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脐橙,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816|回复: 1
 architect 发表于: 2015-10-15 16:19:0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5年] 色·界秋艺大展将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

 [复制链接]
rbFv-fxivsce6832939.jpg
  展览海报
  2015年10月18日~11月0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活动──“色·界”秋艺大展,将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色·界”秋艺大展由著名媒体人崔艳、朱川担任特邀策展人,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先生担任策展顾问。

艺术的初心
  于生命绚烂处暮然回首,在艺术轨迹中重逢纯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投身中国资本市场,虽在风险中,不畏前行;虽在商海中,纵情远航;他们内心深处,却澎湃着艺术的激情;他们从没有放弃,也未曾远离……
  他曾立志成为专业画家,却在命运安排下搏击于茫茫商海,他是纪源资本合伙人──卓福民;
  他曾梦想成为伟大的音乐家,却动“真格”成为著名天使投资人,他是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徐小平;
  他曾被美院开除,发誓此生远离艺术,却“摄”下二十万张黑白照片,他是起点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创始人──查立;
  他曾穿梭于影视之间,却期盼用另一双眼睛观察世界,他是卓越集团董事长、赛富基金投资合伙人──陆豪;
  他曾是中国选秀教父,身体里流淌的是音乐,却决心在创投圈深耕,他是锴明投资董事总经理──许智伟;
  他曾与琴声为伴,在音阶间成长,却执着走入另一片天地,他是创业接力管理合伙人──徐毅律。
  卓福民、徐小平、查立、陆豪、许智伟、徐毅律,一群酷爱艺术的创投人,将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向艺术致敬!
  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间万物生灵,高山、流水、树木、河流、云际、日月……
  界: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万物;生活中不同角色,反应的根本在于心性……
  色与界,艺术与金融,跨界与融合,六位跨界人士带领我们一同进入美妙的艺术世界。
  只是停留在表层来品评“色·界”秋艺大展,也许会失去体察其中更深层价值的机会。六位跨界人士期待利用这个绝好的机会,引领我们随着他们的作品,骤然穿越各自的时光隧道,回到不同时代,深入了解他们在创作瞬间的激情和心绪。
  卓福民的100余幅绘画作品、10余组iPad绘画展示,画为心声,境由心造,从青葱岁月、到改革弄潮、到放飞梦想,我们将感悟时代长河里的点点滴滴,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
  徐小平的《留学生涯》影视作品精编,水的流动声、碗的叮当声,所有的一切都汇成他梦想的交响乐,我们将在喧嚣纷乱的人生当中,享受着难得的宁静与欢乐,感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查立的20余幅黑白摄影作品,通过相机的镜头,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理解与爱,我们将跟随着他观察世界的角度,共同经历一场有关时空、品位、美感的,爱与灵魂的修炼;
  陆豪的《新世界-随想》视像作品展示,神奇的自然景观,极富魅力的文化风韵,我们将近距离感受他对艺术的追求,对艺术的渴望,对艺术的憧憬,甚至对艺术的痴迷;
  许智伟的雅集吉他弹唱及电视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我们将感悟他很丰富、很精彩的生命,走近他很七彩、很精彩的世界;
  徐毅律的雅集钢琴演绎,穿越一个一个音阶,流淌他与钢琴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将领悟艺术与金融,不光是可以跨越界限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无界限的。
  一颗神往艺术的初心,一段心路历程的辉映!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真真切切感受他们跨越几十年的艺术梦想,可以看见、听见20世纪直至21世纪大时代前行的脚步声,那些不同寻常的人生历程,那些触动我们心底的感悟与独白。
  在21世纪经济高度发达,但却逐渐远离精神价值的当下,艺术审美作为人类文明精神诉求的重要实践,是关乎每一个人的。今天,“色·界”秋艺大展六位创投人士,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艺术,唤醒你·我那颗艺术的初心!
  创投六人行,艺术本初心。
  I AM NOT THE ARTIST!I AM AN ARTIST!
  我,不是艺术家;我,也是艺术家。
  金秋十月,共聚秋艺大展,“色·界”不见不散!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rchitect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architect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楼主|architect 发表于: 2015-10-16 10:19:09|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推荐:发帖子前,请使用“排版助手”软件,让您的文章更悦目!★

查立自述:摄影也许应该是一种隐私

h4Jl-fxivsch3630055.jpg
  查立
  隐思
  查立
  从未曾想到过要把这些照片拿出来展览。
  它们只是各种境遇中烟花般转瞬即逝的感受,是非常个人化的视觉经历,如果一定要给这些作品贴上一个标签,也许应该是“隐私”。
  我的摄影充斥了个人的偏执。它们基本都是黑白的,因为我觉得彩色摄影与现实太接近、太直接、太斑斓、太表象、太昙花一现,而褪去华彩的黑白照片更能映射本质,产生审美距离与情感的恒久感。我一般都用手动对焦,因为我觉得手是思考与感觉的延伸,而自动对焦无论在速度还是聚焦点上,都抢在人的前面──我不喜欢自己的感觉受机器左右;除了去掉污点或适当调节对比度,我不用Photoshop们处理照片,我喜欢“原味”而不是后期特效。我几乎不做裁切,我认为,取景框就是摄影者直接了当的观点,所见即所感,也即所得,无需改造。我把这是看作一种“坦诚”,当然也可以称这是自我偏见。
  我对摄影不可救药的沉迷要归功于我爸爸,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职业摄影记者,当我来到这个世界,刚刚有了听觉,就开始体验快门的声音。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爸爸的暗房,在黑暗中睁大好奇的眼睛看他工作。空气中有酸酸的,显影药水的气味,红色安全灯光下冲胶卷的不锈钢罐子闪烁光芒,放大机定时开关时长时短的吱吱叫声充满房间。每当把胶卷放入密封的显影桶里,或者把相片铺上烘干机上,爸爸会开亮电灯,给我讲讲这讲讲那。久而久之,我耳濡目染学会了各门暗房手艺。
  小学,我曾成功担任学校运动会上小摄影记者,一技之长被公众认可,这种鼓励和启发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命运般的动力。高中某个暑假,我和两个小伙伴“小钢炮”和“陈老头”带着速写本和一台折叠式虎丘牌相机爬黄山,那算是我第一次旅行拍摄。回来后,小钢炮和我用被单搭成暗房,大热的天钻在里头,一边拍蚊子一边冲放照片,一直折腾到天亮。大三,我用打零工赚来的钱,从百货商店的电器部拎走一台长城DF,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第一台相机,回到家立刻装上胶卷,激动的拍了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快门按到第四张时就再也按不下去了,相机坏了,把它抱回到百货商场,营业员横眉冷对拉长一张国企脸不让换不给修不退货,从此我和这台天生半残的相机痛苦的熬过了好多年……
  后来我做过某知名杂志的首席AD──艺术指导,其实是杂志社里唯一的美术/插图/摄影编辑,杂志社当时最值钱的固定资产是我办公室木橱里的一台二手理光和一台布朗尼卡。混了不久我决定出国,临行前,爸爸送给我一台Olympus OM20,这台相机伴随我走遍了大半个世界。
  说来也有趣,我的摄影经历可以用光圈的刻度来概括,少年时期我选择的光圈通常在5.6-8之间,显然天然受了我爸的影响,这是摄影记者习惯的光圈;后来我在芝加哥的一个商业摄影棚里工作,这段时期我用的多是4x5或8x10的Deardorff大幅相机,光圈常选用11-22;而现在我最爱用的光圈在1.4-2之间。谙熟摄影技术的童鞋也许能猜到其中缘由:我拍照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纪录绘画素材,后来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再后来则是放任自己体验摄影本身……时间是最好的证人,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摄影已经和我悄然成为了lifetime的挚友。
  摄影的初衷,可以被归纳成“拍什么”和“怎么拍”,前者的主体是被拍摄者,于是产生了视觉叙述,后者则更体现出拍摄者的观点,流露态度与情怀。我的不少照片和旅行的过程有关,在旅行中,你成了陌生世界里的一个陌生人,你的观察很难被预先设定,于是“拍什么”和“怎么拍”常常实时切换,这种未知妙不可言。
  那天在维也纳,我专程造访弗洛伊德故居,显然带有“拍什么”的预先设定,我在大学里就对弗洛伊德感兴趣,后来还听过他孙子Lucian的课。弗氏故居是在弗洛伊德过世几十年之后,他女儿安娜募资购买下来,恢复原貌后对外开放的。那天我一心想去拍他家那张“安乐椅”,因为精神分析学的本质几乎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安乐椅”来形容。所以我一进伯格斯大街19号的大门就按下了快门,进了会客厅,却没发现那张安乐椅,一问才知道,这张安乐椅后来一直没找到,所以没有陈列。弗氏故居里人流如涌,站在哪个角度,镜头里总是充斥着游客。从弗氏故居出来,我感到既没达到“拍什么”的目的,也没有实现“怎么拍”愿望,颇有不甘。但回来后整理照片时我惊奇的发现,进门第一幅照片居然是“意识流”的。另一幅没有出现人流的照片,角度是从室内向窗外拍摄,窗檐上挂着许多弗洛伊德出现过的照片里都能见到的雕花镜子,视角像是弗洛伊德送走病人之后,稍息片刻,注视窗外……
  在我的幻想里,摄影者就像狙击手,他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务必要在意。无论是在丛林或山峦,都市楼顶还是村落巷角,他的视角会决定成败,相机是摄影者的枪,必须简单而可靠,随时待发。加上一个极好的镜头,余下的便靠耐心与运气。
  要再三说明的是:相机和镜头都不等于摄影,光和影、山、海、天、大自然、都市、朋友、我们生活周围的一切、以及我们的朋友和我们所爱的人,则是相机和镜头存在的前提。摄影真正有意义的在于,通过相机的镜头,我们选择了观察世界的角度,表达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与爱。摄影之所以会成为这么多人的终身热爱,因为它需要日复一日耕耘和领悟,才能渐渐入道,是一门有关时空、品位、美感的,爱与灵魂的修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9 03:17,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