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转基因三文鱼的批准历程
在2012年,美国FDA和EPA(环保局)已经联合批准了三文鱼的安全性,按照美国转基因食用动物管理法规,在网上公布批准文件3个月,收集各界的反映,主要是收集转基因三文鱼在环境影响方面的公众反应。
美国FDA面临着强大的舆论压力,在收集公众意见3个月之后长达3年的时间内,并没有继续推动。原因是在所收集的公众意见中,有300个环保组织反对、上百万美国公众联名签署反对批准转基因三文鱼商业化,还有40位国会议员口头表示反对转基因三文鱼食用。甚至在2015年年初,加拿大渔业海洋部(Canadian Department of Fisheries and Oceans,DFO)公开发布了一个481页的有关转基因三文鱼的安全实验报告──其对转基因三文鱼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美国FDA的结论相反,指出水丰技术公司的转基因三文鱼免疫力低,容易患病。同时还发现不同养殖条件下转基因三文鱼的生长速度不同等现象。国际上的主要环保公司Friends of the Earth也利用加拿大的实验结果给FDA施压,要求停止审批转基因三文鱼。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生存力与繁殖力是客观评价转基因鱼生态风险最关键的指标,而转基因鱼的种群生存力与繁殖力受一系列适合度参数的综合影响,单一因子的研究结果不能对转基因鱼的生态风险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研制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三文鱼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快速生长,而不是为了增强其抗病能力。与加拿大DFO关于转基因三文鱼生态风险的结论刚好相反,容易患病的转基因三文鱼生存力低下,被人工选育淘汰;即或其逃逸到自然环境后,也不会形成优势种群而影响生态平衡,因此将不会导致生态风险。
另一方面,转基因三文鱼的生长速度在不同养殖条件下不一致,与养殖模式有关,更与转基因鱼家系选育的纯度有关,也就是说也可能与FDA和DFO评估所使用的转基因三文鱼家系不同有关。具体来说,转植生长激素基因的促生长效应与其表达水平有关,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表达水平太低就不能促进鱼的生长,表达水平太高则会影响受体鱼的内稳平衡。同时,转植生长激素基因表达产物还需与受体鱼相关基因表达协同才可能发挥促生长作用。所以在育种过程中,要从大量的转基因鱼群体中筛选出转植生长激素基因表达水平与整合位置均合适的个体,并通过至少3代以上的遗传稳定性筛选实验,才可能建立一个性状优良的转基因鱼家系。现在情况表明,美国FDA对转基因三文鱼的生态风险作出了客观的判断,没有采信加拿大FDO的相左意见。
美国政府批准转基因三文鱼的过程和决定是严格保密的,直到2015年11月份FDA才突然公开批准了转基因三文鱼商业化。连申报单位水丰技术公司事前也毫不知情。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的过程是一个维护科学的艰难历程,以至于FDA最后的批准书中的第一句话是:经历了一个详尽和苛刻的科学评估,FDA终于做出了转基因三文鱼在食用安全性和营养成分上与任何非遗传操作的大西洋三文鱼相同的结论。
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商业化的决定还有另外两项主要内容:稳步开发,无需标识。前者指目前只能在加拿大的封闭环境中生产不育的三倍体三文鱼鱼卵(每年可以生产10万个鱼卵),然后运到巴拿马的封闭环境中将这些不育的三倍体鱼卵喂养到1~2公斤,就地安乐宰杀后,运送到超市出售。后者规定,在标识问题上,终端销售用户出售的转基因三文鱼无需标识,但进货的超市需要知道是转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