊。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317线路顶的经幡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好像是为我们挂的欢迎横幅

  饭后我们去了德格著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寺院“印经院”参观。德格印经院是由德格第42代土司,六代法王却加登巴泽仁(1687-1738)创建。德格印经院现保存藏版27万7千多块。德格印经院的藏版,不但以在国内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经典兼容并包,收藏之广,收藏之富而著称,而且因其某些珍本、孤本而举世瞩目,不愧为藏族的文化宝库。因为据参观出来的人讲,虽然外面阳光强烈,但印经院内却一片昏暗,尤其收藏经板的层层搁架,能见度几乎为零,没有看头?门票还要50元。所以我们听之,就在外面照了些照片后又上路了。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德格印经院

  不久,我们到了金沙江,大家同时停下车来行告别礼,因为一过金沙江就意味着出川了,进入了西藏。在西藏境内不仅天气好,景色也好,不知不觉我们放慢了车速,边走边观风景,到晚上8点才到了西藏最东北边的县江达。在江达县宾馆住下。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出川了、到了金沙江边

西藏青海行纪实西藏青海行纪实
西藏和四川在金沙江的分界石

  江达可能在搞城建,十分脏,显得很乱,街道到处是垃圾,稀泥,晚上藏族醉汉也很多,治安状况好像不是很好,我们吃完晚饭后就休息了,没有出门去逛街。


雅惊
2004-08-30
 楼主|驰骋 发表于: 2004-8-30 22:51:44|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青海行纪实(三)西藏青海行纪实(三)
我终于到了西藏境内的江达
西藏青海行纪实(三)西藏青海行纪实(三)
317线的路牌
西藏青海行纪实(三)西藏青海行纪实(三)
美丽的西藏风光
西藏青海行纪实(三)西藏青海行纪实(三)
江达风光
西藏青海行纪实(三)西藏青海行纪实(三)
我的车也被迷住了
西藏青海行纪实(三)西藏青海行纪实(三)
江达藏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6:52,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