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六:谁的脑袋他都敢借 田在广元的夜生活,无论泡茶楼还是逛大街,基本上也是他了解社情民意的活动。种种迹象都表明,田是一个很善于借脑的人。他比较容易接受老百姓提出的意见、建议或见解,并从中吸取做好自己工作的营养。 田在当广元市长期间,广元市政府公众网根据他的意图,开设了一个论坛,并要求有关人员注意收集论坛中有价值的发言。 因为有政府背景,这个论坛的人气比较旺,一些对广元怀有赤子之心的人士,经常在坛子里发表一些见解、意见和建议,一些观点曾引发了数次涉及广元发展大计的激烈讨论。当时的市政府秘书长李在扬先生对论坛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宽容,发帖不用审查,而且昼夜开放。他们还把网民的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和讨论及时地加以编辑整理,并呈送给田维钊市长及政府班子其他成员。一些由政府出面组织的有关广元城市建设的听证会,也邀请网民代表参加。 后来的一些情况已经证实,广元网民的不少意见、建议和分析,或多或少地被融入到了市政府的决策和具体的行政行为之中。可以说,那个时期,是广元本土网民的黄金时代。 可惜,04年隆冬,广元班子开始酝酿调整,田被确认即将离开广元时,这个论坛就关闭了,至今也没有再开放。 之七:广元人的评价不过分 田维钊离开广元后,广元市民,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都深感遗憾。田刚离开广元那一段时间,他基本是不少广元人谈论的中心,在小餐馆,洒楼大厅,酒巴甚至夜啤摊点,都不难听到谈论田维钊如何如何的声音。不过,大多数人都不愿提起或已经忘记:田维钊刚到广元时的境况。 当初,田刚到广元接替前任市长陈宝根的位置时,广元人对田维钊并不欢迎。田的前任陈宝根,是从陕西宝鸡市市长平调到广元来的。陈虽然在广元任职时间不长,也没有机会干成什么大事,但他比较关注市民呼声。陈在任期间,为广元城区市民解决了不少诸如街道清污、夜间消噪等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小事,给市民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02年初,田刚到广元不久,地方人代会召开。在这次会上,按照上级组织的计划安排,田将在这次市人代会上被正式选为市长。之前,他还是以代市长身份在主持政府工作。 就在这次人代会期间,广元一家纱厂发生劳资纠纷,工人们不满工资待遇过低,进而怀疑破产重组后企业新的资方并没有真正投入多少资本,并责怪政府几年前贱卖了这家老国有企业。因此,出现了近千工人上街游行,堵塞皇泽大桥东桥头交通咽喉的事件。本来,这件事与刚到广元上任不久的田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情绪激动的工人及部分围观市民,却把气撒在了田的身上。 当时,在少数人的组织下,人们统一用一句口号表达心中的不满,而且口号喊得很有节奏,既有挑逗性,也很滑稽。 口号是这样喊的:一部分人先喊:“陈宝根”,另一部分人接着喊:“要回来”;然后,一部分人又喊:“田维钊”,而另一部分人紧接着就喊:“选不上”。 如此反复地喊,此起彼伏,诱发了游行人群和围观市民脸上的怪笑,一些人似乎还有了一种错觉:认为田一定选不上,甚至已经有人在脸上挂出了某种幸灾乐祸的表情。 后来的事实,当然是田维钊顺利地当选为广元市市长。虽然“选举”不一定说明问题,但田在过后的几年中,却用他的实际作为,让广元众多老百姓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接受了他:一个动真情办实事的市长。 田维钊留给广元人的总体印象是:善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他似乎既能在宏观决策上高屋建瓴,令一些有识之士佩服;也能在施政的细节上尽量做到完美,令更多的市民对他充满期待和信任。 田离开广元以后,许多广元人在谈到他时,虽然也会提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大家的共同看法是:田是广元建市20年中,最令广元人满意的市长。 这个评价,到目前为止,放在广元市市长田维钊身上,也许并不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