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302|回复: 20
 周进 发表于: 2004-6-13 07:56:5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亲近巴蜀]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复制链接]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作者:雅惊


(一)

  由于“五一”下雨三天,未能与摩友骑驴同去康巴藏区,十分遗憾。同时也是为了能参加今年雅安铁马摩托车俱乐部第二批骑奔西藏拉萨,检验一下自己的身体适应能力及自己的驴子(摩托)在高原的状况。当然,也想找寻一点自我感觉。因此,自作决定于前几日独自一人驾骑自己的NF125去康巴藏区──丹巴、八美、塔公、新都桥历游了一趟。收获不小,可谓精彩。由于“五一”大假已过,一路车少、人稀,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日晒雨琳,雹打雪飘,还有一些“小危险”。但我都一一克服闯过……

  现将记事记载如下,以其同享。

  第一天,我早上五点起床,打点好行装,收拾捆扎连早饭也没吃便上路了。雅安这天,天不作美,一路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到天全才稍小点。由于路滑,我放慢了车速,天全没停车,一路直奔二郎山。途中,雨渐渐地小了,甚至停了,我好高兴,但地湿又滑不敢加速,回头弯道又多又急,还得不时避让来往车辆,只得匀速前进,幸好路况十分良好。二郎山被大雾笼罩,山腰以上看不到,过了半山腰后才稍好点,见到了一些绿树,我索性停车拍了一张“雾中树林”,以作纪念。刚收拾好相机又下雨了,哎!好气人。赶忙收刀拣挂骑上驴子猛拧油门往山上驶去。雨越下越大,打得头盔“啪、啪”作响,没有停的趋势,幸好出门前将摩托雨衣、裤披挂得当,要不会成“落汤鸡”的,就是头盔的面罩里面被呼吸的热气弄得雾蒙蒙的,看不清前方,只得半打开让风雨直打眼镜。

雾中树林雾中树林


  二郎山洞口到了,雨也没停的意思,我没停车,只是看了一下路码表,显示102公里(雅安-洞口)。我直杀洞内,约500米在一停车处停车、下车,又跳、又抖、又打地将一身泥水抖了下来。洞内鼓风机声和来往汽车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凉风嗖嗖,我顺便拍了几张洞内照片后上车以90码速度向西急驶而去。一出二郎山西洞口,哇!好清爽,好舒服,蓝天白云,空气清馨,一点雨都没下,简直是“二郎山,两重天。”山这边下大雨,山那边晒太阳。我休息片刻后沿着十分好的水泥盘山大道,以80码速下山到了泸定县城,一看表正好9点。泸定桥旁的房屋可能是当地政府为了扩大旅游环境已经拆除,正在兴建亭阁,河边已无遮拦,可一目了然地看到泸定桥,没有久留,闪了几张照片后上车走人。出泸定城去康定的路边,找了一家面馆,早、午餐一起,一口气吃了一大碗鸡蛋面,填饱了肚子,买单3.50元,还是汉源面,巴式,不贵。上车看路码表138公里(雅安-泸定),我又踏上征程向瓦斯沟驶去。
二郎山隧道洞内1二郎山隧道洞内1
二郎山隧道洞内2二郎山隧道洞内2
二郎山西面的盘山公路二郎山西面的盘山公路
泸定桥泸定桥
铁索桥对岸铁索桥对岸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周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leikang 发表于: 2004-6-13 10:37:4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2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雅惊”的照片很不错的,有我学习的取景视角,值得多看的。值得尊敬的人。
还要谢谢“雅惊”的文采和楼主的帖子,期待后续的帖子。
 驰骋 发表于: 2004-6-13 15:53:4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本站是“原创”摄影、摄像类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谢绝[转帖]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二)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到了瓦斯沟一个Y字形路口,路旁有一路标,向西指示去康定,向北指示去丹巴,我没停车,向指向丹巴的“瓦丹路”驶去。“瓦丹路”是到丹巴的另一条线,顺大渡河逆流而上,路况较去康定的路差了很多。还好,柏油路加碎石路,由于雨水少,很好走。路两边是高耸的悬岩险峰大峡谷,夹大渡河和公路于谷底,十分险要。一路上风声、大渡河水的咆哮声直灌耳中,虽然烈日高照,但也凉意爽爽。 一路无事,不一会儿就到了甘孜州最大的一个场镇-古扎。因为甘孜州很多机构和学校如:康定师专、财贸校等都在这儿,也是甘孜州的教育中心。这里人口也多,和我市草坝镇不相上下。进入古扎镇人车拥挤,第一个感觉就是除了藏民族,学生样的年轻人增多,好像在川农大生活区似的。我放慢了车速,谨慎的左闪右拐,好不容易穿出了古扎镇。出镇口在沿河的河畔、山上、路上,一泼泼,一对对的学生在走耍、看书、谈心......,很现代。 路上很多路段在修路、建矿山,这里的山都是沉积形灰岩、脉岩,成矿因素很高,除了云母矿还盛产大理石和水晶石。山上树木很少,被太阳照的白花花的,风化剥蚀很严重,不少路段都有小的塌方和滚石。路上除了建筑工人和偶尔的当地汽车、拖拉机,很少车,路人也是少量的当地民族。远处的高山快接近顶了看见有民寨房屋,心中疑惑,咋个在那么高的地方住哦?怎么生活呀? 大渡河峡谷风好大,我在风中行驶着,边行边哼着曲子,以驱除一人的孤单感觉。正在行进中,突然远处一座碉楼铁索吊桥映入了我的视野,吸引了我。驶近、停车、下车,取出相机。回过头突然发现桥头坎的台阶后面一下蹦出了三个脑壳?有三个看不出多大年龄的男藏族微笑的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因为他们的穿着又脏又黑,脸也是黑祛祛的,吓我一大跳!因为听说大假过后人少不安全。我不由自主地用右手下摸腰间的防身工具。他们站起来,很友善地用近似喊的腔调问我从那来,到那去,虽然汉话很生硬,我还听懂了。于是放下心来,赶紧找好位置连忙拍照。桥很有民族特色,横跨在大渡河上,问那三人,他们也没挪动一下位置回答我问。才知道这是丹巴摩螺村的江咀桥,此桥为钢筋、铁索、木板结构。更主要的是具当地民族特色的碉楼式桥头堡分别耸立在桥头两边。我在此足足呆了十多分钟才离开。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摩螺村的江咀桥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碉楼桥头堡 此后一路景观不断,约半小时的行程,河对岸的一群俱民族风格的藏寨又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不得不停车来仔细观望它们,太有风格了,这些藏族寨民很富有,藏寨看似简单,却不简单,卫星电视接收锅盖比比在目,由此而知。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藏家山寨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锅盖天线 我继续往前行驶,拐弯上坡,又约半小时,一座青山出现在大渡河对岸,山上向阳一面的半坡中一群更大的藏寨加碉楼的建筑群又使我停车并怀着惊喜的心情快速取出望远镜对着对岸望了又望,太美了!很壮观,这就是著名的“丹巴梭坡藏寨古碉群”,被称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我在这里足足停留了近30分钟。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古碉藏寨进入了我的视野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梭坡藏寨古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雪山 古碉 藏寨 离开“梭坡藏寨古碉群”后,一路好风光,在这被称之为大渡河大峡谷的“民族走廊”中穿越,我感到太幸福了。放慢速度边行边看......。不一会儿,一幢色彩鲜艳的藏寨楼在路旁出现,外观很漂亮,太阳下,外墙白得耀眼。一位可能是房主的老阿妈,身背孙子手搓羊毛线向我走来问好:“扎西得勒!”,我连忙下车回敬道:“扎西得勒!”,虽然我听她说话很费力,但这四个字却是听清了的。她边搓线边很善良地祝愿我一路平安,欢迎我去她家作客,我由于赶路心切,谢过了她又继续上路了。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路旁漂亮的藏家楼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
藏家楼晒台 下午16时,我终于到了丹巴县城。 (据载:由原当地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故名丹巴。全县总人口57043人,其中,城镇人口10485人,农村人口46558人。藏族37488人,汉族17360人,回族740人,余为彝、苗、满等民族。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距州府康定137公里。) 出发前,铁马摩俱的摩友告诉我,住丹巴大渡河宾馆条件好,可我前去一问,最便宜也得60元/标准间,太贵了。要知道出门旅游者住宿以节约为主,在观光旅游方面是不吝啬的。有家“雅安旅店”,又无停车地方,没法,只好又找,最后找到一家名为“丹巴雪域宾馆”的地方住下,40元/标准间,(单间)带卫生间和一次性洗漱用品的。我将车停在楼梯过道后,立刻上楼宽衣解带痛快地洗了一个电热水淋浴澡,(丹巴全部烧电,没见烧煤的)然后躺在舒适的席梦思上静静地闭目放松解除一天行驶近300公里旅程的疲劳。这时已下午15时了。小休息了一会儿下楼检查摩托车,因为在碉楼时就听见了车子下的金属碰撞异响,由于没影响行驶也就没及时查看。这时一检查,天啊!保险杠支撑焊点被抖断了,幸好查到,其他一切良好。于是连忙推车出门找到一家摩托修理店,因没有电焊,无法修。正在为难中,一位当地的热心摩友看到立即主动带我到了一家作防盗门的店铺,花了二元钱将保险杠焊接牢固,紧固了螺丝,随后又花了24元加了7.6升汽油,回旅馆放车,然后上街闲逛。丹巴不大,除了一条公路穿城而过,只有两条宽不过10多米,长不过300米的步行街,来往行人以藏民族居多。城边大渡河已被白色污染!很不幸,大渡河上游啊! 晚餐是二两花生米,一盘青椒肉丝,三两藏家药酒,两碗米饭,共20元。(当地蔬菜等全靠内地运来)饭后收到雅安铁马俱乐部摩友们打来的问候电话和短消息,我便将情况简单地向他们讲了一下,感谢他们的关心和问候。大约20点左右,连电视都没看便倒床就寝了。 这一夜睡得真香......。 (未完待读)
 驰骋 发表于: 2004-6-13 16:05:54|显示全部楼层
搓羊毛线的老阿妈 丹巴藏寨的碉式楼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二)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二)
摩托与古碉
 驰骋 发表于: 2004-6-13 16:31:12|显示全部楼层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第二天早晨不到六点就醒了,窗外漆黑一片,只听见大风吹得“乌乌”作响 ,风大。我躺在床上回想头天的情况,一路还算正常,二冲程的车也跑的起,近300公里才蚝油7.6升,还算节油吧,身体除了右手腕有点发酸,其余还没什么,满意。于是起床作准备,今天要去八美、塔公,得搞快点。一切停当后已7点了,下楼掺开水发茶叶,喝足“早茶”已7.30,我推车上路。 本打算直奔八美,但我想还是去嘉绒藏寨看看,那儿据说风景很美,也不远7公里。因头天和人闲聊得知“美人谷”没啥看头,大假已过谷里的“美女”和我们雅安的“雅女”一样外出去挣钱,基本走完了,只有在特有的“节气”才回来。于是我打消了去的念头,过大渡河桥直向“嘉绒藏寨”驶去。嘉绒藏寨坐落在大半山腰,很高,起码海拔3500米以上,由于是著名景点,以工代赈修了盘山柏油公路,但弯急路陡。我驾车以2.3挡变换着爬了上去。到顶了,一幅牌坊式大红横幅出现在眼前“欢迎到甲居藏寨参观旅游”几个大字特别打眼。横幅下有一座藏式房屋,内设进寨收费站,3个面色发黑很雄壮的藏族大汉在此把关收费。他们一色藏装很威武,腰间没佩刀,可能有专门规定限制,不能吓坏旅游者吧。他们见我上来首先举手致意:“扎西得勒”并异口同声地称赞我:“今天你上来得早哦,不简单,了不起,一人骑摩托爬那么高的山来这儿,欢迎欢迎”,还伸出大拇指不停向我摆动表示敬意。进山费20元/人,外送一枚精美的有价“甲居藏寨风光”明信片。付费后我将明信片立刻填好投进了旁边的邮箱,要知道盖上当地邮戳就是“实寄封”很有收藏价值。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嘉绒藏寨之:甲居藏寨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甲居藏寨 嘉绒藏寨依山而卧,白色主调与绿茸般的背景巧妙搭配,把神秘的古老风水学说与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寨子房屋从上至下错落有致,美极了。进寨后我一路参观、拍照,也知道了嘉绒是藏族的一个分支,这里地名叫“甲居”。我进了一家藏居参观,男主人名叫扎瓦措甲呷,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得知我从雅安独自骑摩托到来,伸出拇指“飘扬”了我一番说:“5.1前你们市的孙前付市长还在我这儿住呢”。他带我参观了他的居室、客房、歌庄房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很有特色的藏居大门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藏家楼阁客人休闲台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藏居外的庭台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喝青稞酒跳歌庄舞的歌庄房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民族味很浓郁的客房门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客人居住的藏乡客房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很有特色的藏居窗户 参观完藏寨已过了差不多1个小时,我向热心的藏族朋友一一挥手告别。 下山途中过一个狭隘山口,一阵狂风突然刮来使我车龙头猛烈摆动,差点将我连车带人吹下万丈深渊,我手、脚刹并用,减挡、蹬地、熄火一系列动作瞬间完成,赶紧架车躲避狂风。这是大渡河峡谷的特有自然现象,俗称“峡谷风”,一阵阵很猛烈的,我是随后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遇见的险情。只几分钟左右,风就过去了,这时肚子咕咕作响,才知没吃早饭,于是拿出在雅安买的夹心饼干和着早上泡的蒙顶毛峰花茶一并解决了饥饿,随即又拍了几张大渡河大峡谷的照片,不敢多想刚才的那一瞬间,连忙收拾好行头正式踏上了去八美的征途。 四川省雅安铁马摩托车俱乐部会员: 雅惊
 驰骋 发表于: 2004-6-13 16:40:23|显示全部楼层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藏家厨具柜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别具一格的藏居厕所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藏家楼顶的四脊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差一点的藏胞楼大门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藏居楼阁屋檐上的挂物预示着:丰年开天节气和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老阿妈正在刮整打酥油茶的茶桶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我在甲居藏寨寨口
 驰骋 发表于: 2004-6-13 16:44:21|显示全部楼层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三)
大渡河大峡谷及丹(巴)-金(川)公路
 驰骋 发表于: 2004-6-19 16:59:49|显示全部楼层

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四)


  从丹巴到八美的路段也是柏油路,路况不错,特别是两旁山峰异石如林,沟壑纵横、山涧水流潺潺,清澈明亮,植被保存完好、品种繁多、郁郁葱葱,茂密的窄叶树林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不少地方因落差水流湍急,从上飞流而下展现出不同景像的小瀑布,飞瀑雷鸣,水雾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一环环小彩虹。看得我不时放慢速度,有几次看得来差点偏离方向冲下沟里,吓出一身冷汗,这也给了自己一个警示:“不要光看风景忘了安全!”。我想,这可能只有我们骑摩托驴行的才有这样的眼福啊,坐汽车是绝对不会看清这么好的景像的。当然,徒驴和骑自行车的除外。

湍急的水流

小瀑布

停下观景

  这样的景致延续了十几二十公里,其间,路旁还有温泉热水塘,属谷底裂隙型热水塘,被当地人随便用水泥糊了边,看上去就像路边一个坑,随便洗,没人管的,完全天然。我从热水塘边经过时,好几个藏民正在里面狂洗,还有两个喇嘛,他们见我从旁边经过,不断向我招手喊叫,也听不清喊的什么,反正意思是叫我也去洗洗吧。我其实很想去洗一下的。但是不敢呀,除了他们那几个,周围人都没有。我一个人单枪匹马的,万一一下去就被他们抢了、谜了,我是毫无办法,打消吧。我连车都没下,只是掏出相机扭身拍了他们几张照片后见一个喇嘛朝我走来,我慌忙立即启动车子跑了。

路途中看到的第一座雪山

路边温泉-热水塘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山上树木也越来越少,加上个别路段在修路,路况也差了些,山也开始变得平缓了,没有大树没有高峰,也没有遮阴的了。烈日炎炎,背上像火烤一样,好热!车子的速度也因为空气的减少而开始发吐,我停车休息,不行,一停更像火烤,起码有35度还多。不知咋个回事,身体被太阳照射的地方就像火烤,没照到的地方一点都不热,一点汗都没出,反正烤得难受。这可能就是紫外线的原因吧?就这样我出了山区,进入了高原地带,到了曾被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丹巴途经并赞叹为“天然盆景”的“台站沟自然保护区”。此地风光不凡,两面青山,中间远处夹着雄伟的“亚拉雪山”海拔6000多米。我被这壮丽的风景惊呆了,停车取出三角架安好相机拍下了不少风光照片,还引得路过的修路藏族姑娘和妇女围着我观看,热情地问这问那的。她们爽朗的笑声在我耳边时时响起,弄得我都很不好意思了,她们声音听起还不错,但看不得,脸也是黑祛祛的。由于太阳光很猛,我不得不怀着留念的心情告别“亚拉雪山”开始攀爬“格达梁子”。

我在雅拉雪山下

雅拉自然保护区

雅拉神韵

  格达梁子是丹巴到八美中间的一座最高的大山,有4000多米左右,道路极好,全柏油。就是缓坡太多太长,除了偶尔过一辆汽车,没有一个人,只有很远的地方有羊群,其中有一粉红色小红点显示着是一位藏族小姑娘在放牧。这时除了沉闷和摩托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切显得很静,远处是高耸的大雪山,在太阳的照射下十分耀眼。我开始感到疲倦了,车子只在二三挡间变换,油门拧到头不用手它也不会回过来,车速也只有二三十码,就这样爬啊爬啊……最后我实在困得不行了,干脆停车休息,躺在地上小睡一会儿,除了远处的羊群不时传来叫声,一切好安静啊。片刻,我起来喝水,想抽烟,不成,气体打火机怎么都打不燃,不是没气,而是?后来才知道海拔高了,气体打火机是没用的,要用火柴或打火石的火机才行,这是我得到的一个重要经念。这天在天黑之前我第一次一天没抽过一支烟,看来我戒烟没问题了。哈哈!拍了几张照片后又继续上路。

  翻过格达梁子进入了八美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宽阔、伸展,虽然不是广阔无垠。藏寨民居风格与丹巴的也不相同,房子顶部没有了烟囱似的“四脊”(表示四方平安、世世安康),而且是另一种风格(丹巴主要是碉楼式建筑,八美为平顶式)。道路平坦,路边白塔、经幡、堆积石刻经文的嘛坭堆不断,这在丹巴是没有的。风光另有特色,草原远处的雪山,近处的原野给人一种心驰神往的感觉。这里属于干旱河谷地带,山边以灌木林为主没有树林。这儿的藏族同胞在服饰上也与丹巴藏族不同,感觉更藏化一些。特别是少年儿童很有礼貌,见到我们旅游者都要行举手礼,无论你车开的多块,停不停车,他们都对你行礼,使我感到欣慰,当然我也不断的向他们挥手致意。

  八美镇不大,我在镇口的八美塔林休息了半个小时,塔林很庄重,一座大白塔在首居中位,两边各由十多座小白塔错落有致的排开,很有藏民族风格。走廊上是数十个铜质转经桶一字排开,不时有虔诚的人前来顺时针方向依次转动着它们,乞求保佑。天气很好,蓝天白云,我又骑上驴子向塔公奔去。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4-6-21 23:25:14|显示全部楼层
雅惊,到八美的路好吗?还是柏油路?
 郭建勋 发表于: 2004-6-28 01:43:24|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飘**)独自骑行“丹、八、塔、新”记事(一) ...

可否将本系列贴到”甘孜版“上,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2:1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