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018|回复: 0
 architect 发表于: 2016-2-23 12:19:03|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6年] 摄影的抗争:图片记忆里的爱尔兰复活节起义

 [复制链接]
源自:界面
2PEp-fxprucs6404632.jpg
利物浦的派驻军队与爱尔兰叛军在街道发生枪战,爱尔兰啤酒桶后一字排开的英国步枪。(图片来源:经济学人)
  “只有被绞死,我的肖像才会被人铭记,在此之前,它毫无意义。”爱尔兰复活节起义的领袖帕特里克·皮尔斯(Patrick Pearse)在一封致好友谢默思·多伊尔(Seamus Doyle)的信中写下这句话,那是1916年,帕特里克已被英国逮捕,静待绞刑的来临。
  帕特里克·皮尔斯是反英国政府武装起义十五人中的一员,而此前十多年的时间里,爱尔兰人民与英国殖民政府间的摩擦从未停止过。爱尔兰反叛军们希望所有爱尔兰人都能响应起义──这也许会迫使在一战中腹背受敌的英国政府放弃对爱尔兰的控制。然而,反叛军并没能获得预期的支持,相反,他们受到了残酷的镇压,都柏林受到了炮艇炮击,利物浦也派出了军队与叛军进行战斗。六天后,叛军宣布投降。数千名爱尔兰人被捕,并在军事审判后立刻就执行了死刑。伦敦摄影师画廊的摄影展《起义(Rising)》讲述了这一段历史故事。
  帕特里克说对了。在他死后,包括他在内的起义者们的肖像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此前,这些起义先驱大多默默无名,而随着报社大量刊登这些反叛者的肖像,加上缅怀者为他们特制了珍贵的纪念品,这些名字开始变得家喻户晓。如果说这场起义本身没能获得广泛的支持,那么英国政府的暴虐镇压却燃起了民族主义事业的星火。像帕特里克这样的殉道者们的肖像,加上被摧毁的都柏林的照片,将这一事件深深地烙印在了爱尔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中。
ErbJ-fxprucv9805779.jpg
几乎被摧毁的都柏林
  自19世纪摄影技术诞生以来,摄影就常常伴随着冲突和运动事件而存在。1849年短寿的罗马共和国成立,距1841年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r)发布卡罗式摄影法还不到十年的时间,那些被摧毁的罗马别墅的照片就在意大利人间流传,煽动了人们期待国家统一的意愿,推动了意大利复兴运动的兴起。照片为人们提供了直观感受事实的可能,也能够以低廉的成本进行复制和传播,它几乎就是为了宣传而生的。
  不过,刨除《起义》这场摄影展的浅层作用──审视摄影在复兴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场设在伦敦市中心、面向英国观众的影展还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就像收藏家肖恩·塞克斯顿(Sean Sexton)在展出视频中提到的,爱尔兰19世纪的那场“大饥荒”在英国人眼中依然只是一场“饥荒”,人们很少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人为的“灾难”。此外,当爱尔兰热烈缅怀这场复活节起义的同时,英国却对这场百年纪念表现出了过分的平静和冷漠。
  这场展览颇为温和地展示这个沉重的主题,但历史的教训总是值得铭记。这场起义被看作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将19世纪引向了出乎意料的未来,一步一步,大英帝国的霸权也随之被瓦解。这场决定了爱尔兰同英国间数十年冲突的起义前后,英国政府想出了许多话术回应民变原因──从暗杀到饥饿、镇压,但背后暴虐又致命的政策从未被提及。1920年,新芬党(Sinn Fein)成员特伦斯·麦克史威尼(Terence MacSwiney)绝食抗议74天后,在布里克斯顿监狱(Brixton)去世。他的悲惨命运和著作在整个大英帝国掀起了狂潮,甚至激励着印度的活动家们为他们的独立而抗争。
Gfow-fxprucv9805781.jpg

特伦斯·麦克史威尼(Terence MacSwiney)的悲惨命运和著作在整个大英帝国掀起了狂潮,甚至激励着印度的活动家们为他们的独立而抗争。(图片来源:经济学人)
  1916年时,距离快速胶片和微型相机的诞生还有二十年的时间,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city)这样大刀阔斧的摄影报道也还尚属奢望。因此,肖像摄影、静态的废墟照片和摆拍照片还是那个时代的主流,这个特点也让这些照片带上了一些19世纪特有的气息。然而,就《起义》中的这些照片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完全不亚于现代媒体在冲突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展览的剪贴簿还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报纸所刊登的照片,还有读者们剪贴下这些内容后写下的文字、批注和剪贴后做出的重新编排──就像今天的人们可以用互联网和编辑工具修改、重新呈现看到的图像和视频一样。
  如果将我们所有的P图与1916年公众所做的进行对比,那么显然,一张优秀的宣传照片的价值依然历久弥新。从战情室里的奥巴马和希拉里,到穿着飞行服的乔治·布什,爱尔兰啤酒桶后一字排开的英国步枪带来的冲击和价值,其实相去不远。
  翻译:周依帆 来源:经济学人
  
原文标题:Ireland‘s Easter uprising in pictures)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rchitect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architect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12:4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