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31|回复: 0
 付尾 发表于: 2015-11-1 10:09:0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发现] 远古跳蚤体内发现细菌:或为黑死病菌远古分支

 [复制链接]
gYBl-fxkhcfq1024110.jpg

  科学家在一只被琥珀封存了2千万年之久的跳蚤体内发现了一种古老的细菌,可能是鼠疫耶尔辛杆菌(引起淋巴腺鼠疫的细菌)的一支古老的分支。
S7rj-fxkhcfn4248416.jpg

  研究人员发现,该跳蚤携带的细菌位于跳蚤的喙部,且和现代鼠疫耶尔辛杆菌有很多相似之处。
  北京时间11月1日消息,黑死病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传染病之一。14世纪时,这种新型传染病首次出现在欧洲,总共夺走了2000万人的生命。
  但实际上,黑死病似乎已经在全球蔓延几百万年之久了。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甚至早在我们的远古祖先出现之前,黑死病就已经存在了。
  研究人员近日在一只被琥珀封存了2000万年的跳蚤体内发现了一种细菌,他们认为这可能是黑死病细菌的一支古老的分支。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已经化石化的细菌与鼠疫耶尔辛杆菌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鼠疫耶尔辛杆菌会引发淋巴腺鼠疫,可以通过老鼠及其它啮齿类动物身上携带的跳蚤进行传播。
  这一发现说明,在黑死病于1346年和1353年间杀死了欧洲的一半人口的很久之前,这种疾病就已经爆发过了。甚至可能早在25万年前、智人出现以前,我们的早期哺乳动物祖先就已经感染过了黑死病。
bUvN-fxkhqea2919340.jpg

  黑死病使欧洲当时的人口锐减了一半。图中显示因患鼠疫而死的人被放在马车上运走,这在14世纪是很常见的景象。
  的确,第一批古人类──即早期的类人物种──一直到650万年前才开始在非洲出现。
  乔治?波因纳尔博士(George Poinar)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名昆虫学家,也是一名研究琥珀的专家、本次研究的带头人,他说道:“如果这种细菌真是鼠疫耶尔辛杆菌的一支远古分支的话,这将是一个非凡的发现。它将说明,黑死病其实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疾病,而且早在任何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对一些动物造成了感染,甚至可能引起了一些动物的灭绝。黑死病在远古时期扮演的作用可能比我们原本以为的要大得多。”
  该研究结果被发表在了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上。现代基因研究显示,“跳蚤──黑死病──脊椎动物”这一循环直到2万年前才出现。但这一证据说明,在此之前的黑死病爆发是由一些现已灭绝的细菌分支引起的。
  据波因纳尔博士称,感染人类的鼠疫耶尔辛杆菌约在2万年前出现,但感染啮齿类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的分支的出现时间可能比这早得多。
  他表示,我们很难百分之百确定琥珀中的细菌和鼠疫杆菌之间存在联系,但证据显示有这种可能性。
  本次发现的细菌位于跳蚤喙上黏着的一滴干掉的液滴中,并在跳蚤的直肠中大量聚集,这与现代鼠疫细菌存在的位置相同。此外,这些细菌的大小、形状和形态都和现代鼠疫耶尔辛杆菌类似。
DPxA-fxkhcfn4248431.jpg

  淋巴腺鼠疫由鼠疫耶尔辛杆菌引发,并通过跳蚤叮咬进行传播。携带这些跳蚤的老鼠会住在船上,并将细菌传播到欧洲各地。
PCc5-fxkhcfn4248451.gif

  波因纳尔博士补充道:“在这一化石中发现的细菌与现代鼠疫杆菌类似,且位于跳蚤的喙部,这与现代跳蚤传播鼠疫杆菌的方式是一致的。
  这只化石化的跳蚤是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普拉塔港和圣地亚哥之间的一处琥珀矿中被发现的。
  数百万年之前,这一地区曾是一片热带森林,繁衍了许多远古时期的哺乳动物。
  跳蚤叮咬受到鼠疫感染的动物之后,鼠疫耶尔辛杆菌便会随着血液进入跳蚤体内,从而进行传播。接着,它们会在跳蚤的前胃(一处位于胃和食道之间的器官)中形成血凝块,并迫使新吸食的血液返回喙部,然后在跳蚤再次叮咬寄主的时候进入伤口中。
  波因纳尔博士表示,本次发现的这只跳蚤在被树脂困住前不久才刚刚吸过血。
  他说,我们很少会在琥珀中发现跳蚤,此前也从没有在它们身上发现过微生物的报道。
  他还说道:“含有细菌的干燥液滴仍黏附在喙的顶端,说明这只跳蚤在叮咬了受感染的动物后,很快就被困在了树脂里。被它叮咬的动物可能是多米尼加共和国森林中的一只啮齿动物,因为在同一块琥珀中,研究人员还找到了啮齿动物的毛发。“
  淋巴腺鼠疫大大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导致了14世纪欧洲社会和政治的巨变。文中所附动图显示了该疾病在欧洲的传播路线。在此之后,黑死病于15、16和17世纪再次卷土重来,反复攻击了欧洲和地中海地区。
  然而,这一最新研究结果说明,在哺乳动物的进化史上,该疾病可能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付尾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付尾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付尾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付尾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付尾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付尾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9:41,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