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造点评
在没拿到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镜头之前,坦言之笔者还是比较发愁的,想想这么一个大家伙,首先要找一个合适的摄影包,再背着它到处跑,应该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不过就在开箱这支镜头的一瞬间,我发现这支镜头虽然是标准意义上的“大炮”设计,但明显在“瘦身”和“减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镜头带上遮光罩之后放进我的Flipside 400 AW摄影包里毫无问题,同时在一整天高强度的连续拍摄之后,我的肩膀也还完全OK。
锐度测试
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采用了19组25片,其中含有3片FLD萤级低色散镜片和1片SLD特殊低色散镜片的设计,究竟其实际表现如何,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实际测试来进行检验。
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镜头结构图
我们依旧使用实际拍摄的方法,对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镜头的锐度表现进行测试。考虑到这支镜头的实际使用场景,我们测试所搭配的机身是佳能EOS 5D4,JPEG最高画质直出,关闭各项优化,同时使用重型三脚架齿轮云台延时10秒拍摄,截取中心和边缘红框所示位置的100%放大切片,结果如下:
首先是60mm端:
畸变暗角测试
镜头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各项指标往往是“按了葫芦起了瓢”。现代的镜头设计思路,厂商往往会优先解决锐度这样的“硬指标”。而像畸变、暗角这类可以靠后期调整解决的问题,往往会选择通过数码的方式去解决。
为了更好地了解镜头的特性,我们还是要来看一看这支镜头的畸变表现。以下是使用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所拍摄的测试样张,图中红色的直线是后期添加的参考线。
首先是60mm端:
然后是600mm端:
可以看到,这支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镜头在60mm端存在一定的桶形畸变,而在600mm端存在一定的枕形畸变。畸变的程度都比较轻,矫正时对画面的影响也比较小,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意镜头畸变的用户可以选择打开矫正,以实现零畸变的效果。
暗角和畸变一样,都属于可以通过后期轻松解决的镜头特性。相对而言,暗角要比畸变更加符合“特性”的定义,毕竟很多人还是很喜欢使用镜头的暗角来给照片增加所谓的“味道”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支镜头在暗角方面的特性,同样首先是60端:
■ 结束语
在使用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镜头之前,实话讲我从未对一支10倍变焦的镜头有过高期待,因为在大家的常规观念中“变焦镜头的变焦倍率超过3倍,画质就很难保证”,但随着不断地深入了解和使用这支镜头,我逐渐发现这支镜头给我的惊喜,真的是越来越多,完全超越了市面上普通的大变焦镜头给我的印象。
1、镜头的锐度表现出色,在实战拍摄中,不用考虑收缩光圈去提高锐度的问题,全开光圈即是工作光圈;
2、虽然光圈不大,但是对焦也完全是指哪打哪的水平,应对运动题材拍摄绰绰有余;
3、在对焦的成功率上,这支镜头也没有发现有跑焦的情况出现。
近些年,凭借自身不断的开拓创新,以及Art系列高端镜头所积攒下来的良好口碑,适马逐渐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和源源不断投入研发的动力。应该说,在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这支镜头上,我们看到了适马值得称赞的开拓精神和背后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成为长焦领域平民神器,以及生态、体育领域“包打天下“镜头的决心。
最后,笔者想谈一谈有关于150-600和60-600镜头选择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还在这两支之间摇摆不定的话,应该说你对于自己拍摄的题材和对器材的需求还不固定。鉴于60-600这支镜头各方面素质都堪称优秀,适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所以如果非要在这两者间做一个选择的话,笔者认为60-600是一个相对更不容易犯错的选择。
另外,即日起至2018年10月底,凡购买大陆行货适马60-600 mm F4.5-6.3 DG OS HSM Sport镜头的用户(不限购买渠道),都可以通过申请获得适马官方售价1980元的1.4倍增距镜,对于有意购买这支镜头的用户,不妨现在就考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