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客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55|回复: 0
 architect 发表于: 2015-7-25 13:17:36|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15年] 摄影:《当历史可以观看》

 [复制链接]
AhzV-fxfaswi4107170.jpg
  褴褛的记忆 作者:冯克力主编 定价:49元 评分:8.5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家五斗橱的抽屉,底层垫着旧报纸,轻轻掀开,手指探向深处,就能移出我祖父的照片,如证件照片那般大。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枚照片摄于淮海战役时期,之后,祖父逃往广东,再从海南岛逃去台湾了。
  1966年抄家,书和影集抄走了(隔年,影集还了回来),记得抄家那夜,其实是翌日凌晨,满室狼藉,母亲开开五斗橱:他们搜查了每个抽屉,却忘了掀起那层纸:祖父的照片还在。
  默默凝视照片,没想到这是一枚硬纸,相信影像中那个人就在眼前──从未面见的祖父,童年时代的母亲──这种纯真的经验,遗失很久了。自从学会拍 照,自从彩色照片出现,自从累积了无数照片和底片,直到数码影像无节制占满电脑存盘,总之,自从我以为懂得摄影,儿时面对照片的心理经验、观看经验,再难 找回了。
  为什么动人的照片大抵是老照片,而且黑白?为什么黑白影像才勾起记忆?如同历史?凡过去久远的人与图景,便是历史吗?为什么科技偏偏等到黑白照 片摄取的人事成为历史,于是发明了彩色照片──当然,这是毫不讲理的设问,科技变化本身就是历史──为什么在看了无数照片后,我仍怀想早先独对黑白照片的凝视?
  90年代,我每年回大陆走动,在书店发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此后,我收齐了《老照片》单行本与厚厚的合集。如今他们每期给我寄来,再忙,也 必逐页细看,阅读文章,读着,回向配图,再三端详。如今很难有哪篇文章打动我,可我常被《老照片》里不少书写所触动,读过后,惟呆呆复看照片,说不出话。
  20年来,《老照片》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人找回了家族的遗物。
  我无能,也不必评说《老照片》里的影像。影像就是叙述,何况伴有家属的旁白。眼下,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老照片》的销售排名领先各种书刊,是名副其实的长销书。是的,我们褴褛的记忆,延绵牵连,不肯中辍:它就是这样的。
  (本报有删节)
  读家:陈丹青
『 影客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影客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rchitect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影客网 』的立场无关,architect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影客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rchitect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 『 影客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8. 『 影客网 』是“原创”摄影、摄像专业网站,只欢迎摄影、摄像师的[原创]作品,图片的宽度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示原创影像,结交优秀影客
Phoer 『影客』网的域名释义:Pho-:影像,-er:家,pho(-to-graph-)er:影客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03:12,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