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464|回复: 4
 3熊猫
 蜀虎 发表于: 2004-7-2 16:13:29|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道教] 2004-06-05日(下):紫气东来青城山

 [复制链接]
雷康/编

  感谢成都市市委统战部邀请影像网参加“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的全面采访。
  我,一个平常心的人,十分敬业地、真实地记录下我身边所发生的事,我的口号就是:见证历史,我求真历史,我延续历史。

  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是“紫气东来”的出处,后人解释为: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在成都画院等到金昊先生和其夫人小丁各开一辆车来接我们四人后,雷强小丁的车,我们赶往青城山参加晚上的开幕式。

省市领导的车队/灌口镇/都江堰市/雷康 摄
在二王塑像转盘处,我们遇到了省市领导的车队,然后也打起应急灯,紧跟在后
地点灌口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5:18:08

路口/青城山镇/都江堰市/雷康 摄
前往青城山景区的路口全部对机动车辆封闭,在出示证明后,我们的车放得通行
地点:青正街东段·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5:34:37

道家音乐演奏/鹤翔山庄/青城山/雷康 摄
找到我们的住宿宾馆后,大家外出看热闹,却被这高声的道家音乐演奏所吸引
地点:鹤翔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6:36:59

道家音乐演奏/鹤翔山庄/青城山/雷康 摄
道家音乐演奏。刚来却已是尾声,遗憾没有拍摄到更多
地点:鹤翔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6:37:40

漂亮的女警官/鹤翔山庄/青城山/雷康 摄
出门时,被一漂亮的女警官所吸引
地点:鹤翔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6:49:31

雷康/A山庄/青城山/雷强 摄
喝茶休息时,胡智林的国画作品“紫气东来”拍摄留存,其两幅作品将作为组委会的特殊礼品
地点:A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7:21:39
摄影雷强

胡智林/A山庄/青城山/雷康 摄
胡智林和他的国画作品“紫气东来”合影,其两幅作品将作为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的特殊礼品
地点:A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7:30:33

雷康/A山庄/青城山/雷强 摄
这是拍摄上幅图时的工作照
地点:A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7:25:04
摄影雷强

老腊肉回锅/罗鸡肉农家乐/青城山/雷康 摄
老腊肉回锅,这是当地的一个品牌菜。晚饭没有在宾馆吃工作餐,而是由金昊开车带我们到附近的他的窝子去吃“罗鸡肉
地点:罗鸡肉农家乐·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8:00:46

雷康、金昊/罗鸡肉农家乐/青城山/雷强 摄
金昊先生。拍摄了一天,有点累,酒也喝了不少
地点:罗鸡肉农家乐·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8:19:57
摄影雷强

一队老外/A山庄/青城山/雷强 摄
回到A山庄,把车好后,发现一队老外也刚从车上下来
地点:A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8:57:23
摄影雷强

胡智林、雷康、金昊、罗子岚/鹤翔山庄/青城山/雷强 摄
影像网〗参加“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的人员:胡智林雷康金昊、罗子岚(残荷,唯一文字记者,希望她能更上一层楼,写出更多的文章来,否则的4000张照片怎么配文?)
地点:门前·鹤翔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02:39
摄影雷强

验票口/鹤翔山庄/青城山/雷康 摄
来宾们通过临时的验票口,纷纷涌入
地点:门前·鹤翔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04:44

赵娟/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赵娟,她是都江堰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女子中队的女警官。再次遇到她,不禁又举起相机对准她,这是在道教文化节期间认识的最漂亮的妹妹之一,其外表、举止、言语和气质让感到了美,令在拍摄过程中,也不禁对她说声:“你很美丽!”并要了她的名字和电话
地点:门前·鹤翔山庄·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05:35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蜀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道者 发表于: 2006-3-11 18:39:02|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灌县志第二十一篇 宗教──第一章 道教

灌县志第二十一篇 宗教──第一章 道教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传统宗教。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陵用黄老之学改造巴蜀的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于是逐渐形成道教的重要教派──天师道。
第一节  天师道发祥

  青城山又名天谷山。相传,古蜀国望帝杜宇氏在“天谷”中心建立了“成都戴天”之国(今青城成都山)。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后汉书·刘焉传》说:“(张)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陵传子衡,衡传子鲁。”《三国志·张鲁传》的记载,与此大体相同,只是将鹤鸣山记为“鹄鸣山”。道教初创期,结茅传道,散处民间游走,尚无固定宫观,但多在青城山区大范围的今灌县、崇庆县、大邑县和彭县一带山区活动。宋代张君房在《廿四治图序》中说:“第三鹤鸣神仙治,治在其山,山与青城天国相连。”从此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发祥地。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在《天师谱》中说:“张陵死后葬于青城山。” 
  张陵死后传其子张衡。《仙鉴》卷十九称张陵为天师,其长子张衡称嗣师,衡长子鲁称系师,亦嗣法于此,道统世代不绝。故青城山为道教第五大洞天(见《云籍七签》)。《舆地纪胜》说:“第五洞即青城山宝仙九室洞。” 
  范长生是“三张”以后,天师道又一重要首领。《华阳国志》说:“(范)贤名长生,一名延久,又名九重;一曰支,字元,涪陵丹兴(今四川黔江)人。”其先人是当地大户,蜀汉时,涪陵豪强徐巨谋反,被讨平后,遂迁移当地豪族徐、蔺、谢、范5 000家于蜀郡。《晋书·李流载记》说:“涪陵人范长生,率千余家依青城山。”“长生善天文,有术数,民奉之如神。”晋元康初年,李特被杀,李流被围困在郫城,粮秣缺乏,危在旦夕(流民中大部分是天师道信徒)。到青城山向范长生求援,长生慨然资助军粮,李流军威大振,流牺牲后,李雄继续作战,攻下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李雄载记》又说:“雄以西山侯范长生岩居穴处,求道养志,欲迎立为君而臣之。”《通鉴·晋纪》又云:“李雄以范长生有名德,为蜀人所重,欲以为君而臣之,长生固辞,劝雄称尊号。李雄即帝位,国号大成,加范长生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复其部曲,不预军征,租税一入其家。”成汉政权在范长生辅佐下,简刑约法,政绩斐然,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时海内大乱,蜀独无事,归之者相寻。经过张鲁和范长生先后数十年的经营,奠定了天师道牢固的根基。故《青城山志》说:“迄晋以降,地因范贤而显。”从此,青城山道观林立。《太平御览》引《十六国春秋蜀录》云:“范长生卒,以其子贲为丞相。”
第二节  道教宗派

一、天师道正一派
  自张陵创教,天师道在灌县相传不绝。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创“北天师道”,南朝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融合符箓、丹鼎两派创“南天师道”。灌县所传为南天师道,以符箓斋醮为主要修持方式。唐代天宝年间青城山著名道士薛昌便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宋代丈人观道士勾台苻亦属此派”,北宋元佑年间有张陵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张继先,道号修然子,赐号虚靖先生,入蜀至青城山,再兴正一道于常道观。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后裔张宇材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此后凡是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派。据易心莹《四川道教史》说:“正一派,入清已无此派”,清初钱谦益作《万尊师国枢传》云:“虚靖天师殁后十六年,蕯翁守坚遇于青城山,遽相授受,实正一火居道派。”这便是四川民间流行主持拜章消灾或葬仪的职业道士。民国《灌县志》说:“晚近教徒有不住观而家居者,专以诵经谋衣食,其说不外地狱天堂,与释氏之下乘绝相类,又神仙家之变体矣。”亦分两派:一为广成坛,创于陈复慧;一为法言坛,启自刘源,世称刘门。民国《灌县志》载,当时全县行此种职业的道士约300余人,俗称火居(或火坛)道士。

二、上清派
  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杨羲书《上清经》(即《上清大洞真经》),其后陶弘景搜集杨羲手稿编为《真诰》。此派以存思为主,受佛教天台宗的影响,不主炼丹术,宣称修行得道可以升入“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因而自称“上清派”,此派在唐末五代,一度盛行于青城,上清派著名道士杜光庭长居青城山,对道教理论的总结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杜光庭(850~933年)字宾圣(一说“宾至”),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说长安人,或云括苍人)。唐懿宗咸通中,应九经举不第,入天台山学道,僖宗召见,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出入禁中,成为道教领袖,人称“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 。中和元年(881年)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先后任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衍立,授道箓于苑中,以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居青城山白云溪,号东瀛子。建餐和阁,奉行上清紫虚吞日月气法。他在青城山隐居近30年,卒葬于青城山清都观。主要著作有《道德真经广圣义》30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注》1卷,《广成集》100卷,《洞天福地岳读名山记》1卷,《录异记》10卷,《应现图》3卷,《壶中集》3卷,《三教论》1卷,《大宝论》1卷,《道门科范大全》87卷,《青城山记》1卷,《武夷山记》1卷,《续成都记》1卷,《镛城集仙录》10卷,《崇道记》1卷,《混元图》10卷,《道经降传世授年载图》1卷,《玄门枢要》1卷,《仙传拾遗》40卷,《注老君说》10卷,《神仙感遇传》10卷,《道教灵验记》20卷,《历代帝王崇道记》1卷,《规书》1卷,《历代谏书》5卷,《唐谏诤论》10卷等。

三、清微派
  元陈采《清微仙谱》称:“道教启于元始,一再传至老君,分为四派,即真元派、太华派、关令派、正一派,十传至清微待元昭凝元君,复合于一,即为清微派。”此派创始人为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朱洞元、南毕道以及黄舜申等人。“青城通惠真人朱洞元,成都人;云山保一真人李少微,房州人,隐青城山。眉山混隐真人南毕道,字斗文,清微保元仙卿,眉州人,性淡荣利,学通天人,仕宋,累官至广西宪,尝遇保一真人授以至道,能役使神祗……隐青城山。”
  此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宋代盛行的内丹术与符箓咒术相结合,所谓内炼正气,合天神之灵,则“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清微派信奉雷部诸神,多为三目,显然来自蜀地原始鬼道的地方信仰。
  《道藏》中收有此派著作,还有《清微丹诀》《清微玄枢奏告仪》《清微斋法》。近年在绵阳和青白江等地发现有“北极驱邪院印”铜印。
  此外,还有一些道教派别,如易心莹在《四川道教史》中谈到的南派,该派又名紫阳派,为北宋道士张伯端所创,宣扬内丹修炼和道教、神宗、儒教三教一理,也曾一度流传于灌县,青城山旧传有《南派正脉修真要旨》。

四、全真道龙门派
  全真道亦称全宗派或称律宗,与正一道同为元代以后道教两大派。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于山东宁海(今牟平县)全真庵聚徒讲道创立此派。全真道属神仙家,主张“自我修真”、“得道成仙”,认为“识心见性,劝善化恶,即为全真”;正一道则主要宣扬“召神驱妖,祈福禳灾”。全真道士不结婚,不饮酒茹荤,授徒传教,为出家道士;正一道士可以结婚,虽有斋戒,非斋期也可以吃肉饮酒,为在家道士。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全真教祖碑》载:“先生劝人诵《道德清净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 。主张悟性,近于禅宗,与正一派道教以炼丹、画符为主不同。其徒丘处机等7人(后称“北七真”)分别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净7派,青城山属丘处机所创龙门派。
  丘处机(1148~1227年)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曾在陇州龙门山隐居修道。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遣使召之,太祖问为治之方,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告以精心寡欲为要,太祖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惠宗命保真太师诸路道教提举李道谦为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见《大元崇道圣训王告》碑,碑用蒙汉两种文字,现在陕西户县重阳万寿宫)。由于元王朝的推崇,全真龙门派进入四川。 
  清初,武当山全真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创丹台碧洞宗(简称碧洞宗)。传至已故大师易心莹(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共历二十二代。近300年间,青城道系全属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顺治年间,敕封北京白云观当家全真龙门派道士王常月为国师,三赐紫衣。他三次开坛说戒,收弟子千余人,又到南京隐仙庵、湖北武当山玉虚宫传戒。武当山成为龙门派南派修真之地。陈清觉是王的再传弟子。明末清初长期战乱,青城山道士逃走一空。陈清觉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游蜀至青城山,以此地为神仙都会,于静坐谈玄之余,兼理庙事,使破坏的局面焕然改观。与陈先后回青城山的有他的师兄弟穆清风、张清湖、张清云等人。穆清风,号玉房子,四川忠县人,系陈清觉的师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始来成都梓潼宫,雍正七年(1729年)退隐青城白云观,兼主眉州重瞳观;张清湖住青城山文昌宫;张清云住三台云台观,他们都传扬龙门派。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皇帝饮赐“丹台碧洞”匾额。从此便开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一门。 
  丹台碧洞宗的传承“字派”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至理忠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为懋,希微衍自宁。”后加60字“未修正仁义,超升云慧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干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心,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传为康熙皇帝所加),合为100字。 
  现据青城山常道观碑刻及《龙门正宗碧洞堂支谱》将常道观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世系(包括新道徒)列表如下:
青城山常道观全真龙门派世系表

  陈清觉、张清云、张清湖、穆清风—→“一”字排有朱一和等7人—→“阳”字排有王阳炳等6人—→“来”字排有刘来信、王来通等10人—→“复”字排有刘复森等8人—→“本”字排有万本圆等8人—→“合”字排有李合邦等7人—→“教”字排有徐教伦等3人—→“永”字排有肖永平等3人—→“元”字排有何元清、傅元天、吴元昶等6人—→“明”字排有程明星、肖明静等12人—→“至”字排有彭至国、江至霖等7人—→“理”字排有易理伦、吴理冲等4人—→“忠”字排有彭忠仁等5人—→“诚”字排有唐诚清、张诚源等5人—→“信”字排有蒋信平等4人。 
灌县龙门派丹台碧洞宗著名道士有:

碧洞真人陈清觉 
  陈清觉(1606~1705)字寒松,又号烟霞,湖北武昌人。明末为少年名进士,入庶常,除东宫侍讲,后弃官入武当山太子坡,从詹太林道士讲求养生术。明亡后,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入蜀,游峨眉,定居青城,料理常道观庙务,后交张清湖作主持,去成都青羊宫结茅养静。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岁在乙亥,西蜀观察使司臬台赵良璧遇陈清觉于青羊宫,敬而礼之,延入蜀中促膝谈修真养性之道历数日,赵于他结茅处构宫3间,修房一坐,匾曰:“二仙庵。”因良璧奏闻,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二月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悟真篇》,人称陈清觉为“碧洞真人”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九月二十二日辞世(见《道藏辑要》翼集清人刘沅《碧洞真人墓碑》及《二仙庵碑记》等)。(附注:民国36年(1947年)魏至龄《龙门宗派碧洞堂上支谱》云陈清觉于“康熙八年入蜀之青城。”)

南台真人陈仲远 
  陈仲远,别号云峰羽客,青城道士,渊博能文,曾校正《广成仪制》数十种,著有《雅宜集》,清干隆年间,邑人患疫,仲远为建水陆斋醮,会川督巡境临灌,闻于朝,勅赐“南台真人” 。(见民国《灌县志》)。

自明道人王来通
  王来通,干隆年间为二王庙住持,他整饬庙规,培修宫路,广植林木,种杉树84 000本,蜡树64 000本(见干隆三十四年《种树碑》)。又布施药物,岁以为常,耗用颇大,自己却布衣蔬食,终身不厌。他关心水利,发起新修横山的长同堰,并立志要把都江堰的经验推广到九洲万国,为民造福,主持刊印了《灌江备考》《灌江定考》《汇集实录》3书,这是现存的关于都江堰最早的专书,卒于干隆四十四年(1779年)。(见干隆《灌县志》卷十一,孙天宁《挽自明道人》及《灌县志·文徵》卷三,王泽霖《新开长同堰及建祠碑》)。

蜀派古琴大师张拱(孔)山 
  张拱(孔)山,原籍浙江,丰体美髯,清咸丰初寓漩口川主宫,后住青城中皇观及二王庙,擅长蜀派古琴。光绪二年出版的《天闻阁琴谱》中收有张孔山所作古琴曲──《流水》,由于曲中反复运用了描写水势的“滚”“拂”指法,故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乐曲包括九段和一个尾声。通过深沉流畅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涓涓小溪汇成滔滔大江奔腾入海的气势。由于发展和阐扬七十二滚拂流水,受到音乐界的推崇。

李太浩
  李太浩,清康熙初年入青城山,始居八卦台下真武庵。康熙五十年(1711年)购回天台寺基业,易名本洪庵(即上元宫)。时上皇观历久荒芜,太浩复于康熙五十八年接理上皇观庙务,又首任青城山贡茶茶首。上皇观山地产茶,豪强借口侵扰,太浩诉于上司,饬县勘界,始定。雍正五年(1727年)由太浩将周界勒石观中,是年,太浩卒。(见《始接上元宫碑记》)

骆永喜
  骆永喜,号小尹,灌邑人,性沉静,清道光年间入圆明宫为道士。尝言青城名胜,前人创修,我坐观其颓废,宁不为山林羞!况所积资财,又将何用?于是锐意经营,阅二十年,土木工竣,焕然改观。所用皆省衣缩食积聚的钱财,徒众刻碑记其事。后人在圆明宫悬一联:“栽竹栽松,竹隐凰凤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以志纪念。

贾镜亭
  贾镜亭,清咸同年间,二王庙住持,有才干,善经营。开初,庙不甚富,自贾当事后,气象一新。光绪癸未年,天师张仁晸自江西来灌,嘉其勤敏,授“三元观赞教”职。

刘来信
  刘来信原为青城常道观道士杨阳鳌的弟子,清代中叶,大邑鹤鸣山文昌宫被僧人占据,知县宋载至宫后见状,命僧归佛寺,通知青城山派道士去当住持,来信欣然愿往,即同弟子刘复森同往鹤鸣山文昌宫。不数年,百废俱兴,师徒俩在庙前后广种柏树800余株,并积资修葺道观。其后,由青城山派去的道士还有李本孝、杨合乘等人。鹤鸣山道教的振兴,多得青城山支援(大邑县鹤鸣山道士张至益提供)。 
  民国35年(1946年)2月灌县县政府《简要统计手册》载:全县道教主要宫观23所,道士260人,又据解放初期的详尽统计,全县道教曾经有过的大小宫观(包括已废弃的住有火居道士的会馆)共计120余坐,道士419人(其中干道348人,坤道71人)。
  1985年由道士管理使用的道观共有7坐,即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建福宫、八角庙。全县有道士45人(包括在庙的38人,散居农村的7人)。
灌县志第二十一篇 宗教──第一章 道教灌县志第二十一篇 宗教──第一章 道教
 道者 发表于: 2006-3-11 19:12:4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第三节  道教团体和宗教活动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灌县成立“中华道教会灌县分会”,由天师洞、上清宫、二王庙的当家住持龚自良、彭椿仙、赵象干、冯南轩轮流担任会长,全县加入道教会的共有94坐道庙,319名道士。 
1957年成立“中国道教协会”,会址设北京。灌县易心莹出席,并当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同年又被选为四川道教协会会长。 
  1979年12月,成立“灌县青城山道教协会”,选举傅元天为会长,吴元昶为副会长,蒋信平、周成明、陈兴全为常务理事。 
  道协宗旨:团结道教徒,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动和开展道教研究工作,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 
  青城山道协成立时,共有道士22人,加上散居农村的道士共36人,青城山占有其中33人,平均年龄接近70岁,近年来,陆续接收一批年轻道徒。 
  1980年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召开代表大会,傅元天当选为常务理事,吴元昶为理事。 
1983年傅元天又当选为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 
  灌县道教的宗教活动有:

一、道观管理 
  道教宫观的管理,历有定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旧有传统分为: 
三都:都讲、都管、都厨。 
四班:首坐、监院(观主)、总理、巡照。 
五主:堂主、经主、化主、殿主、静主。 
八职:知客、巡寮、库房、账房、高功、书记、号房、典造。 
四证:主规、主翰、主钵、主范。 
八贤:提科、表白、买办、监收、庄头、监修、侍者、海巡。 
  灌县各道观均为子孙丛林,天师洞曾兼管祖师殿、朝阳庵及青龙岗、寨子山等小庙;长生宫兼管建福宫;上清宫兼管圆明宫、玉清宫;二王庙兼管崇德庵等庙。但有时又分别由各庙自行管理。现将清代后期迄今在道观任过住持(即监院或观主)的名单列后: 
天师洞:万本圆、李合邦、徐教升、肖永平、何元清、程明星、杨至益、彭至国、易心莹、宁理正、胡理松、陈理元、傅元天。 
长生宫:马理干、张子清、陈宗敬。 
建福宫:马理建、杨洪兴、吴元昶。 
上清宫:杨松如、赵明江、张伯岳、马理干、冯南轩、胡宾阳、肖宗静。 
圆明宫:骆永喜、古明远、王成修、唐性雏、师理泰、张澄元。 
二王庙:罗明焕、龚至良、张世龙、蒋信平、陈兴全、包至清。 
  各道观在经济上历来采取“以山养山,以庙养庙”的办法。清干隆初年,住持王来通在二王庙“置焚献田三百余亩”。后住持张来翕又“置焚献田三百余亩”(见《重建显英王、通佑王、祈嗣宫三殿铁钟铭》),至1949年二王庙尚有水田289亩,每年收租120石,街房(三通碑至毗卢寺)计90余间,年收租米24石,山地2石多种,年收租(玉米)24石。民国年间天师洞、上清宫等处共有田地684亩,足以自给。土地改革时,青城山各庙道士也同样分得一份土地。 
  1950年成立天师洞庙务管理委员会,成员有易心莹、寇同瞻、魏松遐。道士仍住原庙,除管理庙宇外,就近参加农业生产,纳入所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分配。 
  1959年9月划拨土地50亩,将青城山天师洞等6坐道观合为一个生产队,隶属太平公社青城大队领导。队下以庙分为4个生产小组,单独核算,同时负责管理庙宇和风景林木。 
  1975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青城山管理所,管理全山道观,道士集体财物和现金共约6万余元,连同客房设备及炊事用具均移交管理所,道士作为职工酌发工资。
  1984年4月由政府批准,将天师洞移交道协管理后,为贯彻“以庙养庙”的方针,成立“青城山道教宫观管理委员会”,分工如下: 
主任委员:傅元天 
副主任委员:蒋信平、吴元昶、唐宗全 
委员:肖宗静(上清宫)、周诚明(圆明宫)、张诚元(玉清宫)、曹明仙(祖师殿)
  下设:会计、典厨、知客、高功、号房等各司专职。1985年3月由道协和宫观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宫观制度》,对全山道士的考勤、功过奖惩等均有明文。

二、道教经典的整理 
  道教以道、经、师为“三宝”,宗教经典列为三宝之一,受到重视,灌县道教在保存和发展道教经典上有着优良传统。 
  《真诰》说,道教创始人张陵“著道书二十余篇”,今存者唯从敦煌残卷中发现的《老子想尔注》二卷。唐代青城道士杜光庭在《道德经广圣义疏序》中说此书为“三天法师张道陵所注”。天师道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称为《道德经》,青城山上清宫至今全文刊于木板。 
  晋代青城道士范长生写过《道德经注》《周易注》(见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著名道士皇甫士安曾来青城,著有丹经及《青城山记》(《舆地纪胜》和《永乐大典》曾引其残文)。
  唐代青城道士杜光庭在道教理论的总结和发展上更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著作收入《道藏》的即达20余种,其所注《道德经》《阴符经》为后世道教学者所推崇,其《道门科范大全》保存了古代五斗米道的宗教习俗,举凡拜章、消灾、忏禳、安宅、放醮、设坛、谢罪等皆详列之,它与《五斗经》互为补充,是研究五斗米道的重要文献。 
  北宋道士勾台符著《卧云篇》三卷、《青城方物志》五卷、《岷山异事》三卷、《岷山集》若干卷(见宋史·艺文志)。 
  《道藏》是道教经书的总集,青城道士多参与其事,据范镇《崇道观道藏记》载:“宋真宗治平元年,郫县崇道观道士姚若谷,青城道士仇宗正等列言于府,谓释氏书遍刊州县,而道家所录,独散落不完,愿得京师官本,凡得五百帙,四千五百卷,溢于唐者又千九百二十二卷。若谷、宗正益其书为五本,崇道观外,分藏成都天庆观,青城山丈人观,梓州洞灵观,绵州洪德观。”到英宗时,又诏令把建隆观所藏《宝藏》官本,分藏于青城丈人观。 
  1958年在青城山建福宫出土《青城山会庆建福宫飞轮道藏记》足为佐证。 
  近代青城道教学者易心莹著作宏富,其中《道学系统表》就概列古今仙道学者600余人,分别为十宗又十三篇。 
  青城山在易心莹的经营下藏有《正统道藏》《道藏辑要》等典籍1 000余册。抗战期间,成都二仙庵方丈王伏阳为避敌机空袭,曾将该庵珍藏的《道藏辑要》全部运来青城山真武宫保存,得以安全传世。

三、炼  丹 
  炼丹是道教法术之一,源于古代方术,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称为“外丹”,在人体炼养“精 气、神”的自我身心锻炼称为“内丹”。
  《文献通考》载,青城道士皇甫士安有《养心丹诀》一卷。 
  青城山祖师殿旁今仍有唐代道士薛昌炼丹的“浴丹池”,《方舆胜览》云:“自延庆观(即今天师洞)上二三里,有观曰洞天,肇建自晋时……唐天宝七载,有道士薛昌饮商陆酒得道,有浴丹泉,与九仙宝石洞相接。” 
  五代时著名炼丹青城道士彭晓(一说本姓程)字秀川,后蜀灌州(今灌县)人。他曾到金堂县昌利化飞鹤山参师求道,自号真一子。孟昶时,任朝散郎,后改任祠部员外郎。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复撰《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一卷,对东汉时流传下来的《周易参同契》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受到学者推崇。 
  《十国春秋》载:后蜀广政年间有“申天师,唐玄宗裔也,一名迅,修道青城山,著《怡神论》若干卷,《服气要诀》一卷。”《十国春秋》还记载,波斯人后裔李玹随僖宗入蜀得尔朱先生和青城南六郎三炼秋石法,青城隐士李诰有《大丹诗》行世。 
  宋仁宗皇中,张随居青城山,著《参同契注》三卷列数十图于其后(见《郡斋读书志》)。清末杨至益道士曾炼过外丹,此后便无人炼了。

四、医药养生
  “道在养生”。为了济世活人,道士刻苦钻研医药,唐代道教医药家孙思邈晚年入青城,撰《千金方》。晚唐时,青城道士杜光庭著有《玉函经》。 
  唐代青城山道士邢先生,精医术,武宗患心热之疾,众医诊治无效,邢至宫廷,从肘后青囊中取出青丹二粒,绞梨汁进服。武宗疾苦悉去,大喜,欲赐金,拒不受,封以“广济先生”(见许默《紫花梨记》)及嘉庆《四川通志》卷百六十六)。 
  《宋史·列传》,方技下载有青城道士皇甫坦“善医术,显仁太后苦目疾,国医不能愈,诏募他医,临安守张以坦闻。高宗诏见,问‘何以治身?’坦曰:‘心无为则身安,人主无为则天下治’。引至慈宁殿治太后目疾立愈,帝喜,厚赐之,一无所受,令持香祷青城山”。1940年青城山上清宫天师池侧土崩,发现一墓碣上刻“宋知官皇甫先生墓”,现存上清宫。
  宋代,青城山丈人观道长康道丰,医术高明,成都知府辛谏议患风疾,众医不效,道丰进煅制云母粉与服,立愈。此方载入《证类本草》。 
  《夷坚丙志》载:“青城县外八十里老人村,土人谓之老泽。”《东坡集》中载:“不食盐酪,年过百岁者,盖此也。”老人村在青城山后,也与道教讲究养生有关,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上官道人,北人也,居青城山,巢居食松麦少 ,年九十矣……或自语养生曰……卫生使不夭。” 
彭洵《青城山记》载有清道光年间,终日入山采药的吕磨头。世传青城派李道人有《玄门太极长生功》(又名青城派太极玄功),系道家动静双修功之上乘功法,并有《青城派养老诀》《青城十段锦》等养生妙法。 
  现仍健在的青城道士李成功,104岁,上山下坡,健步敏捷。二王庙道士包至清94岁,也很健康。
道家对传统药材(如川芎等)、传统饮料(如茶叶、乳酒)的制作也作出了贡献。南宋范成大《吴船录》:“癸酉(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有坦夷曰芙蓉坪,道人于此种芎。”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说:茶生“蜀州青城县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木茶。”宋代《永康军贡目》中已将其列为贡茶。清代康熙十三年,四川布政使司令青城山天师洞三十五庵僧道等,每年采办青城茶800斤,内拣顶好芽茶20斤,陪茶20斤,官茶680斤,陪贡茶均用锡瓶盛装送贡房解京。嘉庆十年在九泉庵立有《贡茶定额碑》,其中质量最佳者为回龙庵等五庵一寺。唐代诗人杜甫在《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诗中盛赞青城道家乳酒。近代较大规模的生产始于彭椿仙,1982年新酿制的青城道家乳酒获得四川省科技成果奖。

五、斋醮戒律 
  戒律是道教约束道士言行的条规,名目繁多,《正一威仪经》《全真清规》《道门科范大全》均有详载。 
  凡入道者,必先“冠巾”。其仪式为先将簪冠道具安于祖师案上,大众圆坐,拜辞俗亲,更换衣服鞋袜,跪于祖师之前,由引度师梳头披道服,赐给全真道龙门派碧洞宗法名(详见《冠巾启师全集》)。
  道士戒律,一般为“老君五诫”,即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荤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邪淫。凡初入和在家道士,必先奉持这五诫,“言行不苟,恶念尽消”,方许受“初真十诫”。这十诫是:
一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
二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
三不得杀生;
四戒邪淫;
五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
六不得毁贤扬己;
七不得饮酒食肉;
八不得贪求无厌;
九不得交游非贤;
十不得轻忽言笑。
  又有“十善”:一念孝顺父母,二念忠事君师,三念慈心万物,四念忍性容非,五念谏诤蠲恶,六念损己救穷,七念放生养物、种诸果林,八念道边舍井、种树立碑,九念为人兴利除害,十念读三宝经律、恒奉香花供养之果。
  青城山的道士自清代以来均前往成都二仙庵受戒,最后一次全真戒是民国33年(1944年)由二仙庵方丈申信筠主坛。按规定受戒者必须前往主坛道观学习戒律120天(也可受半戒或代戒),并有证明师、监戒师、保举师、演礼师、纠仪师、提科师、登箓师、引请师参加。 
  《道藏》第七十八册《太徽仙君功过格》记有“立功格”三十六条:规定治人疾病,救人性命,传授经教,为人拜禳,劝人行善等皆记功。又有“过律”三十九条,规定行不仁不义,不轨之事皆记过,逐日记录,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善者多得福,过者多得咎,以鼓励道士行善避恶,凡受过初真十诫者,可以进修中极戒(共三百条),受此戒者得称“妙德师”。 
  斋醮是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道教修斋方法在《云籍七签》中记有玄门大论十二斋(全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上清斋、明真斋、指教斋、涂炭斋、三元斋、八节斋、三皇子午斋、靖斋、自然斋)。今青城一般只作三元斋,通用《三元斋法忏》(即《太上慈悲道场三元灭罪水忏》)。 
  灌县道教徒一般是每月朔、望(即月十四晚十五晨;三十晚初一晨)举行两次“云集”做大科仪,道士齐集道观祝国裕民安,评功过格,其余日期由值班经士念早晚课。

灌县志第二十一篇 宗教──第一章 道教灌县志第二十一篇 宗教──第一章 道教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7-10-2 15:42:51|显示全部楼层
Kate Townsend、雷康/新山门/青城山/雷强 摄
Kate Townsend(唐乡恩,来自美国的道教学者)和第二次相会时,已是老朋友了。第一次相识是在上午的青羊宫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08:00
摄影雷强


Kate Townsend、雷康/新山门/青城山/雷强 摄
Kate Townsend和用英语问候和交谈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08:26
摄影雷强


学术讨论会的外宾/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研究“雷公”的学者。因收到了许多“老外”的名片,一时记不清他的名字,对不上号了,请知者告知。道教文化节不仅有几个分会场,即便在主会场青城山也有许多活动同时进行,这是参加学术讨论会的外宾。他后来和在一起用汉语谈到的名字:“雷康”时,他说他是专门研究“雷公”的学者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10:51


过安检门/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过安检门,开幕式的大型文艺晚会是2级保卫,分了A、B、C三个区,要求一人一座,不得跨区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20:23


金昊和雷强/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金昊雷强。被称为“无冕之王”,还是被组委会邀请来的大大小小,上自中央、下到成都的记者们却被安排在了最后面的C区的前排,但这里离舞台已有近80米之遥。摄影师们纷纷拿出了“长枪”,一个《四川电视台》的名摄影师想冲到前面去拍摄,被警卫强拉了出来,丢尽了脸面,当时发誓今后不再到都江堰市采访。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40:19


领导们/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第三排的领导们,其实应为“正第一排”,因前两排只有椅子,是留给记者的。因市委统战部无能为力,是通过另外的办法,坐在了第一排的正中央,以便更好地拍摄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53:44


迎宾员/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迎宾员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54:26


张继禹致辞/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首届中国道教文化节组委会主任、道教祖师张道陵的第65代孙、张继禹致辞。舞台前方花丛中的四个字是“紫气东来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57:02


王文元/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名誉副主席王文元,是到会的最高领导人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19:58:23


谢晋/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艺术总顾问、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在《紫气东来》大型文艺晚会现场指导。来前,就受一个朋友的委托,一定要一个谢晋的签名,当然,是办到了,也是现场唯一要到谢晋的签名的人,事前,就准备好了当晚的、精美的节目单和专用的签字笔。当晚会结束,领导们上台与演职人员合影后下来时,就请谢晋签了名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0:10:19


葛红林、何绍华/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葛红林、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何绍华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0:13:22


鹤舞青城/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鹤舞青城,云蒸霞蔚,一个悠远的飞天梦,寄寓了道家长生的理想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0:17:46


大型文艺演出策划人/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大型文艺演出策划人XXX「一时忘了其名,请您赐教于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0:26:26


陈小涛/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陈小涛,男声独唱《大道通天》。在劳动者的伴舞下,高亢有力的《大道通天》歌声响起:仙乐袅袅绕仙境,通天大道出青城。把一派和平与祥瑞,捧给人们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0:31:36


万方乐奏/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器乐与舞蹈《万方乐奏》,流动的古琴与箫,杜光庭的《南韵》萦绕宫观,孔山的《流水》流向太空。远处的山门上站立着各种吹箫人。舞台两边巨大的山石上相对站立着两位白发道人,相应成曲。一幅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山水画面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6-5 20:36


会场一角/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身后的会场一角,演了一半后,来了两个很曳的军人摄影师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1:00:37


胡敏/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胡敏,歌舞《清茶飘香》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1:02:48


仙茶飘香/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山水翠绿,绿茶仙子翩翩起舞,茶山茶海中,仙人品茶起舞,《仙茶飘香》歌声悠扬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1:05:11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7-10-2 15:43:59|显示全部楼层
紫气东来/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大型歌舞《紫气东来》,云海浩荡,仙气缭绕。在云雾中,道字变成各种与八卦相符的各种画面,《紫气东来》震撼人心的歌声响起……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1:13:09


祈祷词/新山门/青城山/雷康 摄
晚会在大型交响合唱《祈祷词》中结束。晚会结束后,为同行的金昊及其后来的同事在景区安排好住宿后,就分别了,因其事务繁多
地点:新山门·青城山景区·青城山镇·都江堰市·成都
时间2004-06-05 21:13:41

紫气东来 Purple mist from the East
  尹喜,字公文,相传是西周王朝中的一位贤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他便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尹喜上任后,在关旁结草为楼,称之为楼观,每天在这里观察天象。有一天夜里,尹喜在楼观上凝视,忽见东方紫云聚集,长达三万里,形状犹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十分惊喜,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驾车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知有大圣人将从此经过,他便立刻召见守关兵卒孙景说:“传令下去,九十天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要时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车服异常者从东而来,要求度关,切勿放行,立即禀报,不得有误。”同时,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斋戒,净身等待。
  七月十二日午后,日已偏西,光华东射,关卒孙景不敢懈怠,仍在关上守望,忽见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车,其牛大而车小,车板薄而载人重。车上坐着一位白发老翁,红颜大耳,双眉垂鬓,胡须拂膝,身着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孙景飞奔下关禀报。尹喜闻报大喜,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子有意试其神智,故意说道:“吾乃一介贫贱老翁,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请大圣人暂留神驾,到关中小住,指点修行之道。老子说:“老夫家居关东,田在关西,今往田中取点柴禾,怎么会是圣人呢?”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扫路焚香、沐浴净身,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老子笑道:“你说的圣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绵绵永存之术,老夫正欲西去求教,还望大人放行。”尹喜再拜道:“今视圣人真姿超绝,望圣人略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尽。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尹喜道:“尹喜好观天文,略知变化。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滚滚如龙,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而紫气之首有白云缭绕,圣人当为白发,是老翁之状;紫气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数试尹喜之后,见其态度诚恳,所言真切,确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当得度汝也。”尹喜闻言大喜,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子道:“吾姓字渺渺,无世不出,本人现在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师大礼,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于是融静修、服药、画符之效为一体,取其精华而为尹喜著书,名为《道德经》。《道德经》写成后,老子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
  因老君还要西行,告喜曰:“你好好修道‘予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老子去后,尹喜辞去关令之职,终日在楼观之上修习,初时不甚明了,诵之口熟,渐渐品出其中妙蕴。后终于悟出真谛,修成大道,成为文始先生无上真人。
  尹喜千日后果于青羊之肆「现青羊宫」再会老君
  尹喜在升天之前,来到老子故里,并把自己的躯体留在这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恩师的家门,以报答五千至言教诲之恩。
  这就是“紫气东来”的故事。后人因之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提示
  ①以上文字说明中有相关的超链接,可点击进入!
  ②摄影雷康
  ③最佳效果请看主站http://www.phoer.net/history/2004/20040605c.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08:59, Processed in 0.5616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