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651|回复: 15
 阿章 发表于: 2004-8-12 11:06:06|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亲近巴蜀] “香”自凤栖古刹来

 [复制链接]
我喜欢称纯洁的友谊甜蜜的爱情为“香”,虔诚的心灵美好的追求为“香”,肝胆的相照流星的光茫为“香”,总之,一切美好的诚挚的缘份的东西,在我眼里都无不可以作为“香”的宝贝来珍藏。而在四川崇州街子镇凤栖山的光严禅院之旅,就让我品尝到了这浓浓的“香”味。 从成都刚刚坐上开往崇州的汽车,顿时雨济云霏,心情便也从连续几天的潮湿阴雨中走了出来。不管是天意巧合,还是运气缘份,同行的心灵好友都愿意认定这是缘份,是一段难得的佛缘,不然为何刚刚返程后却又是连续几天的潮湿阴雨?! 心情象涂满了五彩儿童画,散发着好闻的香味,这香味弥漫在苍绿的原野,爬上了层层梯田,与汽车一起在山间的盘旋公路上缠绕。来到“一瓢诗人”唐求故居街子镇,诗人雕像仰天独立,一代文化精英风采斐然。古人惜字如金的焚书“字库”塔欲与诗人塑像一比高低。在瓦屋红墙石板路的千年古街上随意徜徉,就象街道两边清辙见底的潺潺溪流,映照着千年时光,在思古幽情的详和中,大快朵颐“叶儿巴”、“冻糕”等特色小吃,再小坐茶楼,泡上一杯凤栖清茶,满口的余香便浓浓侵透进了身心处处。 告别古镇,汽车穿行在由翠盖筑成的天然绿色“隧道”里,只需半个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光严禅院山门下。拾级长满青青苔藓的石梯而上,清凉舒爽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天然氧吧”里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一座三开间的仿古牌坊巍然耸立眼前,这就是山门了,只见山门中间书“光严禅院”,左右分别为“福地”与“洞天”,进得山门,参天大树遮天蔽日,蜿蜒穿行在一段幽幽青石古曲径上,只闻鸟儿啾啾,与不远处禅院的钟声浑然唱和,在这静谧的山林中悠悠飘荡,给山林平添了更多旷古幽深的韵味,心情也变得格外宁静。钟声更近了,便知即将到达禅院大殿。 听说目前该院的住持是104岁高龄的灯宽大师,我们一行便心存了一个愿望,那就是亲睹高龄方丈的风采,聆听佛界大师的慧言。目之所及,庙宇庄严,重檐飞阁中见幽雅,规模宏大中见古朴。燃烧旺旺的香蜡发出好闻的香味,袅袅青烟在古寺与山林中升腾弥漫,顿时置身于一派氤氲瑞气的佛地氛围。与游客们一道虔诚地奉上香蜡,在僧侣有节奏敲击的宏亮钟声和好听的木鱼声中施以佛家礼拜,美好的愿望便自心底萌芽。 拜过天王殿和观音殿,来到大雄宝殿前,有四川都督尹昌衡所撰楹联“不从者里来,焉知自在光明处;更于何处去,染着拖泥带水心。”直让我细细揣摩玩味其中的禅意。殿壁上赫然醒目的“藏经楼”三字为国民党元老于佑仁所题,字体雄浑苍劲,意境悠远超然。继续上行,经过“擎天一柱”,沿“双龙护驾”(石梯两侧各有一龙形图案护栏)的一坡长梯而上,便是接引殿了,最后直达祖师塔,“七仙散步石城绕”,只见七个大小不一的舍利塔伫立在青草绿地之中,真好似七位仙人在林中悠闲漫步。 再从依山而建的财神殿返回大雄宝殿下的厢房,正值僧侣们用斋时间,便好奇地向饭堂走去,途经一房间门口被里面一位端坐椅上神态安详的老者吸引,于是跨进门去,原来这正是我们心中一直期盼的灯宽大师,与大师的不期而遇直让我们暗自庆幸与佛有缘。已届高龄的大师最近身体有些微恙,听觉也有些吃力,与其交流已是不便。照顾大师生活起居的陈泉师傅热情欢迎我们一行的到来,不但给我们详细讲述禅院的曲折历史和灯宽大师对宏扬佛学思想的贡献,还提供他利用参禅外的闲余时间亲自所写有关禅院的零星资料,并陪同我们前去拍摄“皇锅”、“半副銮驾”等古寺宝物。 六十多岁的陈泉师傅退休前是政府公务员,与灯宽大师是亲侄叔关系,因从小受其叔叔的佛学思想影响很深,退休后皈依佛门成为灯宽大师门下的弟子,在虔心向佛履行佛家弟子义务的同时,兼顾照管大师的日常生活和负责佛事宣传交流活动等。他说他所了解的这些史实,全是灯宽大师口授予他,他再系统归纳而成。从陈泉师傅的讲述中,我们对古寺全貌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极盛时僧徒众达三千余人的光严禅院,又名“古寺”,始于晋文帝赐青城36寺之规模最大一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初名常乐庵,隋文帝赐光大严明匾,唐代善思和尚改名常乐寺,明太祖赐名为“光严禅院”,足见禅院与历经皇朝都结下了深厚的渊缘。尤其是明朝时皇家两代人在该古寺出家或避难的这段鲜为人知的内幕,在古寺世代相传,成为古寺佛门弟子如数家珍的口碑。 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法名“法仁”,出家云游西藏、印度,晚年到此长住当住持,并改法号为“悟空”,后坐化圆寂的真身干尸被古寺完整保存,但不幸毁于“四化运动”,仅余悟空跏跌石塔一座孑然耸立,如今从寺院悉心保存的一张由当年街子镇一摄影师所拍照片中,尚可一睹祖师遗容。朱元璋晚年拟传王位时面临两难决策,便以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为题,在其孙朱允文和皇四子朱棣分别所对“雨打羊毛一片毡”和“日照龙鳞万盏灯”中,预感到朱棣欲夺皇位的野心,便在传位给其孙朱允文(建文帝)时,秘授建文锦箱一个,嘱咐临危开视可免大祸。后来果然朱棣夺位,建文帝临危开箱,见内有剃刀、袈裟,悟出了先帝用意,便弃位逃走,遁迹空门。他想到祖父朱元璋的一个叔叔曾在四川崇州光严禅院出家,便到此避难了一段时间。 古寺在四川及中国佛教丛林中占有特殊地位,不仅与明皇朝两代人在此出家和避难有关,而更是因其拥有五件旷世珍宝而享“西川第一天”之誉。朱元璋的十一子朱椿为成都王时,得知“法仁”行迹,遂禀报父皇,于是朱元璋便亲赐“法仁”半副銮架、龙凤旗、琉璃瓦五间、供煮千人饭食的皇锅一对、《贝叶经》与《洪武南藏》各一部,并赐古寺名为“光严禅院”。陈泉师傅讲起这些祖传珍宝的历史时,满是笑意的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 在明皇室所赐宝物中,尤数《洪武南藏》最为珍贵,为海内外仅存稀世孤本。《洪武南藏》为朱元璋登基后“偃武习文”,于洪武年间召集名僧历时27年刻成,是宋以后历朝官刻的七部大藏经之一。在明朝共刻印的三部大藏经中,独《洪武南藏》湮没世海,鲜为人知,它于1934年在此地被发现后,这颗被尘封600余年的法宝明珠才引起了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长久以来,《洪武南藏》被光严禅院视为镇寺之宝,不仅专修藏经楼加以保藏,而且每年都要搬经晾晒。灯宽大师自7岁来到古寺,就年年参与翻晾共7000余卷的《洪武南藏》大藏经。陈泉说这是一项极其原始而又辛苦的工作,经书重达11吨,体积1.5立方丈,晾晒时要一页一页翻过,且不能用手直接翻,得用专门的篾块,每翻过一页,就嵌入防蛀防腐的烟叶,而每年供防蛀的干燥烟叶就需要三担。解放初,随古寺僧众的遣散,《洪武南藏》曾面临毁损、失窃等遭遇,时任崇州县县长的姚体信为使经书得到妥善保藏,于1952年在交通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组织县政府将《洪武南藏》与《贝叶经》一并运抵四川省图书馆代管。 为传承宏扬佛教文化,修缮扩大寺院规模,保护好这些旷世珍宝,灯宽大师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悟空祖师算起,灯宽算第八代传人。灯宽大师7岁时就出家在古寺,自此悉心向佛,抗日战争结束时任古寺住持。“土改”期间寺院的僧侣都被划为地主,寺院解散,灯宽大师在此期间遭受了许多磨难。他于1981年平反到成都文殊院潜心研读佛学,三年后返回阔别多年、已是一片狼籍的古寺,灯宽大师遵循佛祖教导,讲慈悲,渡众生,并立下“画出龙来才现爪”的壮语,带领上万弟子历经千辛万苦,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终于将光严禅院逐步恢复至现在面貌。 如今,在四川省佛教协会的组织和海内外佛教界的支持下,使躺在图书馆近半个世纪而缺乏翻晾条件的经书得到再版抢救,缎面装帧、精美古朴的再版《洪武南藏》已向全国400余家寺院和佛教团体发送。永乐皇帝御赐的宝物中,龙凤旗得到了完整保存,被毁的“皇锅”与“銮架”也已复制还原,琉璃瓦还剩三间。陈泉说灯宽大师不求功名,只想在他有生之年不遗余力地继续弘扬佛教文化,目前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将光严禅院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使宝贵的历史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世代相传,并让院内所有殿堂都能盖上琉璃瓦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与宁静安详的灯宽大师同坐一室,杯中冒着热气的清茶散发出淡淡馨香,弥漫在屋子的每个角落。简朴的居室映衬着窗外凤栖山林的青松翠柏,虽然未能亲听灯宽大师的慧言,但陈泉师傅对禅院历史和佛学思想的娓娓讲授,使窗内的一切显得与历史一样深遂悠远。在气氛和谐的交流中,陈泉师傅让我们大致了解了光严禅院的历史全貌与灯宽大师毕尽全力为佛教事业做出贡献的一生。我们临离寺院时,陈泉为其师傅隆重地披上袈裟,让灯宽大师亲自为我们一一醍醐灌顶并与我们合影留念。 从寺院出来,脑子里好象真的灌入了新的智慧,使我彻悟了许多。心灵如菩萨前所供的水、花、灯与香所象征的意义那样,充满了纯净和光明。更加坚信栽什么花结什么果,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因果。明白了只有戒掉“贪、慎、痴、慢、疑”的庸扰,虽不向佛,但只要拥有一颗智慧的佛心,便自会在凡尘俗世中活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天地。于是,我又得到了一段佛缘的“香”,我认为这是人类最高智慧的“香”。走在返程的路上,虽是夏季,我却依稀嗅出了从禅院附近梅花寨里传来的数十种梅花浮动的暗香,这好闻的香味熏得我如同醉了的风儿在山间惬意飞扬。这山幽林秀的凤栖山,怎会集众多的“香”于一身让我如此陶醉?!这深藏山中的古刹,又怎会如此地充满智慧之“香”让我悉心珍藏?!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阿章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阿章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阿章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阿章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阿章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阿章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周进 发表于: 2004-8-12 11:39:40|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阿章妹妹对“香”的解释好特别!喜欢!

崇州,在飘的印象里最深的,吃的就是荞面和饼子了,玩的是白塔湖,那是老早的时候飘与几个同学去的.还没去过阿章妹妹介绍的古刹,什么时候也去看看.呵呵
 金国 发表于: 2004-8-12 14:47:2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阿章说的是:唐朝诗人唐求故里:四川崇州街子古镇

“香”自凤栖古刹来“香”自凤栖古刹来
唐朝诗人唐求故里:四川崇州街子古镇 街子古镇位于四川崇州市西北部,东北与都江堰接壤,毗邻九龙山、凤栖山、青城后山三大风景区。街子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驰名全国的“兰花之乡”。 “唐求故里”街子镇,是唐代“一瓢诗人”唐求的出生地。唐求是唐代末期蜀州人,曾当过青城县令,后隐居于味江山,也就是今天的街子场,过着诗酒文章的生活,每成一诗,就将诗稿搓成纸团,投入葫芦,故有“一瓢诗人”之称。从《全唐诗》、《唐才子传》到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巴蜀文苑英华》,唐求都被视为中国文化界精英之一。更多的在:《黄金国光影世界》地址在:http://www.photo- 和http://www.photo-/htm1/tqgl/a.htm
 罗松涛 发表于: 2004-8-12 16:27:25|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有阿章和金国的加盟,这里热闹了。

也许是我六根过于肮脏,每次去那些地方都没有闻到香,遗憾!
 周进 发表于: 2004-8-12 16:38:32|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金国

摄影作品那么多,喜欢漂亮的风景,搬些来? 
 罗晖 发表于: 2004-8-13 23:01:45|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读阿章的游记,似乎其神早已悠悠,其身就随着楼主的笔,一起感受那点点滴滴,感受心灵的洗涤~~~
 楼主|阿章 发表于: 2004-8-16 10:39:56|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喜欢静静地行走在山水间,感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可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环境,所以更多的是心中存留着的对美好大自然的渴望与向往!
 罗松涛 发表于: 2004-8-16 13:02:41|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有时间可以组织一下,大家一起出去,想安静的时候就安静,想热闹的时候就热闹!
 孤客 发表于: 2004-8-24 21:23:45|显示全部楼层

光严禅院

“香”自凤栖古刹来“香”自凤栖古刹来
 孤客 发表于: 2004-8-24 21:25:35|显示全部楼层
“香”自凤栖古刹来“香”自凤栖古刹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1 11:09,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