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70|回复: 0
 architect 发表于: 2016-6-27 14:19:14|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6年] 影像恒久远:电影与摄影之间的顽童们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收藏
  电影作为建筑、音乐、雕塑、绘画、诗歌、舞蹈外的第七种艺术形式与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跨界之中总有涉猎两方面,在电影领域与摄影上都有所建树并富有个人特点的摄影师。

何藩 纪实风格的情色片导演
他上世纪七十年代指导出的本地情色片作品,虽然电影不算上乘,但他的摄影作品却张张深入人心。

PiDv-fxtmwep2797966.jpg
  何藩
  1937年出生于上海,他的摄影作品连续8届赢得美国摄影学会的世界摄影十杰的荣衔

本土气息的纪实关怀
  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拍出了轰动一时的实验色情片《迷》和随后的《春满丹麦》是本地情欲片的先锋作,八十年代末,何藩重出江湖,推出新作《夜激情》,票房高达七百万余元。在早年间的香港影坛奠定了十足的色情片导演的地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何藩还是一个摄影名家,但是电影上的成就没有让他在摄影领域没落下来。他的摄影作品往往都关注香港市井生活,在时代发展并是殖民地的香港,有很多平时都不被关注到的角落,在这个角落里往往生活的都是香港本地的原住民。他的镜头更是深入到贫民窟本地人的生活里,除了单纯地用镜头记录生活之外,也通过光用构图展现人文关怀。很多当时香港的环境已经在当今很难见到了。何藩的纪实作品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画面中的光影,尤其他的逆光作品,画面中的主要光线都恰到好处地从一侧射入,伴随着若有似无的“丁达尔”现象,让画面中各自忙碌的市井人们都受到阳光的照射。让简单的生活瞬间变得不再寻常。
smN9-fxtmwei9334514.jpg
7LXH-fxtniax8128809.jpg
gHzj-fxtmwei9334517.jpg
3ZfS-fxtmweh2581990.jpg

小津安二郎 战场回来的细腻情怀
  小津安二郎在日本电影界算得上是神级导演,同时他的摄影作品也充满着对家庭温情的关怀与关爱。
fAGn-fxtmwei9334519.jpg

小津安二郎
  1903年12月出生于日本东京,开创了表现平民家庭生活的“庶民剧”影片类型

镜头中的脉脉温情
  自从他二十岁时进入松竹公司担任摄影助理起,他所营造的就是一个完整的黑白默片电影时代。一切悲喜情怀都在静默的黑白光影里缓缓呈现。小津的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现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世态人情。熟悉日本风俗和人情的人自然会对这些影片感到饶有趣,玩味无穷;但在那些对日本习俗全然生疏的异国人看来,开始也许会觉得新奇,但终究不能领会其细腻微妙的含义而感到索然无味。他表现的现代日本风俗,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描写,而是通过电影的技巧把他统一在一种出色的形式之中加以表现。即使是外国人对这种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紧张感、层次感和幽默感也会很容易领会。他热爱生命,对镜头下的人物既是怜爱也倾注了无限深情。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充满细腻感情的人是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战犯。但他的电影继承了被美国电影所淡忘的一些东西,并把它作为一种日本式的美而予以完善发展。

日本符号化的镜头
  小津安二郎最著名的就是低机位、固定机位还有空镜头的使用。低机位,模拟日本人跪坐在地板上的高度为视角,也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符号。小津的镜头很少有运动,偶尔在拍摄人物在外景走路的时候会有横移。电影转入新一个场景的时候通常会让空间先于人物出现,通常是人物从画外走入画内,营造空间感。
  “小津不是个国际化的电影导演,他的镜头下都是充满日本温情的、暖暖的人文关怀。用镜头展现最温暖的日本家庭生活。”
zgCH-fxtmwep2797971.jpg
Do3q-fxtniax8128811.jpg
Hhl5-fxtmwei9334521.jpg

斯坦利·库布里克 发现冲突的双眼
  半路出家的导演,对摄影有着转型性的敏锐嗅觉,对场面的把控更是有一双发现冲突的双眼。
wCbB-fxtmweh2581993.jpg

斯坦利·库布里克
  1928年7月26日生于美国纽约,犹太血统的传奇导演。13岁开始“摄影生涯”

颠覆电影的导演
  如果你知道《发条橙》和《2001:太空漫游》那你一定会知道斯坦利·库布里克。斯坦利·库布里克是过去40年间始终最吸引人的电影制作人,他的作品受到的赞扬几乎和招致的咒骂一样多。他非传统的叙述感又常常会引来轻蔑的挑剔。尽管如此,他在重复和模仿主导的传媒圈仍旧是一位独一无二的艺术家。库布里克早年曾是记者,对电影的狂热,使他很快便成为地下电影的代表人物,他超常的才华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但在电影上,他完完全全颠覆了整个电影类型片的定义,开创了“反类型片”的先河。为了《2001:太空漫游》,他几乎修了一遍航天工程,这部电影也是科学漏洞最少的一部科幻片。因为他要求一切都要同真实的太空环境一样。因为这部电影,电影行业的模型布景设计技术就此登上一个新台阶。当然包括斯坦尼康在电影《闪灵》中的率先使用。

自生自灭的摄影师
  早年间的记者生涯也给了库布里克在摄以上的至高造诣。库布里克对电影的特殊处理技巧,就隐藏在他的相机后面。在当上导演之前,库布里克用来表现自己、认识世界的工具就是相机。库布里克对摄影的兴趣始于13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部相机,让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了摄影发烧友。为了拍下好照片,库布里克走遍了纽约大街小巷,并借用朋友的暗房加工照片。库布里克的早期摄影作品就显示出他对画面的掌控能力,从中能窥视到他后来电影作品的影像风格:集创作、剧情、灯光和悬疑于一体。和他的电影一样,这些照片十分富有戏剧张力。库布里克的镜头下,有抱着一堆书颤抖着走下陡峭楼梯的年轻女子,那些书已经十分倾斜,也许按下快门后的下一秒女孩就会从楼梯上跌落。整体来说库布里克的摄影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具备当时那个年代所有街头纪实摄影作品的特单,但又总有些许不同,它们或带有瞬间的静止性、或带有下一秒动作的延伸。
  “对于库布里克这个完美得近乎癫狂的导演,只能说他是电影之神!他是半路出家的疯狂摄影记者!其他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这个记者出身的导演绝对是双面的天才,无论是电影上还是摄影上都颇有建树。从这些照片中也能看出库布里克对电影题材的敏感。1947年,电视剧《囚车》在纽约街头拍摄时,被恰好经过的库布里克碰上了。他抓拍了电视剧场景中有关擦鞋儿童的作品。游走在大街小巷的儿童,有时会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符的世故和狡黠,有时也会仰望天空,显得不知所措。另外,库布里克绝对是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电影镜头似乎每一帧都要求完美,我个人很喜欢这样一个笑话:“斯皮尔伯格死后去了天堂,在大门口他被拦了下来,门卫说“你回去吧,电影导演是不能上天堂的!”正在这时,库布里克骑着自行车从旁边通过并径直上了天堂。“那他为什么可以过去呢?”“因为他是上帝本人,只不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库布里克”。
KwEW-fxtmwei9334523.jpg
OanY-fxtniax8128813.jpg
-jmi-fxtmwei9334525.jpg
AC2E-fxtmwei9334527.jpg

安德鲁·柏金 生活中所见真情实感
  英国著名编剧和导演,他参与创作的电影在圈中也举足轻重,但他为妹妹创作的摄影作品才深入人心。
lFns-fxtmweh2581995.jpg

安德鲁·柏金
  1945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演员、导演、编剧。著名作品是给其妹妹的一部纪实片

记录最为自然的生活
  安德鲁·柏金出生于1945年,其参与编剧的著名作品包括《圣女贞德》、《香水》等。这组作品是Andrew的一组私人拍摄,记录的是其妹妹简·柏金与她的丈夫──法国流行音乐人物塞尔日·甘斯布的家庭生活。不知道是根据当时时代的特点还是受个人的拍摄风格的影响,安德鲁·柏金的摄影作品中带有欧洲特有的“慢节奏”生活,随着胶片的低饱和度色调,也让镜头中的简·柏金与甘斯布有着各自的人格魅力。与当下的情侣照不同的是,安德鲁镜头下的妹妹与那时的妹夫神态自然,更像是他镜头中的普通人。而摄影作品也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纪实风格。无需引导,对于这对夫妇的生活,柏金仅仅做的是在一旁冷眼旁观地拍摄,看上去像个陌生摄影师那样拍摄,同时他又带着对妹妹的强烈感情按下快门。安德鲁作品中有部分黑白作品,对于纪实感强烈的黑白作品,安德鲁的镜头下也带有着讲究的光影过渡。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拍摄当年清新作品的导演是指导《香水》、《圣女贞德》那样画面色彩光影浓烈的导演。如果只看作品很难分辨出是出自一人之手。
vxWl-fxtmwep2797973.jpg
9nKd-fxtmwei9334529.jpg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镜头中带有朦胧的乡愁
  因为是诗人的儿子所以有着浪漫的情怀,因为生在俄罗斯,所以镜头影像中都带着乡愁。
D1Bw-fxtmweh2581997.jpg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32年生于俄罗斯扎弗洛塞镇,就读于苏联电影学院,作品赢得过多项国际大奖

电影导演中的哲学家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以毕生的两部短片和七部长片,实现了一个“影像哲学”的思考和责任,他以缓慢的节奏,使观者的眼睛和图像之间建立了全新的朴素的关系,他说:“我要时间在银幕上以严独的方式流动。”塔可夫斯基是带者电影语言自觉的形式感开始创作的。在《伊万的童年》中,梦的直接化入现实和纪实资料片的插入运用,以及个人微小事件背后宏大的历史、哲学和宗教思考背景,都显露出塔可夫斯基的日后风格。他的作品,关注的影像的形式美本身,就是需要屏息凝神的全部,它的形式本身,就如同音乐的旋律练行的节奏,具有自足的尊贵品质,在语言已被大面积污染的时刻,新生的电影语言或许还有保着原始的纯洁性,塔可夫斯基把凝视的目光集中于声音影像之上,希望影像的天窗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缕新鲜空气。

摄影作品中的浪漫诗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最著名的摄影作品是他的拍立得摄影集,在影集的背后有段曲折复杂的故事。1981年,塔可夫斯基已名声远播,受邀和妻子至意大利工作,继而计划定居异国。此举触怒苏联当局,于是将其儿子扣押,一家分隔两地,塔氏不得返回祖国。这本摄影集的前半部,包括大量塔可夫斯基在俄国时期的家庭、妻儿、及生活快照,后半部,则是他到意大利后的影像速写。除了他一贯的诗意与神秘气质外,里面诸多故土与爱子照片,之后变成流亡异国的导演魂牵梦系的执念,这些影像后来变成电影,就叫做《乡愁》。直到塔可夫斯基病痛缠身,即将离世前夕,其子才获准前往意大利,一家团聚。塔氏作品以如诗如梦的意境著称,主题宏大,流连于对生命或宗教的沉思和探索。伯格曼评价“他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他的摄影作品与他的电影作品一样充满着相同的轻柔情怀。也许在整个电影史上,没有一位电影导演像塔可夫斯基那样对人类精神抱有如此执着而深切的关怀,在他之前没有,在之后也很难有。
  “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因为他的影片如果不是纪录片,那就是梦。而这种浪漫的梦境又被他用宝丽来留存了下来。”
AysH-fxtmwei9334531.jpg
Ej4V-fxtniax8128815.jpg
Pcu1-fxtniax8128817.jpg
TL69-fxtmwei9334533.jpg
  用拍立得的人,总是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感觉。偏偏半个世纪之前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也这样举起过相机拍摄。他被称为“电影界的贝多芬”,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以单个人的给世界的救赎做出了悲壮的努力。似乎当时那个年代的俄罗斯人带着太多的“国恨家仇”。这样的感觉早就已经渗入塔可夫斯基的灵魂里,让他每一次举起宝丽来按下快门后就能湿着眼眶再放下。
源自:摄影之友)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rchitect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architect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9 00:2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